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溢香生花话茶联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23003
□ 王贞虎

  (404040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邮局投递站)

  

  我国是茶的故乡,亦乃饮茶大国。历代文人学士创作了大量以茶为主题的楹联,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浏览茶联精品,于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大有裨益。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枝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起来。

  此乃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上联借唐代名画家吴道子叙嘉陵美景,下联借唐代隐士『茶仙』卢仝说绿茶神功。来客岂能不品上一碗嘉陵茶!细品联意,作者实是在含蓄地为茶楼作广告。

  被人们视为『茶神』的陆羽,是我国古代的茶叶专家,他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的故乡湖北省天门县竟陵镇有许多纪念陆羽的遗迹。其中曾收养陆羽的智积禅师所居住的西塔寺有联云:

  胜迹二千年,只剩下古井斜阳,西湖夜月;

  倦游三十载,何处寻品茶陆子,走马支公。

  文学泉附近的涵碧堂有联:

  香浮碧乳留真味;

  影动清流惬素心。

  这副联把陆羽少年时为师父煮茶汲水处的泉水,写得晶莹澄澈,甘洌沁心。

  我国古代的骚人墨客,多数酷爱饮茶,有些还是品茶行家,他们常借茶抒怀,借题颂茶。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写下:

  从来名士能评水;

  自古高僧爱斗茶。

  此联道出了我国饮茶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他在题焦山自然庵的楹联中也不忘茶: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大别山区湖北省英山古道有不少茶亭,有联曰:

  来不迎,去不送,坐片刻不分你我;

  烟自奉,茶自酌,歇一会各自东西。

  某茶亭悬有一联:

  野鸟啼风,絮语劝君姑且息;

  山花媚日,点头笑客不须忙。

  这些茶联清辩滔滔,带有禅机,读后如饮酽茶,余味无穷。

  某茶馆备有报刊杂志供顾客阅读,门口的对联是: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不须花。

  有的还把古代名人有关茶事的典故入联,如:

  花间渴想相如露;

  竹下闲参陆羽经。

  读来文采飞扬,韵味无穷。

  有的茶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字里行间飘溢着雅淡、清新和舒心怡神的韵味。如: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北京前门『老舍茶馆』有一回文联更绝:

  满座老舍客;

  客舍老座满。

  既点出了茶馆特色,又巧妙糅进了人们对老舍先生艺术的赞赏。

  楹联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特产』,随着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繁衍,也『出口』海外: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此系新加坡怡保霹雳洞的客厅联,相传为新加坡诗人兼书法家潘受所题。妙联经圣手书生们写字、制作,往往身价倍增,生发『名人效应』。我们的茶馆、茶店或茶场,何不『借梯登楼』提高经济效益呢?

  茶与楹联结合,茶赋联以新意,联给茶以魅力,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