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国伏羌乡贤任丹山楹联浅说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22823
□ 张梓林

  (741200甘肃甘谷县人社局劳务办公室)

  

  任丹山楹联作品别有风味,现就以下十副做浅析。

  题兰州小洞天

  清泉曲折开明镜;

  老树参差涨绿云。

  兰州小洞天乃五泉山一处胜景。此联对仗工稳,比喻恰当。潭潭清泉清澈见底,倒影幢幢,犹如一面面明镜。一株株老树参差排列,绿叶茂盛,犹如美人之绿云扰扰。明镜之中赏绿云,令人陶醉。

  题谢家村初级小学

  将军亦好文,一时缔造成基础;

  大户须兴学,合力经营蔚壮观。

  上联道出创办学校者乃一位将军,下联则呼吁家境殷实之户要齐心协力兴学,以开创学校之新局面。通俗而实在,富有感召力。

  甘谷公共体育场联

  尚武为吾乡特色,顾后瞻前,看来谁是好身手;

  争名亦我辈生机,升高行远,到底莫忘硬骨头。

  民国二十三年,甘谷县公共体育场落成,时任县教育局长的宋茂如特请任丹山为体育场撰写了此联。联系砖刻,联文、书法深为时人称道。伏羌人自古尚武,仅清代就有武举六十四人,武进士三人,且不乏父子、兄弟武举,此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这一民风民俗。

  挽宋子材先生联

  恼人最是春三月,花谢柳残,啼杜鹃也知不如归去;

  旅世莫非梦一场,风流云散,问化鹤几时无恙归来。

  宋梓(一八七六——一九四五),字子材,号佛乡山人。伏羌著名绅士宋廷桢之子。清宣统元年优贡,以七品衔官邮传部。民国二年,以共和党身份为众议员。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素慕其名,以先生品高节廉,虽宦游多年,而负债累累,欲厚币资以偿还,宋婉却之。孔再嘱县长李秀荪殷勤道意,宋继念伏邑教育落后,乃愿以此款六千六百白洋为基础,创办了县公立中学。晚年尽捐珍藏图书于甘谷中学,学校以之建立了『子材图书馆』。此联与上联一样,也使用了分句尾仄平仄(上)、平仄平(下)格式(鹤步格),情景交融、意境高超。

  挽凉州李叔坚先生

  真学问,真道德,真隐逸,为吾乡化俗易风,只此明星硕果;

  不争权,不夺利,不沽名,想丰箧零文剩稿,定多暮鼓晨钟。

  李于锴(一八八三——一九二三),字叔坚,甘肃武威人。史学家李铭汉次子。近代文学家。光绪八年(一八八二)举人,二十一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四年散馆,任山东蓬莱知县。后任山东大学堂监督、沂州知府等职。辛亥革命后返里。民国二年任命为甘肃警察厅长,坚辞不就。三年(一九一四),聘为清史馆协修,亦未就。晚年闭户读书,终老乡里。因为『不争权,不夺利,不沽名』,所以才是『真学问,真道德,真隐逸』,故成『明星硕果』『为吾乡化俗易风』。此联是对凉州李叔坚一生最好的概括。

  题寓门联

  呼牛乎!呼马乎!唯唯;

  行不得,归不得,哥哥。呼,称呼。唯唯,恭敬地应答声,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呼牛乎!呼马乎!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行不得也哥哥』,是人们模拟鹧鸪的啼声用以表示行路的艰难,同时表达了亲人对离别的伤感惆怅。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孙中山先生的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任丹山代表甘肃去北京参加国民会议,不料孙中山於次年病逝于北京。任丹山先生以八百元川资赞助孙中山仪仗队,旋回甘。题此联於其寓门,于诙谐之中蕴含了无尽的呐喊。

  楹联书法

  群山坦腹迎残照;

  众树联盟抗晚风。

  神化攸同,控物自富;

  性情所致,著手成春。

  林花舒艳蜂朝觐;

  山药放香鹿醉眠。

  闲联

  富贵能淫非铁汉;

  恩仇不报是庸才。

  以上四副短联,或拟人言志,或阐理论道,或写景描画,或仗义执言,皆称高明,令人赞叹。

  任丹山作为辛亥革命元老,曾在兰州主编《大河日报》,有胆有识。今观其楹联,更从侧面加深了对其人之认识,亦见识了其楹联艺术之高妙。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