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抗战时期苏北对联趣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7229
文|陶诗秀

  (404040重庆市万州区天子路1010号19-2幢)

  (一)

  1940年10月,新四军在黄桥战役中歼灭顽匪韩德勤部一万余人。敌八十九军全军覆没,军长李守维仓皇逃命,淹死在瀛溪之中。有人为他写过一副挽联:

  任省委,兼军长,文贪武怕,苏北三年成巨富;

  办书局,吸青年,东搜西括,黄桥一役撒手空。

  李坚持与人民为敌,不惜招出素以妖艳自傲的妻子马邦珍,在泰州开设书局,贩卖反动黄色书刊,进行反共宣传,腐蚀青年,搜括民脂民膏。李一命呜呼后,钱财固然无法带去,连“娇妻”也很快改嫁,落得个“撒手空”的下场。

  (二)

  1941年初,我党党员,盐城县十四区区长赵敬之奉陈毅将军之命,在溱潼秘密会见了昔日同窗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四纵司令陈中柱(字退之)。当时陈的顶头上司李长江行将投靠日寇。赵敬之向陈退之提出了联合抗日的要求,陈立即表示“绝不附逆(指李长江)”。为此,他俩过去的老师陈为轩欣然题写对联:

  国民党,共产党,国共两党;

  陈退之,赵敬之,兄弟一之。

  (三)

  高邮县城的地痞王宣仲,绰号王二歪子,因犯罪潜逃外省,县官受其贿赂,称罪犯已死,无法追究。日寇侵占高邮后,王二歪子突然“起死回生”,当上了伪高邮县长。他为虎作伥,无恶不作。有好事者夜间给他家贴上这样的门联:

  一生不正行歪道;

  二世为人作伪官。

  不正者,歪也。因他曾“死”过一回,故曰“二世”。“为”“人”合起来正好是“伪”。上下联还形成了一副拆合字对。

  (四)

  在日寇疯狂扫荡清乡的时候,迁驻马塘镇的伪如皋区署,在镇中心的大桥上贴有标语:“确保治安;改善民生。”我游击队员给它加上一个尾巴,就成为一副妙联:

  确保治安寸步难行;

  改善民生百物昂贵。

  马北乡的民兵队长施宗飞智勇双全,他的队伍经常痛击下乡骚扰的日伪军。敌人闻风丧胆,谈虎色变。伪镇长赵兴国只好公开悬赏:“抓到施宗飞奖大麦三石”。民兵们把它编成对子:

  抓到施宗飞奖大麦三石;

  捉住赵兴国赐小钱两枚。

  (五)

  1943年3月12日,伪苏北行署主任李长江在泰州为其母庆贺七十寿辰。琳琅满目的寿礼中,有对联一副:

  庆祝长江母,追悼中山父,歌于斯,泣于斯,一日之间哀乐半;

  冷落草头将,热闹水边王,战为贵,和为贵,千秋以后定分明。

  3月12日是“国父”孙中山逝世纪念日。“草头将”指蒋介石,“水边王”指汪精卫。汪公开投降日寇于前,复拼凑伪国民政府于后,也算得上“热闹”一番了。李长江早在1940年2月就投靠日军,与蒋汪可谓一丘之貉。

  

  (721004陕西省宝鸡市宏文路218号西部工人日报社杨文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