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神童应对有见识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9069

一、解缙巧对

一年端午节,明代才子解缙去岳父徐泰家贺节,正好徐泰的另外两个女婿也来了。岳父那天来了兴致,把三个女婿叫到一起,指着门上挂的菖蒲、艾叶和院子里的花木,让他们作副即景对联。解缙随口吟出上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徐泰见另两个女婿搜索枯肠半天对不出来,就叫解缙自己续对,解缙指着院中的花木说: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蒲”“桃”两种植物名连起来恰好与第三种植物名“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本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故草本在前,木本在后,以相呼应。下联“梅”“桂”两种植物名连起来恰好与第三种植物名“玫瑰”同音,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桂花和玫瑰花于夏秋时节开放,故与“春香”“秋香”相照应。足见联语构思之巧。

二、黄策行智对其师

相传广东郁南县有名中医黄策行,自幼博览群书,能诗善对,被誉为“神童”。11岁那年一个月夜,他正与老师谈论诗文,老师见皓月当空,触景生情,随即出了个上联邀对:

  月圆照方窗,有规有矩;

  黄策行一时对答不上,老师有意夹了块鱼给他。黄策行顿有所悟,对出下联:

  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

  上下联皆分成两短句,虚实结合,以实壮虚,相得益彰。圆曰规,方曰矩,圆者中规,方者中矩。上联中“圆”和“规”“方”和“矩”相互照应,寓意为人处世要“有规有矩”;下联中“长”和“伸”“短”和“屈”相互照应,含意更深一层,认为做人处事既要坚持原则,有规有矩,又要灵活变通,“能屈能伸”。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成功。黄策行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非神童所不能也。

三、张适名句妙对客

北宋进士张适6岁时,有客过书馆,他正在洗浴。客说:

  书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

  张适即时对道:

  学者工夫,时习时习时时习。

  上联中客人出句是从《礼记·大学》中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演变而来。此句曾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意指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的下去,每人都要坚持。从而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驱动人们弃旧图新。寓意不断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下联中,张适对句则用《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篇《学而篇》中的第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演变而成,意思是,孔子说:学习,要经常温习。从而劝诫人们不仅要学习,还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四、何孟春趣对

明代进士、礼部尚书何孟春年幼时的一天晚上,月明风清,景色宜人。他的老师触景生情,吟道:

  窗外一团风月,这般清趣少人知。

  何孟春随即对道:

  架头几部诗书,那里精微皆自得。

  上联中何孟春的老师写风月,老师追求的是风月清幽的趣味,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孤高;下联中何孟春却与他的老师大异其趣,他不喜欢窗外的风月,却喜爱架头的诗书。诗书中精细隐微的地方,都是他自己孜孜以求的结果。从这个对句中,反映出何孟春热爱学习,不仅是好读书而且求甚解,对书中精细隐微的地方也不放过,要寻根究底,不然就不肯罢休。这种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