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寂寞的时候,就想倾听自己的灵魂。当他在纸上记下灵魂的声音时,他就成了自己的异己,这是文字对思想的背判。
鲁迅是寂寞的,他用思想驱赶着文字。他的文章总是一改再改,他在为他的思想寻找完美而简练的表现方式。如果要精读,他的文章可以作为首选。凭我个人的经验,中小学生最应该学的是他的散文,因为他小说和杂文会因为我们缺乏社会经历(阅历和时代背景)而不能完全理解。上学时我读过他不少文章,觉得晦涩难懂;又强迫自己去读,还是收效甚微。参加工作后,再回头读他的文章,我觉得他说得太透彻了。如果你还能有幸回忆起他的散文片断,你会觉得那分明就是精美的图画,充满柔情的诗。如:《藤野先生》中的:……上野灿漫的樱花却也像绯红的烟云……段落的描写。所谓情如刀,只有短才有力。若出现大段大段地抒情,就会使文章软弱无力。而诗则是情感和灵魂的冶炼,只有聚集才能产生暴发的力量,形成美的光华。鲁迅的《野草》就是一例。再举个具体的例子:他写关于阿长与《山海经》的那一篇,全篇看起来都是随随便便地写自己的童年之事。他甚至还写道:我实在不太佩服她(指阿长)。但在篇末他却只用一句话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那种感怀,他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很省,但让读者觉得力贯全篇,并为此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我读到的作品中只有王小波懂得这样节制(或者说珍惜)自己的情感。如:在写到读者都不能忍受的历史伤害的时候,他(王小波)只这样说道:我很伤感。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很反感风月伤感之类的文章。但这并不说明他没有感情或者说感情冷漠,而是他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藏在庄重和严肃之下。是的,他是严肃的。虽然近年来有人把他的严肃当古板,说他固执偏激、睚雌必报,想把他拉下圣坛,谁知他从来就没有以圣人自居,他倒是说过:甘当一个用笔的小兵。
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我们自身就是一个首要的前提。了解鲁迅更是如此,不信你叫一个小学生读一下他的《狂人日记》就知道了。我要说的是读者本身的素质和修养。我再重复别人说过一万遍的话:一千个人读鲁迅,就会出现一千个鲁迅,这些鲁迅恰如《狂人日记》中的人一样:你吃我,我吃你,大家都来吃。结果把真实的鲁迅异化了。
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是千变万化的,但我们总还能找到他思想的整体趋向。否则就会出现“公婆皆有理”的局面。那么如何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突破自己认识上的局限,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就是我们最应该去审视和思考的。否则我们对别人的肤浅评判就会反过来嘲弄我们自己。
如果你已经是这样一个“健全”的人,回望历史长河,你不难发现“人吃人”是千真万确的事。而在1918的中国,一个清醒者以一个狂人的方式向我们喊了出来,这就是先声。如果你说堂堂中国只有一人(知识分子)知道这一点(人吃人),恐怕没人信。这就说明这是一个勇气的问题,人生态度的问题。在任何时候明哲保身都大有人在,在做人的问题上都懂得: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利润”。还有的人在现实面前一贯采取逃避的法则,他们坚持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现实,甚至于得了道、成了仙。而真的猛士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所以作为思想者的鲁迅“他只有道路,卡夫卡只有天堂”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不管你怎么说,走在路上的人总比庙堂里的“圣贤”多。所谓的圣贤看到那些道路的追求者和开拓者会因为自己的闲坐而深感不安,会因为朝拜者的虔诚而羞愧。有人的血流在险途,有人的血永远流在自己安全而周密的血管中。种种资料都可以证明鲁迅当年可以轻而易举地过上小康生活,但是他没有,为什么?因为他笨,有的人恨不得鲁迅像他自己一样聪明。鲁迅被列入黑名单,被追赶,被排斥,被污蔑,被当成骗子。这个时候有人总喜欢说:如果鲁迅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怎么怎么(又不得罪这个又不得罪那个)就达到目的了,怎么怎么就完美了。这些蠢话再等九十年还是会有人讲。这正如有人说黄继光堵机枪口之前穿个防弹衣就好了一样,当然也好玩。
最近我看过一本书叫着《伟大的二重性格》,也是说鲁迅的,说得比较实在,每篇文章后都有解读,这是很好的。这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或作者进一步理解。它第一篇是就是《狂人日记》,关于这个我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说的人很多。我觉得能在图书馆看到一些与传统说法不一而又言之成理的东西对自己也有好处。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通过教科书去了解先生,走出校门我几乎都是听别人对他某一文章的看法去猜测他。现在我通过慢慢阅读他的小说来重现他。我能读出在学校里没有读出的东西来,甚至还能纠正当初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但你要我说我现在就全懂了他,那也是蒙人。比如《铸剑》中的鼎内煮三颗头颅,我就弄不明白。《野草》早就能背,这么多年后才慢慢懂得一些。
我认为他小说中最迷人的一篇是《伤逝》,以前我读不太懂,但我感觉非常喜欢。喜欢它那种不紧不慢的推进方式,那种周而复始的忧伤情调,当时我觉得他开篇第一句话就使我震憾,他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给人一种音乐般的简洁。给人一种绝望的悬念。现在重读,我又有新的收获,他的一些细节写得逼真而感人,比如:那只叫阿随的小狗,涓生去丢它,它又追回来,最后把它放到一个不深的土坑里,到最后它还是回来了。读到这里联系到“他”当时穷得快吃不起饭的时候,想到“狗不嫌家穷”老话,很让人心酸。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何况那个子君?但是她再已不会回来了。
有人的作品像手纸(王小波所言,给我没关系,如果你觉得这个比喻过分的话)是一次性的。看一次就可以扔掉。当然我们还是认为手纸也是有用的,正如有的狂人觉得《最后的晚餐》也可以用来擦屁股一样。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不会因为手纸的这种用处而喜欢它。也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无知与鲁莽就失去对《晚餐》瞻仰与追求。对于阅读而言我们要有眼光,要善于识别那些一次性的作品,他们看起来很花哨,其实在胡闹。看起来在赶潮流,其实只是转瞬即逝的泡沫。要看到流水、泡沫下面的贝壳和珍珠(请原谅我用这么俗的比喻)我们必下深功夫。每当我急于写什么时,我都告诫自己:还有很多大师默默无闻地藏在书架上。我最应该做的是去欣赏他们的美。没有比读一部伟大的作品更能使人兴奋了。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书会得到我们不厌其烦阅读,因为他们是用一生来写成的。他们写的时间是我们阅读时间的几千几万倍。我们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来读他们呢?如果我们连这些现存的美都不能欣赏谈何创造?
鲁迅说倘若盯在一处就枯燥了。他说的是:即使是你兴趣(或专业)之外的东西,你也要或多或少在了解。讲的是阅读的宽泛度。
要说鲁迅先生,恐怕难以说完。而且我还没要去研究他的打算。他已经逝世七十多年了,他的作品比他的寿命长得多。如果说我们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没能看见他的《杨贵妃》。
有的人活在现在,有的人活在未来,而有的人喜欢沉入历史。了解鲁迅的一生再结合他的思想,你不难发现他是属于活在当时世的人。但是一个人仅仅活在现在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从历史中找到我们存活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回溯过去,对知识分子而言就是看那些死人曾经怎样活过。对此我们(当然包括我自己)在理解和宽容方面还是有欠缺。我们不能身居优雅就嘲笑别人(古作)的陋室。如何让理解多于嘲笑才有利于我们处在和平中去体验别人的战争,处在幸福中去感受别人的苦难。这些体验或多或少地使我们的素养得到提高,使我们的思想更加健全,从而为我们创造未来奠定基础。
先生爱读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书就代表过去、书就是历史,相对古籍而言鲁没毛读得多,但这两个人都在最大限度上背叛了旧时代,所以他们能建立新东西,这和他们的阅读脱不开关系),但不是书呆子。他头脑里有最现代的思想。先生的思想没有遭到他文字的背判。我们可以说他的文字只是他思想的一部分,也只是他性格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与他光辉相悖的东西被他的理智所压抑了。这一部分常被有点学问的人紧紧攥住并大肆发挥,大家感觉新鲜和出于好奇也会感兴趣好一阵子。这个有点学问的人在这种事上大动脑筋,想通过几个不眠之夜从大众面前搬开这座神像,觉得自己就是发现亚里斯多德错误的伽利略。但凡对人性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很无聊。有必要的是这些东西从反方面证明了他(鲁迅)作为人的真实性,成为了他人格的合理补充。
最后我们还是要说:先生执着而勇敢地走过当时的路,那条路一直通向如今……他是一个善于运用过去,努力地活在现在注定要还要活在未来的人。
2008 09 16 02 37
鲁迅是寂寞的,他用思想驱赶着文字。他的文章总是一改再改,他在为他的思想寻找完美而简练的表现方式。如果要精读,他的文章可以作为首选。凭我个人的经验,中小学生最应该学的是他的散文,因为他小说和杂文会因为我们缺乏社会经历(阅历和时代背景)而不能完全理解。上学时我读过他不少文章,觉得晦涩难懂;又强迫自己去读,还是收效甚微。参加工作后,再回头读他的文章,我觉得他说得太透彻了。如果你还能有幸回忆起他的散文片断,你会觉得那分明就是精美的图画,充满柔情的诗。如:《藤野先生》中的:……上野灿漫的樱花却也像绯红的烟云……段落的描写。所谓情如刀,只有短才有力。若出现大段大段地抒情,就会使文章软弱无力。而诗则是情感和灵魂的冶炼,只有聚集才能产生暴发的力量,形成美的光华。鲁迅的《野草》就是一例。再举个具体的例子:他写关于阿长与《山海经》的那一篇,全篇看起来都是随随便便地写自己的童年之事。他甚至还写道:我实在不太佩服她(指阿长)。但在篇末他却只用一句话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那种感怀,他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很省,但让读者觉得力贯全篇,并为此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我读到的作品中只有王小波懂得这样节制(或者说珍惜)自己的情感。如:在写到读者都不能忍受的历史伤害的时候,他(王小波)只这样说道:我很伤感。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很反感风月伤感之类的文章。但这并不说明他没有感情或者说感情冷漠,而是他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藏在庄重和严肃之下。是的,他是严肃的。虽然近年来有人把他的严肃当古板,说他固执偏激、睚雌必报,想把他拉下圣坛,谁知他从来就没有以圣人自居,他倒是说过:甘当一个用笔的小兵。
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我们自身就是一个首要的前提。了解鲁迅更是如此,不信你叫一个小学生读一下他的《狂人日记》就知道了。我要说的是读者本身的素质和修养。我再重复别人说过一万遍的话:一千个人读鲁迅,就会出现一千个鲁迅,这些鲁迅恰如《狂人日记》中的人一样:你吃我,我吃你,大家都来吃。结果把真实的鲁迅异化了。
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是千变万化的,但我们总还能找到他思想的整体趋向。否则就会出现“公婆皆有理”的局面。那么如何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突破自己认识上的局限,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就是我们最应该去审视和思考的。否则我们对别人的肤浅评判就会反过来嘲弄我们自己。
如果你已经是这样一个“健全”的人,回望历史长河,你不难发现“人吃人”是千真万确的事。而在1918的中国,一个清醒者以一个狂人的方式向我们喊了出来,这就是先声。如果你说堂堂中国只有一人(知识分子)知道这一点(人吃人),恐怕没人信。这就说明这是一个勇气的问题,人生态度的问题。在任何时候明哲保身都大有人在,在做人的问题上都懂得: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利润”。还有的人在现实面前一贯采取逃避的法则,他们坚持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现实,甚至于得了道、成了仙。而真的猛士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所以作为思想者的鲁迅“他只有道路,卡夫卡只有天堂”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不管你怎么说,走在路上的人总比庙堂里的“圣贤”多。所谓的圣贤看到那些道路的追求者和开拓者会因为自己的闲坐而深感不安,会因为朝拜者的虔诚而羞愧。有人的血流在险途,有人的血永远流在自己安全而周密的血管中。种种资料都可以证明鲁迅当年可以轻而易举地过上小康生活,但是他没有,为什么?因为他笨,有的人恨不得鲁迅像他自己一样聪明。鲁迅被列入黑名单,被追赶,被排斥,被污蔑,被当成骗子。这个时候有人总喜欢说:如果鲁迅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怎么怎么(又不得罪这个又不得罪那个)就达到目的了,怎么怎么就完美了。这些蠢话再等九十年还是会有人讲。这正如有人说黄继光堵机枪口之前穿个防弹衣就好了一样,当然也好玩。
最近我看过一本书叫着《伟大的二重性格》,也是说鲁迅的,说得比较实在,每篇文章后都有解读,这是很好的。这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或作者进一步理解。它第一篇是就是《狂人日记》,关于这个我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说的人很多。我觉得能在图书馆看到一些与传统说法不一而又言之成理的东西对自己也有好处。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通过教科书去了解先生,走出校门我几乎都是听别人对他某一文章的看法去猜测他。现在我通过慢慢阅读他的小说来重现他。我能读出在学校里没有读出的东西来,甚至还能纠正当初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但你要我说我现在就全懂了他,那也是蒙人。比如《铸剑》中的鼎内煮三颗头颅,我就弄不明白。《野草》早就能背,这么多年后才慢慢懂得一些。
我认为他小说中最迷人的一篇是《伤逝》,以前我读不太懂,但我感觉非常喜欢。喜欢它那种不紧不慢的推进方式,那种周而复始的忧伤情调,当时我觉得他开篇第一句话就使我震憾,他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给人一种音乐般的简洁。给人一种绝望的悬念。现在重读,我又有新的收获,他的一些细节写得逼真而感人,比如:那只叫阿随的小狗,涓生去丢它,它又追回来,最后把它放到一个不深的土坑里,到最后它还是回来了。读到这里联系到“他”当时穷得快吃不起饭的时候,想到“狗不嫌家穷”老话,很让人心酸。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何况那个子君?但是她再已不会回来了。
有人的作品像手纸(王小波所言,给我没关系,如果你觉得这个比喻过分的话)是一次性的。看一次就可以扔掉。当然我们还是认为手纸也是有用的,正如有的狂人觉得《最后的晚餐》也可以用来擦屁股一样。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不会因为手纸的这种用处而喜欢它。也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无知与鲁莽就失去对《晚餐》瞻仰与追求。对于阅读而言我们要有眼光,要善于识别那些一次性的作品,他们看起来很花哨,其实在胡闹。看起来在赶潮流,其实只是转瞬即逝的泡沫。要看到流水、泡沫下面的贝壳和珍珠(请原谅我用这么俗的比喻)我们必下深功夫。每当我急于写什么时,我都告诫自己:还有很多大师默默无闻地藏在书架上。我最应该做的是去欣赏他们的美。没有比读一部伟大的作品更能使人兴奋了。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书会得到我们不厌其烦阅读,因为他们是用一生来写成的。他们写的时间是我们阅读时间的几千几万倍。我们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来读他们呢?如果我们连这些现存的美都不能欣赏谈何创造?
鲁迅说倘若盯在一处就枯燥了。他说的是:即使是你兴趣(或专业)之外的东西,你也要或多或少在了解。讲的是阅读的宽泛度。
要说鲁迅先生,恐怕难以说完。而且我还没要去研究他的打算。他已经逝世七十多年了,他的作品比他的寿命长得多。如果说我们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没能看见他的《杨贵妃》。
有的人活在现在,有的人活在未来,而有的人喜欢沉入历史。了解鲁迅的一生再结合他的思想,你不难发现他是属于活在当时世的人。但是一个人仅仅活在现在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从历史中找到我们存活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回溯过去,对知识分子而言就是看那些死人曾经怎样活过。对此我们(当然包括我自己)在理解和宽容方面还是有欠缺。我们不能身居优雅就嘲笑别人(古作)的陋室。如何让理解多于嘲笑才有利于我们处在和平中去体验别人的战争,处在幸福中去感受别人的苦难。这些体验或多或少地使我们的素养得到提高,使我们的思想更加健全,从而为我们创造未来奠定基础。
先生爱读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书就代表过去、书就是历史,相对古籍而言鲁没毛读得多,但这两个人都在最大限度上背叛了旧时代,所以他们能建立新东西,这和他们的阅读脱不开关系),但不是书呆子。他头脑里有最现代的思想。先生的思想没有遭到他文字的背判。我们可以说他的文字只是他思想的一部分,也只是他性格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与他光辉相悖的东西被他的理智所压抑了。这一部分常被有点学问的人紧紧攥住并大肆发挥,大家感觉新鲜和出于好奇也会感兴趣好一阵子。这个有点学问的人在这种事上大动脑筋,想通过几个不眠之夜从大众面前搬开这座神像,觉得自己就是发现亚里斯多德错误的伽利略。但凡对人性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很无聊。有必要的是这些东西从反方面证明了他(鲁迅)作为人的真实性,成为了他人格的合理补充。
最后我们还是要说:先生执着而勇敢地走过当时的路,那条路一直通向如今……他是一个善于运用过去,努力地活在现在注定要还要活在未来的人。
2008 09 16 02 3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