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耕读 为善 积德——谈谈古黟民间对联里的『道理』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21331
●刘春生

  

  位于黄山主峰西南的黟县始建于秦,距今二千二百多年,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秀美的皖南山区青山绿水,古树参天,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廊桥点缀其间,成为名符其实的古徽州原始建筑的代表。

  这些古村落各有特点,西递巧妙的船形村落布局、大夫第、彩楼、履福堂是主要看点;宏村巧夺天工的牛形布局水系、精美的明清建筑、人称『民间故宫』的承志堂使其有别于其他古村;卢村以木雕闻名,南屏有『中国古祠堂博物馆』的美誉。在这些古村落,无论是官宦之家,商贾门第,还是族氏宗祠,村夫民居,几乎每家每户都悬挂或张贴着绝妙联句,称西递宏村为黄山楹联之村,一点也不为过。

  古黟的楹联佳句内容丰富,质朴典雅,含蓄隽永,崇尚读书明理,讲求忠孝节义,倡导勤俭持家、修身养性、积善修德。由于宋明理学所宣扬的崇儒尚文、含而不露的处世方针,不但给这里的明清建筑群罩上

  了一层内在的含蓄、质朴、典雅的美,而且使儒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习俗中,并深深地植根于这块土地上了。在西递『瑞玉庭』有副对联,被称为古黟第一联:

  快乐每从辛苦得;

  便宜多自吃亏来。

  其中,『辛』字多了一横,繁体字『亏』又多了一点,含有『多份辛苦,多份收获』以及『多吃小亏,实为便宜』和『吃亏是福』之意,让人感悟到这平凡的联句有不平凡的道理。

  以读书为内容的楹联比较多,古黟民间现在也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楹联,这与古黟千百年来提倡耕读家风不无关系。在古色古香的『履

  福堂』大厅里,悬挂着一副楹联引人注目: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无论从做人的志向,教化子孙的影响,还是楹联构成的严谨、独到,无不体现了主人读书养性、宁静致远的豁达心智。其他楹联如:

  敦孝悌此乐何极;

  嚼诗书其味无穷。

  诗书敦风好;

  钟鼓乐清晨。

  孝悌传家根本;

  读书经世文章。友天下士;

  读古人书。

  读书执礼;

  孝悌力田。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二字箴言惟勤惟俭;

  两条正路曰读曰耕。

  以上这些楹联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将读书当作人生的『第一等好事』;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能让人知书达理。尤其是最后两联说出了一个道理,读书、营商都好,创业、守业都难,惟有努力,惟有勤俭,就会知难不难,乘势而上,时至今日,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为善、积德,是古黟民间楹联另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在黟县极盛,与人为善,息事宁人,互相谦让,以理服人,以德报怨,这些良好的风气在古村落一直延续了下来。有的楹联佳句成为箴言警句,引导每一个人从善如流,规范个人的行为,提高个人的品德。比如:

  守身如执玉;

  积德胜遗金。

  欲高门第须为善;

  更好儿孙必读书。

  克已最严须从难处去克;

  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兄弟自然敦友爱;

  叔侄不必结冤仇。

  讲究个人的素养守身如玉,不因为一个小的事情而不去做,讲德性比给人一块金子还珍贵,这些『道理』藏在楹联里,让人细细揣摸,细细品出人生的真谛。

  楹联中还有许多教人退让贤达、心胸开阔、戒浮戒躁等为人处世的佳句,有的虽有几分消极隐忍之情,但仔细品味,对个人

  品性的修炼和锻造也是有益的。『桃李园』 有一副楹联读起来琅琅上口:

  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迟速遊逍遥。

  一副对联十四个字,清一色的走字旁,看似有把玩文字之嫌,但行书运笔别有一番意韵,且极富哲理,堪称妙绝。其他的楹联如:

  会心今古远;

  放眼天地宽。

  退一步天空海阔;

  让三分心平气和。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

  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遇事虚怀观一是;

  与人和气察群言。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

  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世事每逢谦处好;

  人伦常在忍中全。

  事临头三思为妙;

  怒上心一忍最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