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带“鸡”字的对联撷趣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3145
●余 力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少时聪明伶俐,一天放学回家,路过一池塘,见众乡人对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欲作对取乐。其中一人吟出上联:

  母鸭无鞋空洗脚;

  众乡人却对不出下联。此时,在旁的林则徐思索了一会,对道:

  公鸡有髻不梳头。

  众人皆啧啧称奇。

  清代,某地方官做五十寿庆,到处要人送礼。庆贺之时,忽见有人捧着一个匾额而来。主人迎上前去,却见匾额上是一副对联:

  黄酒白酒都不论;

  公鸡母鸡只要肥。

  心里立刻不是滋味。可喜庆之日,又怎能发火呢!于是,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乖乖地让客人吃了酒席走路。

  旧时,浙江提举(官名)花某去看望老友。老友是个学官先生。见面时,花某戏言问老友:

  鸡卵与鸭卵同窝,鸡卵先生,鸭卵先生?

  学官先生是个文人,听得出朋友在用“鸡卵、鸭卵”嘲讽他,便随即对道:

  马儿与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蹄举”谐音“提举”。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输给谁。

  明代,户部尚书年富,幼时在家读书。一天夜里,门前大树上的鸟巢和几只小鸟,一起被大风吹落在地。他的老师见此,出上联说:

  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

  恰巧,当时月色明亮,破鸡屋里的公鸡正在啼鸣。聪明的年富随即对道:

  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老师上联中的“连窠及地”谐音“连科及第”,一语双关;年富下联中的“金膀啼鸣”,谐音“金榜题名”,亦一语双关,可谓珠联璧合。

  清代,一秀才赴京赶考,中途在一凉亭歇息,看到一农妇带着孩子晒谷,遇到一群鸡吃她的稻谷,农妇让孩子赶鸡,小孩顺手将手里玩的竹筒向鸡砸去。那农妇就以孩子砸鸡为题,出上联请秀才对。上联曰:

  饥鸡盗稻童筒打;

  此上联有三对同音异字,秀才想了好一会儿,忽见凉亭的梁上趴着一只老鼠,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客人,一咳嗽,老鼠吓跑了,秀才因而得下联曰:

  暑鼠凉梁客咳惊。

  下联也有三对同音异字,对得十分巧妙。

  一家杂货铺老板在开张那天请人写了一副对联:

  雄鸡鲤鱼猪婆肉;

  香菇木耳曲子耙。

  从词语表面上看,这副对联的意思好像是贬义的,只是随意地写了六种食品。如果探索它隐喻的喻意,情味则大不相同:“雄鸡”、“鲤鱼”、“猪婆肉”、“香菇”、“木耳”、“曲子耙”六味食品都属温补性食品。按照中医的说法,都叫“大发”。贴在一家新开张铺子的门上,正应了开门“大发”的意思。

  广西桂林漓江对岸有座斗鸡山,不远处又有一个龙隐洞,有人将此撰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

  此为回文联,组合奇巧,对语熨贴,读来盎然成趣。

  笼鸡有食汤锅近;

  野鹤无粮天地宽。

  母鸡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个;

  小鸟上枝,酒醉酒醉,并无半杯。

  鸡冠花未放;

  狗尾草先生。

  其他鸡联等等,都不失为联中佳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