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开玩笑的对联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1843
●赖永生

  

  中国人向来喜欢开玩笑。同样是开玩笑,有的人讲究点到为止,有的人喜欢尽情尽兴;有的人注重含而不露,有的人不避浅白粗俗……而有的人则倾向于来点文采,时不时冒出个把对子,给生活增加点文化趣味。

  有一个关于苏东坡的对联故事很有名:一天,东坡到好友佛印那里去聊天,碰巧佛印刚刚蒸好一条鱼。佛印见东坡来了,赶紧将鱼藏在磬下面。东坡进屋后,虽闻鱼腥但又不见鱼在哪里,便知佛印把鱼藏起来了。东坡看见一口磬扣在桌子上,顿时明白了几分。东坡一句话不说,只是缓缓叹了一口气。佛印见东坡如此豁达乐观之人也有不快的时候,便问:“碰上什么烦心事了?”东坡说:“没有。刚才写对联,只写了个上联,下联怎么也写不出来。”佛印忙问:“什么对联?说来听听。”东坡说:

  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听了哈哈大笑:“你呀,真是贵人多忘事,连这老掉牙的对联也忘了?”东坡说:“真忘了。”佛印说:

  积善人家庆有余。

  东坡乐不可支:“既然‘磬有鱼’,那就端出来吃吧!”佛印大呼上当。

  上面这则故事说的是以对对联为玩笑手段的例子,但说的是事,是典型的对事不对人。不过,拿对联来开玩笑者大多是另外一种情形,即以取笑别人为乐。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总是喜欢拿对方的姓氏名讳、身份地位、体貌特征等做文章,既有趣又好玩。

  有一天,一个姓王的老头和一个姓朱的先生碰在一起。朱先生开口说道:

  王老者一身土气;

  哪知道王老头马上接上话茬:

  朱先生半截牛形。

  这一军将得朱先生目瞪口呆。

  宋代著名书法家蔡襄与陈亚相友善,两人经常在一起开玩笑。蔡襄说:

  陈亚有心终是恶;

  陈亚联想起早年泉州人曾讥笑蔡襄是“雨打衰鸡形”,再加上“襄”字去掉俩“口”又颇像“衰”字,就张口来了一句:

  蔡襄无口便成衰。

  说罢,两人相视大笑。

  清末,湖南善化县有个知县姓孙,长沙县有个知县姓朱。朱知县开孙知县的玩笑:

  园门不紧,跳出孙悟空,活妖怪怎能善化?

  孙知县也不甘示弱:

  湘水横湍,浮来猪八戒,死畜生流落长沙。

  晚清时期,湖南出了两个很著名的人物。一个是曾国藩,字伯涵,封一等毅勇侯;一个是左宗棠,字季高,封二等恪靖侯。左宗棠听说曾国藩宠爱一小妾,而且天天晚上帮她洗脚,就笑曾国藩:

  代如夫人洗脚;

  曾国藩无言以对,左代对一句:

  赐同进士出身。

  后来,两人又碰到一起。这回曾国藩先开口: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大相左;

  不仅笑左宗棠自命不凡,还把左宗棠的姓、字都嵌了进去。左宗棠想了想,对道:

  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不仅笑曾国藩徒有报国之志而无功勋业绩,也把曾国藩的姓、名嵌了进去。

  明人冯梦龙《古今谭概》里有个故事,说杨季任在浙江任佥都御史时,见一群小孩放学回家,其中一人十分活泼可爱。杨季任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小孩卖了一个关子,说了一句:

  太守二千石,莫若公……

  还有一个字故意不说出来,要先给赏才说。杨季任点头答应。小孩说:“莫若公廉。”杨季任问:“如果不给赏呢?”小孩说:“莫若公贪。”一个小孩胆敢跟佥都御史大人开这个玩笑,可谓奇人奇事。

  《巧对录》:有一女客、一释子同搭船者,女客即景出对云: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释子应声云: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有一释子与一妓同舟渡江,释子出对云:

  一个美人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妓对云: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又一对云: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滚葫芦。

  古今滑稽联话:一合肥知县,瘦且骨立,直指戏之曰:

  合肥知县因何瘦?

  一时未有佳对。适芜湖典史以解务至,其人多须,尹一见即云:

  芜湖典史怎多须?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陆文量与陈启东对饮。陆见陈头发稀疏,便道: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可施;

  “无法可施”谐音“无发可施”。陈启东笑了笑,对道:

  陆大人满脸髭鬚,何须如此!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