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为人报以春风意 处事怀之秋月心——由王永彬墓志联想到的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0951
●郁 犁

  (150700黑龙江省延寿县林业局党办)

  王永彬何许人也?一提起《围炉夜话》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这虚拟的情境就是王永彬首创,他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笔者有幸凭吊过先贤王永彬先生墓。在陡峭的笔架山上,在树木丛生,人迹罕至的地方,笔者看到一个墓地。碑身完好。墓碑正面上方是“垂裕后昆”,意思是为后世子孙留下功业或财产,语出《尚书》。正中是“敕授修职郎王公宜山之墓”十一个大字。“修职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类似今天的军衔。两边是一幅对联:

  著述高风青山含笑;俯仰陈迹绛云在霄。

  碑的背面正中是《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其字迹已较模糊,但能看出来,作者是王永彬的生前好友监利进士王柏心。

  碑的两旁也是一幅对联:

  独柱有灵山兼水报;石门无恙地以人传。

  独柱山是坟墓所对的山,它和坟墓所在的笔架山都是名山,同治五年的《枝江县志》上都有专门介绍。墓碑后面的小字还注明此碑为同治11年立。

  第一副联是王永彬一生的写照啊!伫立在他的墓前,我的眼前清晰地站起了一位仁厚博学、智慧超脱的先贤。我不由得想起他的生前好友罗应箕在其七十岁生日时赠送的一副对联:

  著述等身,向三千卷里,说孝悌,论文章,山斗荆襄,天留一老;

  儿孙满眼,思七十年中,耽琴书,乐耕钓,神仙烟火,世间几人。

  是啊!在《围炉夜话》中,处处可以品读到王永彬先贤的淡泊宁静之心。他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原籍武昌咸宁,其父卓蓭公始迁居枝江县。开始家境不好,为了生计,他差点从私塾退学。虽然后来更加发奋读书,但屡困乡试。他不专攻科举之学,经史诸子甚至医学都有涉猎。爱书法,终日挥洒不倦。著述之余,尤好吟诗。与当时地方名流周柳溪、罗梦生等结诗社,号“吟坛三友”。每酒醉高论,说到古忠孝义烈之事,则沾襟涕泗不能止。不爱荣华富贵,生性纯茂冲远。穷居深山中,收徒授业。教学生身先士卒。于人,见善必赏;见过则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可谓“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告诉我们要在平淡中建立持久的感情,在宁静中体验生命的永恒。只有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辱而惊,淡泊万物,心灵才能得到滋养。

  “为人报以春风意,处事怀之秋月心。”这秋月之心就是一种淡泊,就是王永彬先贤一生的写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