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嗨”与“hi”看中西文化——试比较中西文化
曹竣云
文化是氛围;文化是人精神上呼吸的空气;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的塑造对于一个民族综合国力的生成影响巨大。东方中国文化大多是大陆文化,它是内向型文化;西方文化以英美为例,大多是海洋文化,它是外向型文化。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和缺点。人是环境的动物;物质决定意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形成是环境作用生成的结果,当然也有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要扬长避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可缺少。本文以同音字“嗨”与“hi”比较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并对文化的改造和改善及进化提出策略上的建议。
比较 中西文化 优点和缺点
一、前言
文化生成于一定的环境;文化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空;文化是人的文化,杰出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对文化的塑造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文化是氛围;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人精神上呼吸的空气。文化与人互动,生成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文化的塑造对于一个民族综合国力的生成影响巨大。
二、从“嗨”与“hi”比较中西文化
(一)“嗨”与“hi”的差异从一斑看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人从动物进化而来。中西文化中的文字从发音上说“本是同根生”。
“嗨”与“hi”二者在发音上同音,是人的基本发音之一。中文的“嗨”在中文语境上一方面大多是惊讶、诧异的意思;另一方面在中文语境上是叹息、是失望或含有悲伤的一声叹息,它们强调的是内心的关照与体验,是内向型文化的生成方式。西方文化的“hi”通俗上讲是“hello”的缩写,是交往与人打招呼的“你好”,大多是交往时友善的表示,它强调的是对外部世界包括对人的探索,是外向型文化的生成方式。如果东方中国现代人见面时喊“嗨”的发音,大多相当于西方文化的“hi”,是对西方文化的吸纳,是对西方文化的同化。
东方中国文化大多是大陆文化,西方英语美语文化大多是海洋文化。从“嗨”与“hi”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它们的差异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
人是环境的动物。东方中国的领土大多是陆地,连接海洋的领土面积少,它们与陆地交往多,它形成的文化可称为大陆文化;西方英语美语所在的国家大多海洋面积多,与海洋的交往多,它们所形成的文化称为海洋文化。
(二)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比较
人在陆地上生活如履平地,见到的凶猛动物也少,不易受到伤害,长期以来人口和子孙就会繁衍增多,就容易形成多子多孙好与多子多福的文化。人在海洋面积多的地方生活,海洋大风大浪多,凶险,易于损兵折将或丧失人口并且多数人对生存环境感到失望,则易减少人口和不易生成对大多数人来说多子多福的文化。
(1)大陆文化。对于同样的面积来说,人能获取的生存资料是有限的。在同样的面积范围内,人口越多,个人平均占有的生存生活资料就越少,这样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容易或必然生成自我控制的文化。大陆中国的文化就有这种环境生成的渊源,中国文化有“克己复礼”一说,“克己”为克制与控制自己的欲望,“复礼”为维护大多数人利益而生成的道德观念。大陆文化的中国的这样“克己复礼”文化的源远流长。大陆文化大多实际上是一种内向型文化。它大多主张内心的关照、体验、向内索取和克制。它是中华以擅长思辨和分析为主流的哲学的生成土壤。这也是佛教这种克制型文化在中国历史有市场的原因。
(2)海洋文化。在同样面积范围内,人口越少,个人平均占有的生存生活资料越多,就越容易实现和张扬个人的欲望,这是西方英语美语文化主张个性张扬的这种海洋文化原因之一。对于海洋文化来说,人在海洋面积多的地方生活,海洋大风大浪多、凶险。为了生存,就必须冒险,这样才能生存与发展。在同样的面积人口少而容易生存个性张扬的文化的背景下,海洋的凶险的生存环境倒逼和扩张海洋文化的冒险精神,这也是海洋文化比大陆文化冒险事件多的原因。于是西方英语美语有麦哲伦、哥伦布等英雄人物名扬史册,大陆文化的中国主要只出现郑和(下西洋)被史册记载。由此可见,海洋文化是一种外向型文化。
(三)比较结论
人是环境的动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东方中国大多是大陆的内向型文化,西方英语美语大多是海洋的外向型文化,它是由环境造成的,这是客观因素。当然也有人为的主观原因,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理性发挥。
从东方中国的“嗨”与西方的英语美语“hi”可看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斑。
三、结论
东方中国的文化总体上是大陆文化,是内向型文化;西方的英美大多是海洋文化,是外向型文化。东西方文化各有优势和缺点,需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积极文化或优势文化需要进化,消极文化或弱势文化需要改造与改善。积极文化或优势文化与消极文化或弱势文化都需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人是环境的动物,物质决定意识,文化是环境或物质生成或作用的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文化的进化与改造改善具有反作用,有利于文化的进化。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滨湖学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