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韩侯故里纪念联赏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4983
●陈 和

  

  汉韩侯祠位于淮安区镇淮楼东侧,初建于隋唐,明末有相当规模,清初重修后基本保持至今。祠内有四副楹联高度概括韩信一生。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此联作者不详。上联指韩信因萧何力荐而建功立业,也因萧何与吕后密谋而屈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下联指韩信因漂母而得生,因吕后而死,存亡系于两个妇人之手。

  力拔山,气盖世,因公束手;

  歌大风,思猛士,为之伤神。

  此联作者为明朝淮安知府陈文烛。上联说拔山举鼎,豪气盖世的项羽,因韩信而束手无策,只得悲壮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下联说刘邦虽因疑忌韩信构成对他皇位的威胁,而将其屈杀,但也付出惨重代价。以后不得不为缺少壮士为他平安内乱、巩固边防而大伤脑筋。

  奠数千里长淮,神留桑梓;

  开四百年帝业,功冠萧曹。

  这是清朝淮安知府周焘所作。上联说韩信的英灵常留故乡,保佑数千里淮河安定不泛滥。下联说韩信开创了汉王朝四百年帝业,功劳在萧何、曹参之上。

  英雄既许驱驰,固已誓忠汉,讵肯听蒯生之计;

  豪杰非无智略,顾乃罔筹刘,只为酬萧相之知。

  此联也是周焘所作。上联写韩信的『忠』,既许诺为刘邦奔走效劳,岂能听蒯通的计谋而一改初衷。下联讲韩信的『义』,韩信并非无智略的人,所以没有预防刘邦后来杀害,主要是为了酬谢萧何对其知遇之恩。

  漂母祠位于淮安城西,正方供奉漂母塑像。左右联书写着:

  人间岂少真男子;

  千古无如此妇人。

  这是上海市书协原主席张森写的。联意为人世间真男子不能算少,但历史上像漂母这样的贤妇人,却没有谁比得上。

  漂母祠内还有明朝淮安知府刘大文写的一联,

  一饭感韩信,巾帼丛中早把黄金轻粪土;

  千古拜遗庙,淮流堤畔有谁青眼识英雄。

  上联盛赞漂母施恩不图报,为巾帼丛中杰出人物;下联颂扬漂母识英雄于微贱之时,千古无人可比。

  韩信钓台有两副联。一曰:

  清淮有幸,流传千古占鳌钩;

  岁月无情,消逝几多渔利客。

  意为淮安有幸,流传两千多年的钓鱼台;岁月无情,流逝了好多钓鱼的名人。二曰:

  千秋共钓,怀瑾握瑜双国土;

  异代同逢,扶周兴汉两鱼杆。

  意为几千年钓鱼出名的莫过于姜子牙与韩信,分别扶持建立周朝与汉朝。

  码头镇的『胯下桥』也有两副联:

  书剑机锋藏胯下;

  曲伸道理贯寰中。

  一池存无双国土;

  十年展万古胸襟。

  说出韩信胯下之辱,能屈能伸,不以受辱知耻,树立远大抱负,奋发努力,成就盖世奇才的人生轨迹。

  马上文,胯下武,枚里韩亭,彪炳经纶事业;

  石边孝,海底忠,徐庐陆墓,维持名教纲常。

  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之弟边大浚书写的,意思是生于淮安府的以枚皋、韩信为代表的武将,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他们的遗迹,在华夏史册上闪耀着光辉;以徐积、陆秀夫为代表的孝子忠臣,至今为人们所敬仰,激励着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伦理。

  黄河水滚滚而来,文应如是;

  韩信兵多多益善,学亦宜然。

  此联为清朝漕运总督董讷所撰。道出求知求学要像黄河的水那样滚滚而来,川流不息;要像韩信点兵那样多多益善,越多越好。说明求知的道路上要勤学苦练,学无止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