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11时半,我正在工作室为一朋友书写《玉龙轩》匾额,突然接到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胡春奎的来电。他声音非常沉重地说:“孟会长走了!”我忙反问:“你说什么?”他声音稍加重了一点,带着泣声说:“孟会长去世了!”他的回答如同一声闷雷,在我脑中炸开了,手中的笔也不由自主地掉在桌子上!这怎么可能?一个多月前我们在工作会上还曾交谈,四五天前我们还通了电话,他还叮嘱我也要注意身体!我不敢相信,也不会相信,人怎么如此脆弱!直到下午见到讣告,才完全相信:这确是事实。随后我给孟会长的儿媳沈一丹发去了短信,请她转孟夫人:对孟会长的逝世表示沉重哀悼,对老夫人表示慰问,望她节哀!
夜深了,我依然难以入睡,与孟繁锦先生的交往,特别是他的人品、书品、联品,以及对山西楹联界的支持,历历在目。省协会已在第一时间把讣告转发各市县协会,并着手编撰挽联。我也在构思挽联,翻来覆去总跳不出这八个字:
联坛旗手;
墨海巨龙!
(一)
我与孟繁锦是2007年1月认识的。那时他去运城视察工作,并参加马长泰编撰、由我书写的“三柱联”揭联仪式。这副联悬挂在河东广场西侧书店门口的廊柱上。马长泰约我下午四时赶赴运城参加揭联仪式,可十二时半动身时天不作美,大雪纷扬,赶到高速路口时,路刚封闭,七八辆车子已被拦在收费站外。按正常时间,按时赶到毫无疑问,可进不了高速,只能望路兴叹!机灵的司机小张拿着我一本书法小册子去高速收费站主任办公室交涉,并说明拉的谁,要去运城参加下午四时的活动。那位主任也是位书法爱好者,见状便网开一面说:“我犯个错误吧,放你们通行,但必须注意安全!”
车子冒雪直奔运城,一路上雪大风急,只能减半速前行。过一阵还得停车清理一下挡风玻璃上的积雪,说啥也难按时赶到。我用手机告诉马长泰,仪式按时开始,千万不要等我们了,并谢谢中国楹联学会的领导。车在风雪中爬行,直到下午六时多才赶到运城河东广场。谁知,孟繁锦会长和中国楹联学会的几位同志还等在那里。我们一到,岳民立同志就主持仪式开始,并由孟会长揭联。此时,飞雪渐停,天已漆黑,在闪耀的电灯光中我握着这位曾任空政文化部部长的国家级协会会长的双手,肃然起敬!吃晚饭时,我俩又并肩一席,边吃边叙,大有“一见如故”之感!饭后,我来到孟繁锦住的房间,一面再次表示感谢,一面道歉。他对两个多小时的等待并不介意,连声说“没关系,没关系”。
文人相见,三句话不离本行,很快从书法谈到楹联上。他提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成立山西楹联学会。他说,运城市楹联学会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经验很多,而山西却没有楹联组织。现在全国二十多个省都成立了学会,山西不成立确实说不过去,全国现在只有新疆、西藏、内蒙还未成立。他介绍了全国楹联事业发展的趋势,最后热切地提出:“你担任过文联常务副主席和书协主席,又有组织协调能力,现在退下来了,抓抓楹联文化事业非常有意义。”他提出这个问题,是我未曾料到的。我虽然毕业于中文系,但多年来主要从事书法创作,而对诗词楹联只是爱好而已,何况现在又担任山西老年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工作。我再三推辞,说自己水平不行。他说他已了解过了,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光阴如箭,转眼就过去了半年多时间。他从北京来电询问情况,我还是推辞说再考虑一下。我的主导思想是,我设法经手成立起来,但不担任会长。我曾四处物色会长,有的比较合适,但工作关系不在省里不便干;有的各方面都较合适,但又不想干,会长人选成了头等大事。我认为孙满仓比较合适,既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又是《对联·民间对联故事》社长兼总编,且毕业于中文系,年轻有为。可他执意不干,总是说忙,再三推辞。于是,一拖再拖到了十月。在北京我又一次见到孟繁锦,在他的办公室里推心置腹地谈了很长时间。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看还得你亲自出马又上马,不要犹豫了,为了山西的楹联事业嘛!”他的话又一次打动了我。作为一个从省文联领导岗位上退下的老文艺工作者,有责任肩负起这个重任。于是,我在北京帮助“东方博古”处理了有关事宜后,即赶回山西。一方面在文联挂上号,并“吹风”省社团局,一方面联络有关人员准备筹备。2008年春节刚过,筹备工作立即展开,马长泰、赵云峰、秦瑞杰、芦振基、张海生、李鹏、魏华荣、石跃峰、张建武等也签字作为发起人,而且各尽所能,参与筹备工作,协会地点就选在冰心艺术社,注册资金由这里垫支。紧锣密鼓三个月,山西社团局批准了省文联关于成立山西楹联组织的报告。不过,我们的名字没有叫“山西楹联学会”,而是叫“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这是因为,楹联组织是由广大会员组成的群众团体,它肩负着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开展活动等多项任务,而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关于名称不同于中国楹联学会这件事,我也请示过孟会长,他认为有道理,完全同意。
2008年6月28日,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孟繁锦等八位会长前来祝贺,对山西联界满寄厚望。虽然我们省楹联组织按成立时间在全国省级排到第27,但我们奋起直追,以不辜负中联会和孟会长的期望。
(二)
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2008年11月与中国楹联学会、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中共临猗县委、县政府等单位联办“乔应甲楹联艺术全国论坛”。我与孟繁锦会长,先后主持了开幕式和研讨会。在写《纪要》时,对乔应甲的评价有些分歧,是冠名“联圣”还是其它,意见不尽一致。时已中午一点半,下午就得通过。负责起草《纪要》的叶子彤先生非常着急,催我研究,我想,鲁迅、巴金均被称为文学“巨匠”。乔应甲是否称以“楹联艺术巨匠”?我先与运城市楹联学会的几位领导交换了意见,又与叶子彤先生再三推敲,他同意这个意见。随即又分别请示孟繁锦和常治国先生,他们表示同意。关键时刻孟总是这样“一锤定音”的。2011年,我策划影印出版明版乔应甲著《半九亭集》时,他还为之作序,对推出这位楹联巨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天参会人员去临猗县参观了乔应甲故里后,趁中午饭后的时间,孟会长带领大家去视察了我的“书法艺术碑廊”。孟会长边看边议,不断点评,全部看完后,他挥毫写了“望廊思进”四个大字,巧妙地把我的名字嵌了进去。这分明是一不同于嵌名联的嵌名牌匾,其内涵有感受,有激励,有希望,人们赞以热烈掌声,我更激动不已。
孟繁锦先生长我一岁。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和爱好。他多年任空政文化部部长,我曾任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又多年在山西省文联工作。我们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以行草见长,兼之隶书;我以隶书为主,兼之行草。我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亦可谓“同病相怜”。所以,每每想见,总宽展思路,畅而言之。他的思路,开阔而条理,满脑子装着工作、典型、活动,以及对同志的关照,对团体会员的支持。
2008年8月9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我和著名联家叶子彤合作,以嵌名联墨的形式为中国新的奥运冠军喝彩。叶先生在北京,我在太原,从陈燮霞荣获第一块金牌开始,就在夺冠的当天,叶编一副,用手机发给我,我用毛笔当即书写出来,最晚写到午夜一点。北京奥运会成功闭幕了,我们以国粹为中国奥运冠军金牌得主编撰、书写了七十四副联墨也完成了。在汇集这些嵌名联以《冠军礼赞》为名出版时,我们请中国书协主席张海题签,请孟繁锦会长作序。两位领导均欣然命笔,孟会长三四天时间就寄来了以《为金牌放歌,为国粹放歌》为题的序言。序中写到:“如果说冠军是在赛场拼搏,那么叶、赵两位先生则是在艺坛为冠军助威呐喊……值得提及的是,这部作品集不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嵌名联的许多技巧在这里运用自如,联格多种多样。书法上多种书体兼备,笔墨酣畅,古朴自然。总之,这是一部用国粹弘扬奥运精神的一部精品力作。”孟会长非常关心山西的楹联事业,不论是有关活动,还是征联评比,只要能腾出手来,他都亲自参加指导。他十五次下运城,从发现到培养指导、宣传推广,再到“运城现象”,使运城成为全国一面旗帜、全国第一个最佳楹联文化市,直到闻喜、新绛两个最佳文化县,都与他创造性地工作分不开。
(三)
近几年,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举办过七、八次征联,孟会长曾担任过四五次评委。每次评比,他都与叶子彤默契配合主持,使评比工作既迅速又精确。他们常常是第一天到,连夜审读,第二天上午评比,下午即开始返京,全然不顾旅途劳累,全然不知年过“古稀”。他有时还得加班书写条幅。一次在长治县为“都城隍”征联评选,晚饭时,被他一位老部下接走,晚上竟写了十多幅字,累得他直喊“腰受不了”!
开展活动是一个群众团体的生命。我曾经提出来“从娃娃开始抓普及,以联律通则为标准搞创作,以青年为重点抓提高,以效益为前提搞活动”。孟会长对此提法很赞同,对“传承”尤为重视。2011年,中国联坛“十老”之赵云峰八十八岁寿诞。为表彰这位“德高学富,诗联双馨”的老人,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请示山西省文联,以两家的名义向老人授予“山西乔应甲楹联奖·终身成就奖”,隆重地召开了“赵云峰楹联诗词传承会”。孟会长欣然应邀参加,与中共山西省委领导,与山西文联领导共同为老人颁奖。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2013年,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承办的三件事,都得到了孟会长的关怀与支持。
(一)、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2013年为楹联书法交流年。在孟会长和书法艺术委员会的倡导下,通过“联墨双修”以达“联墨双馨”,成为楹联人的时尚。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一周年之际,由中国楹联学会指导,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联主办,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承办,山东、广东等八省联办了一次联墨书艺展,名为《礼赞,美丽中国·“文扬杯”东西南北八省楹联书艺展》。在策划过程中,我多次与孟会长交换意见。开幕时,他因故不能前来,特意委托叶子彤带来贺信,并为出版的“作品集”写了序——《喝彩,联墨交流》。他在序中写到:“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帅旗高擎,赵望进先生用‘礼赞,美丽中国’荟萃了东西南北八省区联墨举办了这次展览。具有对称美的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和湖南湖北八省区携手同办联墨展,在全国尚属首次。这次联墨展办得好。一是‘礼赞,美丽中国!’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楹联界服务大局树立了一个榜样。二是突出精品意识。八省精心组织,各出十副作品参展,这样做有利于推出精品,推出力作。三是联展既是交流又是竞赛。八省区的楹联在全国久负盛名,但各省区的水平又有所不同,通过交流使各地既看到成绩,又找出差距,在比较当中推动各地的联墨发展。”序中对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已评价很高,但我的名字不值一提。在编辑出版时,我决然去掉了“赵望进先生”五字,并给孟会长说明,取得了他的同意。他还说:“没什么吧!事实就是如此。”
(二)、在人生旅途中,十二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由儿童转向少年,从小学将入中学。这个阶段正需要立志和进取。而在我国寿庆、婚庆的联语很多,但少年励志的楹联却很少。为填补这个空白,从2013年8月开始,我们就策划出一本《少年励志楹联书法集》。经叶子彤副会长帮助,在全国联家中征得一百多副以“立定志向、立身行事、珍惜光阴、努力学习”为主题的少年励志联,而后请100多位10岁至16岁的小书法者书写出来,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当10月下旬汇集成册设计封面时,我想请孟会长题签,以提高该书品位,但时间太紧又不好意思老打扰他。在即将付梓时,我试探着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欣然应诺,第三天就通过快递寄来了写好的书名。
(三)、让楹联走入主流媒体,中国楹联学会与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合作,与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合作,早作出了榜样。而以电视的形式进行楹联专场大赛,尚无先例。我曾与孙满仓等多次议论,想搞一次少儿楹联书法电视大赛。2013年11月,山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总监许凌云,与我们协商,拟定于春节前后公共频道和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山西省首届楹联高手大赛”。初步轮廓定下后,我即向孟繁锦会长作了汇报,并请中国楹联学会作为指导单位。他完全同意,并表示支持。12月8日,中国楹联学会在新绛验收“全国最佳楹联文化县”。我从阿联酋回国,取道北京,直飞运城,陪同验收。在此,就电视大赛的有关事宜向孟会长作了比较详细说明,交换了意见,并请他担任大赛的首席评委。他不仅同意,而且派叶子彤先生帮助我们出题把关。后来,我们与电视台联手,首场在运城海选,500多名联家和爱好者参加。第二场在太原进行,有100多位联人应征。经过现场答卷、撰联应对和面试后,选出20名选手,参加复赛和决赛,开始现场录制。时间一定,我们就请孟会长、常江、叶子彤、刘太品等担任评委。可是,遇到了问题,与孟会长早定去天津参加活动的时间冲突了。在这种情况下,孟会长依然在前一天晚上到达太原,第二天上午参加了首场复赛后,中午即赶往天津。他在接受《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记者采访时,把这次大赛归纳为“三个第一”:“一是以电视的形式组织楹联现场大赛,在全国尚属首次;二是现场答卷、现场应对、现场创作,参与人数之多,是全国第一;三是电视台在录制时调动书法、篆刻、剪纸、舞蹈、朗诵、古筝等多种艺术手段为楹联服务,同样是全国第一。”
对于山西楹联2013年的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我们在今年年初向中国楹联学会作了书面报告。1月23日,孟会长看到后,加了这样的批语:“过去的一年,山西省楹联学会在望进主席的领导下,工作活跃,亮点很多,为中国楹联事业作出了贡献。向他们致敬!”这是孟会长对我们工作的鼓励与支持,也成为他对山西工作指导的绝笔!
孟会长关心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关心山西的楹联事业,指导多多,支持多多,感人至深,永难忘怀!他的逝世,联坛失旗手,书界失知音,自己失师友。我们沉痛悼念他,就是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他。学习他举旗帅军的大将风度,学习他敬业乐群的高尚品格,学习他创新求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奋发努力,把楹联事业搞好!
2014年7月25日于太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