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级擂台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7415
出句

  2013年第12期

  截稿日期:2014年2月10日

  初 级

  出句1:

  奋斗可圆中国梦;

  提示:本句摘自河北成安县温深先生诗中一句。言辞平实,却情感沛然。提示,“国”位置应该作仄声,故需按古四声应对。

  作者:河北 温 深(本刊荐稿)

  出句2:

  激扬文字胸怀阔;

  提示:取意于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年。“激扬文字”虽毛泽东同志原句,立意却顺应了当前文化强国的国策。

  作者:湖北 胡忠汉

  中 级

  出句3:

  至美从来多错过;

  提示:此句以意境取胜。至美无形又有形,有形应是心间梦。错过不遗憾,因为已懂得。懂得追索,来日梦可圆。

  作者:山东 蔡红柳

  出句4:

  文意犹惊烟渚绿;

  提示:作者本人吟哦当地天仙河景区时得句。当时“文潭”名字甚是好奇,即以文开笔。文在烟渚,绿意盎然,大野之文。给人回味无穷。

  作者:安徽 柯万英

  高 级

  出句5:

  涉世半生,饱尝五味;

  提示:选自《对联》杂志中的书法页。袁旭临先生为山西省著名书法家,此句即为亲书。是否所撰,不考也无须考。句中感慨良多,过来人语。犹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作者:山西 袁旭临(本刊荐稿)

  出句6:

  玉局宏开,马趁春风腾骏业;

  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扬旌指路,又是马年新春百计待筹谋。时值岁末,谨以此作为祈福,恭祝众读者新年快乐,诸事顺遂!“局”位置应该在仄声。

  作者:山西 乔中兴

  2013年第9期

  对句

  初 级

  出句1:

  学问深时意气平。

  对句:

  文章妙处心神爽;

  三等奖

  江苏 胡光明

  文章妙处言辞正;

  山西 赵黄龙

  言词妙处文章美;

  广西 李隶秋

  德行高处胸襟阔;

  黑龙江 于化文

  心胸宽处烦愁少;

  山西 曹小平

  文章淡处襟怀阔;

  山西 薛启发

  风格高者心灵美;

  浙江 邹立坚

  武功高者威德重;

  广东 梁凤笑

  功夫到后精神爽;

  贵州 吴勋臣

  道德高处性情淡;

  广西 禤海华

  精神富处诗文妙;

  河北 宋丙寅

  心胸阔处精神爽;

  天津 傅绍智

  功夫老处德行美;

  湖南 何杰健

  名声盛日心神静;

  广东 曾梁范

  品格高处心灵美;

  湖北 刘明成

  登临高处心胸广;

  广东 张松生

  心胸宽处烦忧少;

  湖北 刘明成

  节操到处心神定;

  江苏 刘武云

  品行端处声名远;

  江苏 王希光

  修为浅处心胸小;

  江苏 尚秋艳

  行知浅日心胸窄;

  江苏 王家麟

  功名淡处胸襟阔;

  江苏 赵春女

  辽宁 于 敏

  运筹远处心胸阔;

  河北 鲁宇霄

  见识多处心情淡;

  河北 杨若汧

  行为善处身心爽;

  辽宁 海澄涛

  功夫到处才思敏;

  江苏 海晓兰

  品行正者心胸阔;

  山西 马慧明

  才能高者名声远;

  河南 王通路

  知识浅日神情傲;

  广东 刘淑琳

  品德高处言行正;

  山西 赵 军

  目标远处襟胸阔;

  山西 赵耀景

  功名淡处心胸阔;

  广东 叶祉祺

  眼光短处牢骚盛;

  广东 何文喆

  人生淡处谊情厚;

  广东 刘兰花

  言辞淡处情怀远;

  广东 张 何

  山头高处心胸阔;

  广东 王永祝

  作风正处人情显;

  贵州 杨金昌

  道德高处风华茂;

  辽宁 张立文

  是非明处纠纷少;

  陕西 薛亚勋

  水平高者词章雅;

  广东 谢周钝

  言行稳处胸怀广;

  陕西 宋淑琴

  语言顺处文章好;

  广西 申华驹

  功夫到位心思正;

  广西 黄奇才

  利名淡者身心健;

  湖北 徐新霞

  青春旺日风华茂;

  广东 石桐华

  品德高处胸怀广;

  辽宁 贾永佐

  文章老处风格健;

  辽宁 高 旭

  文章妙处才情显;

  黑龙江 刘永存

  文章妙处感情溢;

  湖南 曾学文

  行为美处心情畅;

  江西 彭 刚

  道德高处心胸阔;

  江西 彭家贵

  品行高处胸怀广;

  辽宁 刘桂林

  文章妙处情怀壮;

  河北 田 鑫

  品行正处情缘好;

  江西 何光腾

  知行高处目标远;

  辽宁 张 华

  心灵美处仁慈厚;

  辽宁 刘素芹

  品行厚处情缘广;

  辽宁 郑德忱

  功名淡处精神爽;

  湖南 陈新国

  品德高处襟怀阔;

  辽宁 潘家宝

  品行高处心胸扩;

  湖南 朱柱石

  见闻广处心情好;

  湖南 龙吉水

  文章妙处心情畅;

  广东 张 义

  江河浅处鱼虾少;

  内蒙古 包苏日嘎拉吐

  文章妙处神情乐;

  广西 梁聚福

  节操守处心胸广;

  山东 杨进平

  品格高处身心爽;

  内蒙古 王 贵

  情怀淡处机缘悟;

  福建 陈秀丽

  胆识到处心神定;

  广东 张景来

  心胸广处目光远;

  湖南 陈旭旦

  品行端处胸怀阔;

  江苏 严金海

  利名淡处身心泰;

  甘肃 秦环平

  节操高处胸怀广;

  山西 梁曼容

  节操高处胸怀阔;

  河北 杨旭玉

  见识浅处胸怀窄;

  广东 黄晋态

  心胸广者乾坤大;

  福建 黄家丽

  诗书妙处心胸爽;名是书者而不是作者。原句从立德立行立言排序,内蕴道德学问,才能外焕精神与文章,所以看到的是精神先而文章后。今咱不比古人,只谈文意。江苏胡光明先生“文章妙处心神爽”令人刮目看。他从作者和读者两面看,作者满意而读者惬意,足令心神爽悦。“文章妙处言辞正”从作者出发,文章高妙在能打动人心,非真善美不足以当之。“正”是真气正气浩气所在。“言词妙处文章美”则反过来,从读者角度看,美文当立意高远,立意从言词中体现。“德行高处胸襟阔”可以理解为从精神内涵品质格调,看其待人处事,从而见得胸襟。不过,二者离得过近,不太好区分。“心胸宽处烦愁少”从另一侧面看,由全局——心胸,看局部——烦愁,距离拉开,自然明晰起来。总的讲,应该先有根,才有枝、叶和花。前四字和后三字是有内在必然联系的。不知各位有无感悟。感悟过,才能写好此类联句。

  福建 肖永鑫

  品德高处性情重;

  福建 陈欣愉

  功名淡处心身静;

  辽宁 孔庆維

  山峰高处风光好;

  广东 尤志峰

  功名淡处襟怀阔;

  福建 柯丽雅

  精神到处文章秀;

  安徽 孙 琼

  胸怀宽处身心健;

  福建 萧仁享

  情操美处心胸阔;

  贵州 舒本和

  见闻广处胸怀阔;

  山东 张立和

  江山好处烟云起;

  北京 魏春雷

  文章淡处风云静;

  广东 刘金兰

  攀登险处精神振;

  河北 康亚林

  性情率处时光好。

  湖南 胡伯勋

  简评:出句“学问深时意气平”是从书法页摘取的。署

  出句2:

  明月窥窗思绪远;

  对句:

  清风入榻梦魂安。

  三等奖

  辽宁 祝多民

  锦书托雁爱情长。

  山西 梁文卿

  春风梳柳物华新。

  湖北 萧本农

  高山流水友情长。

  四川 王明琪

  琴声入耳妙音扬。

  某地 裴成功

  亲情蕴腹梦乡长。

  江苏 贺亚铭

  清风拂榻梦魂香。

  福建 王世淳
福建 施纯培

  和风拂面内心舒。

  浙江 邹立坚

  国人追梦信心强。

  广东 刘广香

  素兰盈室墨花香。

  江苏 胡光明

  清泉奏乐恋情长。

  广东 韦景元

  秋风入梦故乡遥。

  广西 禤海华

  和风入梦感情浓。

  某地 杨其林

  清风弄影柳丝长。

  广西 邵先凡

  他乡念故寄情深。

  广东 陈源植

  书声入耳寄情多。

  广东 王永祝

  清风入帐梦魂香。

  陕西 谢民强

  清风拂户梦魂香。

  山西 裴敏华

  琴声入室惬情多。

  山西 邵增煌

  清风抚竹韵情长。

  江苏 陈宗照

  和风入梦韵情浓。

  江苏 刘武云

  微风过竹籁声清。

  江苏 孔召芝

  寒笳入耳泪痕长。

  江苏 王希光

  孤杯照影玉容残。

  江苏 王家麟

  清风掩卷泪花盈。

  辽宁 于 敏

  和风入梦韵情浓。

  河北 冯腾达

  暖风拂柳寄情深。

  河北 王佳蕊

  乡愁入梦念情深。

  辽宁 海澄涛

  乡音灌耳别情浓。

  山西 马慧明

  伊人洒泪感怀深。

  广东 钟瑞光

  秋枫染岸故乡红。

  广东 张之翠

  清风拂面慧心来。

  山西 赵 军

  秋风入户锦衾寒。

  山西 赵耀景

  秋风落叶老人愁。

  广东 崔伟明

  远山寄梦目标明。

  广东 黄烨扬

  高台揽胜故乡愁。

  广东 王嘉盈

  清风入案烛花残。

  广东 张 何

  异国举目远愁长。

  河北 梁汝和

  春风得意马蹄疾。

  广西 朱绍麟

  中秋思旧感情深。

  山西 张玉琛

  彩云追日感时新。

  湖北 黄子谦

  繁星骋目寄情深。

  陕西 薛亚勋

  秋风落叶故乡愁。

  某地 刘道国

  家书携泪寄情深。

  湖北 夏 秋

  佳人入梦爱情长。

  辽宁 高 旭

  乡音萦耳挚情浓。

  湖北 刘道海

  清箫迷梦挚情浓。

  广西 黄 江

  游人羁旅别情深。

  湖南 曾学文

  清辉吻枕梦乡宁。

  上海 刘鸿建

  福建 肖英伦

  清风拂柳舞姿翩。

  上海 何钟舒

  和风入户梦乡甜。

  江西 彭家贵

  清风送爽景秋高。

  湖北 刘合钦

  乡情入梦笑声甜。

  黑龙江 孙福奎

  暗云遮日苦情长。

  江西 潘钢英

  游人望雁去情浓。

  山东 杜传泽

  清风拂面恋人亲。

  湖北 刘文汉

  清风鸣竹节旌扬。

  福建 陈秀丽

  清风入夜梦情长。

  广东 李彬生

  清风入室梦情长。

  辽宁 王洪滨

  清风引路念心长。

  辽宁 徐英琏

  清风拂柳慰情深。

  辽宁 刘庆国

  娇花解语感情多。

  辽宁 金 剑

  清风拂面笑容多。

  辽宁 沈雅琴

  清风入梦故乡甜。

  湖南 陈新国

  晚风拂案信笺香。

  辽宁 潘家宝

  秋风入梦稻花香。

  湖南 向光辉

  清风摇竹美图新。

  山西 薛启发

  老乡聚宴感情浓。

  广西 彭益凡

  归鸿献字寂情深。

  内蒙古 包苏日嘎拉吐

  寒天送暖友情深。

  内蒙古 陈文海

  清风拂面艋舟轻。

  黑龙江 李 钧

  新诗酬客感怀多。

  河南 王文静

  还云入户笑容多。

  黑龙江 于化文

  和风入户孝心宽。

  四川 黄华元

  寒星眨眼泪光新。

  湖北 刘永赋

  深更入梦爱情长。

  江西 刘剑光

  雁声传语故园亲。

  内蒙古 王 贵

  春风拂面恋情高。

  四川 罗忠明

  高楼举目盛情深。

  贵州 刘功永

  金风催马旅途长。

  山西 杨新立

  清风拂柳寄情深。

  广东 张景来

  惊涛拍岸誓言铮。

  湖北 杨浩然

  清风入室画屏香。

  湖北 黄子谦

  清风入室梦乡甜。

  福建 庄 温

  春风入户梦泽深。

  江苏 张修顺

  香花弄影蕴情深。

  黑龙江 王长明

  孤灯照面泪花长。

  辽宁 崔正贤

  繁花夹道岁时新。

  江苏 严金海

  寒鸦惊梦枕席凉。

  山西 梁曼容

  黄金满岭菊花香。

  湖南 上官西泉

  娇妻入梦怨情浓。

  四川 薛运梁

  清风摇影烛光凉。

  江西 刘火生

  乡情托雁笔锋长。

  上海 陈孝玲

  清风入户泪痕多。

  陕西 余一人

  亮星眨眼浪潮高。

  广东 尤志峰

  春风拂槛露华浓。

  四川 陈胜华

  夕阳吻浪笛声残。

  福建 黄家丽

  和风入梦韵情浓。

  福建 肖永鑫

  离人怀旧感情深。

  云南 糜崇度

  暖风扶柳感情深。

  福建 萧靖怡

  秋风入座客愁新。

  福建 柯丽雅

  秋风拂榻梦华多。

  福建 洪良清

  秋风入梦客愁长。

  福建 蔡雅蓉

  清风盈袖德声隆。

  福建 王聪聪

  太空授课教程新。

  福建 吴雅宣

  甘茶醒脑弈局清。

  广东 郑植和

  春芽破土物华新。

  广东 赵原泽

  清风撩意构诗多。

  安徽 陈 一

  金风拂面感怀多。

  广东 刘家钰

  秋风入户感怀多。

  江苏 王兴宗

  春风入窍恋情深。

  河南 张 升

  和风绕室世情殷。

  福建 萧仁享

  暖风扶柳寄情深。

  福建 徐 雅

  清风入户寄情深。

  山东 王树福

  暖风探夜梦魂悠。

  福建 张 炼

  春风入户笑颜欢。

  湖北 刘宏道

  昏灯照影晚云寒。

  河北 张文庆

  遥声附耳恋情长。

  福建 黄宗锁

  故乡入梦客愁长。

  江苏 沙荣淦

  故乡入梦客情稀。

  湖南 余从飞

  春风入户恋情长。

  厦门 林丽玉

  简评:分析结构:明月、思绪,都是前偏后正的偏正词组;窥窗为动宾结构,远是形容词。把握好这些,就剩文意了。前四、后三不孤立,所以不能割裂开不管不顾。有的朋友可不这样。前后不照应,笑话颇多。较好的有辽宁祝多民先生的“清风入榻梦魂安”句。句虽无甚新意,但贴切。清风明月,窥窗入榻等,都为夜景,托住出句,一一稳妥老到。“安”作结,圆满周全。如清风吻枕,虽浪漫,但不是时候,如此梦乡能安宁吗?“锦书托雁爱情长”句也是老熟的了,好在有根有梢。惟“长”略逊。爱情惟真挚深厚浓淡,却不以“长”“短”论,调换下即可。“春风梳柳物华新”应时有形象有观感,中规中矩。“高山流水友情长”、“琴声入耳妙音扬”等都是佳作,都是好在有根有梢。句子短,意思更得结为一体。

  中 级

  出句3:

  书观妙笔生花处;

  对句:

  曲赏彩云追月间。

  二等奖
江苏 海晓兰

  曲赏平沙落雁时。

  内蒙古 王 贵

  友识高山流水情。

  黑龙江 王长明

  人醉蟾宫折桂时。

  湖南 黄宁辉

  帆挂长风破浪时。

  陕西 薛亚勋

  景赏春风拂柳时。

  浙江 邹立坚

  歌放春风得意时。

  广东 刘广香

  联展云烟落纸时。

  广东 余仁杨

  画赏丹青绚彩时。

  贵州 吴勋臣

  情赏白头到老时。

  河北 宋丙寅

  人效青松傲雪时。

  湖南 何杰健

  字品高山流水时。

  陕西 谢民强

  乐品高山流水情。

  河北 苏龙云

  功练金鸡报晓时。

  湖北 刘明成

  画赏奇思绘巧时。

  山西 邵增煌

  人感春风化雨时。

  江苏 陈宗照

  曲尽柔情似水时。

  湖北 刘永赋

  剑舞游龙戏水时。

  江苏 刘武云
广东 龙宝仪

  剑舞游龙戏水间。

  山西 杨立娟

  名耀蟾宫折桂时。

  江苏 孔召芝

  人盼前程似锦时。

  江苏 王希光

  我待春风得意时。

  江苏 陈立业

  琴奏高山流水声。

  江苏 王家麟

  情纵红梅傲雪时。

  江苏 赵春女

  情系老牛舐犊时。

  安徽 吴昌远

  学到春风得意时。

  河北 张铭哲

  曲奏高山流水声。

  河北 韩毅飞

  花赏群芳争艳时。

  辽宁 海澄涛

  乐赏金盘落玉时。

  广东 钟瑞光

  马踏春风得意时。

  河南 王通路

  诗诵华章焕彩中。

  贵州 公 犊

  诗诵清泉洗月时。

  湖南 彭金柏

  诗咏华章出彩时。

  广西 沙 江

  文撰佳词入梦时。

  广东 崔伟明

  画展春光圆梦时。

  广东 崔逸颖

  剑指华山问鼎时。

  广东 黄绮婷

  路展前程似锦时。

  广东 王嘉盈

  联蕴春风化雨中。

  辽宁 张立文

  人望春风得意时。

  广东 何斫轮

  眼现春光溢彩图。

  山东 吴天泽

  画品彩云追月时。

  辽宁 高 旭

  曲奏中秋赏月时。

  四川 曾祥邹

  人唱春风得意时。

  山西 曹小平

  字写得心应手时。

  山西 吴会学

  喜溢春风得意时。

  湖北 刘道海

  情醉春风得意时。

  黑龙江 刘永存

  画赏丹青悦目时。

  湖南 曾学文

  人在春风得意时。

  山西 高运旭

  座待春风拂面时。

  陕西 过岗全

  鸟唱春风得意时。

  湖北 萧本农

  情载春风得意中。

  湖北 石本钧

  画赏深情带韵时。

  黑龙江 孙福奎

  树看青山焕彩时。

  福建 谢应嵩

  诗颂春风化雨时。

  广东 李彬生

  人醉春风化雨时。

  山西 张计明

  爱在春风得意时。

  湖南 王旭升

  酒伴新诗入梦中。

  辽宁 王洪滨

  曲品彩云追月时。

  辽宁 徐英琏

  剑看霜锋掣电时。

  辽宁 金 剑

  画赞蛟龙破璧时。

  湖南 陈新国

  琴听真情落泪时。

  湖南 朱柱石

  琴唱高山流水时。

  湖南 康 璐

  墨走游龙戏水时。

  湖南 谢亮娇

  墨舞丹青写意时。

  湖南 向光辉

  联对青梅煮酒时。

  湖南 陈蔚文

  画见彩云出岫时。

  山西 薛启发

  酒醉春风得意时。

  湖北 姜天河

  志在程门立雪时。

  山东 王绍伟

  酒醉春风得意时。

  山东 杨进平

  人沐春风得意中。

  黑龙江 于化文

  意见柔情似水时。

  湖北 刘永赋

  墨展行云流水中。

  福建 陈秀丽

  景赏春风化雨时。

  四川 罗忠明

  画绘赏心悦目图。

  福建 庄温英

  琴赏高山流水时。

  江苏 张修顺

  墨染飞龙舞凤中。

  湖南 陈旭旦

  舞醉金貂换酒时。

  江苏 严金海

  志在长风破浪时。

  山西 梁曼容

  琴奏高山流水音。

  湖南 上官西泉

  茶品醇香满室时。

  湖南 龚 魁

  情醉春风化雨时。

  江西 刘火生

  情似春风化雨时。

  上海 陈孝玲

  剑舞雄鸡报晓时。

  广东 黄晋态

  意醉高山流水时。

  福建 刘晓榕

  画蕴浓情似水时。

  福建 陈欣愉

  画赏名诗写意时。

  福建 肖英伦

  画赏大师写意时。

  福建 黄家丽

  意纵红梅傲雪时。

  福建 黄伟雄

  学至孤灯照夜时。

  山西 付扭果

  曲止高山流水时。

  山西 尚红梅

  岁至秋霜染叶时。

  山西 樊晓华

  菊傲寒秋飞叶中。

  山西 吴晓娜

  梅绽漫天飞雪时。

  山西 景红玲

  雪舞寒梅展韵时。

  山西 刘丽丽

  美赏金秋结果时。

  山西 王 娟

  墨品丹青落梦时。

  山西 荆红梅

  曲赏行云流水间。

  山西 张雪玲

  曲奏高山流水间。

  山西 张春红

  名就寒窗织梦时。

  山西 姚仙俊

  菊绽秋风织锦时。

  山西 张 敏

  燕舞和风拂柳时。

  山西 赵巧娟

  菊绽金风送爽时。

  山西 冯文娟

  情醉寒梅含笑时。

  山西 景红霞

  诗品文坛争艳时。

  山西 荣晓霞

  雪瑞倩梅弄影时。

  山西 李 洁

  燕剪云霞织锦时。

  山西 卢小燕

  画品丹青流韵时。

  山西 黄亚丽

  琴和高山流水时。

  山西 孟 艳

  春舞和风拂面时。

  山西 许 洁

  诗品春风化雨时。

  山西 胡华青

  鱼戏小桥流水间。

  山西 潘向敏

  诗写梅花弄月时。

  山西 李革娟

  云映高山流水间。

  山西 聂秀芳

  心润春风化雨时。

  山西 张军霞

  琴荡高山流水间。

  山西 陈如冰

  苗壮春风化雨时。

  山西 付婉莹

  曲赏高山流水篇。

  福建 柯丽雅

  情在高山流水间。

  福建 洪良清

  乐赏彩云追月时。

  福建 郭怀望

  情抒春风化雨时。

  福建 蔡雅蓉

  曲和清泉漱玉时。

  福建 许丽沿

  诗赋春风入梦时。

  福建 王聪聪

  士有前程似锦时。

  广西 杨寅林

  树植春风化雨时。

  广东 郑植和

  乐在春风得意时。

  辽宁 崔占军

  人乐春风得意时。

  甘肃 李一立

  花赏新苞带露时。

  江苏 王兴宗

  世见和风化雨时。

  福建 萧仁享

  墨走游龙惊雁中。

  湖南 卢瑞才

  琴唱高山流水时。

  湖南 康 璐

  墨走游龙戏水时。

  湖南 谢亮娇

  诗诵青山抱翠中。

  湖南 向光辉

  画绘重峦叠翠时。

  湖北 刘宏道

  景赏金风送爽时。

  贵州 舒本和

  人爽春风得意时。

  山西 邵增煌

  曲赏金弦动月时。

  河北 杨旭玉

  人醉渔舟唱晚时。

  北京 魏春雷

  帆挂乘风破浪时。

  湖南 余从飞

  琴醉高山流水时。

  云南 袁 江

  道悟明心见性时。

  厦门 林丽玉

  简评:“书观妙笔生花处”句,纯为练笔。书、笔、花三种,其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有先后顺序的。书而笔,笔而花,不是并列的,如扬眉吐气、把酒吟诗类,可随意搬弄。句中套一成句,算有依傍,还不容易错。江苏海晓兰先生“曲赏彩云追月间”胜出。赢在书、曲同是文化类,呼应出句,乃是正宗。“彩云追月”既是熟悉的成句,也是乐曲曲目名,相得益彰。“曲赏平沙落雁时”亦然。“友识高山流水情”乃因曲生情,建立了生死不泯的深厚友情。“人醉蟾宫折桂时”取意励志,“帆挂长风破浪时”取意践志,“景赏春风拂柳时”取意于迎新,皆是题外话。规律只有一个。

  出句4:

  云来眼底,俊秀山峰添一景;

  对句:

  鹊踏枝头,峥嵘草木报三春。

  二等奖广东 余仁杨

  雪压枝头,葱茏树木挺千秋。

  浙江 邹立坚

  雪舞堂前,寻常院落赏千姿。

  广东 韦景元

  泉涌身旁,悠扬韵律动千心。

  福建 康丽华

  月驻心中,寻常风物足千秋。

  广西 禤海华

  雷震耳边,晶莹雨滴洒千江。

  湖南 黄宁辉

  风刮面前,苍茫波浪涌千层。

  天津 傅绍智

  影入心扉,光明星月辨千姿。

  辽宁 刘德新

  话出心头,寒凉情绪暖三分。

  江苏 陈宗照

  雨过乡关,扶疏花木醉三春。

  江苏 刘武云

  雪霁江头,晶莹世界绝纤尘。

  江苏 孔召芝

  花漫庐前,芳菲画卷醉三春。

  江苏 尚秋艳

  诗起心头,澄清霄汉颂三才。

  山西 赵耀景

  雷响天庭,悠扬乐曲顿三声。

  广西 李隶秋

  雨润心扉,丰盈田野绿千畴。

  湖北 徐新霞

  爱驻心间,清廉政治惠三农。

  湖北 刘道海

  雾漫人前,清凉谷壑锁千姿。

  上海 刘鸿建

  诗上心头,嵯峨意境压千篇。

  湖北 萧本农

  梦筑心中,和谐生态靓千姿。

  湖北 石本钧

  雨落田间,葱茏稻麦长三分。

  辽宁 刘桂林

  水漾天边,悠闲鸥鹭竞双姿。

  福建 陈秀丽

  爱驻心中,温柔话语暖三春。

  辽宁 张 华

  春到枝头,芳菲桃李聚群花。

  辽宁 金 剑

  弦在手中,悠扬曲调悦千家。

  辽宁 赵彦梅

  日暖心头,和谐社会乐千秋。

  山西 薛启发

  月到堂前,温馨家室庆三多。

  湖北 姜天河

  浪激胸间,咆哮风浪现奇观。

  山东 邵子勤

  风拂襟前,清新肺腑醉三巡。

  广西 李民森

  春到神州,繁荣村寨盖重楼。

  广西 韦述汉

  雨去身旁,葱茏草木傲千姿。

  山西 吉如珍

  春挂眉梢,纷繁原野萃三农。

  河南 王文静

  雨落人间,清新穹宇架双桥。

  黑龙江 于化文

  日照人间,辉煌业绩耀千秋。

  内蒙古 王 贵

  潮涌心头,峥嵘岁月赋千诗。

  福建 庄温英

  风拂柳梢,朦胧星月惹千愁。

  辽宁 祝多民

  风到脚边,葱茏原野舞千花。

  山西 梁文卿

  雨到身前,婀娜杨柳洗双眉。

  山西 梁曼容

  春暖心中,神奇画卷美八方。

  江西 刘火生

  简评:提示:“底”,方位词;“俊秀”、“山峰”,同是并列词组,增加了属对难度;“一”,数词。广东余仁杨先生不愧行家里手,“鹊踏枝头,峥嵘草木报三春”精妙绝伦,允为精品。喜鹊踏枝头,自是报春来的;而草木峥嵘,正是春天来到的最显著特征;报字呼应前一分句;三春则水到渠成,完美收官。峥嵘,较之于葱茏、繁荣、姹紫嫣红等,独特更在有一股倔强崛起气势,是造境需要,更是时代呼声,顺者昌。令人不得不服。“雪压枝头,葱茏树木挺千秋”气势足,形象不错。就是千秋的铺垫不足,前后联系不紧。“雪舞堂前,寻常院落赏千姿”为一赏雪图。千姿在“舞”。“泉涌身旁,悠扬韵律动千心”当是听泉雅事。“月驻心中,寻常风物足千秋”有一种深深的怀恋在其中。视周遭为寻常风物,谁能将观月之情愫搅扰得成。

  眼向云端,光辉日月耀千秋。

  广东 黄晋态

  雨打心间,风流云水落三春。

  福建 肖雅思

  雨润花前,芬芳村苑缀千红。

  福建 王聪聪

  风过园中,茏葱花木舞千姿。

  广东 郑植和

  月上林梢,巍峨庙宇壮千秋。

  安徽 孙 琼

  花放阶前,清幽庭院赏三春。

  江苏 王兴宗

  雨润心田,朝阳花朵艳千枝。

  贵州 舒本和

  雨落檐前,清凉户牖挂千丝。

  河北 张文庆

  雾锁面前,朦胧峡谷醉三分。

  江苏 胡光明

  月挂心头,清明意境贯百年。

  湖南 胡伯勋

  雨润心田,蜿蜒湖岸醉三春。

  厦门 林丽玉

  高 级

  出句5:

  初秋吟得句微凉。

  对句:

  季夏采来风更雅;

  三等奖

  山西 赵 军

  酷暑歌来情甚笃;

  江苏 海晓兰

  仲夏弹来琴渐热;

  山西 薛启发

  盛夏拈来诗更热;

  辽宁 郑德忱

  季夏咏来歌大热;

  广东 余仁杨

  盛夏招来天暑热;

  陕西 郭玉钦

  仲夏倚来花渐醉;

  广东 张之翠

  清早思来心豁亮;

  浙江 邹立坚

  孟夏迎来风乍热;

  福建 陈秀丽

  佳景撰成联甚妙;

  广东 梁凤笑

  盛夏描来图滚烫;

  安徽 任家潮

  盛夏交来诗滚烫;

  江苏 胡光明

  深夜煮成茶更暖;

  河南 曹文献

  老酒酿成诗大美;

  福建 王世淳

  仲夏携来风也热;

  福建 康丽华

  仲夏写成诗更火;

  安徽 吴昌远

  哀曲谱成心最苦;

  广西 邵先凡

  会友倾谈联灼热;

  广东 陈源植

  冷雨落来花尽瘦;

  湖南 何杰健

  盛夏思来诗炽热;

  江西 梁绍明

  盛夏写成诗炽热;

  广东 郑保时

  盛夏袭来天酷暑;

  广东 曾梁范

  盛夏采来风好爽;

  山东 赫光全

  半夜醒来星渐灿;

  广东 张松生

  长夏退离天尚热;

  广西 杨寅林

  盛夏吹来风酷热;

  山西 邵增煌

  静夜酌来茶更妙;

  江苏 刘武云

  老柳折来人已远;

  江苏 孔召芝

  老酒持来心尚暖;

  江苏 王希光

  四夏思来诗未就;

  江苏 尚秋艳

  仲夏赊来荷尚雅;

  江苏 赵春女

  盛夏歌来诗正热;

  辽宁 海澄涛

  仲夏练成联更妙;

  广东 钟瑞光

  深夜敲成联最妙;

  安徽 孙耀宇

  盛夏品来茶太热;

  陕西 罗豫琼

  七月开来花略淡;

  仲夏写成篇更热;

  广东 罗艳冰

  盛夏书成联正热;

  山西 赵耀景

  末夏唱来花正好;

  广东 叶祉祺

  暮夏写成诗大热;

  广东 何文喆

  深夏咏来联炽热;

  广西 朱绍麟

  仲夏唱来情很热;

  辽宁 贾永佐

  仲夏题来诗特爽;

  辽宁 高 旭

  季夏谱来歌尚暖;

  辽宁 刘桂林

  寒夜醒来心更冷;

  河北 田 鑫

  新韵流来诗极妙;

  黑龙江 孙福奎

  长夏斟来茶特爽;

  辽宁 张 华

  新菊萌来花正雅;

  辽宁 王洪滨

  晓露凝来情顿爽;

  辽宁 徐英琏

  胜地游来花更乐;

  湖南 陈新国

  侵晓缀来文透亮;

  湖南 朱柱石

  新菊开来花正艳;

  安徽 陈 一

  老酒斟来杯骤暖;

  湖北 姜天河

  暮夏书成诗酷热;

  福建 曾传兴
内蒙古 包苏日嘎拉吐

  盛夏扇来风酷热;

  陕西 马向星

  仲夏迎来风盛热;

  内蒙古 陈文海

  盛夏咏来花渐艳;

  黑龙江 李 钧

  残月邀来花渐老;

  山东 王绍伟

  清早书将毫略涩;

  黑龙江 于化文

  深夜敲来诗渐暖;

  江西 刘剑光

  盛夏邀来风酷热;

  贵州 刘功永

  盛暑歌来腔挺热;

  山西 梁曼容

  盛夏爱嫌天太热;

  四川 薛运梁

  细雨伴归程略湿;

  福建 黄宗锁

  林海歌来声渐绿;

  山西 杨新立

  正月读来心渐暖;

  云南 袁 江

  盛夏撷英情炽热;

  厦门 林丽玉

  简评:“初秋吟得句微凉”句不徐不疾,连天气也微凉,一切在平淡清淡恬淡中。吟哦诗句,是雅事。作为练习,对句最好离不开文雅事才好。当然也要跟时令。山西赵军先生“季夏采来风更雅”大大看好。好在将“采风”这个文化人常用的词汇,跟进出句,且将自然界的夏风与文人采风过程中的诗风、歌风、曲风、画风等等融汇,涵容阔大,自领先一筹。“酷暑歌来情甚笃”、“仲夏弹来琴渐热”、“盛夏拈来诗更热”、“季夏咏来歌大热”皆非凡俗,将歌情、弹琴、拈诗、咏歌入联,大见身手,效果极佳。仲夏、季夏等对应“初秋”,更是细微精到。朋友们有以“夏”对风雨、天气、星月、人物、动植物、路程等等,相比之下,是不是觉得离出句的“吟句”事离远了些。

  出句6:

  寸草涵华,大爱常盈慈母泪;

  对句:

  尺晖织彩,至情暖照孝儿心。

  一等奖
山西 赵黄龙

  三阳开泰,华堂时舞彩衣春。

  福建 黄家丽

  江苏 孔召芝

  满堂焕彩,斑衣可鉴孝儿心。

  江苏 王希光

  夕阳望远,痴情时系小儿衣。

  山西 赵耀景

  壮儿衔食,私心反哺孝乌情。

  广东 余仁杨

  斗金不贵,真情可唤浪儿心。

  河南 曹文献

  春晖遍地,和风每惠故乡人。

  广西 禤海华

  春晖满地,感恩时挂孝儿心。

  广西 邵先凡

  春晖常瑞,赤心永报老娘恩。

  陕西 谢民强

  乌鸦反哺,孝心才报老娘恩。

  江苏 陈宗照

  三春施露,深恩永润赤儿心。

  湖北 刘明成

  春晖养景,真情永系少儿心。

  辽宁 刘德新

  丹心蕴意,素笺总浸孝儿情。

  湖北 石本钧

  三春蓄锐,真情每励孝儿心。

  山西 邵增煌

  春晖孕秀,真情永献孝儿心。

  浙江 张子训

  羔羊跪乳,小心每伴孝儿亲。

  江苏 陈宗照

  三阳开泰,春晖犹暖少儿心。

  江苏 刘武云

  乳鸦反哺,亲恩尤见孝儿心。

  江苏 尚秋艳

  长歌逸韵,深情总鉴孝儿心。

  辽宁 海澄涛

  春晖带韵,深情总暖浪儿心。

  江苏 海晓兰

  滴恩知义,长思时感孝儿心。

  湖南 周德胜

  羔羊跪乳,深恩频叩孝儿心。

  山西 马慧明

  羔羊跪乳,宏恩永记孝儿心。

  河北 李国拴

  三春送暖,浓情总蕴孝儿心。

  广东 叶祉祺

  春晖送暖,热情不减孝儿心。

  广东 崔伟明

  春晖送暖,深恩永驻小儿心。

  湖北 刘道国

  幽兰吐艳,深恩永谢孝儿心。

  辽宁 贾永佐

  夕阳沐果,深情更暖孝儿心。

  山西 曹小平

  春晖蕴意,真情永育孝儿心。

  湖南 曾学文

  春晖现彩,亲恩总挂孝儿心。

  北京 刘景峰

  春晖萦梦,深情总系孝儿心。

  辽宁 刘桂林

  春晖给暖,深情长系孝儿心。

  湖北 刘合钦

  三春送暖,深恩永动孝儿心。

  黑龙江 孙福奎

  三春泛绿,真情永溢孝儿心。

  福建 谢应嵩

  夕阳蕴秀,温情永驻孝儿心。

  辽宁 刘素芹

  夕阳溢彩,浓情总裹孝儿心。

  辽宁 王洪滨

  春晖毓秀,深恩总有孝儿心。

  辽宁 徐英琏

  群花吐艳,凯风高唱暖晖恩。

  辽宁 金 剑

  春晖蕴彩,温情更显稚儿心。

  辽宁 郑德忱

  乌鸦反哺,至亲永表孝儿心。

  山东 衣恒永

  尺苗沐雨,恩情早驻幼儿心。

  四川 王明琪

  三春晖我,深恩时挂孝儿心。

  安徽 陈 一

  春晖拂面,中年才懂孝儿行。

  北京 邹列强

  丝情润美,长尊不泯孝儿心。

  广西 彭益凡

  三江流岁,尊亲总挂孝儿心。

  内蒙古 包苏日嘎拉吐

  羔羊跪乳,鸿恩永驻孝儿心。

  内蒙古 陈文海

  羔羊跪乳,深恩总荡孝儿心。

  山西 杨新立

  三春种德,真情总感小生心。

  广西 梁聚福

  雏鸦识义,深情每见涌泉心。

  广西 李民森

  千丝蕴暖,真情当报老娘恩。

  河南 王文静

  春晖送暖,小康正慰孝儿心。

  黑龙江 于化文

  百花争艳,寒霜久傲腊梅心。

  山西 何岗岭

  尺牍达意,深情莫过孝儿心。

  湖北 刘永赋

  一门铺秀,报恩难尽奶儿情。晖浴物,亲恩永驻孝儿心。

  江西 刘剑光

  内蒙古 王 贵

  尺书传语,真情尽表孝儿心。

  广东 张景来

  今生有愧,涌泉难报老娘恩。

  江苏 张修顺

  三春炫彩,纯真总是孝儿心。

  黑龙江 王长明

  尺书寄意,片言难报菽汤恩。

  湖南 陈旭旦

  冬竹有笋,长哭不外孝儿心。

  江西 刘火生

  春风给力,小苗不负老根情。

  上海 陈孝玲

  乳鸦反哺,亲恩尤见稚儿心。

  福建 路美容

  乌鸦反哺,真情难尽孝儿心。

  福建 柯丽雅

  春晖焕彩,深情总暖幼儿心。

  福建 蔡雅蓉

  春风送暖,温情总倚女儿身。

  福建 许丽沿

  丝弦流韵,真情频唤故乡心。

  福建 王聪聪

  春蚕破茧,长丝总报老桑恩。

  湖南 胡伯勋

  长歌蕴秀,真情总唱故乡云。

  厦门 林丽玉

  简评:出句“寸草涵华,大爱常盈慈母泪”语言平实,重在以情动人。“盈”字出彩,充盈着的慈母泪啊!寸草可以为数字技巧,但不是重点,不作要求。山西赵黄龙先生“尺晖织彩,至情暖照孝儿心”句很有韵味。尺晖、寸草见功夫。入典“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人诗句。“照”与亲和、浓密、明亮、温暖诸感官相互感知、映衬,融凝成一体,更感扯不开的浓情无处不在。“三阳开泰,华堂时舞彩衣春”、“满堂焕彩,斑衣可鉴孝儿心”、“壮儿衔食,私心反哺孝乌情”等皆用典。耳熟能详,其意自见。“夕阳望远,痴情时系小儿衣”亦用典“游子身上衣”,殊在形象鲜明凸显。具象于夕阳下望远时,老人伫立多时,痴情不减,聚光在那件衣服——孩子的衣服。至于身上穿的,还是手里拿着的,已无须言。

  

  篆 刻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