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联文化与生态文明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4997
● 谭全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布局, 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给对联文化的深入发展拓展了空间,搭高了平台,摆正了位置。 对联文化在生态文明方面,无论古往今来,东西南北,秋冬春夏,方方面面,都具有其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政治生态的独特功能和表现。

一、对联文化的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系指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河岳等自然现象。 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与天地自然合和而兴,具有自然生态之美。 这一点,可以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对联文体来证明: 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代对联:

  三阳布始;

  四序初开。

  福建《霞浦县志》所载乾符年间对联: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岳阳楼手书的对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都是祖国先人以对联形式对自然生态的生动描绘。还有我国十大风景名胜黄山、泰山、庐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峨眉山、长江、黄河,前人都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留下了许多誉溢自然之美的对联。如黄山联:

  五岳拜其下;

  孤松卧此中。

  鹏飞九品为黄海;

  狮吼一声下玉屏。

  庐山联:

  江湖倒影,两伴匡庐呈海岛;

  日月循环,分穿独脉照全球。

  庐山竹梅联:

  红梅雪映添娇媚;

  绿竹风吹露舞姿。

  庐山桃柳联:

  风吹柳叶枝摇曳;

  雨洒桃花瓣露鲜。

  这些对联都活龙活现地展现出庐山真面目

二、对联文化的环境生态

对联文化的环境生态, 是指对联文化的人文环境,即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生动活泼的现象。 这种对联的生态现象以其千姿百态、 千变万化的生动形式装点和美化着人类社会的各种环境,如城塞、园林、 戏台、 祠宇、 衙署、 楼阁、 牌坊、 墓冢、寺观、华杨、厅堂、店铺、驿馆、茶肆、酒楼等,为古今国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增添了美仑美奂的文化景观。 例如春联,每年除夕,千家万户为庆祝新春到来,都要贴上各式各样的对联, 用以祈福纳祥; 喜联,许许多多的对联是为祝贺佳节,婚寿、乔迁及其它喜庆之事而作; 胜迹联,有许多对联题写在古今名胜的建筑物楹柱上,增添了名胜古迹的生动景象; 挽联,以对联形式,寥寥数语,寄托对死者的思念情怀,并以墓志铭的形式,刻写于墓碑,流传千古。还有许多的轶事联、述事联、妆景联、抒情联、哲理联、评议联等等,都以对联文化的生态美感、怡情于世、美化着环境、美化着社会、 美化着宇宙和人间。 例如,春联:

  爆竹声声辞旧;

  春联副副迎新。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神州大地方方美;

  盛世新年处处春。

  喜联:

  玉凤还巢,港澳回归家家乐;

  金龙破壁,中华崛起步步高。

  五旬五星辉五岳;

  百业百行绽百花。

  名胜联:

  柳浪浮烟,山水归来寻故旧;

  侯碑遗韵,春秋报事忆苏韩。

  云梯共步画中画;

  仙境初登楼外楼。

  行业联:

  民心即我心,心心相印为民作主;

  国事如世事,事事关情替国分忧。

  开卷入书山,敢上天揽月;

  求知观学海,能下海擒龙。

  这些对联都从各个角度描绘了环境生态的优美。

三、对联文化的政治生态

是指对联文化的思想性和政治品格。对联是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但是这种文学,这种文学艺术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人们思想意识的表述, 有着十分明显的政治倾向。 表现出文野、严活、高下的政治生态。 反映古今政治生态的对联,有佳话联,谐讽联、题赠联、巧对联、贺挽联等等。如宋代宋神宗熙宁年间苏东坡奉诏接待辽邦使臣,使臣以『三光日月星』出对,满以为可以难住苏东坡,但苏东坡略加思索,便以『四诗风雅颂』句相对,《诗经》中有国风、小雅、大雅、 颂四部分, 而小雅、 大雅, 又总称『雅』,苏东坡之博学敏捷,展示出古代外交史上的一段政治佳话。

  谐讽联:

  中日甲午战争,清廷败绩,派李鸿章去求和,和议达成不久,慈禧太后即庆寿诞,穷凶极欲。 有人悬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年败绩,割地求和。

  联语对慈禧的倒行逆施, 刻画得一清二楚。

  在社交友谊方面,也有许多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对联, 如郭沫若怀着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崇敬, 曾撰写一副嵌名联:

  泽色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复旧山河。

  相思巧妙,气势宏伟,无愧政治、文化大家。还有许多贺挽联,既有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又有极高的思想政治的鼓舞力。 如,一九三八年八月一日, 毛泽东为追悼平江惨案烈士写了一副挽联:

  日寇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对外;

  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既是对革命烈士的追悼, 又是对制造惨案的反动当局的谴责, 也是对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伟大号召, 具有强烈的政治功效。

  总之, 对联文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着承前启后、支撑装点、增光添彩和美化亮丽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广大联人应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生态对联,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家园更美,环境更好,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