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荀子是运用对偶句的高手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1617
●韩崇文

  

  荀子,名荀况,号卿。 约生于公元前三一三年,卒于公元前二三八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 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 善于比喻, 特别是对偶句、排偶句的运用,不仅数量多,而且对偶句、排偶句的形式,有创造性、多样性的特色, 成为诸子百家中运用对偶句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 诸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都是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名言。 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 中国的对偶句、排偶句的运用, 能够达到如此成熟的地步,使我们不得不惊叹对偶、对偶句、对联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得不惊叹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魅力。

  什么是对偶, 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什么是对偶句,是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

  什么是排偶句, 是对偶的一种扩展形式, 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对偶句组成,排偶句是对偶和排比的结合。

一、对偶句量的大展示

在荀子的文苑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偶句的发展,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量变,即字数由少到多。 从下面一字句到十字句,可以清晰地看到。

  一字句甘、苦、咸、淡、辛、酸;香、臭、芬、郁、腥、臊;疾、痒、 凔、热、滑、铍、轻、重;说、故、喜、怒、哀、乐、爱、恶;二字句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鈆之、重之宝之, 珍之, 贵之, 神之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三字句

  文王长,周公短; 仲尼长,子贡短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瞡瞡然问楛者,勿告也; 告楛者,勿问也; 说楛者, 勿听也。

  四字句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五字句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

  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

  六字句

  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七字句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八字句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 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

  九字句

  德厚者进而佞说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

  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

  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

  十字句

  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

  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二、对偶句质的多样性。

对偶句的质变,即对偶句形式的多样性。

  ①正对对偶句: 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对偶句。如: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篇第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劝学篇第一)

  ②反对对偶句: 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反的对偶句子叫反对对偶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篇第一)

  ③等长对偶句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法行篇第三十)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劝学篇第一)

  ④不等长对偶句

  饮而不食者,蝉也;

  不饮不食者,浮蝣也。(大略篇第二十七)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修身篇第二)

  ⑤句中自对对偶句

  其冠进,其衣逢,其容良; 俨然,壮然,祺然,蕼然,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

  其冠进,其衣逢,其容悫; 俭然,恀然,辅然, 端然, 訾然, 洞然, 缀缀然, 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非十二子篇第六)

  ⑥顶真对偶句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不苟篇第三)

  ⑦多分句对偶句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 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劝学篇第一)

  ⑧排偶句

  a.等长排偶句

  鼓似天,

  钟似地,

  磬似水(乐论篇第二十)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天论篇第十七)

  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

  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

  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

  百姓之埶,待之而后安;

  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

  (富国篇第十)

  b.不等长排偶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篇第一)

  天地者,生之始也;

  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王制篇第九)

  虽深、其人不加虑焉;

  虽大、不加能焉;

  虽精、不加察焉,(天论篇第十七)甘、 苦、咸、 淡、辛、 酸、奇味以口异;

  香、 臭、 芬、 郁、 腥、 臊、 漏庮、 奇臭以鼻异;

  疾、 痒、 凔、 热、 滑、 铍、 轻、 重以形体异;

  说、 故、喜、 怒、 哀、 乐、 爱、 恶、 欲以心异。

  (正名篇第二十二)

  如果说对偶句是树木,我们走进荀子的文苑, 便走进对偶句的原始森林; 如果说对偶句是河流, 我们走进荀子的文苑, 便走进对偶句的大海远洋。 如果说对偶句是鲜花,我们走进荀子的文苑,便走进对偶句的花山卉海,百媚千娇, 万紫千红; 如果说对偶句是高山,我们走进荀子的文苑,便走进对偶句的五岳。 横看成岭侧成峰,无限风光在险峰。

  中华民族,在两千年前,对偶句、排偶句的运用, 已经成熟到如此繁花似锦的地步, 这对于研究对联的起源与发展,无疑提供了非常多的、重要的信息。 我们阅读荀子的文章,常常为其精彩的对偶句所感动,所折服,有时候竟然手舞足蹈,拍案叫绝。 感叹荀子是运用对偶句的高手, 感叹中华两千年文化的光辉灿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