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的矛盾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0063
罗 祎

  ?

  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的矛盾性

  罗 祎

  【提 要】华兹华斯一生向往自然,主张从自然中获得感悟,追求灵性。可在他的诗歌中也反映出两大基本矛盾:自然中美好诗性追求与现实人生的失意不得,诗中美好人性与现实时代社会的黑暗。

  【关键词】华兹华斯 诗歌 矛盾 自然 救赎

  华兹华斯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8岁母亲去世,13岁父亲去世,从小成长在苏格兰风景秀丽的湖区,湖区的巍峨锦绣风光孕育了他天生满腔的诗情,从小喜读古典文献诗歌又为他对诗歌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华兹华斯以表现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闻名于世,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华兹华斯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他描写大自然的生花之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他关于大自然的诗作,至今仍然独占鳌头。在《序曲·卷十三》中他又对此加以强调:“人心是惟一的主题,/它存在于与大自然相处的人中/那些最杰出者的胸膛。”“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既是他的思想观念,又是他的诗学思想的核心。”[1]

一、自然中美好诗性的追求与现实人生失意的矛盾

在《湖乡夕阳》中,他写道“多令人向往!看着西下的斜阳/如何变幻这片风光的情调和形象/这儿,光影里的山峦,草地和树林,仿佛在浓雾里消隐。”[2]自然的美让他心驰神往,陶醉在其中,就连一片光影,每天都可见到的夕阳,湖水在他眼中都是及其可爱的朋友,亲人。他主张“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仅从平白的语言中来看,都可见出用语的凝练、简洁,情感的外露。在《轻舟唱晚》中,他写道“妙景使年轻诗人陶醉/不知黑暗的即将来临/他以为风物色彩不退/直至他平静踏进坟茔/那就让他沉湎与慰哄/死于忧伤又有甚要紧/谁不爱这般甜蜜的梦/任明日愁思痛苦相侵。”此处,作者以“年轻诗人”自比,“妙景”让诗人如痴如醉,沉浸其中。可是明知是“黑暗即将来临”、“风物色彩已退”,他仍旧“平静的踏进坟茔”,“沉湎与慰哄于这般甜蜜的梦”。在诗人的世界里,现实与自然是相对立的,现实黑暗、残暴、冰冷,自然亲切,甜蜜,梦幻。俨然诗人已将自然上升到一种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栖居其中,在现实世界中,华兹华斯少年时期失去父母,被送进剑桥大学学习却对其课程毫无兴趣,毕业之后,以写诗为生,经济拮据,生活窘迫。正是因为在生活上过的不尽如人意,华兹华斯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从小陪伴着他的湖光山色,草木虫鱼。一切自然的景物,风华在他眼中都蒙上了一层绯色的薄纱,不仅美丽,而且闪闪发亮。于是,自然便成了他的精神归属与心灵乐园,在这片净土上,他可以忘却现实的烦恼与不尽意。摆脱了繁芜世俗的枷锁,在自然的世界里尽情飞翔。

二、自然中美好的世界与现实社会黑暗的矛盾

1795年,25岁的华兹华斯离开了都市的喧嚣,迁居到英格兰西北部的湖畔地区,过上了一种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在这期间,华兹华斯与群山为伴,以湖水作友,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自然美景图。在他耳熟能详的作品《水仙花》中,华兹华斯孤独地游荡于山间,忽然瞥见山谷的水仙,美丽,轻俏,繁茂。心情也为之欢悦起来。“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进/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这景象所给予我的精神至宝”美好的水仙于是成为了诗人快乐的源泉与动因,甚至成为了无上的“精神至宝”。给人启迪,使人欢欣。在这里有诗人崇尚的自然之美。在诗人看来,这种自然之美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净化人的思想,提升人的境界,构筑灵魂的激情。同时,这种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恬静、朴素、纯真和大度,一扫都市生活的喧嚣、浮华、世故和冷酷,带给人类智慧、欢乐、信心和力量。

  年轻的华兹华斯曾深受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鼓舞。诗人唱着歌颂革命的歌曲参加到了革命的洪流之中。然而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以及拿破仑称帝让他的理想幻灭。回到英国的华兹华斯又看到了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和对人性的异化。大自然是良善、纯洁和快乐的精神力量的体现,与诗人心中异化的人类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矛盾是诗人所不能容忍的,苦闷中,他发现,只有回到自然,亲近自然才能解救人们被扭曲的心灵,恢复善良的本真。“我知道大自然从来没有背弃过/爱她的心灵/这是她特殊的恩典/贯穿我们一生的岁月/从欢乐引向欢乐/因为她能够赋予/我们深藏的心智以活力/留给我们宁静而优美的印象”。在《延腾寺》中,诗人认为,大自然是崇高而伟大的,能够带给我们爱,心智及活力。忘却现实的苦痛重拾人性的美好。

  华兹华斯笔触下的自然神奇,瑰丽,疗愈人心。然而这种美并不是完美无瑕,他是有着深刻矛盾的。可也就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更加促使了诗人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而再次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得到升华,获得救赎,找寻属于他精神乐土的伊甸园。在他眼中,“最微贱的花朵常能给人深刻得眼泪也无法表达的思绪。”

  著名诗人兼文学批评家阿诺德曾说过:“时间或许重新给我们带来歌德的智慧和拜伦的力量;但在欧洲未来的岁月里,何时再找到华兹华斯的魔力?”华兹华斯和他的自然诗歌魔力如斯,如同涓涓清流流淌进枯干,贫瘠的人们的心灵,浸润人们的灵魂。

  参考文献:

  [1]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英)华兹华斯(Wordsworth,W.)著,谢耀文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