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荒原上的心性与激情——评彭惊宇诗集《苍蓝的太阳》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8731
■管兴平

  ?

  荒原上的心性与激情——评彭惊宇诗集《苍蓝的太阳》

  ■管兴平

  彭惊宇先生的诗集放在我的书桌前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期间多次阅读,除了搜寻边地特色,还想从中看出一些更加特别的东西,这些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是迥异于我的阅读经验和生活感受的。虽然我已数次到过新疆,体会到边地的辽阔无疆,物产丰美,夏日的清凉与美好,冬日的寒冷与纯净,但是我觉得自己对新疆的认识依然是肤浅的,因而是不足道的。通过阅读彭惊宇先生的诗歌,我诧异于我所不知道的、未经历的生活,我也因此而多了一种探究的愿望,或许,通过他的诗歌,我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一种辽阔高远的境地,对于边地的自然风景以及文化风物加深切切实实的了解,对于西北情怀有更多的亲近。它定能带给我无法释怀的心境和一种异样的精神之旅。因此我对自己的再次阅读也带有了全新的期待。

  在当前的中国版图上,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沿海大都市的繁华迷梦,一种全球视野使得人们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处在了世界中心,一种都市的和“现代”的确定感油然而生。处在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之中,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人们的生活愿望被追逐、模仿,各种各样的都市疾病迅速流行:欣快症、厌女症、癫狂症等等成为了都市生活之中的常态。在都市生活,人们同时将自己的个人梦想也结合在其中,追逐着一切,快速迷失而不自知。而北方一些地方,尤其是西北边地,更是成为一些人寻找自己精神优越感的热地。一些人热衷于寻找自然的地理地貌和原生态的歌舞,通过“看”显示出一种超前的心态;一些人虽然赞美新疆的美景和品尝美味的特产,但是只是将之作为特异的存在,指斥为“边疆”风味;一些人抓住了民族风俗风情不放,自以为领略了文化精神,殊不知只知皮毛而落入肤浅。

  在文学的版图之中,与社会生活相类似,都市人成为表达的中心。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被模仿,人们不停地追逐时尚,落入感官享受而日益陷入虚空。一种精神的虚无在人群中弥散。与此相对的,人们的看法是,乡土在改变、乡土文学在衰落——至少乡土文学在一些作家和评论家那里正在逐渐消失。而另一方面,城市打工者成为关注的中心,他们究竟是乡村人还是都市人成为各方面争夺的焦点。等等。这些现象无不显示了人们的关注点和聚焦点是建立在现代性的“发展”上的,这样的观点弥漫开来,世俗的气息与“盛世”的繁华扑面而来。

  在这样的情形下,新疆是备受所谓“中心”冷落的。闭塞、落后成为它的通用词。人们对一些新疆文学创作者的努力也是视而不见,歧见与误解深入人心。更触目惊心的是,作为消费社会和物质社会的一种特别征象,文化风景与精神内涵被严重忽视,而新疆文学中的文化风景和精神内涵也就被弃之不顾。在当代文学中,新疆的文学创作曾经数度引人关注,它的边地豪情和异域风情也数度震动文坛。但是,在当前,很清楚的是,有些人因为精力不济,目力所及比较狭窄,不免显示出短视,还有些人过于重视“中心”而忽视了边地。但是表现出明显相同的情状:文学离弃了西北,离弃了新疆,就是不完整的。传达出的文学精神同样也是残缺不全的。

  

  《苍蓝的太阳》

  新疆是富有的,美好的,但是彭惊宇先生的诗集《苍蓝的太阳》偏偏构制了一个“荒原”意象,使人不得不掩卷沉思。除了富庶地带,新疆还有很多很大的戈壁滩,生存环境艰苦,在这里的人们与自然环境相抗争,争取自己的存在地位和价值。在这之中,人们培养了坚硬如铁的心性和辽阔无边的情怀。在这样的荒原上生活,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新疆也有很多在荒原上建立起来的新城,大量的移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表现出来的开拓精神和坚韧力也是前所未有。作为移民的后代,诗人也见证与参与其中,他多次写到了他的成长之地和特殊的环境给与他的影响。雪、下野地、盐碱滩、古道,这些恶劣的“荒原”生存环境并没有使得诗人丧失信心,而是对它们充满了热爱。

  这种热爱主要通过以下各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写到了雪:“在结满凇晶的荒草中/哈萨克羊群,一片拱动的/灰白石头。它们时而抬起/那些瘦小、沉静而又沧桑的脸颊”。(《北疆的雪》)而旷野上:“烟紫色的秋草,漫上无垠的天空/潦画几抹洪荒岁月的悠云/风吹草低呵,现出那轮苍蓝的太阳/一只麻色蜥蜴在旷原举头遥望”。(《茫茫下野地》)诗人所描画的“荒原”呼之欲出。而少年在其中成长,他精干、聪慧、敏锐。少年在父辈的呵护下,对于他所生存之地印象深刻,念念不忘。这些自然环境显然深入到了内心,作为自己精神长大的促成物和伴随者,已经在诗人生命中留下了抹不掉的痕迹。

  诗人所表现的对象具有相当的热度,这也是诗人被它们所吸引的重要原因。“骄阳,宛若一头/怒火中烧的豹子/正蛮横徘徊于荒原上空/几朵变形的牛羊/被炎炎天风随心放牧着”。(《夏日正午的荒原》)这是正面的表现,霍然表现出了一种火热的自由天性。而那些止住人们饥饿的粮食和庄稼随时都会激起作者的热望。“艰难的棉花,在冰与火中现蕾开花,结铃吐絮”。(《艰难的棉花》)“黄灿灿的老玉米,胜过人间高贵的黄金/它是我们艰难困苦中的阳光和母亲”。(《我们的玉米》)“许许多多金红的麦穗,自个儿站起身来/在梦中与我们跑掉布鞋的厚脚丫一起奔跑”。(《拾麦穗》)这些农家的粮食喂养着少年,也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提供着热量和成长的内容。

  而精神的喂养更显重要。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诗人艾青的诗歌,“激发了我对文学特别是诗歌的浓厚兴趣和最终选择。”(见诗集《自序》)人们常说,环境越是艰苦,人们的信念越是执着,对精神的需要也会更加强烈。诚哉斯言!物质的贫乏更加激励了人的想象,他的世俗的欲望更少,他与世界就贴得更近。“站在艾青旧居遗址/像俯看家园一口枯井/像面对一道平常的沟坎/只是多少回这样冥想/祖国的芦笛曾在这坑穴中保藏/历尽劫难,取出为何它还那么嘹亮”。(《在艾青旧居遗址》)艾青的受难遭遇也激发了诗人的雄心,他极力追寻诗人创作心路历程,精神的血脉已经悄然延续下来,自由的种子在发芽。

  诗人的文化视野也是开阔的。诗人在祖国大地游走,感受到多方美景、多方情谊。从一民族、一山水、一花草都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显示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当然,诗人的出发点和原点还是在新疆,在准噶尔盆地。诗人是四川移民后代,因此四川成为他的怀想的母国,但是他已然在边地成长,边地的文化、习俗已经塑造了他。西北人的豪放、多情的性格特征已然在他身上生根。对于自身环境的理解也同样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玉石市场,他有了发现和理解的喜悦:“徜徉在玉石巴扎,我暗自欣喜/淘选到了一枚抽象人形的奇玉石/那是我所领受的,维吾尔精神的奇迹。”(《玉石巴扎》)诗人探寻的身影同样也是有意味的:“我背着黄金的烤馕/向旷野走去,追溯远方的河流/我行进在深阔的峡谷中/一次次俯下身子,捡起石头”。(《黄金的烤馕》)面对一块石头,诗人也进行了探索,表现出了精神深度:“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在平常人的眼睛里,算什么呢/微小得不能再微小/寂寞得不能再寂寞//可我还是要这样诉说/人们呵,也许会想象到我的荒凉/却未必懂得:我生命中的冰与火/我内心深处那大地般敞开的辽阔”。(《戈壁石》)

  面对爱情,诗人是那么感伤而又深情:“你渐行渐远的背影/化作了一颗遥不可及的蓝色星子/何其遥远呵,仿佛今生已成来世/而来世之路微茫,犹如一枕残梦的荒原/犹如宇空深处那匹漩涡星系的灰马”。(《天涯芳草》)这一爱情和作者的探寻之路与精神追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诗人的观念里,今生来世的轮回必然会到来,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失落呢?显然,尘世有许多地方让人不能释怀。在另外一首诗歌中,诗人写到:“比秋林和山岳更静谧、更壮阔的美属于我/那就不必再迟疑和伤感了吧。穿越黑暗城堡/我看见了更加迷人的花园,浩瀚的宇宙星光”。(《墓志铭》)面对这一“永恒的归宿”,诗人的心境要明朗、开通得多,他的走出感伤正预示了诗人向深一层的迈进。

  彭惊宇先生诗歌富于魅力之处还在于他的诗歌理想的持久与坚定,这些也通过他的诗歌加以表现,构筑了一个边地诗人的精神人格形象。诗人承认乡土经验对他诗歌理想生成所起的重要作用(见诗集《自序》),作为屯垦第二代,他的创作实际上也是属于农垦文学之列的。诗人将诗歌看做了“事业、信念和命运”,真正的原因是在于他和自己所生存的乡村和生活的城市的血肉联系。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他的诗歌是面对理想主义的写作。但是在更为内在的精神涵义上,他的诗歌又是一种面对文化风景的写作。他写出了一个外来者如何融入当地,如何将当地文化风物看做自己的精神血脉,如何实现了人生的变轨,并由此而触及到人生多面,表达出一个边地人的丰富内涵,写作中体现出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姿态。而这些,是彭惊宇先生的诗歌真正价值所在,是他所追求的“事业、信念和命运”。

  作者简介:(管兴平,湖北潜江人。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