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俄罗斯式的忧郁——解读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中的悲情色彩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0283
郭彦婕

  ?

  俄罗斯式的忧郁——解读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中的悲情色彩

  郭彦婕

  【摘 要】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最后的坚守者,他的创作与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忧郁情结紧密相连,音乐继承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又不乏创新。本文立就形成原因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认识贯穿于拉氏一生音乐创作的忧郁特质。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俄罗斯 悲情色彩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VasilyevichRachmanin ov,1873~1943 ), 19 世纪俄罗斯坚守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不管是激进的“强力五人团”还是相保守的学院派的作曲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把民族音乐融入西欧的作曲技法,创作了大量具有浓厚俄罗斯民间风格优秀作品。在他的创作中既能看到如李斯特的辉煌技巧又能感受到如肖邦的诗情画意,还继承了格林卡的亲切质朴和柴可夫斯基的真情倾诉。他以天才的力量传承并发扬了俄国音乐的传统。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钢琴音乐创作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对钢琴音乐的突出贡献,他被当之无愧的认为是继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舒曼之后对钢琴演奏技艺发展贡献最多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音乐创作艺术形象鲜明,色彩对比强烈,旋律与和声以及音乐织体丰富多变,内涵深刻,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色。但是无论音乐的情感如何复杂多变,贯穿拉氏一生创作的一种忧郁情绪一直若隐若现。这是一种悲情的美,无论对于作曲家本人还是对于钟爱于他的音乐爱好者,这一忧郁美丽的音乐元素无形中成为对于拉氏音乐艺术特质的认定。他的忧郁来自于他的生活,他的音乐源于他的情感。我尝试着通过这篇文字,解读拉赫玛尼诺夫这位杰出音乐天才钢琴音乐中的悲情色彩。

一、俄罗斯民族情结与悲情之源

俄罗斯,一个拥有着广袤土地的国家,被无际的森林和田野覆盖。寒冷漫长的冬季,带给艺术家们无尽的灵感。从文学到音乐,我们处处能感受到忧郁的情结,这一情绪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格林卡开始,我们看到俄罗斯作曲家们无不在尽情挥洒着民间音乐带给他们的灵感,和无法抗拒的深沉与悲哀的宿命。拉赫玛尼诺夫秉承了祖国赋予他的一切,包括那漫漫无尽的忧郁和悲伤。他外表不苟言笑,坚定肃穆,但他内心热情如火。他因固守着“过时的浪漫”和传统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而被指责为守旧。他活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却被称为“十九世纪俄罗斯音乐的最后一位大师”。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总是流露着深刻的悲剧性色彩,他的创作倾向于小调性的主题以及悲剧性的形象,他甚至被评论为“个人心情”的表达者。这种悲剧性色彩形成的根源与俄罗斯当时的宗教传统、社会现实以及拉氏本人的坎坷经历密不可分。

  (一)宗教传统的渗透

  正如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深刻影响和渗透,东正教的长期统治对整个俄罗斯民族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禁欲主义、勇于牺牲和忍受苦难是俄罗斯精神的体现。这些特征在十九世纪众多俄罗斯作家们的作品中尤其突出。他们创作的目标和动力是渴望拯救全人类,和对奴隶地位的忧伤和痛苦。普希金在阅读《死魂灵》时感叹道:“上帝就像我们俄罗斯一样忧伤”。对苦难人的怜悯和同情成为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同样在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的作品中,我们也会发现明艳温暖的色彩很少见,画作多以灰褐、深绿、银白等冷色为主色调。这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色彩基调大为相近,可见他身上具有同样的对苦难的深切感受和同情。

  (二)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

  拉赫玛尼诺夫所处的年代正是整个世界处于革命高潮时期。不仅仅在俄罗斯,当时整个欧洲知识分子阶层中不少人都遭受着思想困扰, 弥漫着一股因找不到出路而产生的焦虑不安,失望苦闷的颓废的情绪。来自格里高利圣咏《末日经》的主题动机在这一时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众多作曲家的作品中,并被作为“死亡”的音乐象征。如李斯特的《死之舞》、马勒的《第三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等。这种时代赋予的失望和不安的情绪也对拉赫玛尼诺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冲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着惶恐不安的焦虑。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一死亡主题的使用更为频繁。这一音调出现在他的几部交响曲,协奏曲以及 《死亡岛》、《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交响舞曲》等作品之中。这个主题通过生活贯穿他的作品,影响他的一生。

  (三)个人经历与忧郁情结

  拉赫玛尼诺夫的忧郁情结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他于1873年出生于俄罗斯一个中产阶级地主家庭。由于父亲的放荡和挥霍,这个极为富有的家族在1882年陷入贫困,相继而来的两个姐姐的先后离世给年少的拉赫玛尼诺夫心灵带来无尽伤痛。尽管良好的音乐教育和就读于音乐学院的经历使得这个才华横溢天赋极高的年轻人没有背离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的道路,但是巨大打击接踵而来。1897年3月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的《第一交响曲》遭遇失败,使青年时期的拉赫玛尼诺夫深受打击,在长达 3 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创作。这场磨难无疑使他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一种悲观的情绪、深沉的气质和忧郁的风格便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浓浓地流淌在他血液中。他一生最大的转折应该从俄国爆发大革命说起。从1905年第一次革命爆发到1917年被永久逐出他深爱的祖国,他经历了一个艺术家心灵上毁灭性打击。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创作,俄罗斯民间风格和忧郁的浪漫气质得到了浓厚的表现。生活上的颠沛流离反而更增加了他的创作灵感,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迫使他在创作中的悲情流露。

二、悲情色彩在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体现

(一)旋律

  拉赫玛尼诺夫极为重视旋律的写作,尤其是长旋律的歌唱性和抒情性被他放在首要位置。他曾这样描述旋律在创作中的地位:“大作曲家应永远最先关注音乐的主导因素——旋律。因为它是整个音乐的首要因素。完美的旋律就意味着和声的外形 ……就这个词的最高意义而言,它是作曲家最关键的目标,如果他不能创作出长期存在的旋律,那他掌握作曲技巧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极富于表情,旋律的歌唱性声乐作品般的美丽且令人难以忘怀 。他善于使用凝重的、带有淡淡乡愁的悠长旋律,扣人心弦,富有拉氏独特的魅力,百听不厌。比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就汇集了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曲调: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第二乐章的主题、第三乐章的副部主题 。如此众多的主题音调并置于同一作品 ,感觉到听觉上协调相辅、浑然天成 ,让人不得不感叹作曲家深厚的写作功底与创作灵性。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常从下行二度中引出叹息的音调,而拉赫玛尼诺夫却

  没有完全照搬柴科夫斯基的传统 ,而是把目标转向了上行二度,塑造出他的旋律中特有的俄罗斯式的悲切、哀伤、优美而富于表情并伴有异族的风格情调 ,如 《第三钢琴协奏曲》主部主题的旋律,就隐隐地透射出悲壮而神秘的色彩。

  (二)和声

  拉赫玛尼诺夫有着特殊的和声写作手法,他的和声语言构思精炼富有色彩,处于传统与近现代之间而更接近于传统。他所处的时代作曲技法,尤其是和声技法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各种不同结构的和弦——不协和和弦的自由应用,无调性及十二音序列技术的应用,调性重叠、数理性处理等复杂技法的应用层出不穷。但同一时期的拉赫玛尼诺夫更多的坚守着传统,以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声为基础,以传统的调性功能和声为核心创作手法。在他看来音乐首先传递的是美的感官,和声是为体现和发展音乐情感而存在的,悲情的俄罗斯风格曲调,只有在富有色彩瑰丽多姿的和声中绽放异彩。他的作品中对于调性和声进行各种色彩性的处理,已很难用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前期浪漫乐派的“和声理论” 来进行分析了。我们由此看出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是在继承而创新的,以色彩序列为基础的变音体系与简单而有限的近现代和声技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也同样被采用。色彩性和声、变音体系、以小调为主 ,频繁的调插人及调性转换,加上远关系的转调·····这一系列特点都构成了悲剧性的内部性质。破坏简单造成复杂, 破坏和谐造成紧张局势。如:《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变奏十九的结束部分,《第 二 “悲歌” 钢琴三重奏》 第一乐章。无论是单纯在旋律与丰富的和声间构成立体的织体对比,还是为了造成情绪上剧烈反差,个性鲜明的缤纷音画,拉赫玛尼诺夫丰富的色彩性和声技法也同他杰出的旋律一样,成为其独特的音乐标志。

  (三)织体

  音乐反映悲剧冲突是通过直接地触动人的情感来唤起类似的感受。拉赫玛尼诺夫在钢琴音乐中调动了一切可能的表现手法激起悲剧性的审美体验。他在音区与力度上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巨大对比,造成强大的张力。在织体上他也富于变化注重对比,引起音乐似的旋律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这种对比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对比,具有矛盾的内在性,不仅反映了矛盾的不可调和,也反映了这种冲突的内在联系,使悲剧的发展具有必然性。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在高潮处理时所特有的八度重叠的织体手法,通常都会成为高潮区强化主导声部的补充手段。左右手密集紧凑的八度旋律,伴随着抒情主题进入总结,最后在不断高涨的热情中庄严收场。如 《第二钢琴协奏曲》 的末尾乐章 ,就是在这种织体的对位层次 —— 管弦乐队与钢琴的对话,采用八度重叠,加之互补性的节奏的巧妙安排下完成的。

三、结语

美,与忧伤同行。拉赫玛尼诺夫,这个俄罗斯浪漫情结的最后继承人,用自己新颖的音乐语汇诠释了俄罗斯音乐特有的神秘与忧郁。他的音乐完全印证了一个时代行将结束的意象。对于祖国无法割舍的情怀,使得他的音乐创作沿袭了俄罗斯本土文化的精髓。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于充分表达音乐情感的执着最求,在他的音乐中得到集中体现。浪漫的悲情色彩在他的音乐中恣意流淌,值得我们慢慢品味,眼前慢慢呈现,一个悲情俄罗斯。

  参考文献:

  [1]关常新.试析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特藏部馆藏 .

  [2]托尼·帕尔默.痛苦的收获[J].赵静文译.爱乐,2003 (3) .

  [3]王家新.拉赫玛尼诺夫[J].爱乐,1998(4) :81~84.

  [4]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5]M· 阿兰诺夫斯基.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6]刘一心.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与风格特性[J].艺术百家,2002(1).

  作者简介:郭彦婕(1986-),女,甘肃武威人,硕士,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演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