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解说词作为纪录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依附于画面之上,用来阐释观点、说明问题和表达情感,并且主要以声音的形态存在的特殊语言形式。解说词不具备独立性,必须要以画面为基础,不能脱离画面而存在。从语用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纪录片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会话关系,在这层会话关系中,受话者毫无疑问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而发话者作为言语行为的主体,表面上看似乎是发出声音的播音员,但实际上电视纪录片语言信息传递的发出者是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者,与我们日常的会话关系不同的是,电视纪录片和观众之间的会话是单向性的,只能由发话者向受话者传递信息而不需要受话者做出回应。
语用意图指的是发话者打算通过完成一定的言语行为来实现某些语言外目的的意图。任何话语都是在一定言语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任何行为又都是在发话者一定的意图支配下进行的。为了使这一意图能够被受话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发话者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语用策略,从而使其在受话者身上产生最理想的效果。对于纪录片解说词而言,其根本意图是解释画面内容并给观众传达信息,但是由于纪录片和观众之间是单向性的会话关系,所以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者即发话者并不能从观众即受话者那儿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随时修改语用策略。因此,这就需要发话者在创作解说词的过程中选取恰当的语用策略来实现其意图,这种语用策略具有预设性和固定性。
虽然解说词是一种单向性的会话关系,但是我们在分析发话者的语用策略时并不能仅从发话者的角度出发,也应该从受话者的角度切入,反向推理并认知发话者的语用策略,从而来验证发话者的语用策略是否有效。本文选取豆瓣评分高达9.1分的纪录片《故宫》解说词为语料,探寻纪录片为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在解说词创作过程中使用的语用策略。
二、纪录片解说词语音修辞策略
纪录片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作品,解说词虽然也有字幕显示,但最终还是要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在服务于内容的同时还要求好听,这不仅需要播音员的好音质,还需要注意语言自身的语音特点。现代汉语中有21个辅音字母、39个韵母,可以组成418个基本音节。同时,现代汉语有4个声调,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配合4个声调,就有1332个音节。除此之外,汉语的词语却无法计数,因此还普遍存在同音的现象。语音的表达效果可以分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一)消极策略
从消极角度来说,说话人就要避免语音的不当使用造成听觉上的拗口和认知上的歧义,由于解说词主要作用于听觉,听话人不会仔细阅读解说词的文本,因此就要避免音近和音同的词连续使用而造成的拗口。例如:(1)“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
在该语料中,“用”和“永”读音相同,放在这里本来会非常拗口,但是说话人在前面加了“启”字,打破了原来词语搭配的节奏,从原来的“1+2”变成了“2+2”,这样就使得整句话读起来比较顺口,观众听起来也更加悦耳。
此外,由于现代汉语普遍存在的同音现象,如果不注意语音的搭配可能会造成歧义。如:
(2)“在痛惜宫殿的被毁之外,更令他痛苦的是对自身的怀疑。”
如果把这句语料中的“自身”改为“他”就会给听话人造成歧义,不知道这个“他”是指宫殿,还是朱棣自己,或是另指他人。
(二)积极策略
从积极角度来说,说话人应当合理调配语音,使语言悦耳上口、节奏鲜明,有音乐感,富有艺术情趣。在纪录片中,语音的积极修辞主要体现在声调和节奏两方面。从声调来看,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如果说声母、韵母是汉语音节的骨肉,那么声调就是灵魂。这不仅是因为声调是汉语语音的基本特征之一,更因为它体现了汉语的音乐之美。声调主要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在古代汉语中,讲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现代汉语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没有了入声字,过去一部分的入声字在今天变成了平声字。对于纪录片解说词来说,只需要根据现代汉语的声调进行处理,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过多讨论古代汉语声调的演变。现代汉语的四声又可以分为两大类,阴平和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和去声属于仄声,平声和仄声不仅音高不同,音长也有区别,平声通常较为缓和,而仄声较曲折,在唐代《元和韵谱》中就曾对声调的情绪传递功能做过详细描述:“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后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在一句话中若只用平声则会单调无味,若只用仄声则会婉转拗口。因此,优秀的解说词一般都会做到平仄交错、声调相谐、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这样观众听起来才能感受到如音乐般悦耳的和谐之美。如:
(3)“皇帝的生日,古称万寿节,是个全国性的节日。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
这是《故宫》第三集中对皇帝生日的描述,“生日、万寿节、节日、一天、彩画、布匹、绚丽多姿、歌舞升平”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词汇的选择上,作者不仅考虑到词意还要注意平仄的变化,通过仄平、平仄的交替使用,使这一段话节奏鲜明、音律优美,不仅将语言的抑扬顿挫之美充分体现,更将皇帝生日的隆重氛围生动地刻画出来。
当然,解说词也不必像诗歌或散文那样一字一句地追求平仄,这样反而会显得过于做作,但是在把握整段话的意义的基础上,自然流畅地将声调和情绪有机地统一起来,就会使解说词显得更加真切感人。
“发出声音时,依规则在时间上保持相等距离而反复振动,形成节奏。”这是语言美感的一个重要体现,节奏的和谐能给人美的享受,鲜明的节奏需具备的条件是音节匀称,所谓音节匀称体现在词和词组音节的安排上,音节的配合无论是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都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音节较少的词组在句中的位置通常靠前,而音节较多的词组则位置靠后,避免头重脚轻。如:
(4)“养心殿地位骤然上升之后,并没能一直朴素下去,配套装修很快跟了上来。”
在这段语料中加入“一直”“很快”这样的双音节词组在语意上并没有多大程度的改变,但却使整个句子的节奏更加顺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再如《故宫》对宁寿宫花园的一段描述:
(5)“这个花园建在紫禁城的东北角,狭隘细长,曲径通幽,四个院落相连,风景各不相同。”
如果把这段语料中的“各不相同”改为“不同”那么就会造成音节不够,显得突兀,给人以没完没了的感觉。此外,这段语料中四字短语和六字短语的运用也体现出匀称感与和谐感,既不显得僵化死板,又使句式整齐对称,给人以深沉、稳重、优雅、平衡的语音美感。这样的解说词虽然不会像诗歌散文般带给听众音韵节奏上的强烈冲击感,但是其在稳定整齐的基础上,又富有灵动和变化,能够给听众带来持续而长久的审美享受,形成参差错落之美。
三、词汇使用策略
纪录片离不开影像资料,通过声音画面来引起观众共鸣。一些影像资料传达不出或不够明白的信息就需要解说词来补充完善,一些具象镜头在解说词的作用下,通过语言独特的表现力,将这些具象画面之外的情感或被隐含的内涵传达出来。为了实现这种效果解说词的词汇使用十分考究,特定词语的妙用可助解说词完成向意象美的升华。本节将具体分析纪录片解说词词汇的优势选择策略。(一)指示性代词的频繁使用
指示性代词是表示指示概念的代词,用来指示人或事物的代词,具有指定的含义。由于纪录片解说词具有依附性,是附加在画面之上的,是对画面的一种补充,因此大量的指示性代词通常是用来指代画面中的某人、某物或某事。此外,指示代词也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由于纪录片的传播是单向性的,观众在收看的过程具有随意性,当听到解说词中出现“这样、这里、这是”一类的词汇时,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疑问,企图在电视画面中寻找答案。因此大量使用指示性代词还可以提醒观众注意画面中的内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故宫》中,仅“这”这一个指示性代词就出现了1082次,例如:(6)“这是公元2005年4月10日的清晨,在故宫博物院的宫墙内出现了这样一群工人。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完成一项工程,就是对这座宫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次大修将持续19年。”
在《故宫》第一集的一段解说词里,仅仅两句话就用到了5个“这”,间隔非常短,可见其使用之频繁。第一个“这”指代纪录片中的清晨的画面;第二个“这”指代画面中工人的形象;第三个“这”指代画面中展示的地点;第四个“这”指代画面中的宫殿;第五个“这”指代修缮这件事情。如:
(7)“让后人感到幸运的是,康熙三十四年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是关于太和殿修建的唯一一份详细纪录。对于今天即将进行的太和殿大修,这本书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例句中分别使用了四个“这”字,其中第一个“这”指代重建太和殿这件事;剩下的三个“这”都是指代《太和殿纪事》,值得一提的是在“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句中,“这”和它指代的成分,即“《太和殿纪事》”属同位语关系。再如:
(8)“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在明代叫作文渊阁。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
这是《故宫》第四集中的一段解说词,前后出现三次的指示性代词“这”都是指代画面中的“文渊阁”。
综合以上三段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说话人通过指示性代词的勾连,避免了语言和画面符号的重复,使解说词既能够对画面中无法展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补充,又时刻与画面保持联系,不断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传播的效果。
(二)具象化的专业名词
在不同领域的纪录片中会涉及大量的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会大量运用历史文献资料,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陌生的概念和专业术语,这就需要在表述的过程中做一些具象化的处理,用观众熟悉的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这些抽象的专业的概念。这看似简单的处理方法,在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既需要说话人对专业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能够联系生活找到准确和恰当的类比。例如:(9)“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褉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否则就罚酒认输……给这个亭子起名‘褉赏亭’。”
以上语料为《故宫》第二集中的一段解说词,我们可以看到这段是通过较为口语化的语言如“郊游、罚酒认输”等把历史类专业名词“禊赏”解释得通俗易懂,让观众在看完这段之后立刻就能明白。再如:
(10)“每年七、八月的时候,山洪暴发,把大量的山石带到了白玉河的下游……表面十分光滑,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玉中极品的籽玉。”
这段语料来自《故宫》第八集,“籽玉”本来是一个专业术语,但是在这里作者通过一段对籽玉形成过程的简单描述,把“籽玉”这一专业术语解释得既清楚,又让人印象深刻。
(三)形象化的数词
数词的使用能够增强信息的准确性,通过数字的对比能够使复杂的关系一目了然,从而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纪录片解说词中,对数词也有广泛的使用。在纪录片《故宫》的解说词中,共有1391处运用到了数词。例如:(11)“登基大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仪式,500多年只有20多次,真实的场景只有亲历者才能见到,却最能引发后人的无限想象。”
在纪录片《故宫》第三集描写“登基大典”的一段中“500多年只有20多次”,通过把两个相差极大的数字放在同一句话中做对比,显示并突出了“登基大典”的重要和罕见。
但正如前文所述,解说词并不是供人反复阅读的文本,而是附加于画面之上,作用于听觉的声音语言。数字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在听到一连串的数字,特别是一些数量过大、数字复杂、数量单位陌生的数字后,观众只是听到了数字的音节,对数字所表达的意思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理解,因此如果大量使用数词反而会显得枯燥乏味,让观众感觉不知所云,增加传播难度。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准确传达信息,又不影响传播效果呢?如:
(12)“太和殿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面积达238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从纪录片《故宫》第二集的这段语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解说词在列出了准确的数字后还对这些抽象的数字做出了补充说明:“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这样的说明把概念化的数字和观众所熟知的具象化的事物联系起来,不仅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而且还能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四)对口语词汇的提炼和艺术加工
口语是一种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未经加工和提炼的语言,具有即时性和随意性。由于纪录片解说词是伴随着纪录片的播放而流动的,它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供反复阅读和细细品味,而是更注重听觉效果,因此它也带有一定的即时性。但是解说词并不具有口语的随意性,它汲取了口语中通俗、生动、自然、流畅的元素,摒弃了其重复、冗杂、模糊的成分,将口语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提炼出来,既能让观众听得懂、理解得透,又不会让观众感到啰唆,因此纪录片解说词是一种凝练的、艺术化的口语表达,是介乎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语言表述形式。相反,如果解说词过于书面化,使用过多的生僻词汇或专业词汇,就会增加观众的理解难度,很难准确及时地传达信息,同时也会在无形间拉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如:(13)“公元1498年秋末的一天,宫中失火,弘治皇帝彻夜未眠,请求免朝一日。此时的弘治皇帝不来上朝还向大臣请个假,而在十几年之后的正德皇帝连招呼都不打。”
这是《故宫》第四集中描写皇帝免朝的一段解说词,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段话中使用了非常生活化、口语化的表述,如“请个假”“招呼都不打”等词汇或短语,说话人用大家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述历史上关于皇帝的故事,对史书上记载的史实进行概括和总结。而从听话人的认知来看,口语化的语言和听话人的日常生活语言紧密关联,听话人只需要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最大化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意图,而这也使话语达到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四、句式选择策略
邵敬敏根据不同语气功能将句子分为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四类。就句子结构而言,直接性语用策略常用祈使句和感叹句,而间接性的语用策略较多地使用陈述句和疑问句。纪录片创造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带有很强的纪实性和客观性,如果在解说词中使用大量的感叹句来突出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样,纪录片对于观众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命令式的,如果大量使用祈使句,以命令的语气向观众提出要求,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从而达不到传播目的。因此,在纪录片解说词中很少出现感叹和祈使两类句式,以陈述句为主,同时适当地使用疑问句。(一)陈述句客观叙述
首先,陈述句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句类,语调平直,并且主观情感色彩相对较少,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陈述句也是纪录片解说词中最常见的一种句类。在纪录片《故宫》中,陈述句比比皆是。例如:(14)“地球这一边的人们,历经千年创造了礼仪天下的神话;而在地球另一边,这个神话已经变成随时可以击碎的泡沫。”
虽然纪录片要遵循客观事实,但并不意味着纪录片是没有立场,没有情绪的,在这里发话者通过对比的手法,使前句和后句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陈述句平铺直叙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其渲染力甚至比单纯的感叹句更强。
(二)疑问句引人深思
疑问句的使用能够打破固有的叙述形式,使语言波澜起伏、语势增强,引人深思。考虑到纪录片所持有的态度和立场,在解说词中所呈现出来的疑问句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一种引导式的设问。例如在纪录片《故宫》开篇的第一段:(15)“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这既是《故宫》第一集的设问,更是整个系列纪录片的问题导向,而开篇就提出设问,不仅能够迅速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过去,激发观众的思考。再如:
(16)“怎样安葬这个结发妻子呢?陵墓理应建在南京,但是朱棣却悄悄派一个大臣和一个风水先生前往北京寻找吉壤建陵……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
在《故宫》第一集的这段语料中,通过疑问句“怎样安葬这个结发妻子呢?”打破了整段陈述句的形式结构,从听觉效果上来看,使得这段语料的语调有了起伏变化,而从语用效果上来看,提出这样的设问在这里还起到了强调和转折的作用,提示观众注意这一事件,通过对结发妻子的安葬地点引出今天观众所熟知的明十三陵,激活了听话人的心理世界,从而使听话人进一步推理出朱棣想要迁都北京的心理。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也是听话人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话人不断地受到启发和联想。
(三)语序变化丰富表达
语序的变化实际上是说话人改变了现代汉语中正常的语法规则,通过超常搭配的方式,违反合作原则,来使听话人意识到话语中的言外之意,从而实现说话人的语用意图。在纪录片解说词中,说话人改变语序的手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通过语法语序的变化来达到话题化的目的,为了强调、连贯、突出信息,话题具有吸引受话者注意力的作用。方法之一是将名词性成分直接移位至句首,另一种方法则是在原位置上使用代词与该话题的主语保持着语义上的联系。例如:
(17)“将近600年的岁月里,就在这些宫殿里,它们传递着华夏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观念。”
这段语料来自《故宫》第七集的解说词,这里是把表示时间和地点的状语前置,放在居首起到了提示和强调的作用,和画面中所展示的宫殿的场景相对应,突出了在漫长的时间里这些宫殿的重要意义。
第二是通过语用语序的变化,强调后移成分,使信息焦点落在句尾。如:
(18)这件故宫的至宝从和田运到北京,再从北京往返扬州,到最后完成时,前后历经十年,耗费数十万人工,花费的银两无法计算。
这段语料选自《故宫》第八集的解说词,按照正常的语序,状语和定语一般位于中心语之前:“从和田运到北京,再从北京往返扬州的故宫至宝,前后历经十年,耗费数十万人工,花费了无法计算的银两才最后完成。”创作者通过打乱常见的语序,把原文中处于依附性语法位置的定语和状语提升到了具有独立性的语法位置,它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更容易凸显,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其所表达的语义有更多的关注。
五、辞格运用策略
辞格是指在言语行为中,为了达到某种语用效果,人们有意识地突破常规的词语组合和句子构造,背离语言规则和表达原则,进行超常搭配而形成的具有特定表达价值的固定模式。修辞学中的“零度与偏离”理论就是指与规范性的语言形式适当程度地偏离会使受众更容易产生新鲜感。在纪录片中,创作者为了使纪录片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更大的艺术价值,经常会使用多种辞格。(一)排比
排比是指把三个以上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同或者相似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而形成的一个整体。例如:(19)“太和门外,陈设着皇帝的步辇,太和门屋檐下,陈设着丹陛大乐的乐队。太和殿屋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的乐队。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
(20)“这样一个时代,不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盛世吗?试问天下,难道还有比这更稳定更合理的国家吗?放眼世界,难道还有别的力量能与朕平起平坐吗?”
这两段语料都选自纪录片《故宫》第三集,第一段描述了登基大典准备阶段的情景,通过排比这一辞格的运用,从修辞效果来看,句式整齐、具有节奏感,体现出了语言艺术的均衡之美;从语用效果来看,突显出了典礼的庄重和严肃。第二段通过排比的辞格,反问的句式,语势强烈,给观众塑造了一幅“康乾盛世”的图景,但同时也从全球化的视野引发观众思考,通过结合这一时间全球史的知识背景,可以得知在中国人享受梦寐以求的礼仪天下的盛世之时,西方人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革命,中国的衰落也由此开始。
(二)比拟
比拟就是说话人利用人的心理联想机制,把此事物当作彼事物来描写。例如:(21)“这是一块玉璧,它默默立在这里已不知有多久了,它直面的是养心殿,皇帝时时可以看到对面不远处的玉璧。这块玉璧取‘面壁’的意思,它时刻提醒着皇帝要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段语料来自纪录片《故宫》第八集的开篇,“立、直面、提醒”一般用于描述人的动作,但在这里却把这块玉璧赋予了人的行为,使玉璧人格化。开篇就从一块玉璧切入,运用比拟的辞格,能够迅速地吸引观众注意力,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面壁”也是一种双关的辞格,它是对常规表达方式的一种正向偏离,表面意义是指皇帝面对着玉璧的状态,说话人的焦点却在其深层意义,即“面壁思过”。纪录片创作者在这里通过比拟和双关辞格的套用,不仅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还有效地把“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形象化地传达给观众。
(三)比喻
比喻是说话人根据心理联想机制,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彼事物来描写想要表达的此事物。例如:(22)“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汉白玉三层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体建筑乐章的高潮部分。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这段语料来自纪录片《故宫》第二集,在这里“紫禁城的建筑群”是本体,“乐章”是喻体,在这层关系中,创作者巧妙地把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视觉美感和乐章中波澜起伏、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结合起来,找到了它们的相似点,而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把作为紫禁城建筑群一部分的“太和殿”作为本体,乐章的“高潮部分”作为喻体,强调了“太和殿”在紫禁城中的重要地位,让观众能够迅速理解太和殿作为皇权象征的重要意义。
(四)引用
引用是指说话人为了提高表达效果,在自己的话语中插入现成的历史的话语。例如:“关于这座宫殿建设的正式记载在《明实录》上有这样的几句话‘癸亥,初营建北京,凡庙社、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至是成。’”
引用特别是对原始史料的引用,在人文历史纪录片解说词中极为重要,这段语料直接引用了《明实录》这一正史资料,使得说话人的话语更具权威性和客观性,从对听话人的语用效果来看,话语中对真实史料的引用也更有说服力。
纪录片产业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解说词,本文从纪录片解说词的语用特征入手,以语用策略作为主线,从语音修辞、词语选择、句式分析和修辞策略四个方面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建构技巧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考察与探讨,探寻纪录片为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在解说词创作过程中使用的语用策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