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审思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真理观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夏文化论坛 热度: 15723
李庆丽

  与传统西方哲学思想对隐喻的认识不同,莱考夫将概念隐喻置于人类生活中认知层面的知识探索与科学研究中,认为概念隐喻完全是一种认知思维、认知手段,无所不在并不可避免地参与指导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实践。从研究隐喻本质到关注人类对生存世界的认知,莱考夫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对真理问题进行探讨,可以说是以认知科学对峙先验哲学,树立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观和方法论。

一、概念隐喻真理观的形成

传统西方文化的哲学焦点在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争,在很多流派的哲学家观念中二者持坚决对立的哲学立场。客观主义认为存在完全客观、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主观主义认为真理完全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纯粹的主观建构。莱考夫提出真理的另一种经验主义阐释,批评客观主义无条件的绝对真理的观点,也不接受主观主义完全以意识、想象为认知起点,不受环境制约的纯粹主观性。他认为,真理与概念系统紧密联系,而概念系统是人类思维的建构,本质上都是隐喻的,不存在完全客观的、脱离经验的绝对真理,明确提出“隐喻是富于想象力的理性”。这就使得隐喻作为重要工具,生成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外的基于理解的经验主义综合。

  这种经验主义阐释弥合了原本对立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的鸿沟。客观主义没有意识到,由理解而获得的真理来源于人们的文化概念系统,此概念系统不是客观的绝对存在,而是依赖于人的认知,人们总是会以对一种事物的丰富想象来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概念系统的产生。主观主义没有意识到,即使是最富有想象的理解,仍然依据本质为隐喻的概念系统,而隐喻性理解和概念系统的生成均涉及隐喻蕴涵、范畴化和推论,这一过程并非是完全非理性的,相反,隐喻蕴涵是一种富于想象的理性形式。

(一)概念隐喻思想在真理中的作用

概念隐喻思想中投射理论、范畴化理论在探讨“隐喻之真”和“真理之真”等关键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有效作用,成为莱考夫概念隐喻真理观建构的基石,为揭示真理的经验主义阐释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撑。

  投射理论在真理中起到了帮助人们对事物的方位、空间等建立基本认识与理解的重要作用,这是人们充分了解外部世界的前提。源自人们直接经验的形式投射出的方位范畴使人们自然地认识和理解了“物质”“物体”“上—下”“左—右”“前—后”“目的”“起因”等基础概念。人们通过感知来确定事物的位置、方向、大小、形状,并以此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坐标,形成空间、方位的系统建构,然后概念化为人们所熟知的表达方式,用以沟通交际、相互理解。例如,人们基于身体直立向上的生存特征,产生了“地上”“地面”等直接经验,将相应的感知经验投射到不同角度的平面,产生了“墙上”“天花板上”等方位表达。当产生直接经验的自然范畴不适用时,人们又将已形成的范畴投射到没有直接经验的物质世界的某些方面,对原本没有明确边界和表象的实体赋予一定的边界和外表。比如“天上”“森林内部”等并非是某个具有清晰界限的平面或空间集合,但根据人们的感知和与人的相对位置,产生了很容易被理解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给物质或物体投射方向和实体结构来了解和认识世界,这种通常的认知方式表明真理是相对于人们理解的。

  范畴化在真理中起到了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凸显特点、判断真实陈述的重要认知作用。莱考夫认为,人们对物体的范畴化来自自然维度,包括感觉器官对物体构想生成的知觉维度,物体之间运动交互特征生成的肌动活动,人们对物体功能构想生成的功能维度,特定情况下人们对物体使用生成的目的维度。这些维度组成了人类范畴化的基本完形,每个自然维度都意味着一种互动属性。范畴化通过凸显某些特征,同时淡化或隐去某些特征来标识一种物质或物体,以人们的某些目的为指向来描述世界。真理本身是概念系统的一种功能,离不开范畴化的真实陈述,人们所做的真实陈述都是以范畴化的事物为基础,通过那些范畴自然维度所凸显的特征来构建概念系统,这就必然聚焦一部分特征、忽略其他特征。由于范畴自然维度并不是事物本身的特点,它们来自人们与世界的互动,是以人的感觉系统、器官功能、概念系统为基础的互动产物,因此基于人类范畴所论断的真实陈述也具有相对于人类机能的有意义的互动特性,而不是事物本身的特性。真理基于真实的陈述内容及逻辑,就必然对范畴和范畴化方式做出选择,这种选择与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文化中的知觉和目的密不可分。范畴是以人类理解为目的,以核型理论和家族相似性为主要特征来划分和界定的辐射状结构,一事物属于某个范畴或范畴化的方式都取决于范畴的人为目的。那么,一个陈述是否为真实则取决于陈述中所使用的范畴是否合适,真理是相对于一定情境和文化中人们的目的而判断的。莱考夫认为,真理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决于范畴化:(1)一个陈述只有相对于某一种理解时才是真实的;(2)理解通常会涉及人类的范畴化,这种范畴化是非固有的互动特征以及源于经验的维度在发挥作用;(3)陈述的真实与陈述中的范畴所凸显的特征有关;(4)范畴既不是固定的,也不是统一的,是通过原型或家族相似性来界定的,不同目的、不同情境的范畴化结果未必相同。可见,概念隐喻思想的范畴及范畴化理论对真理问题的研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本质

莱考夫对真理问题的宏观探讨始终围绕着经验阐释要素,这种阐释以人的理解和人们为何对理解情境做出分析为基础。人的理解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首先,直接理解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接触物质或物体来认识事物,通过这种物理接触实现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人们将自己视为有清晰边界的实体来建构自身和其他实体结构,接触同样有边界的可感知的众多实体。在了解实体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各种实体事物在所处环境中的不同位置与变化建构了空间方位结构,这就有了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中间边缘等意识和概念。人们不断地通过一些经验维度与其他人以及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直接交互,对实体事物进行自然地范畴化,再通过范畴化的结果将直接经验范畴化,形成不同维度的经验完形。范畴化使得在人们所理解的情境中建立了不为人们所意识到的丰富的认知背景,情境又将作为一个经验完形的实例被用来理解与该完形维度相吻合的情境要素,这就使得人们通过直接接触物体或事件来与所处环境产生互动循环。

  其次,间接理解是在直接理解的经验基础上,对非自然经验维度的对象和范畴进行认知和界定,比如情绪情感、抽象概念、道德、心理、时间、制度、工作等。人们凭借已认知的实体和经验,尤其是已范畴化的实体和经验来理解它们。通过概念隐喻投射过程内建于人们的感觉系统,依据明晰界定的事物和概念来分析理解未知事物,形成推理和再范畴化,间接理解充分利用了直接理解的资源。在这样的过程中,必然需要隐喻作为必要的概念化工具来实现,因为大多数间接理解都是依据一类实体或经验来理解另一类实体或经验。间接理解通过方位隐喻说明方位结构,通过结构隐喻形成经验维度和经验完形,经验完形则通过隐喻在理解中起到背景作用,同样是通过隐喻使得事物的某些特征被凸显,同时其他特征被淡化或隐藏。总之,通过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的共同作用,才使得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了真实与否的判定。人们通过概念系统来理解情境,以概念系统组成的陈述是否被理解为真便决定了人们对真实和真理的认知,真理是概念系统的一种功能,而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因而真理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判别表述。

  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本质可以概况为真理取决于人类的理解。这一认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真理符合论特点。真理的陈述和世界上事物和事件的状态直接的吻合表现出真理陈述的客观意义,这种客观意义指定该陈述为真的条件。莱考夫的真理观是与概念系统相关的,以理解为基础的,真理必然要符合一定情境中人们的理解。二是具有真理连贯性特点。真理依赖于连贯性,表现在人们理解事物或事件需要根据概念系统将其吻合到一个连贯的图式中。三是具有真理实效论特点。理解需要经验基础,经验范畴及构成这些范畴的概念系统不仅来自经验,还不断得到人类文化的成功验证。四是具有真理的非绝对性特点。与纯粹客观主义不同,经验主义真理观不承认存在纯粹绝对的客观真理。五是具有真理的非同一性。不同文化、不同情境、不同概念系统的人理解世界的方式可能截然不同,这就存在不同的真理和真理的判定标准。

二、概念隐喻真理中的真实研判

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本质反映了莱考夫对于真理问题的宏观认识,从这一真理探讨的提出到范畴与范畴化研究的深入,莱考夫对真理的关注逐渐聚焦于微观层面对客观事物及事实的真实考量及其研判依据,更加突出概念隐喻及其所支持的具身实在主义在真实研判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充分体现了真实本身所具有的具身性特点。

(一)隐喻与真实

概念隐喻思想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概念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日常思维都是隐喻的。这些观点并非仅从语言学角度对传统隐喻理论提出质疑,其理论本质已经深刻切中哲学基本问题的要害,涉及人类为何物,如何理解外部世界,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真实,语言如何与世界关联,是否有客观知识存在,甚至什么是道德等。这些与传统隐喻理论所辐射到的现实观、真实观、语言观、知识观、道德观针锋相对。让人们轻易地否定多少世纪以来已经达成共识的世界观及其哲学理论是件极其艰难的事情,然而概念隐喻思想体系的建立却给出了清晰而有力的证据回应。针对传统隐喻理论的主要原则,莱考夫以例证对其进行了逐一辨析并反驳其错误根源,诠释了“隐喻之真”。

  隐喻更重要的是思维问题,先有隐喻性思维才能产生若干种可能不同的隐喻性语言表达,通过跨域映射的形式,语言只是思维的逻辑反映。隐喻性语言是人们对事物的概念化理解与推理的自然形式和日常方式,属于普通惯常性语言。隐喻思维是人们再正常不过的思维方式,这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事件的真实感知与体验。日常语言中很多常规隐喻表达都是具有认知现实性的十分鲜活的常规性概念隐喻,并非死喻。隐喻所反映的相似性是隐喻概念如何进行定义与理解,隐喻蕴含如何赋予形式以意义以及如何产生新意义,证明了相似性是通过隐喻映射产生的,是映射创造了相似性。

  各种会聚性证据表明,人们通过概念隐喻真实地描述和反映着与人们相互作用的客观世界,可以看到人们普通日常理性都是隐喻思维的表达。莱考夫认为,隐喻思维具有许多哲学蕴涵。基本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中不断产生,将人们的主观经验判断与感觉运动体验相关联,为抽象概念的形成提供感觉运动体验的逻辑和意象性的定性感觉,人们在认知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下不自觉地形成和运用了思维的隐喻模式。大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概念隐喻有效界定的,概念隐喻的基本作用就是把喻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中,因而推理都是隐喻性的。隐喻思维使得抽象的科学能从理论上具体阐述成为可能。隐喻概念是具身性真实,与传统的离身性真实符合论相矛盾。理性与概念并非独立于人类身体之外,并非是超验的,理性与概念结构依赖于人类身体、大脑和在世界中的功能模式而形成。综上,这些都是无意识隐喻思维博大精深的哲学蕴涵,概念隐喻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哲学的隐喻品格促使科学思维是真实的,这是人们能够理解自身经验的特有手段,是人类伟大的智力天赋。

(二)实在主义与真实

对于真实的研判是认知层面的问题,从形而上学实在主义到帕特南的内在实在主义,再到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经验实在主义,对意义、指称、认识和理解的认识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都是围绕“真实”问题展开的基本讨论。由此形成了认知科学的两代构想,莱考夫将其概括为第一代“离身性心智的认知科学”和第二代“具身性心智的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基于解析哲学,建立在特定的先验论哲学承诺基础上,具有功能主义特点,认为心智本质上是脱离身体与大脑具有离身性的,思维形式是基于符号的形式操作处理,无须考虑符号的意义。因此,心智表征是符号化的,通过与其他符号和外在现实的关系获得意义,同时凭借必要充分条件定义范畴,并且所有意义都是字面意义,不存在隐喻意义。真实即为客观的离身的真实,与人的理解毫无关系。第二代认知科学发现概念域理性强烈依赖于人类身体,概念化中心与推理想象过程都来自隐喻,对隐喻、意象、核型理论、心智空间和辐射状范畴的新发现反驳了英美解析哲学理论。具身性心智的认知科学主张概念结构来自人们的感觉运动经验和神经结构,并非无意义符号而是人们的身体和具身经验的联结赋予了心智结构的本质意义;基本层次概念来自人们的肌动模式和整体感知能力及意象模式的形成;基本隐喻是通过人们大脑结构化将感觉运动域的激活模式映射到更高皮层区而产生的;概念结构包含使用不同推理形式的多样核型,大多数概念不具有充分必要条件;理性是具身的,属于人们推理的基本形式,身体的推理形式通过隐喻映射到抽象推理模式。总之,这种具身性理解在人们的意义和思维结构与内容的所有方面发挥着中心作用。两代认知科学是“离身性”对峙“具身性”,或是“形式解析哲学的假设原理”对峙“非形式解析哲学的假设原理”,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使得对“真实”的研判也有不同。

  各种指称理论与真实问题的探讨是解析哲学的中心议题,因为解析哲学的分析程序依据它们来填补符号与世界之间的裂隙(gap)。解析哲学的符号系统实在主义使得指称与真实问题的重要性更为沉重,在诉诸真实符合论的前提下,抽象符号与指称世界之间的鸿沟需要对应性联结的弥合。解析哲学具有两种指称理论,一是认为指称为何取决于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二是认为特定人的指称行为决定其指称为何,即指称的决定是有因果的。作为符号的词语形式与世界之间的裂隙被呈现为:(1)自然语言句子与命题之间的裂隙,命题是由抽象符号构成的语言中立结构;(2)符号结构与世界之间的裂隙;(3)自然语言与形式语言中用来表征自然语言各方面符号之间的裂隙;(4)形式语言符号与语言集合论模型中的任意抽象实体集之间的裂隙;(5)世界的集合论模型与世界本身之间的裂隙。这些裂隙都是难以弥补的棘手的问题。具身实在主义的介入对“真实”问题的理解则有助于科学的通情达理,它区分了不同的理解平面,真实与否是相对于不同理解的科学解释层面的。比如一个物理主义者主张只有客观存在的事物,即独立于任何物理的身体的任何理解的存在,而对物理事物概念化的过程离不开理解过程。从具身实在主义的角度看,不存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与对世界本质研究的分离,认为“真实”取决于“理解”,则对物理主义者所显示出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关注的是科学解释与激发的性质以及为科学解释的目的而被视为的“真实”。这意味着真实被定义为相对理解的真实。

  与宏观层面真理取决于理解一样,微观层面的真实同样取决于人们的理解,这种真实是具身性的。没有理解就没有真实,任何真实都必须以人类的概念化、范畴化与可理解的形式存在。具身性真实与理解紧密关联,并不是绝对的客观真实,它不同于人们在传统理论中对“真实”的看法。同时,具身性真实也不是纯粹主观的真实,主观真实是完全以人的意志建构的真实,与客观事物及世界毫不相干,具身性真实需要人们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作用而获得理解,包括对人类交际、文化、制度、活动的理解与经验。这些可成为社会性真实,社会性真实只能是具身性真实,因为脱离了理解则意义无存,例如道德、民主、权利、义务、自由、公平、正义等概念。具身科学实在主义引发了相应的科学具身真实观。莱考夫所认为的真实进入了认知科学的范畴,因为这有赖于人类理解的本性,包括何为概念、何为隐喻以及如何为情境设定框架。基于具身性的多重平面性,莱考夫所指的“真实”可解释为人们对于所处环境中现实情境下所需要的概念上的设想,或人们为了生存、达到特定目的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妥当且可行的理解。

三、概念隐喻真理观评析

莱考夫概念隐喻真理观以经验主义立场、具身实在主义观点力驳纯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真理问题要害,以概念隐喻思想为利器,用联系的、发展的哲学观点重新审视了真理问题,形成了概念隐喻的建构真理观。具体表现在:首先,真理不是独立于人的身体、大脑而客观存在的,而是基于人的心智、对世界及自身的理解,作为人的心智产物真理是被建构的;其次,真理不是脱离客观世界的人的主观臆造,而是基于人的感觉系统、肌动组织与外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交互作用产生的,作为人的理性认知真理是被建构的;再次,真理不是先验不变的意义表述或系统符号,而是经由概念隐喻映射产生,与情境性理解目的吻合,是相对于概念系统的,作为人的隐喻思维真理是建构的;最后,真理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而是符合相应情境的客观世界的相似性描述,是动态的、开放的、需要不断完善的理想真理的逼近,不会存在绝对真理。这种隐喻建构真理观,相较于之前亚里士多德的符合真理观、布莱克的视如真理观以及戴维森的替代真理观,在对隐喻的认知和对哲学的真理问题研究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发展。

  尽管如此,概念隐喻真理观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为语境性局限。一是关于“真理之真”与“真实之真”的有关“真”的探讨稍显薄弱与模糊。通过研读对比莱考夫著作原本与译本,研究发现文中频繁出现的“truth”一词在其不同阶段出版的著作里指代较为模糊和混乱,在前期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truth”多指真理,但在探究真理的例证之中真理、真实与真值的各种表述常常含混,难以区分;在后期出版的《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中“truth”多指真实,例如“实在主义与真实”、“隐喻与真实”的论述,由于其论述的具身性和概念隐喻多个会聚证据等具体问题多处于微观层面,讨论的是陈述的真实问题和真实与否,因而“truth”多译为真实。但同时这里的研究已是基于成熟的范畴化研究和认知无意识、具身心智及复杂隐喻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到认知科学和哲学层面的探讨,对于真理问题的系统研究是显得欠深入的。二是对真理本质的表述尚处于片面的、不完善的模糊表达。尽管莱考夫竭力论证了真理不是客观存在的绝对真理,不是主观臆想的脱离客观世界的任意想象,真理不是独立于人类身体、大脑的离身的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判断,真理不能脱离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等,但真理的科学表达理应为何并未给予明确的说明,仅以排除法赋予真理更多的不可为,抑或是以“真理取决于理解”、“真理是经验主义的”、“真理是具身性的”、“真理是情境性的”、“真理是永远逼近理想真理的”等特征性作为表达方式来诠释真理义涵。如此,对真理本质的研究尚显不够明晰和精准。但无论怎样,概念隐喻真理观的建构已然为莱考夫体验哲学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尝试进行了一次对莱考夫真理观的系统性挖掘,由于企盼对其相关研究面面俱到,不免有疏漏之处,希冀所有对此研究的学者继续推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