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朝鲜使臣朴永辅笔下的中国形象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夏文化论坛 热度: 15726
王秋硕 徐东日

  

  同治元年(1862年,朝鲜王朝哲宗十三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朝鲜王朝派出进贺谢恩兼岁币使团。李宜翼是正使,朴永辅担任副使,李在闻为书状官。该使团于次年四月四日回到朝鲜王朝。朴永辅根据此次经历完成了诗集《锦舲燕槎抄》。本文以该诗集核心内容“燕行杂言一百绝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解读他笔下的中国形象和他的中国认知,进而探析此时期朝鲜王朝士大夫阶层的思想特点。

一、“尚文治”的中国形象

朝鲜王朝自建国伊始就是以儒学治国。因此,儒家思想是朝鲜王朝士大夫们对“他者”形象进行评价的最重要的标准。“大清尚文治,圣庙仪咸备”(出自第八首),后一句是他将清朝定义为“尚文治”形象的原因。所提到的圣庙仪式活动是指清政府官方的祫礼祭祀。实际上,他还从清朝人的日常生活这个角度塑造了“尚文治”的中国形象。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作者在清朝都看到了“礼”的存在。

(一)威严而隆重的祫礼祭祀活动

诗歌第六首“午门外祇迎,岁暮行祫礼。黄屋小轿中,坐七岁天子”。诗句中所提到的七岁天子正是同治皇帝。根据1842年燕行使臣赵凤夏的《燕蓟记略》记载,在午门前“太庙祫祭后还宫时祇迎”是朝鲜使臣们在玉河馆停留期间应行的公役之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祫礼是自周代礼制延续下来的重要祭祀活动。1861年农历八月咸丰皇帝驾崩。不久,咸丰帝的独子载淳即位。该祫礼是同治皇帝登基后初次参与的大型祭祀之一。所以,无论之于国家层面还是同治帝本人,这次祭祀活动是别具意义的。在这样隆重的场合里,朴永辅选取了祭祀的侍从和仪仗队这个角度进行了描写。第七首诗歌“侍从十五六,仪仗五六十。仪仗不入庙,午门外仍立。”不算参加此仪式的清廷文武官员、其他藩属国的进贡使节等人员,单就侍从和仪仗队人数至少有六十多人。后两句反映出他们所遵守的祭祀规矩不同,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威严。诗人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引发读者对祫礼祭祀的流程、隆重的程度等方面的联想。

(二)清朝人日常生活中的“礼”

第二十四首“大抵华人士,宽弘古意敦。不因风雨废,送客必门中。”诗人描写了中国读书人风雨不误地为宾客送行,称赞的是主客分明的谦逊和礼让,更深层的意义是对倡导温柔敦厚品质的儒家文化的推崇。像这样的生活细节诗人还描写了很多。

  1.宴席中的文化体验

  诗句“啖?脂去尽,饼饵半和糖”(出自第二十五首)从猪肉油脂去除的角度,说明宴席上有并不油腻的荤菜。“半和糖”是说饼类等食品并不全是甜味。诗人从味觉的角度表明宴席饮食有清淡的特点,这正与朝鲜民族喜清淡的饮食习惯相契合,暗示了主人的用心和对客人的尊重。在后两句“分饼输空器,殷勤劝客尝”中,“分”和“劝”这两个动词将主人热情地请他品尝食物的仪态凝练地描写出来。第二十六首诗歌着重对中国的酒类进行了描写与品评,“北酒厌香怕,南醪药气嫌。细倾觞不尽,随减辄随添。”他从嗅觉和味觉的角度,表达了对散发酒香的北方产的酒和散发药味的南方产的酒都不中意的看法。不难理解,这是因为它们和烧酒、马格利(浊酒)、果酒等朝鲜民族传统酒类差别很大。“细倾”一词强调倒酒的节奏缓慢、速度平稳。“觞不尽”表明主客之间不是那种一饮而尽猛烈地饮酒,是有细品的含义在里面。“随减辄随添”强调的是随着饮用,酒又续杯。诗人从酒杯这个意象勾勒出极具动态和画面感的斟酒与饮酒的过程,渲染出斯文的饮酒氛围,流露出儒家“中庸之道”的文化意蕴,引发读者对主客之间对话等细节的联想。

  

  这四首诗歌记录了诗人一次备受礼遇的做客经历。朴永辅不仅描绘了丰盛而不失清淡的宴席,也生动地呈现了宴席上的礼节,勾勒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愉悦气氛,生动地刻画出主人的热情与好客。虽然他并没有交代关于主人的身份等信息,但是读者们依旧能够从主客之间其乐融融的聚会氛围中,想象出主人和客人都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形象。诗人不仅品尝到了中国味道,感受到了“礼”的存在,也找到了与朝鲜民族饮食文化的相似点。这是“他者”——“中国形象”中接近“自我”的一部分。言说他者,也是言说自我。可以说,朴永辅对这种饮食习俗与宴席文化的喜爱也是源于对自我的肯定。

  2.春节期间的文化体验

  无论是在朝鲜王朝还是清朝,春节都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第三十一首写的就是玉河馆内春节期间的模样:“拜岁投红刺,纷纷各局人。借供诸器玩,与我若相亲。”“拜岁”的含义是拜年,“刺”是名帖。春节为使节们提供了互相拜年、互赠名帖等交流的机会,整个玉河馆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第三十九首描写的则是民间春节的模样:“车柱与船板,贴红皆祝词。祥寿诸福字,墙溷亦无遗。”

  这两首诗句反映了春节在清朝与朝鲜半岛传统的主要差异。一是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式有些不同。虽然朝鲜民族也有贴写有吉祥寓意的字等风俗,但是他们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将写有祥、寿、福等字样的纸张贴在车柱、船板、墙面甚至是厕所上。二是关于色彩信仰的不同。两首诗歌都提到色彩“红”,表明中国人对红色的使用和喜爱。有学者对中国人尚红习俗进行了探析,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中国人对太阳和火神的图腾崇拜、祈福迎祥的民族心理和热情向上的民族性格。但是,无论是春贴还是衣着等方面,朝鲜民族往往钟情于白色。这与他们卵生母题等朝鲜民族神话传说、崇尚朴素的民族性格等因素有关,他们自古就有“白衣民族”的称号。

  3.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智慧

  第八十三首诗歌“为农务薥黍,奚但食其实。所贵用其竿,薪?兼做室”说明所种植的粮食主要用于食用,而木材直接用于房屋的建筑。第八十四首诗歌“马粪勤收拾,沿途无定处。须曳满一筐,肩荷骑驴去。”整首诗歌是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农民一路走来,沿途上捡来的马粪装满了背篓,又把它扛在肩上,骑着驴回家。动物粪便有生活燃料、农作物肥料等用途。这首诗说明了清朝的农民们十分重视动物粪便的使用。通过这两首诗,诗人勾勒出了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画卷,使人领略到尊重自然、物尽其用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智慧。朴永辅对这种农家生活方式的肯定,不只是因为他同样出身于农耕文明的社会因而对大自然怀有同样的敬畏之心,还在于物尽其用、利用厚生等思想正是朝鲜王朝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朝鲜王朝的历史上,实学思想为朝鲜王朝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到国家的大型祭祀,小到拾粪的这种生活细节,诗人都看到了“礼”的存在。朴永辅对清朝“尚文治”的评价,饱含着他对清政府的赞赏之情,是从文化的视角刻画了正面的中国形象,也表达了对朝鲜民族的肯定。

二、地大物博的中国形象

“大”字是作者塑造清朝正面形象多次使用的词汇之一。它有多重含义,包括建筑的宏大壮观、物产丰饶、贸易的繁荣等等,也表达了所见到的清朝实际景象与其想象中的中华形象相契合的观点。

(一)恢宏、中正的宫殿建筑

将总共五首描写清朝皇宫殿宇的诗歌放在文集最开始的位置,这足见作者对清宫建筑的关注。文集第一首诗聚焦的是紫禁城,“太微紫微垣,紫禁城内外。桂殿玉楼间,银河横一带。”紫禁城因和天帝所居的紫微宫殿比照而得名,有“君权天授”等内涵。诗人由星宿太微和紫微写到紫禁城又联想到银河,形成了天—地—天的立体的叙述空间。在诗人看来,以紫禁城为中心所形成的宫殿群足以和在银河天帝的宫阙相媲美。他旨在突出紫禁城的雄伟和超脱凡俗的美感,也生动地表现出它给诗人带来的震撼感。“阙门石虹霓,算步五十三。行至当中处,白日亦沉沉。”这首诗歌描述了他进入紫禁城行走了53步,所见的太阳是深隐沉静的样子。由低到高的叙述视角具体而形象地刻画出紫禁城深广的特点,也给读者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在内城九座城门中,诗人最中意的是“当中不偏侧”(出自第四首)的皇家专用城门正阳门。它的建筑格局充分体现了儒家审美标准之一的“中正之美”。始建于明代的太和殿是紫禁城中体量最大且等级最高的建筑物。通过诗句“未见太和殿,虚劳来远程”(出自第五十二首),诗人非常直白地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这饱含着身为燕行使节对燕行责任的恪守、对宗藩体制的认同等含义。这些拥有恢宏气势、象征着威严与秩序的建筑彰显了清朝作为大国的品格。

(二)清朝境内气候的差异性、贡路的复杂和物产的丰富

朴永辅是来自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朝鲜半岛,而中国北方是季节分明的温带季风气候。诗人在清朝境内逗留长达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经历了中国北方冬春交替的时节。这不仅让他充分感受到了两国气候的不同,而且领略到了清朝地域的广博。第六十二首“皇城红杏树,早者已飘零。关外犹冬候,过辽草更青。”诗人选取杏树和青草这两种植物意象来描写它们生命状态的差异。通过对这种共时性物候特征不同的描写,他不仅说明了关外和关内气候的不同,而且暗示了两地距离的遥远。

  清朝境内的燕行之路并非都是坦途。“草洼与铁坎,其地尽坎洼”(出自第五十五首)、“石路车穿凿,沙途少变迁”(出自第八十六首)、“在山泉亦浊,泥揽万车行”(出自第八十七首)等诗句十分形象地描述出所经历的坑洼地、沙石地、春季开化后的泥路等路途。虽然旅途的辛苦溢于言表,但是相关书写呈现了清朝境内燕行路途的遥远与复杂。“小童乘大马,随意一条鞭。羊豕群千百,应区分划然”这样放牧的场景,在地形狭长且以山地为主的朝鲜半岛是很难见到的。它反映了清朝拥有发展畜牧业优质的自然环境,而且暗示了畜牧业的繁荣。

  诗句“北地多皮草,玄靴贵贱同”(出自第四十三首)说明皮草是北方的物产。诗人发现在中国北方冬季和初春,无论平民还是贵族普遍穿着黑色的靴子。这种穿着方式意味着黑靴的制作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物尽其用的哲学思想是蕴含在其中的。除了列举山楂、驴等北方特产之外,作者还将视野放眼到了全国——第十四首“关东易州烟,云贵川广药。标扣与缎绸,苏松人所作。”他简练地说明了烟草、草药、绫罗绸缎、纽扣是不同地域的代表性特产。相关内容的书写,诗人绝非只是为了科普性地介绍。这背后倾注的是作者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这个叙述方式反映出作者深受经世致用、利用厚生等实学思想的影响。

(三)繁荣的贸易

关于清朝的贸易状况共有三首诗歌。第五十三首诗歌反映的是清朝国内货物的运输与贸易活动。通州因为是“京杭大运河”和漕运的最北端而成为清代全国性举足轻重的商贸中心之一。诗句“千年车辙迹,穿凿若深沟。”诗人用夸张的手法通过描写北京与通州车辙印迹之深,凸显了沟通的频繁与商贸往来的络绎不绝。第三十首“银复还归彼,绫罗宝玉光。诸商来各处,开局玉河傍。”该诗歌通过钱币的循环流通,丝织品和由玉、金、银等打造的商品的多样反映了玉河馆中使节贸易的繁荣,也说明了清朝政府对使节贸易的重视和支持。

  第四十七首“万国攸渊萃,波斯百宝储。此来心所羡,用臂与行车。”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参与贸易的国家之多和交易物品种类的多样。手臂和车这两个意象写出了交易的频繁。清朝国际交易的规模令诗人羡慕不已。这在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的朝鲜王朝是见不到的现象。“心所羡”不仅表达了对他者——清朝国际贸易与交流繁荣程度的赞赏,也是针对自我——渴望朝鲜王朝的统治者改变闭关锁国的状态。此时期,以朴珪寿等为代表的朝鲜王朝后期实学思想家提出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改善国民经济等观点。朴永辅的这份羡慕之情也是对这种实学思想的肯定。这是他思想进步性的一种体现。

(四)优良民族传统的继承与民生问题的解决相结合

诗人对清朝强大的原因提出了一个观点,是满族“不变来时仪”:满族没有放弃自身优良的民族传统。他选取了柳这个意象进行了描写。“民间广泛流传的满族神话、传说则表明‘尚柳’习俗在满族先民时代就已存在。”“尚柳”是与满族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思想文化有关。满族人有祭祀“佛多玛玛”(即祭祀“柳枝娘娘”)、小儿成长佩戴柳木弓箭、女子出嫁吃柳叶做成的饽饽等习俗。满族入关已二百多年,但他们对柳树的崇拜没有变。

  “杨柳复杨柳,一村又一村。大野相终始,直连山海关”

  “千三百里柳,无一树垂杨”

  “碧柳为妆点,村客尽美哉。宫室与器用,于斯亦取材。”

  诗人亲眼所见,清朝境内保留着大面积的柳树种植,不仅带来视觉的审美效果,而且对柳的崇拜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伐柳还栽地,孙枝几世生”(出自第七十一首)说明有“退柳还田”的事件发生,促进了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这充分表现出清王朝的统治者对国家治理的励精图治和注重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优良品格。朝鲜民族自古崇尚柳。例如,朱蒙神话就涉及柳花的崇拜。“柳花也作为东国圣母和东北亚的圣母而根植于后人的意识”。作者以柳这个意象对他者进行言说有增强感召力和信服力的作用,更容易引发朝鲜王朝的统治者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利用等问题的关注。

  面对地大物博的中国,诗人在歆羡之余饱含着渴望朝鲜王朝统治者积极治国安邦、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的期许。反观此时的朝鲜王朝,势道政治使得朝政纲纪混乱。天灾的发生使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例如,1859年汉城(今首尔)发生霍乱,死亡非常严重。百姓哀声哉道,与统治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问题为朝鲜王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注定衰亡的负面中国形象

辛酉政变之后的清朝面临着巨大的统治危机。诗人在塑造清朝强大形象的同时,也描写了清朝的艰难困境。诗人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呈现清朝注定衰败的命运。

(一)社会风气尚奢靡

诗人在北京的琉璃厂看到了“朱葫大于缶,烟杯列担端”(出自第十六首)。体型比盛酒的瓦器“缶”还要大的“朱葫”在诗句中只是一种象征,代表稀奇古怪的物品。这反映了当时消费者们的猎奇心理和商人们擅于制造卖点的商业现象。作为吸食鸦片的重要器具之一“烟杯”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说明它是一个畅销品。鸦片消费量的问题在第五十首里有交代,“鸦烟如筤箬,近日遍诸方。闻出西天竺,年年四万箱”。“四万箱”只是一个概数,旨在说明清朝鸦片进口量和消费量的巨大。实际上,“中国土产鸦片在鸦片战争之后兴起,逐渐取代印度鸦片占领了中国市场。”这两首诗歌形象地揭示了吸食鸦片在清朝社会日常化的现实。第十七首“名曰琉璃厂,五色交斑斓。令人迷不出,三十六万间。”朴永辅指出琉璃厂规模较大,点明了物品制作技术的精良、交易物品的新奇与花哨、人们商业意识较强的特点。“三十六万间”诗人是用夸张的手法从供给的角度,揭示了那些与民生不相关的物品需求量庞大的一个负面的社会现象。奢靡之风是溢于言表的。

  第二十九首诗歌“年例冬行译,红参复白银。近来新定式,一万四千斤”。它表明当前的朝贡清朝不是不计较得失的。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将自身的经济危机转嫁给朝鲜王朝,朝鲜王朝俨然变成了维系清朝统治的一个支援地。崇尚奢靡的社会风气与“积贫积弱”的清朝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凸显了大清王朝的腐朽。

(二)清朝的内忧与外患令人忧虑

第八十八首“镌石诸名胜,乾隆御笔多。此间犹内服,江浙六巡过。”诗人表达了对康乾盛世的怀念。这里运用了古今对比的手法。此时在江浙一带活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尚未平息,给上至清朝的统治阶层、下至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重创。有学者指出,单就人口而言,“估计太平天国战争中苏、皖、浙、赣、闽五省人口损失大约达到了7000 万人”,“若以五省计,战前人口约为1.57 亿,人口损失了大约45%,几达战前人口的二分之一。”不过,相比清朝外患严重程度的描写,诗人对这一内患的描写是很委婉的。

  第九十首诗“天地将夕阳,西方金气盛。长驱入大都,英法一时併。”“天地”指代的是清朝,在首句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清朝正走向衰落的观点。“金气盛”指的是西方在武器、船只等方面的强大。后两句诗描写的是清朝与英法联军之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九十一首“胡彼遇洋夷,畏之如虎貔。一夫折菙打,千百皆披靡。”虎貔一句是比喻的用法,凸显了西洋军队的威力。菙,本是荆条之意。洋人折一枝荆条就能震慑清军,运用夸张的手法讽刺清军战斗力的不足,渲染了西方列强的所向披靡。

  第九十七首“北虏入中原,原应水胜火。如今木遇金,何以不摧挫。”在中国朝代五行说中,明代是火,清代是水。诗歌前两句写的是清入主中原的历史。前文提到,满族有尚“柳”习俗。所以,后一句中的“木”指代的是清朝,“金”指代的是西方列强。作者利用“金克木”的五行相克理论说明清朝在对阵西方列强的失败。这三首诗歌非常形象地刻画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面对西方列强处于劣势地位、走向没落的中国形象。

  “洋国强无敌,专机器械精”(出自第九十六首)是朴永辅的西洋观,后两句“华人械巧者,何不学之成”是应对策略——中国的振兴在于学习西方的技术。这是他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的肯定,隐含着对清朝刚刚兴起的洋务运动的期待。第九十九首诗歌的内容为,“安得东南海,沿边万里城。江河入海口,铁闸一齐城。”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主要攻击的是清朝的沿海地区。这首诗强调的是沿海海防建设的重要性。在第九十五首诗中,朴永辅认为在海寇难防的当下,北京作为都城是很危险的,提出了清政府应该考虑迁都至地势险要的崤山和函谷关一带的建议。

  进入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也不断地向朝鲜王朝提出门户开放、进行通商等要求,甚至做出了挑衅的行为。单就19世纪40年代而言,以英法两国为例。1845年,英国的军舰在没有得到朝鲜王朝允许情况下,在济州岛的西海岸进行测量后归国。“40年代中后期,法舰两度侵犯朝鲜沿海,先后停泊于忠清道洪川外洋和全罗道薪峠岛沿岸”。所以,朴永辅的海防治国思想和向西方学习技术的观点不只是为了防御,也有强国的目的。这是在认清清朝与朝鲜王朝在海防和科技方面力量不足和承认西方强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识。他的“建议”是双向的,不仅是针对清朝的统治者,也是针对朝鲜王朝的统治层。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燕行短暂的时间和有限的活动范围里,朴永辅的观察是十分细致的。任何的作家对他者的认知都会受到当时社会对他者集体想象的影响。清朝是大国的观念,是当时朝鲜社会对清朝的集体想象物。他从亲身经历的角度,塑造了清朝地大物博、物尽其用、崇尚文治等正面形象。他也从进贡物品的变化、崇尚奢靡的社会风气、内忧外患严重等角度,生动地呈现了清朝国运衰落的负面形象。清朝注定衰亡的观点,是他对此时期朝鲜知识阶层对清朝社会集体想象物的超越。

  从《锦舲燕槎抄》的创作风格来看,诗人秉持的是较为客观、中正的立场,语言质朴平实,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朴永辅流露出渴望清朝和朝鲜王朝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美好愿望,隐含着他对两国命运的担忧。他所表达的承认清朝的不足、重视对外贸易、加强海防建设、提倡向西方学习等观念,不仅是实事求是的,而且是与时俱进的。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朝鲜使臣们的西洋观日益成为影响他们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因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