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浅析小说《秀拉》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4448
周亭亭

  ?

  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浅析小说《秀拉》

  周亭亭

  【摘 要】概念隐喻在本质上来说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本文试图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去分析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既使得《秀拉》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加生动,也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黑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在白人文化霸权下的扭曲状态,以及概念隐喻的连贯性特点所带来的语言效果。

  【关键词】连贯性 概念隐喻 《秀拉》

一、前言

隐喻是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们话语表达和思维方式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连贯性和系统性是概念隐喻的两大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连贯性的应用会使得读者更好的理解整篇小说。

  《秀拉》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主人公秀拉不愿意接受黑人妇女的传统、平淡的生活,不愿意接受白人强加于他们的价值观念,所以决定打破在Bottom社区的常规。她开始采取消散、叛逆的生活,以显示她对残酷现实的反抗。在故事的结尾,秀拉被黑人和白人两个社区所抛弃,孤独的死去,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二、概念隐喻的连贯性

(1)同一目标域的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

  例如1:“争论是容器”和2:“争论是旅途”,这两个概念隐喻。在最理想的状况下,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对应关系:容器的表面越大,容器里的内容也就越多,映射到目标域上即是:随着争论的进一步发展,争论面也会变得越来越广,因而1的隐喻蕴涵就有“当我们争论时,争论面会越来越广”;同时,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随着旅途的进展,我们所走过的路面也会越来越多,进而映射到目标域上就是:随着争论的进展,争论面会越来越广。因而可以得出2具有和1相同的隐喻蕴涵。

  (2)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

  概念隐喻例句3:“理解是看”。例三这个隐喻是否与前两个具有连贯性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当我们旅行时,随着旅途的进展,我们所看到的就会渐渐增多,进而映射到目标域上就可得到:随着争论的进展,我们理解的越来越多。这就是例2与例3的连贯。

三、从连贯性分析经典小说《秀拉》

(一)同一目标域的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

  在《秀拉》这部小说中“Bottom”的概念隐喻也有多个。第一:Bottom是一种剥夺;第二:Bottom是一种逃避;第三:Bottom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从这三个概念隐喻可以知道,他们的目标域都是Bottom。同时他们有共同的隐喻蕴涵:首先Bottom原意即为“底部”,所有 生活在底层社会成员遭受了很多白人的歧视,甚至有些黑人一辈子都是白人的奴隶,他们被迫接受白人为他们设定的规则和法律,没有话语权。所以,无论Bottom是一种剥夺,还是逃避,抑或是一种毁灭力量,他们都隐喻着黑人在白人社会的艰难处境。虽然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强调目标域的不同元素,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更能清楚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和文学风格。

  (二)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

  《秀拉》中四个不同的概念隐喻:Bottom是一种剥夺;水是毁灭力量之后的重生;火是拯救灵魂的毁灭力量;胎记-黑玫瑰是独特的身份印证。

  生活在Bottom社区的成员,他们不敢和白人抗衡。他们还不敢去追求自己的身份。他们的权利被剥夺,由此可以得出概念隐喻:“Bottom是一种剥夺”。在小说中多次死亡都与水与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得到两个比喻:“水是破坏力量后的重生”,“火是拯救灵魂的毁灭力量”,由于在底层社会所遭受的不平等,黑人无法忍受了,于是他们选择了水或火来结束生命以此来反对白人社会。正是因为在底层社会的痛苦经历,所以他们选择了利用破坏力量,例如水和火,来拯救灵魂和获得重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在Bottom社区所遭受的剥夺和不平等待遇,那么破坏性的力量,如水火可能就不会存在。换一种说法:如果没有“Bottom是一种剥夺”这个概念隐喻,“水是破坏力量的重生”和“火是拯救灵魂的毁灭力量”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所有这些行为都有一个目标:胎记-黑玫瑰是独特的身份印证。秀拉的胎记实际上是一种隐喻,秀拉用自己的一生来追求自己的黑人的身份印证,所有这一切发生在Bottom社区,无论在底层社会的痛苦还是与死亡相关火和水这种毁灭力量,其目的就是要突出秀拉追求黑人文化的认同以及黑人的身份印证。因此,“Bottom是一种剥夺”导致“水是破坏力量后的重生”和“火是拯救灵魂的破坏力量”这两个隐喻,但是这三个隐喻的目的是追求黑人身份认同,换句话说,目的是就是“胎记—黑玫瑰是独特的身份印证”。

四、结语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概念隐喻,其目的是更具体的表达写作意图或是引起读者的共鸣,然而如果能更加注重概念隐喻的连贯性特点,那会使得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的融会贯通。本文通过对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中概念隐喻的连贯性的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连贯性在多个概念隐喻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2]托尼·莫里森,胡允恒译. 秀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作者简介:周亭亭(1988-),女,山东枣庄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专业。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