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周和
?
时间的吆喝(外一篇)
熊 菲
石老爹死了,我是挨了批评后知道的。
我这个人很贪睡,一躺在床上就十几个小时。只要是星期日准得躺一天,不吃也不喝,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躺在床上领会人生的真谛,人生的真正快乐,莫过于蒙头大睡特睡。只要在家,都是父亲吆喝我起床,不然就会睡到日上三竿。今天父亲吆我起床,一看钟七点半了。跑步下楼,看见人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聚在一堆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管他,我在寻找豆腐脑儿,我喜欢吃的豆腐脑儿呢?
咦,石老爹未来摆摊子。
上课,迟到了。晚上放学回家,父亲告诉我,石老爹死了,是被一个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撞死的。
“新鲜豆腐脑儿——”我到新学校上学的第一天清晨六点,就是这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我的美梦。你说讨厌不?
第一回吃豆腐脑儿,是学友刘洁带我去的。
“你刚来不熟,今天早上就吃我的,楼下有个老爹,姓石,专卖豆腐脑儿,只有他的豆腐脑儿又白又嫩,少水多汁,又多糖,不像别的摊子,掺点糖精了事。最难得的是现在什么都涨价了,别人卖一块五一碗,独他的依然卖一块二,如果你肚子大,就拿比碗大一些的盆子去打,也是收一块二。我刚来的时候就占了一个月的便宜。这条街的学生和教职工都在六点半到他的摊前早餐,你若哪天没有听到他的吆喝,上课,你准会迟到。不信?咱走着瞧。”她指了指街头说,“走吧。”
果真摊前人很多。
无论是刮风下雨,打雷落雪,每天早晨六点到八点“新鲜豆腐脑儿——”充满整个街头。我曾经暗暗祈褥,石老爹你病一两天也好呀。
石老爹身体真棒,一年来连喷嚏也未打一个,每天,我的好梦都被他的“新鲜豆腐脑儿——”撵走。
石老爹的豆腐脑儿是先吃后付钱,也有吃完就走的,他从不去追讨,过后有人问他,他说:“可能是忘了带钱,唉……随他。”后来也有人来补钱,他也不拒绝。有几个采购员在他那里吃了一年,一抹嘴就跑了,被一伙青工抓了回来,狠狠地揍了一顿,“石老爹一家老的老,小的小,还要养你们这帮杂种!”石老爹却为那几个采购员打圆场,说他们也许忙,忘了。
“石老爹死了,我们不但不能占便宜,还老是迟到。”刘洁抱怨地说。那黯然的神情,似很怀念他。
后来,刘洁买来了闹钟,也于事无补,生活犹如一日三餐缺了油盐,很乏味。
“新鲜豆腐脑儿——”是错觉,还是石老爹返阳了?这声音怎么这么像他。
一天,我突然听到楼下又传来豆腐脑儿的叫卖声,还夹着流行歌曲,一看钟正好六点,匆匆下楼,这声音是在石老爹摊前的一个录音机发出的。一大清早被人愚弄了,自然很恼火,满脸愠色,正要开口骂,一碗香喷喷的豆腐脑儿送到眼前,咦,是一个学生哩。一打听,才知是石老爹的孙女。“要是像你们一样考上这所市重点高中就好了,可惜未考上,我的小美人。”石老爹的孙女倒是很会说话的哩。
假若像我一样贪睡,挥霍父母的钱财,而不好好上课……假若我像你一样,没有父母支助读书,假若……我不敢再想了。
我年轻的生命,怎能缺少时间老人的吆喝。
大拇指的力量
儿时,最大的嗜好是植树,尤其是杨树。植杨树最大的好处是不需买树秧,就在老树的身上选一根皮色好而俏嫩的枝条砍下来,往地下一插,铲几锹土拍紧,使风吹不动,细伢摇不动就行了。来春它便会发芽,抽条。次年便根深叶茂,三五年便可成林成材。记得2004年我父母双双下岗,无能支付我的学费和住宿费,更别说租住学区房了。母亲想到我栽的杨树,对父亲说:“把菲儿栽的杨树砍了吧?”次日父亲砍了杨树,带我到学校交了学费和住宿费,一向沉默的父亲向我扬起了大拇指,这是父亲沉默的褒奖。
从此,我倍受鼓舞。第二年在屋前房后我一下子就栽了二百多棵杨树,成了全湾细伢们的典范。每位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便说:“你看人家菲儿多能干!”如是我又成为了全湾细伢们嫉妒的目标。一个风高月黑夜,细伢们一鼓作气将我栽的二百棵杨树抽了个精光。第二天,我不得不将杨树重新插好,并在树林搭了一个茅棚子,与杨树同甘苦共患难了。镇上来村里蹲点的王政委见了说:“小小年纪,在此风餐露宿,不怕么?”我摇了摇头,说:“父亲向我扬起了大拇指!”“照你这么说,你是得了父亲大拇指的力量哟”。他抚摸着我的头,一边笑呵呵地说,一边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叔叔才是好样的,做了带枪的官。”当时的我,也天真地向王政委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考上市重点高中了。我常常将大拇指的力量馈赠别人,也从别人那里得到力量的回报。2015年暑假我在团市委参加团干培训,结束培训的晚会上,铁山区团干长孙君上台唱歌表演时,由于嗓子的原因,她唱到一半就没有勇气唱下去了。我当即默默地伸出右手,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迅速调整音度,把握音速,将不想唱下去的半首歌唱完了。孙君在全体团干的热烈掌声中伸出大拇指向我走来,左手紧紧拉着我说:“竖起你的大拇指,这是年轻朋友的需要。”是年春节,她给我寄来了一张贺年卡,卡上还有她画的一个伸出大拇指的拳头,在大拇指处印上了她大拇指的指纹,并题词:人生需要大拇指。题赠熊菲君共勉。此卡至今还放在我的案头,时时提醒我向您竖起大拇指——好样的!
人生需要大拇指——赞美的力量。
黄周和
责任编辑:郑 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