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跨越鸿沟:当代中国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关系重构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4374
吴朝阳栾忠恒

  ?

  跨越鸿沟:当代中国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关系重构

  吴朝阳1栾忠恒2

  【摘 要】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和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分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二者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也不尽相同。二者之间的分裂和矛盾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健康发展,必须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加强沟通和交流,并为此构建必要的制度性平台。

  【关键词】学术化马克思主义 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 重构

  近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两种主要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工作者承担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本清源,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并根据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使命;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则承担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从而把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来的历史使命。二者之间本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目前的中国学界,二者事实上却呈现为某种程度的分裂状态。

一、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分裂

(一)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间,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涵盖一切,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统一于意识形态之中。学术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都是在意识形态的统领下进行的,学术化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理论舞台。

  (二)对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马克思主义学术化进程的开启

  改革开放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以教科书为载体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受到了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越来越多的反思和质疑。正是在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过程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发展进程。部分学者不完全认同教科书提供的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式,而是把理论视野转向马克思的原初文本,通过“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走近马克思”等口号来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在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话语体系的过程中,立足于解释学方法,出现用“以马解马”取代“以苏解马”和“以西解马”,从而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研究路径。

  (三)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逐渐分裂

  随着这种学术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者和宣传教育者之间存在一种或隐或现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既体现在两个理论队伍之间,也体现在理论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和大众化取向之间。某些从事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人往往看不起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的人,认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政治权力的传声筒,他们的研究工作也只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附庸,并不具有真正独立的学术意义和价值。而某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的人也会轻视从事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人,认为他们的所谓学术研究脱离现实的政治发展,充其量只是象牙塔中的一种自娱自乐,并不具有真正的理论价值,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品格。这种对立情绪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中,有某种程度的代表性,在某些大学的课堂上表现尤为明显。

二、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差异

(一)二者研究对象存在差异

  尽管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对象,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为中心,从马克思主义原生形态的经典文本到次生性的经典文本,追根溯源,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则把经过理论提纯之后,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系统规范的知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对象。

  (二)二者主要内容不同

  学术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内容较为开放,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方面面。既面向马克思的文本,揭示其文本中所呈现的原初理论逻辑,同时又借助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于现代西方的其他学术资源来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其研究内容早已溢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三大领域,扩展到文化批判理论、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相比较而言,教科书体系的内容尽管也在不断调整,但仍然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领域之中。

  (三)二者研究方法不同

  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较为灵活。为了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近年来,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充分利用了西方流行的各种学术思潮,借鉴了大量国外人文学科甚至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这种研究范式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主导性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由于大量援引西方学术资源,因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主题和话语体系上存在某种相通之处,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世界搭建了重要的理论平台。尽管这种现象也一度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应该承认,这些研究方法的引入客观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相比较而言,尽管教科书体系也在发展,但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上,仍然是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贯穿教科书体系的始终。

  (四)二者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不同

  某种意义上,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通过对教科书体系的批判而走上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道路的。因此,学术化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即便不会选择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也往往会选择一种相对疏远的学术姿态,刻意的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某种距离。为了保持自身的学术特色,往往用相对生僻的新概念表达和包装自己的学术观点,用文本研究代替对当下现实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研究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研究。这种研究在廓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脉络和内在逻辑上,有其重大价值,但也面临着一种新的理论风险。即这种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如果过度迷恋概念梳理与逻辑建构,重新把马克思主义引导向概念和逻辑的精致理论世界中,那就有可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还原为一种纯粹的理论抽象,从而丧失其面向现实,变革现实的实践性本质。相对而言,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和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担负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功能。这种关系本身无可厚非,但教科书体系在担负这种功能时,对官方意识形态必然保持一种紧密伴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使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一种相对单一的理论形象。马克思的丰富理论内容也被化约为相对单纯便于理解记忆的公式化内容。这种状况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当,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很容易沦为一种更为隐蔽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

三、构建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和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关系

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和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这种分裂和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价值和合法性基础。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在面向现实的基础上走向深入,也不利于宣传教育工作者自觉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通过理论的彻底性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因而,跨越横亘在二者之间的鸿沟,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就具有极为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立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解决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和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分裂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色是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些耳熟能详的语言,都说明马克思并非一个纯粹书斋式学者,概念性的逻辑思辨并非马克思的理论追求。因此无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研究在抽象的理论逻辑中走多远,都不能离开现实实践的地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研究只有回归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和动力。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表达,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无疑和现实实践之间保持天然的一致性,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历史的丰富的,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满足于我注六经式的机械理论诠释,只能使其弱化成社会现实的传声筒,而无法承担真正的理论教育功能。

  (二)加强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和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学术交流

  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和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一个侧重普及教育,一个侧重发展提高。二者有分工,但更需要合作。二者的差异绝不应该扩大成为分道扬镳的危机。

  首先,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要适应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需要。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不能满足于象牙塔内的自娱自乐,而应该走出书斋,走向民众的日常生活,用更富有学理的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民众。只有这样,批判的武器才能转化为武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才能具有改变现实的理论力量。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功能,同时又从民众的生活实践中汲取更多的实践智慧,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思想资源。

  其次,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需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繁重的教育宣传任务,但这仍然不能成为满足现状的借口。近年来,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眈于沉重的教学工作,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研究,导致部分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学术观点陈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出现低水平重复,严重影响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教科书体系的现成理论,而应该主动学习和理解学术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进展,提升自己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水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思想渗透力,更好的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三)构建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和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互动的制度化平台

  除了推动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和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理论互动,消除两支理论队伍之间的心理鸿沟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要构建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者和宣传教育者之间积极沟通交流的制度平台。一方面,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宽广的平台,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形成有效的机制,积极鼓励学术化马克思主义走向现实,走向公众,走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讲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真正能够用于提升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韩庆祥,张艳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J].“中国图景”——近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进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作者单位:1.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海口经济学院公共课部)

  作者简介:吴朝阳(1974-),男,河南平舆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栾忠恒(1976-),男,辽宁鞍山人,硕士,海口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社科联2012年度课题“跨越鸿沟:马克思主义学术化与大众化关系重构”(项目编号:HNSK(GJ)12-37)阶段性成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