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和合兼容的中华文明是“一带一路”的文化起源——阿拉伯埃及汉学家、翻译家穆赫森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观察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夏文化论坛 热度: 16832
黄学呈 张福贵 哈赛宁

  【内容提要】基于作者对埃及汉学家、翻译家穆赫森·加尔法尼(Mohsen Fergani)教授的采访,记述了:穆赫森的学术生涯;2018年8月穆赫森参观访问贵州的见闻和对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兼容性的认识;穆赫森翻译阿来小说《尘埃落定》情况和他对中国文学多样性、丰富性的认识;穆赫森翻译《老残游记》情况和对中国文化自省精神的认识。穆赫森的基本翻译理念和对当下“中译阿”相关情况的见解。及穆赫森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古代中国人开拓的“丝绸之路”是多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通道,当代“一带一路”的文化起源是和合兼容的中华文明。

  本文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埃及的汉学家、翻译家穆赫森教授。基于作者对穆赫森教授的访谈,系统介绍:穆赫森学术生涯,翻译中国经典文本、研究汉语言文学的情况,近期文的学翻译和文献研究视野,及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观察、对世界文明交流的见解。

一、汉学家、翻译家穆赫森博士简介

穆赫森·加尔法尼博士(Dr.Mohsen Fergani),埃及人,1959年出生于伊斯梅利亚省,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The Faculty of Al-Alsun,Ain Shams University)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翻译委员会成员,埃及国家翻译中心中国语言文学专家组成员。中国著名中东学者和阿拉伯语泰斗杨孝柏先生的博士弟子。

  穆赫森的学识和成就得到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广泛的认可。2011年43届开罗国际书展上,穆赫森获得主宾国中国的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阿文学翻译与出版奖”。2013年8月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6年1月20日,在埃及开罗,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为他亲手颁发了“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