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问道》是作家徐兆寿教授在甲午年奉献给读者的一部精神大餐。作品一经面世,即轰动金城,并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研讨会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赞誉。
这是一部探讨知识分子面对荒诞和空虚的现实,遭遇精神危机的作品。小说着眼于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创设“荒原”意象,采用双线交叉的艺术布局,运用虚实兼用的写作手法,多维刻画了陈子兴和夏木两个学富五车却困惑迷茫,把荒原作为精神依托的两代知识分子的形象,生动诠释了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关系。
小说讲述了两个人,或者说是两代人的跌宕故事。
作品的一条线写的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及其心路历程。夏木,大学毕业自京城到地处荒原的西远大学任教,经历了当右派、被劳教、做农民、再高考……一系列波折,平反昭雪后重在西远大学教书,在嫉妒排挤和其它诸多不顺心中出走荒原。另一条线写的是新一代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中的经历与精神碰撞。陈子兴,中学时代与老师相爱。黄老师因不堪社会重压而出走。他读研后回到荒原当了西远大学教师,与夏木成为忘年之交。夏木出走,他苦苦寻觅,无意中偶遇已经失踪20余年的黄老师。大喜中,黄老师却不幸亡命于地震。陈子兴抱着她的骨灰离开西远大学,去了他们都曾向往的希腊。
小说描摹了20世纪50年代至当下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态、心灵轨迹和精神彷徨,时间跨度长达一个甲子。在空间上,小说冲破大学校园的囿禁,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置放于社会沧桑变迁的大背景下,在一系列社会重大变革中叙写其工作生活、命运沉浮,以及群体内部、群体与社会的精神撞击,跨越了大学与城市、大学与农村以及荒原与北京、上海乃至国外。小说特别注重对知识分子心性、心境、胸怀等内心世界的书写,揭示了知识分子孜孜不懈的精神求索。作品宏观上气势磅礴、纵横捭阖,节点上细致入微、开掘深刻,堪称是一幅新中国社会史和知识分子命运史、思想文化史的恢宏长卷,其中有如椽巨笔的大写意勾勒,更有重要断面上工笔重彩的刻画,被学者一致誉之为近年来“精神性长篇小说”不可多得的佳作。
《荒原问道》成功地塑造了两个知识分子,或者说是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夏好问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培养出的一代知识分子形象。他生于京城,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为免受政治运动的劫难背井离乡,孤孑委身荒原大学,因一首诗歌被同类在曲解中无限上纲,和许多优秀知识分子一道被打成右派,在荒原上的农场接受劳教。在那场国人熟知的大饥馑中,他逃出农场,留下一条活命。为了生存、也为了在不遭政治运动的冲击,他决心远离城市、远离知识分子聚集的是非之地,埋名与当地大队书记的女儿钟秋香结缘。20余年间,他种地、放羊、当民办教师、乡村医生,与秋香生养了三个儿子,且不断经历着坷坎。高考制度恢复时,命运阴差阳错地把他送进西远大学。拨乱反正中,夏木冤案得以昭雪,他又重启教书生涯。夏木精通文史哲,医术高明,是学生的精神偶像。而他本人却因遭受当年迫害过他,当下又是系主任的山之宽的打压排挤,也受到部分不学无术者的嫉妒和畏惧于权势者的躲避。这些,又一次使他陷入痛苦的沼泽。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与学术专制的山主任、种种社会“新潮”观念、权势和不正之风以及不和谐的家庭生活抗争……他遵从算命先生“少言避祸”叮嘱,钻在自己构建的堡垒里,苦苦在精神荒原里寻觅道路。最后离家出走,匿迹于西部荒原世界。夏木的形象,一个典型的殉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形象。
“我”,小说中的一号主人公陈子兴,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从荒原腹地走出,戈壁大漠养育了他。他中学时与年长自己20岁的英语老师黄美伦相爱。他们越过了男女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师生暧昧的“丑闻”暴露后,“我”和“她”的人生运动轨道都发生重大改变。“我”失去了当年学生优先选择的中专入学考试机会,不堪重压的黄老师则从学校蒸发。黄老师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她的离开瓦解了“我”的多米诺长城。许多年后,陈子兴在苦读中完成了从荒原放羊娃到大学老师的角色转换。刚毕业时,他身上躁动泛滥。在与夏先生说天道地、谈古论今中,他暂时找到了心灵停泊的港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递增、婚姻的不幸,他再次陷入困顿。这是一次如同浩荡海啸的困惑,几乎颠覆了他的“三观”。他有丰富的知识,却不知何去何从,好似一条找不到灯塔的船,迷失在浩瀚的海洋。此时,与他灵犀相通的夏木又突然失踪。在寻找夏先生的过程中,陈子兴意外遇到更名换姓的黄老师。他的前方似乎出现光明。他开始再一次寻找着自己前行的方向。黄老师在做慈善事业中不幸殒命于地震。陈子兴茫然地捧着自己心上人的骨灰走上飞机,去了他们许多年前就向往的希腊。
小说为读者揭示了新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同际遇里的精神嬗变与追求。
《荒原问道》中的夏好问和陈子兴,在时代上是相差30年的两代知识分子。他们的家庭出身、成长的社会背景和走过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对自身归宿的设计定位也不同。夏木步入社会就遭遇了反右背景下的多舛命运,他拼命融入农村。陈子兴生在荒原,为摆脱贫困的生存环境,千方百计想走出农村。但是,作为同在大学任教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强烈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有中国传统儒生所具有的共有特质。在小说里,作者还用强烈的宗教元素,暗喻了东西方文明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撞击与融合。小说中的两个主角,都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但当他们在接受了佛教的濡染和基督教的冲击后,对自己曾经固守的“道”开始了新的探索。《荒原问道》,既是对前方新路的探索,更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
作品通过对夏木和陈子兴形象的刻画,折射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乃至国人的迷茫、困顿和求索。作家准确把握了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生存现状和文化心理,以艺术化的手法还原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孤独,为读者打开了一面前人未曾开启过的大门,是一部大写中国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厚重之作。
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回答了当代中国“不能丢弃传统优秀文化的根与本,也要与时俱进地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样的社会大命题。
作品通过不同时代社会思潮和众生言行心理的描述,将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活跃但又缺失主流文化思想引导、盲目跟风的乱象呈之于读者,通过主人公夏木、陈子兴与众不同的文化理念秉持以及由其导致的现实生活中遭遇,用鲜活生动的形象告诉人们:我们的社会不能没有主流文化,我们既要坚守老祖宗数千年创造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又要不断创新发展和发扬光大祖国文化,还要兼收并蓄地包容吸收优秀异域文明,让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在不断汲取营养中根深叶茂、永远先进。
《荒原问道》让我看到了中国西部的现实荒原,也帮助读者认识了眼下包括知识分子
内的国人心灵荒原,还前瞻出走出荒原的途径——必须构建先进的主流文化。
小说告诉人们,无论现实的荒原多么贫瘠,只要人们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生生不息地顽强创造,才能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营建出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无论精神的荒原中如何荒芜,只要人们固本培元,在不断探索中培植滋养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正能量,成长于中国几千年文明沃土上的先进文化,必将会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这就是这部小说要表达的思想。
我期盼现实的大地郁郁青青,更期盼精神的原野葱葱茏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