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林徽因同窗的阿婆

时间:2023/11/9 作者: 湖海·文学版 热度: 19853
趙翼如,曾为新华报业集团资深编辑、记者。后供职于江苏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客串过央视编导,主持过《现代快报》人文副刊《行者》。著有散文集《倾斜的风景》《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等,曾获冰心散文奖。

  《与林徽因同窗的阿婆》是赵翼如诸多散文中的一篇。干净而又节制的文字如同山间泉眼渗出的水,清新扑面、清冽甘甜。在亲和、穿越的情节中,作者把思想收藏于细腻的刻画背后,让一段尘封的历史在隐忍的叙述中,变得深厚而传神。

  人文依精神唯美,阿婆与文字同在……

  春节期间,父亲从家里翻出一张老照片,是阿婆和林徽因的合影,她们曾经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窗。

  很多年我一直困惑:阿婆,一个气质优雅的留洋女子,何以隐身为留守主妇?家人对这段往事讳莫如深。

  她是昔日的上海名媛。无锡娘家,和显赫的荣家是亲家。30年代她就和杨廷宝等人一起游历欧洲。

  那年我到上海出差,照例去武夷路上的一栋小洋楼看望阿婆。

  晚饭后,她忽然把我带到二楼卧室,在暗影中低语: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有些事总要让你晓得,今天给你看几样东西……她推开了封存已久的门,于是,我看见了她收藏了60年的建筑草图,连同她收藏的自己。这是上世纪20年代江湾新上海市中心政府大楼建筑设计图,由她和夫君赵深共同设计,曾获设计方案竞赛第一名,她留有亲手设计的部分底稿,还有上海南京大戏院,现在是上海音乐厅的等相关设计资料。她叹息着说,哎,从前女人说是水做的,一结婚很快就被圈成了一口井,成了整天围着家转的屋里人。

  阿婆的事业刚开始,孩子相继出世,紧接着日本人来了。赵深决定去大后方,让她留守持家。

  她耐心等着。积数年甘苦,却等来了男人另有故事的传闻。

  隐痛,在得知实情那一刻,我明白是什么了。换一个旧式妇女,也许容易认命。男人嘛,一盘菜通常是吃不长的,总要换些小碟子小碗。

  结局是阿婆的包容。也许这就是中国式女人,即便是头脑睿智的新派女性,处理家事也是老式做派。

  阿婆的独特,在于她用一种智慧自救——任凭线条在纸上不规则地蔓延。直线弧线斜线,纵横有致的线条排列出各种建筑轮廓……隐隐有钟楼的尖塔,那细细的光束已把暗夜照亮。

  当她悄然打开草图时,黑夜就被关到门外去了。她在孤独的想象力中自我回旋。“把生活欠下的,交给美去完成吧。”

  草图,是她精神的泄密者,“在白天我什么都不是,在晚上我就是我。”

  莫泊桑小说里有个场景:一对被人遗忘的老年舞蹈家,在巴黎郊外的墓地,忘情跳起已成“绝响”的宫廷舞蹈,整片树林和满天星星是观众……

  我看见了惊心动魄的沉默。沉默中,那些线条自由地穿行于生活与梦想之间,渐渐转化成阿婆的淡定眼神和从容姿态。活在她嘴边的,只有“宽容”,“与不幸和解。”

  夫君被打成“特务”坐牢时,阿婆却毅然“分享艰难”。乃至最后为赵深扶柩理丧的,也是阿婆……

  那一夜,阿婆还给我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赵深的词条。一本厚厚的大书,就覆盖在她自己薄薄的草图上。

  历史的真实,也许就隐藏在这样的细节里。细节多半是隐没的,就像无人知晓阿婆的名字。(我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中国近代建筑师”的名册里,看见了阿婆的名字)

  我更喜欢慢慢变老的阿婆。那时我家收到最多的来信之一,是阿婆的:繁体、竖排、不时夹几个英文。那些字长得一脸老祖母的慈祥,透着干净、健朗。

  那次临别,阿婆一直送我到大门口,站在那里反复地叮咛:把背挺直!

  印象中,阿婆的腰板总是挺直的,70岁还登上黄山峰顶,开起口来仍呱啦松脆,似有一股子气从头撑到脚。我隐隐觉得,假如她眼神里多一些无助多一些软弱,是不是可以活得更舒展些呢?因为男人通常更容易向眼泪和弱小倾斜。

  没过多久,阿婆就把自己交还给天地,连同自己的数万元存款也都捐给了慈善机构。数万元,在上世纪的80年代,真算得上是一笔不菲的数目了。

  我的单位,一度在民国建筑集中的南京颐和路,父亲曾来带我走了一圈,指给我看长辈的设计留痕。父亲说,阿婆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留洋的女建筑师之一。他亲眼看见过阿婆参与设计的图样,只是她自甘隐入背景。后来,赵深到南京,参与设计了民国政府、外交部等著名建筑……还获过中山陵设计方案一等荣誉奖。

  可不知为什么,我眼前只飘动着阿婆的草图,那里有一个生命的秘密信息,让我看见了一部厚重大书的背影。那些建筑,是男人站立起来的作品,很像猝然凝固的浪头。可浪头的依据是水,是水做的女人。建筑的整体,整块石头整块砖,全是叫这些草图这些水给砌牢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