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教育事业历来倍受重视。宋元祐年间(1086年~1093年),梧州已有县学、府学,这是梧州有史书记载最早的教育机构。明代,梧州兴办了一批社学和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创办梧州府中西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梧州府中学堂,这是广西第一所中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梧州冰井学堂,后改为师范学校,是广西第一所师范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梧州中等蚕业学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梧州创办的广西大学,为广西第一所大学。
梧州中等蚕业学堂是广西最早创办的职业教育学校。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广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莫遗贤、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徐启明、广西大学校长白鹏飞、广西省粮政局局长严海峰、梧州专员公署专员欧仰羲等,均毕业于该校。
黄旭初(1892年~1975年),广西容县杨村镇东华村人。曾任旅长、师长、军长、绥靖公署副主任,中将加上将衔。自1931年起,连任广西省主席19年。
1908年7月,黄旭初进入梧州中等蚕业学堂读书。他性格豪爽,讲究义气,与性格相投爱好相似的长洲人严海峰、恭城人莫遗贤、苍梧人欧仰羲等四名同学结为拜把兄弟。
说起拜把兄弟,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黄旭初在梧州中等蚕业学堂就读时,因家中有急事要回乡,但身无分文,便向家中较为富有的陈姓同学借钱作路费,陈姓同学当时一口答应,回家后对父亲说明此事并向父亲要钱,可是陈父生性吝啬,不易信人,认为黄旭初借钱回家后如果一去不复返,山长水远,日后怎么去追还,便拒绝借钱。于是,陈姓同学婉拒了黄旭初借钱的请求。
黄旭初又向严海峰借钱,严海峰回家对父亲说起同学的情况,严父是一个摆渡船的船老大,虽不是很富有,但是也爽快地答应借钱,严父对严海峰说:“人人都会有急难的时候,解人之急如救火。”严父进入房间,打开钱箱,把几日摆渡的船费全部拿出来,凑够了黄旭初回家的路费,这使黄旭初极为感激、终身难忘。
在抗日战争前的七年里,黄旭初作为桂系首脑之一,巩固广西行政基础,扩大广西财政收入,发展广西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因此被誉为桂系的“管家”。这七年中,黄旭初以省主席名义,采取了七项主要措施,其中最有名的是广西独有的教育措施:国民基础教育制度。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是1933年广西省教育厅长雷沛鸿提出来的,得到李宗仁、白崇禧支持,而实施此国民基础教育制度的则是黄旭初。1934年黄旭初以省主席名义公布“国民基础教育六年计划”,规定每村(街)设国民基础学校一所,并设立分校;每乡镇设中心国民基础学校一所,并设立分校。学校设专职教员,经费由县款开支,县款不足,由省款补助。规定校舍设在公有房屋内,若不合用,由民团后备队及学区内各户负责建造。学生分为五种:初级前期班,收6岁至12岁儿童入学,肄业两年;初级后期班,收初级前期班毕业生深造,肄业两年;高级班,中心校兼办,收初级后期班毕业生深造,肄业两年;短期班,收12岁至18岁失学青年,肄业一年;成年班,收18岁至45岁成年人,修业四个月。以上五种,第一种、第四种、第五种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并强迫入学,第二种、第三种可自由入学。所有课本统一由省教育厅编印。并规定,凡学龄儿童,限1937年以前一律受过初级前期班教育;凡失学青年和成人,限1938年底以前一律受过短期班或成年班教育。规定成年班教育,在夜间或农闲时进行。
至于国民中学,从1935年以后,要求各县陆续创办。国民中学肄业期两年,招收国民基础学校毕业生和有同等学历的青年入学。课程有普通课、技术课,目的是培养有文化和有生产技术的青年,教学上着重于社会训练,不专作升学的准备。这种教育制度,当时也是广西独有的。
此项教育制度,对提高广西国民素质与加快广西发展,功不可没。有资料记载,当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想当年,广西是一个穷省,又多年饱受战争之苦,能拿出钱来搞义务教育是不容易的。这多亏雷沛鸿的主张,李宗仁、白崇禧的支持,黄旭初的筹划。
广西后来成为当时中国两个“模范省”之一,也是南方唯一的模范省,其许多措施的制定,黄旭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4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广州、香港相继沦陷,9月12日,得知梧州当局已经下令疏散,梧州思达医院(现工人医院)院长华理士组织全院职工,把可以转移的物资和器材都搬到驳船上。这些驳船是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专门调来供思达医院使用的。在此战乱时期,梧州的交通工具,尤其是水上交通工具非常紧缺,黄旭初专门调来驳船供思达医院使用,可见华理士与他交情不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