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节气,是新茶采收的时节。
清明茶,是指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清明前采制的新茶叫“明前茶”),是当年的第一批春茶。清明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香高味醇,口感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谷雨茶,是指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谷雨前采制的新茶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其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茶叶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
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将军展开旌旗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雀鸟的舌头,被称为雀舌。
清明茶与谷雨茶同为茶中佳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他认为,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喜爱品茗的文人雅客,有诸多诗句咏之。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茗坡》曰:“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唐代僧侣有饮茶风尚,晚唐著名诗僧齐已写有三首与谷雨有关的茶诗,其中一首是《谢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该诗表达的意思是,谷雨前,采茶人在轻雾笼罩的茶丛中采茶,因为只摘翠绿的嫩叶,以致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满筐。尽管谷雨佳茗难得,但诗人还是迫不及待地招来邻院的客人品尝新茶。
在人们的传统理念中,总认为清明茶比谷雨茶好。还有的人热捧明前茶,赶的就是一个“早”字!而为了这个“早”字,买茶的人要付出银子的代价。明前茶和谷雨茶,两者价格相差甚巨。虽然,清明茶细嫩品质好,但两三泡之后,味道就变淡了。而谷雨时采制的茶,泡出来的茶叶舒展、鲜活得如枝头再生,染得春光盈眼,且茶香浓郁浑厚,久泡仍余味悠长。啜一口,顿觉缕缕清香溢出,尘世间的浮躁和烦恼尽皆散去。所以,爱茶懂茶之人常把谷雨前采摘的茶珍藏起来。

因为生长在气候温和的春季,所以谷雨茶有温凉去火的功效,可以用作茶疗。在谷雨前后采集的茶叶色泽青黄嫩绿,闻之清香,嚼之微苦中带清凉。这样的茶叶能打油茶喝,打出来的油茶色泽橙黄纯净,品之清香四溢,满口生津,妙不可言。谷雨茶没有一般茶的浓度,却清甜甘口,令人齿颊留香。
受气温影响,谷雨茶发育充分,叶厚汁满,这也是谷雨茶的特点之一。这样的谷雨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受到茶客的欢迎。
位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的塘坪村山高谷深,峰峦起伏,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自古以来,六堡镇就以塘坪村黑石山古茶、四柳村芦荻古茶、不倚村恭州古茶三大古贡茶闻名。在谷雨前采摘的六堡茶,更为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