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林克武赋诗梧州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江月 热度: 27230
刘道德 文/图

  林克武赋诗梧州

  刘道德 文/图

  

  图为林克武为梧州所写的诗歌作品。

  又来游故地,双喜共鞭舟。

  八桂东门户,西江要塞喉。

  群峰来五岭,万水会梧州。

  文塔重天耸,白云两粤浮。

  乡村更旧貌,城廓起新楼。

  自古繁华郡,风光不胜收。

  这是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克武游梧州时即兴抒写的一首诗。

  林克武是广西陆川人,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活动于梧州、贵港、贺州等桂东南地区。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赋诗作文和泼墨挥毫,创作了一批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并先后出版了《东风颂》《又生诗草》《林克武诗抄》及一批书法作品选集。这些诗作大多是缅怀他热血青年时投身革命的往事,诗句铿锵激昂、热情澎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笔者保存有林克武亲笔赞美梧州的诗作30多篇,从这些诗中可看出林老对梧州的感情很深。

  上世纪60年代,林克武在自治区当秘书长,兼广西区直机关干部业余大学校长,因此他经常到该校在梧州开设的中文系现代汉语班讲授古典诗词及新诗创作、赏析课程。林老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听了他的课,学员们受益匪浅。他有时还与学员以诗唱和,师生感情融合。后来,我每当到南宁公干,都会抽空到区党委大院宿舍拜访林老。

  有一次,我看到林老的厅堂挂着一幅用行草书写的书法作品,作品是一首反映他在梧州的革命足迹的诗,诗云:

  当年烽火到梧州,

  几度重来感慨惆。

  正喜沧桑多变化,

  莫伤同辈早白头。

  此诗情感真挚,书法如行云流水。欣赏过后,我斗胆向林老索取他的诗作与墨宝。他欣然为我书写了一首诗,诗云:

  白云如海望漫漫,

  郁郁苍苍万里山。

  八桂江流同会总,

  波涛浩荡向天寰。

  林老虽身居要职,却十分关心他革命、战斗过的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他经常到这些地方调研指导工作,他还喜欢写缅怀故地,寄托情思,讴歌时代,赞美地方发展的诗文,还为地方挥毫泼墨。如,他为藤县撰写了珍贵的藤州史料文章,还写下诗文《遥望藤州念四王》:

  诗一:

  邕江浩荡会浔江,

  遥望藤州念四王。

  桂岭风云仍入望,

  钟山风雨岂能忘。

  偏安吴越终危困,

  局蹙东西怎骋翔。

  一古难填千古恨,

  干戈继起变沧桑。

  诗二:

  点数藤州大丈夫,

  四王功绩有谁如?

  江山变换开新史,

  岂是忠臣袁尚书。

  诗三:

  《藤县访苏亭》:

  逐客归来莫怨嗟,

  文光万古照天涯。

  藤州自立东坡阁,

  也放河阳一县花。

  诗四:

  浮金亭下访东坡,

  一县台楼对唱歌。

  尚有人问传史话,

  岂无万里旧风波。

  一次,林老轻车简从,从南宁到岑溪,一路清风一路歌,见大容山、岑溪在即,林老心情兴奋,写下了《邕州到岑溪》一诗:

  轻车千里到岑溪,

  水向东流日向西。

  一路青风如处胜,

  大容高耸白云低。

  1986年夏天,林老到蒙山调研。蒙山人杰地灵,林老瞻仰蒙山天王府后又赋诗一首,诗云:

  仰瞻天府吊天王,

  回首当年百感伤。

  万众突围思北伐,

  千山浩荡下三江。

  筹谋已失偏安早,

  壮烈空悲局势之。

  唯有人心长不死,

  今朝处处话洪杨。

  一次,林克武到苍梧县调研,看到龙圩古镇(现属龙圩区管辖)换新颜,他高兴地写下《过苍梧》一诗:

  又看苍梧万景图,

  老来两眼未糊涂。

  般般画色多新意,

  影照西江到海隅。

  非为山水到苍梧,

  也问苍生启我愚。

  辈出人才多俊杰,

  今朝又见展宏图。

  然后,他又再作《啖苍梧古凤荔枝》一诗:

  重来又喜啖香荔,

  道是西江第一枝。

  今日众生同饱腹,

  当年驿马苦奔驰。

  李济深先生百年诞辰时,为纪念李公,林老作词一首:

  承中山衣钵,帅民革旌旗,望延安高塔而仰止,思民主救国而奔驰。闽海兴潮浪,南天击鼓频,肝胆常相照,风雨共扶持。深悲日寇侵凌久,长恨三山拔倒迟,自有声名传宇宙,岂无功德万年重。

  1987年国庆节,梁广、温焯华、徐毕淑、林克武、彭伟宗、张阳、黎文棣等诸同志相聚山城,他们兴致勃勃登白云山揽胜,在云峰亭上谈笑风生。林老放眼远眺,山城尽在眼底,他诗兴大发,吟诵:

  陪君又上白云游,

  倚目天高好放眸。

  两粤河山同入眼,

  一江画影逐东流。

  浔江桂水会梧州,

  八面雄风绕府搂。

  浩荡波涛入东海,

  白云天际自悠悠。

  在梧州送别梁广、温焯华同志返粤时,林克武写下一首回忆革命情谊的诗,诗云:

  滚滚西江留不住,

  白云飘荡望悠悠。

  陪同一月听言教,

  共驾轻车喜漫游。

  踏遍桂山多胜迹,

  归来粤海更风流。

  平生不计征途远,

  伏枥何甘万事休。

  林克武一生钟情梧州。一次,我陪伴他游览梧州风光,途中,他多次吟诗表达对于梧州的爱。

  来到中山纪念堂前时,林老说:“我年轻时曾在梧州小住,游览过北山诸胜,现在故地重游,梧州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令人高兴。”言毕,林老轻声朗诵:

  犹有青春梦,情怀未尽酬。

  沧桑观变化,重上北山头。

  然后,我们又前往白云山风筝台,风筝台前满山翠绿,景色如画,微风拂过林老的鬓发,撩动了他的诗情,他又吟诵:

  极目南天不尽林,

  苍梧自古郁森森。

  凭谁点缀江山美,

  不负白云一片心。

  有一年“七一”前夕,我向林老约稿,并说明是在《梧州日报》的纪念“七一”专版上刊出。过了几天,他如约邮来了诗稿:

  为纪念“七一”《梧州日报》来信索诗

  (一)

  当年抗日过梧州,

  小住北山脚下楼。

  记得往来多志士,

  鼓吹报国有雄谋。

  (二)

  羊城烽火接西江,

  来往苍梧共策量。

  秃笔至今思《战报》,

  雄怀当日寄沙埇。

  新书处处传真理,

  戏剧村村演救亡。

  志士从戎投笔去,

  工农联合保家乡。

  一次,我们在桂江河畔,看到迷人的鸳鸯江清浊分明,林老触景生情,吟道:

  相亲相爱自作媒,

  两江无意水无情。

  如何得似鸳鸯水,

  万古风流不变怀。

  林老说:“我工作、生活在南宁,但我对梧州是长相思,经常遥想这座山环水绕的南方小城,真是‘邕江东去水茫茫,遥想苍梧旧思长。记得当年烽火炽,群雄竞起救危亡’。”

  我们从桂江码头乘一叶轻舟,飘过鸳鸯江,看到西江两岸的青山绿水,城廓新楼,林老吟唱:

  白鹤江头立,鸳鸯江上游。

  风光何处胜,共指系龙洲。

  面对看不尽的青山绿水,他感慨地说:“梧州古为百越之地,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四季宜人,像这样美丽的城市,叫我怎能不为之一再赋诗吟唱呢?”

  责任编辑:陈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