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龟苓膏
罗金陵
明朝时,街上有个叫李三的老人,懂些药性医理,平时常会进山采草药,偶尔帮人看看病。
有一年的酷热暑天,他患上湿毒。一天,他从山涧里捉得一只鹰嘴龟,又从山上挖来土茯苓,用文火煲了一锅靓汤,饮用之后,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感觉身上不再痛痒。解衣细看,湿毒红斑也消散不见了。“嘿,果真灵验!”李三为自己的疗法成功高兴得叫了起来。他知道,土茯苓有清热去湿功效,而金钱龟除了能驱除湿气外,还能旺血生肌。
之后,凡是暑热天气,李三便会如法炮制煲汤饮,既饱口福,又防治病疾。后来,李三又加入些生地、蒲公英、银花等药物,扩大疗效。为方便食用,他又把这些药物捣制成膏体,配上蜜糖,使之具有清热去湿、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的功用。街坊邻里知道李三捣制的龟苓膏能去除湿热毒症,都来尝试,均见效果。
由于龟苓膏性温和,不凉不燥,男女老幼皆宜,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李三也乐于推广,方便市民大众。渐渐地,人们形成了以食用“龟苓膏”作为预防和治疗热毒、湿毒的食疗习惯。
一些店铺作坊看到龟苓膏是个商机,也效法李三,在街边制作龟苓膏,用木桶盛着摆卖。
明朝末年盛夏的一天,骄阳似火,地上嫩绿的草叶晒得卷起了边。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而下。明军残部南逃到梧州,衣服全被雨水湿透了,然而,不到两袋烟的功夫,天又转晴,毒辣的太阳又当头照射。由于北方的官兵对南方的气候、水土不适应,纷纷染上了湿毒和热毒疾病,皮肤红肿痛痒,烦躁难忍。
军中有个医官,药方开了半个箩筐,官兵服用却不见效果,医官束手无策。一天,医官寻医到街头,看见店铺摆有桶装的黑色龟苓膏,感到好奇,便问有何功效,坐铺的刚好是李三,他告诉医官,龟苓膏有除湿毒热毒的功用。医官不信,试吃一碗,只觉甜中带甘,略有苦味,口感不错。第二天又来食用。三天之后,他发现身上红肿竟已消散,也不再痛痒,湿热毒疾渐愈。于是,医官奔回营中,叫官兵们上街服用龟苓膏,终于治愈了众官兵的毒疾。
此后,梧州龟苓膏名气越来越大,人们纷纷以吃到梧州龟苓膏为乐事。到清代,龟苓膏传到宫廷,连皇帝都知道了。于是,一些官员便到梧州来采购,并把龟苓膏作为名贵药膳,进贡给宫廷,专供皇帝食用。
经历了几百年,梧州龟苓膏制作得愈来愈精美,深受群众喜爱。南方其他地方有的街市上也制作摆卖龟苓膏,问之都说是“梧州龟苓膏”,有时还会郑重地加上“正宗的”三个字,以招徕顾客。
责任编辑: 张建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