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江月 热度: 27958
峥 嵘

  卷首语

  传承与创新

  峥 嵘

  2012年的梧州国际宝石节期间,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负责人来梧,专程到白云山四恩寺,拜访主持释成清大师,相谈甚欢。言及古苍梧之文化名人、中国佛学第一人牟子。宾主均有共识,认为有关牟子的史迹,应予发掘研究。

  梧州的文化积淀,丰厚而又贫瘠。丰厚者,资源丰富,源远流长;贫瘠者,缺乏深入的研究成果,缺乏影响力,更没有形成城市软实力。牟子的塑像伫立于骑楼城街头若干年了,但对于牟子的著作及其重大的学术贡献,人们却又知晓几许?

  文化需要发掘、传承,又需要创新。这是现代人面对的命题。

  本期刊出的《佛学大师牟子》以通俗易懂的笔触,描写了牟子在古苍梧研修佛学,与中国文化融会贯通,使外来的佛学通俗化、中国化的创新历程,牟子由此成为中国佛学第一人,据说“佛”字也是他发明的,用以概括那门来自印度的玄奥的宗教。牟子撰写的《理惑论》,成为中国第一部佛学著作。我们在引以为傲的同时,更需要学习传承牟子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开拓精神与文化智慧。

  在“红色五月”,值得学习传承的还有90多年前的“五四精神”,梧州虽偏于一隅,但在近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浪潮中,梧州人却一直是时代前列的弄潮儿。《五四运动在梧州》的作者陆雄林先生,以亲历亲闻的历史见证人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五四运动前后商埠梧州的风云际会,以及梧州人民的壮怀激烈。《永远的十九岁》讲述梧州乃至广西最早的共青团员钟云烈士的故事,他以十九岁的生命,谱写了广西青年运动永远的华章。《中山史迹遍梧州》历数了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三次驻节梧州的历史遗迹。中山先生也是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历史巨人,史学界认为他在梧州期间的主要贡献有三:策划北伐战争;提出新三民主义理论;规划西江流域建设蓝图。

  这种民主革命的传统,是梧州文化的又一个源流,另一种灿烂。

  黄健的《阳光之城——巴塞罗那》引领我们放眼欧洲的那一座古城巴塞罗那,她大约与梧州同龄,但知名度与软实力却不可同日而语。欧洲城市的现代化并没有大量的拆迁,他们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保留与保护了大量的古建筑、著名建筑,使之成为城市符号、文化名片。他们更保留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进行最完美的结合,并将这一切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绿色产业和文化产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新,更大的智慧。

  文化的血脉总是生生不息,难以割裂,正如出生于梧州的美籍华人画家蔡楚夫先生所说:“我跑了世界那么多地方,还是觉得中国好,梧州亲。乡月时时照我心!”阅读蔡楚夫其人其画,会令人感到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宛如精灵般把握自如游刃有余,他既是东方的,又是世界的;他既深谙传统坚守传统,又具有现代意识,不断追求、探索。

  这正是我们在创新中要把握之精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