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守望也是一种幸福

时间:2023/11/9 作者: 草地 热度: 24183
龚学敏

  我们得到的东西、事物,或者过程,越来越多。在眼下是不可否认的。并且,这种欲望在得到一种普遍的支持。欲望的膨胀,伴随着人性深处与生俱来的一些嗜好,植物一般正在拼命地朝着有着阳光的空间伸去。

  显然,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正以相同,或者更快的速度,从我们的手中渐渐地消失。尤其是我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事物和过程。那些瓷一样精致的东西,那些在我们的梦境中才恍惚出现的曲水、流觞、饮酒的文人、抚琴的歌者。那些对我们而言已经是越来越遥远的所有传说,包括粮食、火、犁田的牛、过河的桥、唐朝的诗歌、宋代的爱情……我们生活中曾经的所有,以及我们对生活本真的最纯朴的渴望。仿佛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当然,包括现实对诗歌的需要,包括每一个人心中仅存的诗意。

  纯粹的诗歌已经离人们的生活状态越来越远了。很多时候,我总是避免与关心我的人们谈起他们并不在意,但又不得不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迎合一下我喜好的诗歌。对此,我会和他们一样痛不欲生地,很快找一个他们关心的话题,然后,把交谈继续下去。

  关于诗集,关于诗人静子的诗集《守望牧歌》,在还没有正式出版之前,曾以打印稿的形式,在我的办公室素面朝天,找下些闲暇,就细细地读了一遍。一个冬天过去了。马尔康一个阳光明媚的冬天,一个让我越来越适应并且很是惬意的冬天刚刚过去。在文友们的一次聚会中,静子不仅给大家送上了一本单纯的诗集,而是把自己多年来的一种守望,一种精神家园中每一个人都不尽相同的经历,用诗歌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还有那些渴望着生活中有些许诗意的读者。

  守望,更多的时候,我会把这种姿势理解成向后的一幅作品。时间:很久很久以前。地点:曾经很多人物出场,目前只遗一主角的空旷。心态:黄昏时分。剧情:即将到来的黑夜。以及将要出现的黎明。

  诗人静子在《雪域听禅》中,给我们讲述了关于遥远的一些故事。

  “静静地屹立在山之巅

  默默地

  不曾说出一句话

  我们轻轻走近您

  听见了

  千年的梵音……”

  其实,马尔康这个高原小镇现实的存在,无不渗透出来白干年以前的传说。那些树,那些与树有关的事物,至今生长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为相互守望的一种见证和可以延续下去的可能。这种可能,在诗人的笔下:

  “古老的语言

  文字修行的定力与词性有关

  循着以印证心

  的山林

  向岩石进行求证……”

  这种求证,其实就是一种守望。在已经不再看重过程的现实,求证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就是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守望。

  守望是一种人生的姿态。对于还在崇尚精神生活,以及终将崇尚精神生活的人而言,都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抚慰。此时,一朵原本就是白色的云,向着更高的天空飘去,直到天空呈现出本来的空。云的存在就是一种过程,或者守望,如同静子的诗歌。

  最早读静子的诗作之前,认识静子之前,我和静子的先生是同事,在一个单位,一次闲聊中知道了静子是从读大学开始,就一直喜欢、同时坚持着写诗的少数人,直到这本《守望牧歌》的面世。

  也许诗歌已经不能给世俗的人们带来他们想要的东西了。但是,在诗歌的名义下,守望也是一种风景,也是一种幸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