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年代的印记是诗歌的标签,这就意味着特定时代的诗歌难免会受那一时代的影响,注定会打上那一时代的胎记。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诗歌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大众消费文化盛行的非诗时代,女性诗人却以自己美丽的坚守使女性以诗歌的方式得以展开,为我们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具有鲜明异质性特征的诗歌文本。很多90年代女性诗人都意识到,处于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女性诗歌,受制于大众消费文化的支配与宰制,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她们主动地适应大众消费文化的语境,并借助大众传媒发展女性诗歌,表现出女性诗歌与新媒体的互动。
据此看来,大众消费文化并非一味地扮演反面角色。首先,在某种程度上,女性诗歌与大众文化不仅有着对抗的关系,还有着合谋的关系,这也是90年代女性诗歌体现出一些有别于80年代的新质的重要原因。其次,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诗人能够以比较专业的精神对待诗歌写作:在她们那里,诗歌不再是消愁遣恨的工具,也不再是青春期苦闷的泄露口。再次,大多数90年代的女性诗人已经具有非常自觉的专业意识,她们对诗歌技巧孜孜以求的不懈探索和对阅读的重视,都表现出女性诗人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这也是90年代女诗人得以实现对80年代女性诗歌的明显突破,并形成不同于80年代女性诗歌的新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90年代女性诗歌,仍是有传统背景和现实活力的诗歌,是承续的诗歌,反思的诗歌,有包容性和更大可能的诗歌。
一 、 女性诗歌与新媒体的互动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对这个时代的冲击让人难以想象。1996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只有10万,但2008年7月中国互联网协会(CNNIC)《第2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已经达到2.37亿。这样的增长速度使得网络充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这种新兴媒体与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广告、时装表演、选美大赛等共同构成一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向传统精英话语的传统地盘侵袭。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播媒介实现了由纸质媒体向电子多媒体的飞跃,而作为网络这一电子媒体产物的网络文学也随之诞生,作为大众文化样式之一的网络文学不断得以创新和扩容,其“领土”前所未有地扩张。“最能体现互联网给文学带来变化的,是网络上诗歌的繁荣。”1993年起诗人诗阳使用电脑创作诗歌并通过网络大量发表,作为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的网络诗歌也宣告诞生。随后,在更多的网络诗人推动下出现了网络诗歌的勃兴。除了90年代诗人自发创办的几个大型诗歌网刊,如网络诗歌月刊《橄榄树》(诗阳、马兰、鲁鸣)、网络诗刊《界限》(李元胜)等诗歌网刊外,21世纪初诗人创建的诗歌网站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诗生活(莱耳、桑克)、诗江湖(南人)、诗歌报网(于怀玉)、丑石(谢宜兴、刘伟雄)、轻诗歌网(刘湛秋)、新诗代(海啸)、扬子鳄(刘春)、第三条道路(林童)、一行(严力)、女子诗报(晓音)、今天(北岛)、时代(九歌)、翼(周瓒)、蒲公英、独立诗歌网、乐趣园诗歌社区以及其他诗歌网站。此外,还有10万个以上的网页信息和上百个网站,商业性网站中的诗歌社区也有上万个。如果说上述提到的诗歌网站的创建只是诗人一种自发的民间行为的话,体现的是民刊在网络上的突起,比如《新诗大观》《界线》《诗歌报》等。它们凭着多年的雄厚实力,使诗歌在网络上四处开花;那么随后部分官方著名的诗歌刊物也纷纷开设网站,并因成熟诗歌作品的大批涌现和纸质诗刊与网络版的互动而引人关注。官方诗歌刊物网站的加盟对网络诗歌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大大促进了网络诗歌的发展,且有效改变了网络诗歌纷乱无秩序的状态。另外,各大诗歌网站年终也经常推出年度优秀作品或优秀网络诗人选集等,无疑加快了网络诗歌前进的步伐,这使中国的网络诗歌进入多元化时代。
在网络诗歌勃兴的90年代,女性诗人以其特有的风姿竞相亮相于互联网中的各个文学网站,90年代女性诗歌表现出与互联网这个新生媒体的积极互动。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共享、具有民间特性的电子平台上,女性诗歌创作出现了非常繁荣的景象。因此,互联网不仅为女性诗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女性诗歌的繁荣和女性诗人群体的异军突起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在诸多以诗歌为母题的网站中,亮出女性诗歌旗帜的论坛主要有:核心诗歌网中的女子诗报论坛(晓音、唐果等主持);诗生活网站中的翼·女性诗歌论坛(周瓒、穆青、翟永明等主持);中国女诗网(严家威、小羽毛主持)。在这三家被称为三足鼎立的女性诗歌论坛中,除中国女诗网外,女子诗报论坛和翼·女性诗歌论坛均是由女诗人主持,女性写作的纯粹女性诗歌集结地。”
在女子诗报论坛和翼·女性诗歌论坛这两个均以互联网为第一现场的纯粹的女性诗歌阵地,聚集了中国诗坛上最广大最优秀的女性诗人。她们不分地域、不论代际,也不做某一种诗歌主张和风格的限定,女性诗人自由地遨游在网络中,构筑着自己的网络诗歌世界,展现着女性诗歌写作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女子诗报论坛的主持人是女诗人晓音,在女子诗报论坛中活跃着300多位女性诗人,她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论坛中,既有来自国内各省市的女诗人唐果、丰收、白地、尘埃、施玮、王小妮、丹妮、李轻松、李见心、赵丽华、马莉、七月的海、黄芳、周薇、如水人生、紫衣、罗雨、安琪、荆溪、西叶、梦乔、丁燕、李明月、寒馨、李云、李小洛、巫女琴丝、君儿、唐小桃、冰雪莲子等的聚集,还有身居海外的华人女诗人施雨、施玮、虹影、井蛙、马兰等的纷纷加盟。这些女性诗人年龄跨度大,既有60后,又有70后和80后,不分年龄、不论地域、不分国界,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以自己的写作方式,自由地进行着风格各异的诗歌创作。多种写作方式的共存与并立成为女子诗报论坛的突出特征,这也使其成为互联网中包容性最大的一个女性诗歌论坛。
而在诗生活网中的翼·女性诗歌论坛的周围也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女诗人,如周瓒、翟永明、穆青、安歌、曹疏影、唐丹鸿、丁丽英、与邻、胡军军、吕约、伊索尔、弱水、白度、明迪、西平、阿芒、山桃花、张稀稀等。相对于女子诗报论坛而言,翼·女性诗歌论坛更强调理论性和学术性,而且还积极介绍西方诗学理论,翻译和研读西方诗歌。翼·女性诗歌论坛中的女性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上的理论意义远远大于诗歌文本的‘文化型’格调”。这主要是由该诗歌论坛的主持人周瓒所决定的。周瓒以其学者型的写作和诗歌批评影响着众多的论坛参与者,这使论坛中的众多女性诗人在进行诗歌写作和诗歌实验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于诗歌写作及诗学理论的研讨。总体来看,翼·女性诗歌论坛倡导写作上的宽容,但在宽容之中还试图探索和建立严肃的批评标准。用女诗人穆青的话来说:“我们无意于建立话语霸权,也决不想自立山头,我们的愿望,是能够切实地建构女性写作的共同体,建构一方自由交往和真实批评的空间;拒绝浮华的互相吹捧,拒绝不负责任的随意贬斥,也拒绝封闭性的自我欣赏。我们希望诗歌写作和理论建构共同前进,互相补充,互相监督,最终能够为中国的女性诗歌提高高质量的文本和有价值的批评话语。”
除了女子诗报论坛和翼·女性诗歌论坛这两个纯粹的女性诗歌网站外,还有许多网站也汇集了大量的女性诗人,如严家威、小羽毛主持的中国女诗网,莱耳主持的诗生活网,马兰主持的橄榄树网等,这些诗歌网站都成为女性诗歌的集结地。这些女性诗歌网站和女性诗人群体以磅礴浩大的女性诗歌阵容以及女性诗歌独具的魅力与坚韧,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顽强地舞动着女性诗歌的生命与力量。除此以外,在互联网上还有一些活跃于网络的“游侠女诗人”,如水晶珠链、上善若水、网络妖精、游踪、马兰、小棉袄、宇向、匪君子、尹丽川、沈利、宇舒、燕窝、子梵梅、鬼鬼、梦乔等。这些女性诗人并不固定于某个网站或论坛上发表诗作,她们散在地出现在各个诗歌论坛和网站中,也游离于整个女性诗歌群体之外,以独立自由者的写作姿态在网络中尽情遨游、书写诗歌,因而她们的诗歌创作显得更为随意自由、个性张扬。无论是聚集在女性诗歌论坛中的女性诗人群体,还是如同游侠一样在网络中漂泊的单个女诗人,她们都昭示着女性诗歌创作群体的不断强大,也在互联网上绽放着女性诗歌的生命。
可以说,女性诗歌与新媒体的互动,使其在互联网中得以尽情地绽放,也使女性诗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网络是一个庞大的多媒体,它为众多女性诗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但网络作为一个新生体,同时又考验着传统女性诗写者的一些思维方式,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的写作、阅读和传播方式。正如吴思敬先生所说:“诗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我们看到,女性诗歌因网络而有了新的艺术元素和想象的空间,并且形成了与纸质媒体诗歌不同的特色。如网络上的女性诗歌在表达情感时更加即时而张扬,也更加个性化,而女性诗歌亦因网络文化的切入而使其在表达的主题及表现形式方面有了更多的拓展与创新。但是完全消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界限是互联网的突出特征,这种特点对于女性诗歌自身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范式和权力话语之后,女子诗报论坛、翼·女性诗歌论坛等这种过去只能以隐秘和民间方式存在的诗歌平台能够在互联网这个自由、平等、共享的电子平台上得以自由地发声和发展。这些女性诗歌的论坛无论在选稿范围,还是在作者的覆盖面上,与纸质期刊相比,都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使得女性诗歌创作群体得以快速的发展壮大,而且大量女诗人能够以发帖的形式自由发表作品,这种自由焕发她们无限的艺术探索激情和写作的活力。另一方面,“大量良莠不齐的诗歌作品泥沙俱下,貌似自由的民间写作也容易引发某种集体狂欢热症,造成女性主体性的另一种迷失”。
二、 女性写作的个人化选择
在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全面进逼之下,诗的声音显得越发单薄而微弱。90年代的诗歌写作开始了有深刻意义的转变,诗人们告别集体乌托邦式的群体写作而进入个人化的写作。80年代的诗歌承载了太多的责任与使命,与其说诗人的写作是一种个人行为,倒不如说是一种集体行动。因此80年代的诗歌更多的是意识形态背景下的集体文本,而非个人文本。90年代的诗人们在一夜之间就抛弃了曾经强加于诗歌和诗人身上的重负,开始追求一种独立的个人写作意识,他们的“写作有意避开对峙的话语系统,拒绝成为带有任何意识形态神话色彩的艺术仪式”。这标志着80年代集体诗歌写作方式的解体和90年代普遍的个人化写作倾向的出现。综观90年代女性诗歌文本,我们不难发现90年代女性诗歌也出现了个人化倾向。正如谢冕所说:“在90年代,诗歌的确回到了作为个体的诗人自身。一种平常的充满个人焦虑的人生状态,代替了以往充斥诗中的‘豪情壮志’。我们从中体验到通常的、尴尬的、甚至有些卑微的平民的处境。这是中国新诗的历史欠缺。在以往漫长的时空中,诗中充溢着时代的烟云而唯独缺失作为个体的鲜活的存在。”很多女性诗人敏锐地感觉到了在90年代这个大众消费文化的时代,群体歌唱式的集体写作已风光不再。在这个非诗化的时代,诗歌正面临着一场重要的变革,进入了一个微观、多元的个人化发展阶段,以往那种宏大写作已不能表现当下泥沙俱下的复杂社会现实。要适应时代而又不被这个高度商品化和物化的时代所同化成为其体制的一部分,那么只有改变和突破以往的诗歌观念和写作方式,采取个人化的经验表述方式。除了时代转型的因素外,90年代女性诗歌的个人化写作也是顺应女性诗歌自身现代性变革的一种需要。众所周知,女性诗歌在90年代已经出现了种种写作的困境和危机,如身体写作的狭隘性日益彰显;写作题材取向的单一、写作技巧的粗制滥造和审美取向的媚俗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上述局限甚至一度使女性诗歌写作陷入困境。因此,在90年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女性诗歌自身现代性变革的合力因素综合作用下,女性诗歌必然要在90年代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在诗歌观念和功能以及诗歌写作方式上,实行一种个人化的现代性变革,开始一场个人化的也是现代化的先锋艺术实验。于是90年代女性诗歌以个人化写作的方式,走进当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视野中。
如果说80 年代女性诗歌还有统一的主题和风格特征,如女性诗人大多关注女性生存处境,从女性视角向传统的道德、伦理发起挑战,以自白风格为特征;那么90年代以来的女性诗歌则充分体现了个人化写作的特征,每个女诗人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写作个体出现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在众多的女诗人中,王小妮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近二十余年的诗歌创作中,她始终不为外物所动,坚持着个人化的诗歌写作,这使她越写越好,最终成为女诗人中的佼佼者,至今无人可以超越。无论是“女性诗潮中坚”的封号,还是近年来在文学和评论界频频获奖的荣誉,所有的这些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被动接受。她所做的只是做回自己。因为王小妮坚信自己的哲学:“事情只有从每个生命个体的角度去理解,才变得有意义”,“语言在后,体会在先。左右皆是人,自己就是自己。不要以身边的东西为参照物”。在王小妮看来,“诗人是个人主义者”,“而诗,只满足小众,首先满足了写诗的人自己,它就足够了,不能要求它不胜任的”。在王小妮那里,诗歌创作本身对于诗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最个人化的也是最深刻的精神生活。如王小妮写于1996年的《与爸爸说话》组诗,通过个人化的感受来写一个平凡男人的在世存在,经由做女儿的亲历得以渐显:“他在狭窄的暗处活着,在暗处的那个人,才是我真正的爸爸。”
正如著名诗人梁小斌所宣读的“首届中国新经典诗歌奖”授奖词所说:“诗人马莉是我们这个躁动岁月里安静写作的典范。马莉诗歌从一块‘白手帕’的飘扬开始,直至抵达《金色十四行》,其全部凝望均表达了天下经典诗歌的一个基本奥妙,这就是:在一定的尺寸上燃烧。马莉的贡献在于她把当代女性的日常生活提升到一个智性的高度,而令世人瞩目。马莉的诗歌恢复了中国古代女性词人的典雅传统,这个典雅来之不易,几乎要被暴戾撕碎。马莉诗歌精神里无处不在的纯净之光,终于演变为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的一个重要母题。马莉的诗歌尺度自给自足,无限柔韧,并且如此多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光芒,并不需要光芒的照耀’,我们完全赞同。”
三、 女性诗学理论的探索与构建
90年代女性诗人与以往各个时代的女性诗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们中的绝大部分既有自己相对成熟的诗歌观念,又能将敏锐的感觉和表达力,与良好的知识储备、思辨能力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成为90年代女性诗人区别于以往女性诗人的独特之处,也成为她们最大的优势。这不仅使这些女性诗人后来的创作优势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使众多的女性诗人越来越热衷于女性诗学理论的建构。或许在惯常的思维习惯中,女性一直被看作是感性与柔弱的代名词。传统观念认为,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的感性多于理性。但是这一论断,早就应该被改写和纠正。回顾以往的女性诗歌创作,我们确实看到了诸多具有感性表征的女性诗歌文本,透过这些文本的感性外衣,我们也能够依稀看到闪烁在这些感性文本之内的智性火花。无论是现代女诗人陈衡哲、冰心、林徽因、方令孺、郑敏,还是当代女性诗人晓音、周瓒、翟永明、李见心,她们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或有意或无意地都在追求着诗与思的交融。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与男性诗人多如牛毛的智性文本相比较,女性诗歌的智性文本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诗歌文本智性的提升一直是女性诗人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而且,很多男性诗人同时还是优秀的诗歌评论家,他们在进行诗歌写作的同时,还进行着积极而自觉的诗学理论建构。而长期以来,女性诗人在诗歌批评领域却始终缺席。这种长期缺席的境况与其说在是由于女性的思维特点使然,不如说是女性诗人没有意识到女性诗歌理论的建构对于女性诗歌写作的重要性所导致的。因此,女性诗歌理论的贫乏,使得长久以来女性诗歌的写作一直处于感性阶段而难以上升到智性写作的高度。直至20世纪90年代,很多女性诗人意识到女性诗学理论的建构对于女性诗歌的重要性,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女性诗学理论体系。如晓音在《女子诗报》创刊时曾提出女性诗人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诗歌审美体系。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女性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不仅需要有感性的诗歌创作者,更需要有智性的理论力量的加入——诗歌评论者的积极参与。二者就如同诗歌的双翼,缺少任何一只翅膀,女性诗歌都无法实现飞翔的梦想。女性诗歌只有实现诗歌创作与理论力量的多向度结合,才能构筑起坚实的女性诗学理论体系。因而,我们看到,在90年代女性诗歌批评的园地中,涌现出了很多女性诗人的名字,如郑敏、崔卫平、周瓒、翟永明、安琪、蓝蓝、罗雨、黄芳、晓音等,她们既是优秀的女诗人,同时又是优秀的女性诗歌评论家。她们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女性诗歌在发展的同时女性诗歌的评论却明显缺失的局面,为90年代的女性诗歌注入了理论力量——她们以优秀的诗作与理论批评进行着女性诗歌理论的探索,共同建构着当代女性诗学理论体系。
周瓒认为目前评论界对女性诗歌的理解和研究不足,在批评中存在着对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简单化理解,而且解读的方式是一种非常男性化的自以为是的方式。为此她写了《女性诗歌:自由的期待与可能的飞翔》《女性诗歌:误解小词典》《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诗歌》等一系列学术论文,为女性诗歌正名。
在90年代以前,写诗同时又从事理论和批评工作的女性诗人是相当罕见的。这种境况在90年代得以打破,90年代汇集了许多优秀的女诗人,她们既是同时又以诗歌评论者的身份出现在诗坛。除了上述的郑敏、周瓒外,崔卫平、翟永明、安琪、蓝蓝等女诗人在创作的同时也进行诗歌批评,她们以自己的诗歌与诗学理论共同建构女性诗学理论体系,这是90年代女性诗歌区别于以往的一个突出的异质性特征。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90年代的努力在理论上投入了一定的力量,但相对于男性诗人而言,这些女诗人的诗歌评论和诗学观点,感性还常常凌驾在理性之上,其理性的支撑点还是略显单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女性诗歌在理论力量上一直比较匮乏的事实,而女性诗歌如果要真正实现女性诗学理论建构的理想,还需要更多理论力量的注入,只有这样女性诗歌才能构筑起自己的理论大厦,走得更远、更稳健。
综上可见,伴随着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而引发的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加之女性诗歌对自身诗歌传统的传承以及西方女权理论的不断引进,这三者的相互作用是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诗歌呈现出多元化景观主要而直接的原因。90年代的女性诗歌,无论在写作主题、思想内涵,还是在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区别于80年代女性诗歌的异质性特征。90年代的女性诗人在承传传统文学和女性诗歌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既书写出了大量的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感体验的女性诗歌,同时,女性诗人写作队伍的壮大和写作上的差异和特质,使其诗歌表现主题和技艺追求各异,呈现出独特的个人化风格,因而使90年代的女性诗歌呈现出爆发式的多元景观。可以说,90年代的女性诗歌创作超乎以往任何时期,它以一种盛势和锐利的姿态矗立于中国诗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爆发式的、多元的繁荣景观,既充分标示着中国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已转化为女性写作的主动与自觉,也标志着女性诗歌写作不断走向成熟。如果说,作为女性诗歌自身传统的80年代女性诗歌是一粒种子的话,那么在90年代文化转型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的呵护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滋润下,90年代的女性诗歌已经成长为一棵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注释:
①《第2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详见http://www.cnnic.net.cn。
②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③肖晓英:《互联网中的女性诗歌》,http://www.ksbs.cn 2007-8-30.
④肖晓英:《互联网中的女性诗歌》,http://www.ksbs.cn 2007-8-30.
⑤戴锦华、穆青、周瓒、贺雷:《女性诗歌:可能的飞翔》,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2/27/content_748187.htm。
⑥吴思敬:《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⑦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⑧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⑨谢冕:《丰富又贫乏的年代》,《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⑩王小妮:《半个我正在疼痛》,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