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学案”是由吴思敬教授主持,经教育部批准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案”这一名目,借鉴了古代思想史著作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又根据百年新诗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赋予其新的内涵。它不同于以诗人诗作为中心的诗歌史写作,而是以百年新诗发展过程中的事为中心,针对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事件、社团、刊物、流派、会议、学术争鸣等,以学案的形式予以考察和描述,凸显问题意识,既包括丰富的原生态的诗歌史料,又有编者对相关内容的梳理、综述、考辨与论断。这是一种全新的对百年新诗发展的叙述,从内容上说,它更侧重于新诗与社会的关系、新诗对不同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从叙述形式上说,它以事为核心来安排结构;从方法上说,它强调史料的发掘与整理,让事实说话,寓褒贬于叙述。它的意义不只是在诗歌美学上的,而且是在诗歌社会学、诗歌伦理学、诗歌文化学上的。本期“百年新诗学案”专栏推出三篇文章:黄文涛的《〈小河〉与“新村”——周作人新诗写作的思想线索》,表明以《小河》为代表的周作人新诗写作,不是简单的白话取代文言,而是与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有紧密的关联。王学东的《〈星星〉“诗歌下放”论争》,再现了1958年《星星》诗刊开展“诗歌下放”讨论的情况,为研究有关新民歌和新诗发展道路问题提供了一个窗口。古远清的《“结党营诗”的台湾两大诗社》,概括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台湾诗坛最具影响力的创世纪诗社和蓝星诗社的发展历程和诗学主张,对于理解与观察台湾当代诗坛有一定的价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