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主持人语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文学评论 热度: 14149
□陈子善 王 贺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近现代文学与文献研究,可谓近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常规动作”,尤其近年来随着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转向”的发生,其进展更为迅速、引人关注,但也不无可议之处。如近代、现代文学研究沟通不够,许多研究缺少一种通观的视野、一种整体性的眼光,不免给人划地自限之感;许多文献整理、研究成果的学术思想深度,容或有待提升;新的现象、问题与新的理论、方法,较少引起这一方面研究者的注意……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沟通近代、现代文学研究,使文学研究与文献学走向互动、深入,自本期开始,《新文学评论》决定长期开设“近现代文学与文献”专栏。作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我们既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至期广大同行能予大力支持,不吝批评指教。

  本专栏首期发表的四篇论文,或在文献开掘上富有“考索之功”,或不限于文献开掘,而是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作为出发点,结合新旧资料,以图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各有其贡献。其中,刘宏辉博士的《新发现的一篇胡适英文佚文》,整理了胡适为英国汉学家克拉拉·凯德琳(Clara M. Candlin)的《风信:宋代的诗词歌谣选译》(TheHeraldWind:TranslationsofSungDynastyPoems,LyricsandSongs)所作英文序言。该文是1930年代初胡适对其词学观的一次集中阐述,也是其词学活动的总结,内中探讨了词的起源、词体(与旧体诗的不同)及从词到曲的演变等问题,颇值得注意。

  陈建军教授的《〈大国民报〉刊沈从文佚文及其他》则发掘了数篇《沈从文全集》之外的新文献。这些新的文献,初刊于抗战时期昆明出版的《大国民报》这一地方性报纸。其中的《美与爱》一文,更是迄今研究者发现的沈从文唯一一篇署名“窄而霉斋主人”的作品;其他如《杜甫成仙》《迎接五四》《饭桶》等篇什,最早也发表于该报,但同样为《沈从文全集》漏收。文章还指出,该集所收《大国民报》刊沈从文数文亦未注明出处,使人不明所以。这些新发掘的文献,对沈从文研究及《沈从文全集》再度修订,应有一定之助益。

  坂井洋史教授的《关于王实味对郭沫若译〈异端〉中“译错”的质疑》,看似着力解决于一个小问题、一个具体的问题,但实际上却再一次地提出了如何构筑更生动、更丰满的“王实味像”的问题。正如此文所言,“因为王实味后来不幸遭遇的印象太强烈之故,他的‘牺牲者’形象往往会影响甚至支配后世对他人生道路上一切行为的客观评价,产生某种‘误导’”。而该文通过质疑王实味对郭沫若译〈异端〉中“译错”的质疑,不仅说明郭沫若首译德国作家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所著中篇小说《异端》(DerKetzervonSoana,王实味重译时改题为《珊拿的邪教徒》)并无王实味所批评之问题,更呈现出被“牺牲者”形象遮蔽的王实味的另一面,一个初登文坛的文学青年“王实味像”。

  陈越博士的《“若有其事”:卞之琳爱情诗考释》将此前研究者较少关注的卞之琳爱情诗写作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指出卞之琳虽以不写情诗著称于世,但其广为人知的《无题》系列诗乃是爱情诗无疑。其中,《无题》诗前四首曾以《若有其事四章》(署名“薛大惜”)为题发表于《文丛》第1卷第3号(1937年5月15日上海出版),该文根据诗题修改所蕴含的意味和提供的线索,结合卞之琳本人的相关文字,对该诗的题记和诗作内容进行考释,并对围绕着卞之琳情事的某些流行说法作出了辨正,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推进了卞之琳生平著述研究,也为现代作家爱情书写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饶有意味的个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