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飞往东京的路上,恰如卷首代序中的那句诗,“脚下的路,伸向无边的天际”。《在路上》是张三夕教授的一部随笔集,整整45篇小文多选自博客和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时间跨度从1980年起一直到2016年底,内容多是生活的点滴记录与感悟,可以说作者是用这45篇随笔编绘成了一部关于生活的诗卷。
一、 家与生活的关系
作者祖籍湖北鄂州,出生于武汉市,博士毕业后前往海南工作八年,这段异乡的经历使作者对于家和家乡有着特殊的理解。离开了终日生活的家乡,客居海南,关于家与生活,作者首先思考的是从家乡前往异乡的过程。作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身份、阶级和地理的界限都有可能被消解,但是精神的隔膜却无法被打破,如果要打破最后的精神隔膜,则需要“身临其境”和“宗教情怀”,“在这一点上,民工与女博士,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这种精神隔膜说到底是来源于人旧有的生活环境和经验,中国人的传统是“安土重迁”,对于农耕民族而言,土地就是家族得以延续和繁衍的根本,而异乡的呼唤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脱离固有的生活,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之下。此时,人所能依靠的就是这种取自基本生活的精神力量,“异乡的召唤,同时也唤起对家乡的回忆”,这也是魏晋时期世族南迁后依旧能保留风骨的原因之一。作者在《怀旧》篇中提及自己在来海南之前,特意去江岸看了一下儿时生活的地方,回忆了在“群霞餐馆”的三位大师傅和幼年玩耍的旧日时光,单看文中提到的早餐种类,就能感觉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更不需提“偷饭牌”和学车等诸多记忆。正是这些记忆,支撑着作者的异乡生活,即使被消解了地理界限和身份象征,也同样能满足生活的欲望。
作者其次思考的是离开家乡所带来的生活变化,继而延伸到思考“在家”与“出家”的关系。作者从文字学的角度解释了“家”的含义之后,又提出“家对人的专制性无异于国家”。这样即使有着对生活的无限留恋,在种种压力之下,“出家”也就成为可能。作者没有将“出家”与“异乡”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是离开了旧有的家而展开新的追求,但究其原因在于作者将生活作为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而不是靠脱离和回避来解决内心的苦闷。在异乡也有可供生活的家,而严格意义上的“出家”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关于家与生活,作者最后思考的是作为“凡夫俗子”应该如何享受家庭生活,并从夫妻、子女两个方面,记录家庭生活中的经验哲思。对于女人逻辑的思考很是有趣,我也是男性,同样在生活中会遇见无法和女性顺畅沟通的情况,对作者所总结的“对新衣说好话”、“恨屋及乌”和“不要结果的争吵”这三样逻辑,深感认同。虽然作者总结了这三样逻辑,但也未能给出绝妙的解决办法,我想这也就是生活的趣味所在吧,如果没有了冲突,也是否意味着二人的生活没有了交集呢?
步入花甲之年,天伦之乐成为享受家庭生活的一项新的内容。在一次会议上,有幸听到作者的一段关于隔代溺爱的谈话,这种隔代溺爱使作为外公的作者无法做到完全冷静、客观地教育外孙,因为这种来源于家庭的爱是血脉上的与生俱来,《婴儿也择床》这篇随笔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当时“无奈”心情下的天伦之乐。
作者从一次简单的送行经历开始记录关于家与生活的点滴哲思,从离开家到回归家,作者的笔一直离不开对家庭生活的思考,正如作者所倡导的“家庭和谐”一样,旧时的回忆一直是作者和我们无法割舍的情感,这不仅仅体现在对故土的眷恋,也体现在维护家庭和享受生活之乐方面。
二、 伤逝与生活的关系
1983年作者父亲的去世,给刚刚做了两年父亲的作者以很大的打击,十年后作者出版了《死亡之诗与死亡之思》。上文提及作者很重视家庭与生活的幸福,父亲的离去使作者开始思考死亡与伤逝。既然生机勃勃的家是生活,那么关于死亡也是人生不得不经历和面对的一部分。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追求现世生活的愉悦要远远高于对死亡的思考,正如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作者丝毫不回避生活中“死亡”这个命题,《在路上》除了收录作者悼念父母的文章以外,还有两篇诗文怀念先师和友人。作者的伤逝情感既来源于对死亡的直面感受,也来源于对过去的怀念与不舍。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个人的伤逝情感自父亲去世之后开始浓烈起来,至亲的离开,激发了作者怀念过去的情思,并将这种情感总结为“伤逝”,“实际上是伤己,它表达着人对死亡的情感,以及人的死亡意识”。死亡带给作者的是深刻的情感碰撞,一次会议中,作者清晰地回忆出殡仪馆的火化仪式,我虽然也经历了长辈的去世,却因为年纪的原因无法清晰地记得,但却又能从《伤逝·母亲走了》这篇随笔里感同身受。
与伤逝的死亡交相呼应的是漫长的黑夜,作者对“夜”的总结是“神秘”和“人生保证”。作者好似尤为偏爱黑暗的长夜,认为它是“梦”的家园,是创作和想象力的源泉。对于死亡与黑夜的乐观心态,是作者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反映,也正因如此,在精选的45篇随笔里虽然有许许多多不愉快的记忆,但最终折射出来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憧憬。
人与自然的伤逝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社会与国家的伤逝一样可以触发作者的感触。作者悼念日本地震和纪念苏联解体的随笔,从侧面折射出对往事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作者之所以能跳出历史的局限,其原因在于长久以来对于伤逝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在灾难面前,作者抒发的对象是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正如“楚人遗弓”那样,作者不是局限于一国一民,而是整个人类社会。这并不等同于忘记历史,而是在伤逝面前,珍惜人的生命更显得尤为可贵。
三、 学术与生活的关系
作为一名学者,学术生活也同样是作者的生活体验之一。关于法制、学术、社会的种种思考,也都融入作者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后记中,作者提及《释“约法三章”》等文章均出自其年少之时,论述的手法也稍显稚嫩,但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大局意识与社会担当却不可如此估量。如今网络新媒体发展迅速,随时都能看见网友在评论区里指点江山的文字,但是如何能做到真实有效的反映社会问题,而不当“键盘侠”呢?从作者的随笔中似可见一斑。在《布达佩斯交通印象》一文里,作者没有止步于对布达佩斯的民众可以自律地乘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而发出的赞叹,而是进一步指出这里面所蕴含的宗教因素,同时也在另一篇《没有交警也不闯红灯》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如何做到社会现代化。这些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作者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不仅仅对不文明的社会现象进行披露,同时也引经据典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还体现在“守住”和“精神”两个方面。所谓的“守住”,其实是作者内心所要坚持的底线,是维系作者最低生活标准的底线,守时守信、守住尊重、守住师风、守住美德等等,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要守住的东西。既然提出了“守住”,那么其隐藏的含义就是这些事物正在流失,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守时守信,不再尊重他人,不再拥有传统的优良品德,这些现象刺激着作者内心的神经,因此正式地提出“守住”。作者也知道这些想守住的东西只能用“想”守护而不是“要”守护来形容,因为“要守护”是有难度的。所谓的“精神”,是作者的一次学术游戏,是作者试图在其中重新定义精神的含义。暂且不论作者对精神的定义是否独到,单论这种重新定义已有名词的学术游戏,就能反映出作者特有的生活情趣。在挑战权威的情况下,重新思考、重新打量这些熟悉的陌生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它进行重新阐释,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的训练,更是一种对以往生活的凝练总结。
四、 日常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除了家庭、伤逝和学术之外,最常见的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作者在随笔集里同样用了不少的笔墨来展现这一方面。“饮食男女”,作者《酒》的这一篇随笔可谓是道尽了这个词的精粹。作者说自己别无他好,唯好酒而已。这一篇随笔也是我最喜爱的一篇,感觉浓重的生活气息随时都能扑面而来。作者丝毫不避讳自己醉后的窘态,也津津有味地回忆曾经划拳的光辉事迹,这与其他几篇文章的理性意识不同,在这篇随笔里,可以看到作者真性情的一面。但是作者好而不淫,在另一篇《酗酒者戒》中同时也引用历史典故来劝人莫酗酒。
与大多数人相同,作者也同样喜好音乐和体育。文艺体育作为生活的调味剂,自然逃不过作者绘写生活的眼睛。随笔集里记录有在异乡海口听音乐会的文章,也有记录观看球赛的夜晚。有趣的是作者将一次挤公交的经历也写入其中,挤公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可作者由于常年开车,很久都不曾挤过公交,这种似曾相识的陌生感使作者得出了五种不同的生活总结。同样是痛苦的生活体验,作者的另一篇《“逃”离俄罗斯》更具有戏剧性,我也去过俄罗斯,见识过俄罗斯海关的低效率办公,作者被卡边关,有耽误回国行程的风险,而我则被卡在海关有延误下班转机的风险,感同身受。这些随笔都是作者生活的写照,细腻的语言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境遇与内心活动。看似一幕幕荒诞的场景,就发生在真实的世界里,使我们不仅看到一个学术的人、一个思考生活的人,更能使我们看到一个享受和感受生活的人。生活随笔最难得的也是最珍贵的就是真实,这几篇关于日常生活的随笔,处处引起读者共鸣,不可不谓之难得。
《在路上》这本随笔集我是在日本的行程中读完的,也算是在路上读《在路上》。这本随笔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洋洋洒洒的45篇文章,看似随意,其实都是作者描绘生活的诗篇。“人走在路上,不知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生活莫不是如此,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从家乡到异乡的过程,又让人们困惑起自己从何处来,即便如此,作者仍乐观地说“前途黑暗,光明带路”。
作者师承程千帆和张舜徽等大家名师,坚守着“敬业乐群”的严谨门风,这种对生活经验的继承和感悟才是这本随笔集的意义之所在。对生的渴望体现在对家庭的讲述,对死的思考体现在对伤逝的缅怀,对社会的反省体现在学术的运用,对日常的记录体现在乐观的张扬,作者用生与死当作生活的底色,用责任意识当作生活的骨架,最后用日常诸事当作生活的润色,向我们展现出一篇关于生活的诗篇。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作者的随笔却能巧妙地抓住几条脉络,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生活的状态,同时也将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展露无遗。那么生活的道路究竟在哪儿呢,在全书的最后,积累了数十年人生经验的作者提出:道不在天上地下,也不在心里,而是在路上。这种意犹未尽的感悟,令该书魅力倍增。
注释:①张三夕:《在路上》,南方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②张三夕:《在路上》,南方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③张三夕:《在路上》,南方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