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郁而静谧的桂子山从来都不缺少诗意,冂子的诗便是其中一个另类与别样的存在。
“冂子”是华中师范大学周晓明教授的笔名,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我在桂子山的三年(2007—2010),只知道老师有个名字叫Joe;那时聚餐,席间也谈到诗,但多为批评与研究,涉及自己的创作很少。离开桂子山之后,常常从微信朋友圈读到老师的诗,尤其是近两年来,频率之高令人讶异。去年年中,幸得赵文静等几位周门弟子编成的pdf版《冂途达人》一书,一口气读完辑选的63首诗,心足跟着63岁的师者纵行天下,甚是快意!最近,当我想着要写一点文字时,向老师索要到了他这些年诗歌创作颇为全面的资料——《冂子诗抄》,分为“原稿照录本”(录诗近500首)和“分辑编辑本”(选诗近400首)。我把这些诗用A4纸打印出来放到书桌上,竟是厚厚的一本;若是小开本,应该足有两三本诗集的分量了。但这仍是一个未完成的文本,时时在生长中。最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有一种值得期待的神秘。
于是我喜欢上了冂子这个笔名。我相信,这样的状态再坚持几年,我们的新诗史,至少在知识分子诗歌写作的版图中,一定会有冂子的一席之地。
隐形与边缘:另一种存在
冂子作为一名知名高校的文学教授,应该说是身处文坛中心地带的。然而他却并不依赖于此,他的创作是另一种存在。这是一种隐形而边缘的存在。与追求发表和出版的诗人不一样,冂子从不投稿。他迄今为止公开发表的诗作,仅2012年《文学教育》“周晓明的诗”4首,以及《语文教学与研究》“周晓明诗抄”9首。其诗集《冂途达人》为学生自发而编,且为电子书,并未正式出版;《冂子诗抄》虽为自己所编,仍然是未完成稿,料想其也没有主动寻求出版的欲望。冂子有诗云:“别人写诗/是要当诗人//我就图个心情。”(《别人写诗》)虽调侃的成分居多,也并不完全是戏言。当下的文化和学术环境几近完全市场化,人文学科完全采用理工科的管理方式,弊端显而易见。年轻人没有办法改变,也很难逃离,但老一辈只需少些名利之心,是完全可以“不跟你玩儿”的。所以,冂子的这种隐形存在相当一部分出自对当下学术文化生态的疏离。他曾在诗中对当下学术强调转载率、缺乏原创性的倾向进行劝讽:“真正学术/只是独见/超出同代认知阈值”(《酒后有感——转载率》);同时对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进行反思:“而今的知识分子/或所谓现代文人/不撒谎或少撒谎/就伟大得可以。”(《独酌有感——达尔文批判》)在目前的体制化生存环境下,这种隐形存在方式显然不可能挺进“中心”从而获取利益,相反只可能日渐边缘化。对此,冂子十分清楚,正如诗题所言,他主动选择了《边缘行走》:
边缘行走
随性而至
不问得失成败
行走边缘
途穷不返
但求是非曲直
为了获得一个传统文人的尊严与自由,冂子主动选择了远离中心的边缘化生存方式(“冂子”这一笔名具有的边远之意即是一种自喻),在洁身自好式的自我守持中,他倔强而又带着几分悲壮地宣布:“你们的真理/冠冕堂皇/金光灿灿/但与我无关//你们不要的/或才是我要的全部。”(《老鼠一般活着》)
这是一种孤独而真实的存在。因为选择了隐形,自然少了一些世俗意义上的应酬和认同;因为选择了边缘,也就远离了所谓的成功带来的片刻虚荣。精神上的主动疏离加上生活境况的特殊性,冂子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形成了相对孤独的境地,他慢慢接受并开始享受这种孤独。相对于被特定主题聚集起来的饭局,他觉得“还是独酌好//一碟菜/一壶酒/一个人//自己面对自己”(《酒后有感——饭局》);他从不相信古佛青灯能获得真正解脱,而是崇尚现世的自我疗愈,“一驾长驱/一帐独居/一壶见底”(《独酌有感——无题》),“独处/是一种出家//醉了/也算一种禅定//都是让你忘了世界/面对自己/回到内心”(《禅悟》)。正是因为过滤了外界的喧嚣,择除了混迹其中的虚假,才能够关注内心,活出真实的自我。“我不需要万年历/只需要一时一刻的真实”(《独酌有感——哲学家》),“趁自己还在喘气/做一回自己”(《圣诞致老友》),“一头白发/一颗赤子之心/去见上帝/比较本真”(《独酌有感——染发》)。减法的生活让冂子的内心摆脱了外界的羁绊,聆听心灵深处本真的召唤,用一己的孤独与真实对抗大千世界的纷扰;或者本就没有对抗,只是做回自己,与他人无关。
这让我想起了朱英诞,一个自得其乐而又令人无法忽视的诗人。其新诗创作3000余首,绝大部分都没有发表过,因而被称为“隐逸诗人”。隐逸,或许也正是冂子及其诗歌作为另一种存在方式的独特价值所在。
Joe体:另一类诗
关于诗是什么、该如何写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现代文学研究学者,要从理论上去界定诗、列出诗歌写作的一二三条并不是难事,但这对本就已经十分“热闹”的教科书式诗歌教育似无多大益处。所幸冂子并没有这样,而是从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出发,用诗的方式进行形象而真实的审美回答。《诗之叹》可以看作其“以诗论诗”的代表,也是个人诗歌见解最集中的表达:诗是什么
比小说是啥更难回答
小说可说出一二三
诗真的说不明白
诗是什么
只能以诗的方式阐释
诗是最想说
又恰巧能说的那一句
诗也是不能说
又设法说出的那一意
诗是对情感与智力的折磨
折磨尽头的残余
举了千百次的空杯
最后的泪滴
诗是一个聪明且敏感的人
对千年万年无尽的叹息
这便是诗的世界,含混、含蓄、情感、智力等因素尽含其中。诗意蕴含的显与隐,诗歌创作的甘与苦,创作心理上的希望与绝望、喜乐与痛楚,都在《诗之叹》的观照视野之内。
此外,冂子“以诗论诗”的诗还有很多:“诗不是押韵/也不是意象/更不是念起来/上口或顺口的东西,真正的诗/骨子里鲜血淋漓/表面上/还是淡淡地”(《酒后——诗之思》);“诗应如酒/一滴入心,诗是赤裸相对/约简到极致/还有余味”(《独酌有感——论诗》);“真正的诗很丑陋/伤疤一般”(《群酌有感——伤疤与诗》);“真正的诗人/其实就是一个孩子/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八研究——孩子与诗人》);“诗是孤独的/是自言自语”(《酒后有感——关于诗的理解》)。这些诗论之诗各有侧重而又不约而同最终指向诗的本质,通过无数“是”与“不是”的正反描述,确立了冂子不同于他人的对诗的诗性定义。
众所周知,诗歌理论家们无数次说过,诗要用形象说话,要讲究意象的选择,其意义在于暗示而非直陈,诗以含蓄蕴藉为上品,等等。然而,冂子的很多诗(包括这些诗论诗)都是一些侧重议论的诗,旨在说理和表达观点。这让我想起作者在《酒后纪实——给小八念诗》中所说的“自创Joe体”。“Joe体”是另一类诗,它的首要特点便是好议论、重说理。正如作者与笔者聊天时所说,“我的诗不在意形象尤其意象——我认为意象不是诗的本质”(“意”、“味”才是)。也就是说,在冂子看来,一首诗之所以成其为诗,是因为它有诗意、有诗味,而不在其他。细细思之,很有道理,其短诗《朝阳——夕阳》便是例子:
太阳只有一个
何来日出日落
让你欣喜的朝阳
本是他人的夕阳
全诗没有着意于形象的刻画和意象的营造,而是用精短的语言道出了被人忽视的宇宙运行规律,在纠正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觉”的同时产生一种悲喜自在的冷静达观,显露出思考与表达的独特视角。在冂子的论说性诗歌中,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变脸”是川剧绝技,也是中国戏剧界唯一一项“国家机密”,冂子用一如既往的冷静打破人们的习惯性认识,直揭“脸”的“面具”本质:“只要没长在肉上/连着头颅与灵魂/就根本不是脸/只能是面具///真正的脸/只能有一张/无法变//只能撕破撕下/鲜血淋漓。”(《变脸》)人生有很多的偶然和可能性,虽然这可能改变人生的轨迹,却也因此使得人生变得丰富,变得具有挑战性,冂子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必然与确定/才是真正的死亡//人/先是逻辑死/然后才是肉身。”(《独酌有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作为身居高校的人文学者,冂子文学表达的优势不在体验社会的广度,而在独立思考的深度。其拥有诸多作为思想者的特有资源——不随波逐流的清醒,不人云亦云的主见,不容易被桎梏的自由,不轻易头脑发热的冷静,以及由此形成的求异思维、抽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冂子的诗以议论为重要表达方式,将说理发挥到一个高度,加之以并不生硬的诗性表达,实现了思想性与审美性的融合,正如张三夕教授所说,其诗具有很强的“宋诗意趣”。这便是“Joe体”作为另一类诗的显著特点之一。
之所以说“Joe体”是另一类诗,还在于冂子诗所表现出来的散文化、口语化的特点。请看《致小八》:
你快两岁了
还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
但你的心里
有你自己的清楚
妈妈开的是白色的车
因而天底下每辆白色的车
都是妈妈
外公开的是黑色的车
你见到每辆黑色的车
都叫外公
每当你看着白车叫妈妈
看着黑车叫外公
我心里就涌起无边的感动
你虽分不清大千世界的复杂
但分得清黑白
念的是亲人
此诗可以看作冂子此类诗的代表:并不刻意追求省略与跳跃,反而不厌其烦地进行连贯叙述;并不热衷于诗的外在修辞与技巧,更加在意意义的通达;避免太文、太雅、太书面的词语,追求口语的简洁;不刻意追求浪漫的创造和神圣、崇高的主题,而是习惯于在日常化的生命真实感觉之中进行写作。所有这些,对于一个从事诗歌教育数十年、理应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的大学教授来说,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然而这就是冂子,这就是冂子的诗,以一种反叛的姿态宣告着一种独特的存在,在“倏忽之间”“寸心之间”“天地之间”穿梭往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酒之诗、情之诗、天地自然之诗。
酒的催化与酒之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个酒的国度,诗酒如兄弟,关系亲密且源远流长。古有曲水流觞,诗友雅集;有觥筹交错,席间酬唱;有置酒高台,赏月吟诗。酒之于诗,是一种诱发剂、发酵剂;酒之于诗人,可燃其激情,可减其愁苦,可助其胆量,可促其癫狂。酒之于冂子,应是一个忠实的老友。冂子近些年的很多诗作,应归于这位老友的馈赠。纵览《冂子诗抄》,有“独酌有感”系列近60首,有“酒后有感”系列近40首,此外还有“独酌戏言”“群酌有感”“酒中实录”“饮酒中”“酒后”“酒后纪实”“酒后乱扯”等小系列或单首诗,加上《酒鬼》、《酒与癌》等直接以酒为标题及其他与酒有关的诗,冂子“酒之诗”大约占到目前所见其诗总数的三分之一,足见酒在其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咏叹抒情是冂子诗在议论之外的又一表达方式。酒神精神所具有的情绪的抒发,醉的激情,癫狂状态,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都是促进冂子“酒之诗”创作的心理动因。从酒对文学的影响来看,诗这一样式是效果最为明显的:“俗话说/烟出文章酒出诗//于是/中华五千年或六千年/烟民抵不过酒徒/文人敌不过诗人”(《独酌有感——烟酒诗文》)。不仅从文类上是如此,诗人对酒的喜欢和依赖似乎比散文家和小说家要强。“越喝酒/越觉得自己是个诗人”(《酒与诗》),“喝高了/喜欢当众念诗”(《酒后有感——无题》),这些心理与行为正是酒精作用下的“非理性”与诗的本性的遇合,也是传统诗人自然生活方式的现代回响。
对于酒与喝酒,冂子有清醒的自我认知,《酒·我》一诗有云:
没有酒
我就是一株
能喘气的植物
不想挪窝
更不想说
一旦酒精浇灌
植物就变成动物
变成野兽
逮着谁都想咬
逮不着
就抉心自食
咬自己
按照诗前小序的交代,此是“独酌”后“半醉中”所作。酒对冂子来说是生活的必需品,是自我享受的生活方式,即便是“一个人走/一个人吐/一个人睡”(《醉》)的孤独,养成了“酒喝尽了/还是总举起空杯”(《酒后有感——空杯》)的奇特习惯。然而作为诗情的助燃剂,苦闷与孤独的排遣方式,喝了近五十年的酒注定要终身相伴,即使“致癌”也没有关系,因为“酒里烟里/已经百岁”(《如何百岁》)。
总之,酒对冂子的大脑有催化作用。酒催生了诗兴,造就了他诗歌写作的氛围,产生了诗性思考与表达的灵感,拓宽了诗歌表现的主题内容,也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有韵味的诗酒关系。
寸心之间有真情
诗歌是最长于抒情的文学样式,陆机的诗缘情,白居易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都是对情在诗歌中所起重要作用的强调。情能激发诗思,愉悦或折磨诗人的身心,成为诗歌的表现内容,增强诗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拓宽诗的流布度,延长诗的生命力。这一“铁律”对冂子似乎也是适用的。他曾自我总结说自己写诗,一是好议论,二是好感叹。这感叹便是情之抒发。情爱之于冂子,是亲情之爱,也是爱情之爱;是具体之爱,更是爱之普泛化甚至哲学化。冂子及其笔下的爱是突然的,来得猝不及防;是独特的,具有不可复制性;是特殊的,有禁忌之孤苦与欣赏之愉悦;是神圣的,绝非世俗的想象所能涵盖;当然也是纠结的,具有抉择之难、悲情之痛与悲剧之美。冂子的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独特之爱,以及这种爱的整个过程。
这种爱是甜蜜美好的。它带来了新异与欣喜,也带来了不知所措的茫然,“或许是无意的风/掠过无心的水面//涟漪起了/风又不知吹向何方”(《无题》);作为一种唯美而真实的象征,它是一朵梦中的“水色玫瑰”,清纯、美丽、澄澈而又虚幻,在“可以重来”的梦境与“无法重来”的现实中穿行(《水色玫瑰》);它将彼此心头的涟漪聚成了波澜,那是一种爱屋及乌的移情,“不是我喜欢梅花/而是你喜欢梅花//我喜欢的只是你”(《梅花》),更是一种忘我的绝对之爱,“世界都不在/只剩喜欢”(《独酌有感——11/15》)。
然而当这种美好被打破甚至终结的时候,爱之悲苦便随之而至。因为“一直想的/是与你终老”(《独酌有感——无题》),所以当情变突然而至,无论如何也是难以释怀的。《冂子诗抄》有一辑即为“寸心之间”,情感之诗基本编入其中。人心不大,却要经历和忍受种种情感的折磨,“心有时很宽很宽/能同时容下/一生的爱恨情仇//心有时又很窄很窄/不能有一根刺”(《心之叹》)。爱情是寸心之间最真实的感觉,是没有对错的,也是最经不起推敲的,只有彼此自己心里清楚,任何外部的评判都是不公允的。时过境迁,诗成为一种超越事实的隐含记录:“永远在我的伤口里幽居”(《你在我的伤口里幽居》),这是一场含泪泣血的真爱在心里留下的无法消除的痕迹;“我用了一生的气力/追逐一个影子”(《写于六月六日》),幡然醒悟背后隐藏着一丝不甘;“我是你一时的梦魇/你是我一世的情怨”(《情之叹》),则是一种带有盖棺定论意味的总结性陈词。
真正爱过的人最终是恨不起来的,“爱久了/爱没了/亲情还在”(《酒后有感——爱与亲》)。当浓郁的情绪沉静下来之后,是冷静的思考以及自我开导与释然。《摘辣椒有感》寓理于物,融情于理,背后的心理沉郁缓解了很多:
压弯枝叶的
从来不是花
而是果
无果的你
在夜色中舒展
一身轻松
当然,缓解不等于和解,更不等于消除。人心之迹是无法格式化的。“有一种念想/自己打造//如一根钢钉/穿骨入心//还回了脚/谁也拔不出去”(《独酌有感——念想》),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让心里的波澜归于平静,只有赖于更大的波澜的覆盖。好在情感记忆的功能并不全是负面的,它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促人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白茫茫的水边/你摇来一艘小船/我知道你只是经过/不是渡我”(《酒后有感——小船》),经了时间的淘洗,被“渡”的欲求慢慢减弱甚至消失;住在今世的花园,花儿就在身边,“但我仍固执地寻找/那一朵前世的花”(《前世的花》),精神的守护便是最高境界的明证。多像一个隐喻,以色列沿海那头用独特的频率歌唱了一辈子却没有一个同类听到的鲸(《独酌有感——最孤独的你》),那种旷世孤独其实就是那一份对爱的执着,是寸心之间的真情,也是“万事皆空”背后的那一点“不空”,是佛说的“执念”(《酒后——执念而已》)。
天地之间有大美
盘点冂子近些年的行走轨迹,可谓遍布全国:2013年和2015年两度自驾西藏;2014年“十一”长假驱车数千里前往浙皖,寻访或凭吊胡适、徐志摩、陈独秀故居或墓地;2016年清明驱车千里独行阳朔;2016年“五一”小长假,往返一千多公里,独自专程去神农架露营;2016年七、八月间,丝路自驾三十三天,行程遍及南疆、北疆,计一万四千多公里;2016年“十一”长假,一人一车独驾陕川甘渝等地十一天,行程近五千公里;2017年春节,一人一车自驾湘黔十一天;2017年暑假,自驾内蒙古及其周边近三十天;2017年“十一”长假自驾河南七天。这还只是时间较长、路程较远的行旅,至于几百公里的短途,就更多了。不同于行走文学的刻意,冂子的天地行走,始于受情绪的牵引,受“在路上”的状态的诱惑。“我的出行/不是旅游/也不是旅行//我只想更多地看看/看看这个世界/有什么还值得留恋”(《看看》)。这种出行最初或最表层的意义,是一种对压抑的反抗,一种逃离,“被畜牧的动物就叫牲口/被压抑的人生不如不活”(《你不是一辆车》),“我一车千里万里/就为逃离/我不愿活在我的世界里”(《疯了》)。这种逃离的动因既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来源于精神生活上对当下的疏离:“我心在远古/我心在荒野/我心在路途/我心在远方/惟独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行前自题》)。远离现实和当下,寻求另一种生活,或生活在别处,是一种物理和心理的隔绝,也是一种疗愈的手段。
在逃离之外,行走便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车轮代替双脚的时代,万里太少。喜欢自驾的冂子早已习惯一人一车的独驾生活,“在路上”的舒适与随意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如果在路上就是人生/我愿我的余生/永远自驾。”(《永远自驾》)车是他的“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啥都没/有车就行/我的家/就安在车轮上//打开车门/惬意地坐进去/即使是出发/感觉是回家”(《车·家》)。冂子不仅喜欢自驾,更喜欢露营,“每看到一个地方/都忍不住掂量/这里可否/容我扎一顶帐篷/露营一晚”(《酒店·帐篷》)。睡袋作为露营中的裹身之物,更是给人以无比亲切之感,以至于让其感觉到“在你怀里/就是温暖”(《致我的睡袋》)。关于露营这一时尚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夜宿方式,冂子在《陕川甘渝自驾露营杂咏》组诗小序中作了披露:“每次长途自驾,帐篷、睡袋、炊具、便携食品,包括白酒,是汽车后备箱中必备物品。途遇中意之处,随时停车扎帐篷。数年来,近至湖北及其周边数省,远至西康、西藏、西域,自驾途中,都留下过十分美好的露营记忆。”这种独特的美好在专写露营的《夜宿黄龙》一诗中有真切的描述:
锁在灯光明亮的房间
常感到无名的压抑与幽暗
现置身四周如漆的荒野
躺进孤灯一盏的帐篷
在水声、雨声或虫鸣声的包围中
反有说不出的敞亮与舒坦
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其实根源于对社会的疏离,也是对心中期盼的失落的追寻。所以冂子才会感叹“这个世界/已被驯化/六畜兴旺/遇见野兽好难”(《遇见野兽好难》);才会虔诚地在乃林河旁守候夕阳,“等待最后一头真正的狼”(《乃林河畔杂感》);才会在露营北极村时在黑龙江边的黑夜里“守候传说中的极光”(《露营北极村》)。当心中的野性与灵光不再,目光便只能移向可见可触的自然。那是内蒙古草原“啥都没了/只有天边”的辽阔澄澈(《天边》),是舍弃精致的房间而投身的“满眼湖水/一片野地”(《无题》),是收缩自我、反客为主,“不望她喜欢我/只求容我喜欢”的花叶水山(《梵净山》)。
相较于逃离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冂子有诗:“我向往骑着马/赶着羊群/驮着帐篷/逐水草而居//没有家/更没有疆域//想走就走/想留就留/一切随意。”(《游牧》)相对于农耕文明之下土地对人的牵制,游牧文明的流动性更加自由且充满诗意,冂子的自驾和露营,就是一种变相的游牧,也是其对游牧文明向往的一种补偿性满足。他还说:“我最大的兴趣/是向刘伶学习//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疯了》)魏晋时期是“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的时代,作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嗜酒不羁,心不在仕,蔑视礼法,向往自然,追求自由,凡此种种,冂子都与之心有戚戚。更有甚者,在2018年4月4日清明前夜所做的“交代”中,冂子以无比恳切的心情道出了自己的“终极愿望”:“若你愿意骑行或自驾/顺便带上我/梅园也罢/天山也罢/都很欢喜//若你还想露营扎帐篷/一定捎上我/推荐再去青海湖/或赛里木湖/让我永远留在那里。”(《独酌有感——交代》)至此,我们顺理成章地感觉到冂子与众不同的爱好与追求。诚然,天地之间有大美而不言,默默等待着有缘人的参悟,其中的大道以极简的方式自然呈现着,智者自会挣脱世俗的牵绊,最终达到与天地往来的忘我精神境界。
结语
人生的轨迹是不可预料的,这种不可预料的神秘就如算命人所说的天机不可泄露。正因为人与人的选择不一样,才造就了各人生活方式的不同,也才形成了人生道路在总体上的异样与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世俗生活的所谓错误恰是审美世界的某种财富,因为“没了错误/就没了人生”(《独酌有感——天机不可泄》),“必然与确定/才是真正的死亡”(《独酌有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对于一个年过花甲的人,已然参透世事,当然知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只是与人的短暂相伴,终究无法带走,“三尺黄土下/都是一模一样”(《独酌有感——如何释怀》),外在的物质和权力终究无法满足心灵的深层次需求。拥有了这样的境界,就摆脱了尘世的羁绊,自然也就居于了高地,回看芸芸众生,为蝇头小利争夺忙碌相反变得可怜又可悲:“我在高高的山上/看你们泥潭里挣扎。”(《无题》)人生不幸,文学大幸。冂子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认为“不朽的诗乃至文学/多是失败者的自传”(《成功与失败》),“自古得者皆寂寞/唯有失者留其名”(《独酌有感——失乎得乎》)。屈原失君,司马迁失身,李白、杜甫失意,李商隐、陆游失情,蒲松龄失第,曹雪芹失家,鲁迅失世,张爱玲尽失,所以他(她)们才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成就文名。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对人之所失的一种弥补,是为心灵的创伤所做的自我修复。它能让人在精神的世界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获得永恒的价值。如冂子所言:“如果没有天堂/没有轮回/没有复生/就信奉一次文学吧/或可永生。”(《独酌有感——永生》)冂子是信奉文学的,他避开喧嚣,以隐形方式和边缘姿态默默写作,以一种独特的体式探索诗艺、直面心灵、袒露灵魂,以情为源,以酒为媒,以天地为归宿,写出了个人的悲喜、知识分子的思考与批判、时代的朝向及暗影,凭借一个边缘知识分子的一己蛮力,创造出一种另类与别样的诗的存在。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也会在浩瀚的文学星空里留下自己的精彩,摘取该有的名号。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