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接下来去荒岛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界 热度: 13968
王苏辛

  一

  我已经远离W城,在南部一座地级市当博物馆解说员——这是我步入社会以来,做的唯一一份和大学时所学的历史专业对口的工作。我背熟了几套不同的讲词,能应付各式各样的观光团和视察。口舌繁忙之际,我的注意力总停留在博物馆玻璃墙外阳光下巨大的飞蛾上。它们穿过阳光与阴影的边缘地带,如果目光匆促,会误以为它们背部花纹只有一半,而另一半是深浅不一的灰色。

  有关张洋的讯息一面在朋友圈深处隐隐显现,一面又在校友群内偶然跳动。有人会发张洋故乡老房子的照片,有人会po出一张人群中有张洋的合照。它们随着飞蛾隐喻式的展示,在我面前铺陈开来。

  回到我与张洋相识初始,他似每一个外在表现都与我不同,却在内心深处之事上与我一致。后来,他身上与我不同的地方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他的这种不同,也成为我牵挂他其后这些年生活的主要原因。起初,每每看到张洋与外在不同的一点真相,我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每一个人。后来,我渐渐沉默,尽管即使我不说,也并未有谁真的想刺探。与他最后那次会面,是在他W城的廉租房内。那时他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事业,房间内只有一张床,书都摆放在卧室的四个角落。他过于瘦弱的身躯不会让人联想到疾病,反而充满饱含勃勃生机的朴素感。其间我们一直听港台老歌,我记得的一首,是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他的唱片机和电脑擦拭得一尘不染,一如歌里唱的那样明亮。那次见面,他说了大概二三十句话,是他历来与我交谈中言语最少的一次。并像过去一样,只谈论自己的事,对外面新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天然就该不知道,好像永远不会感兴趣。但因为其中包含的巨大专注,吸引我不住往下听。

  我待到黄昏就匆匆离去,没有吃张洋准备的火锅。他仍像过去一样,不为我的突然离去感到沮丧,仿佛先离开的是他自己。送我走出小区大门时,他依旧挥挥手道:“加油宋飞。”张洋的“加油”没有太多感情色彩,就像别人说“再见”“下次见”“后会有期”等等一样。我看着他的身影被来往车辆的倒影遮蔽,觉得有另一双我的眼看着我被人群吞没。我突然觉得我必须离开W城了,但我没能告诉张洋。我们的友情早已脱离了年少时分享秘密的阶段,我们只谈论遥远的事物,和隐藏具体指涉的内心困顿。我希望那是一次和往常一样的会面。可当我重新想起他时,突然觉得,也许张洋早于我发现了我的不同,难得地煮了一顿较为正式的饭菜——这对他来说已是奇迹。只是感觉到这些细节时,张洋已经离我,或者说,我已经离张洋越来越远。

  二

  二〇〇八年夏天,我刚到W城,租住在一户老公房内,和五十岁的房东阿姨同居一室,只一层厚厚的亚麻布帘把我们隔开。她喜欢把内衣晾晒在床头,最炎热时也不开空调,让我把洗脸水囤积起来冲厕所。我总觉得房间内充斥着一股酸腐味,却也不便挑明——我只租得起这样一个床位,含水电费一个月五百。

  我原计划在英语培训学校找一份一周两天班的代课工作,其余时间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尽管事实上我唯一做的事也就是在城内游荡而已,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做不到在工作中和那些同事正常交流,时常处于暴躁中。某个上午,我结算了一个月的工资,打印了一叠简历,泡在人才市场里,把肉眼可见的工作全都面试了一遍,但一无所获。后来,从我报出学历到面试结束,HR脸上的惊喜渐渐变成一种厌倦,她觉得我名牌大学的学历及流利的英语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可我最终毕业的专业与他们的需求不对口,且我大学四年换了三个专业,虽证明我的学习能力很强,却也因此让他们不相信我真的愿意在他们行业久留。最后,她微笑着告诉我“你很优秀,但我们没有适合你的职位”。到了晚上,我在焦虑中接纳了先前婉拒的初中英语兼数学教材编辑工作,其间换了一间单间租住。扣除租金和餐费、交通,平均每个月只能留下五百到一千元。而决定我生活乐趣的,就是这五百到一千元。我去健身房办了月卡,还常常和不同的网友相约组狼人杀局和台球局。和办公室的沉默寡言不同,面对这些陌生人我变得非常活跃,尽管每一次游戏结束后我便把他们删掉,或退出小组。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秋天,我终于在办公室发了火,在准备拂袖离去时,突然接到一位大学师兄的电话。

  在第一和第二次换专业间隙,师兄给了我很大帮助,除了帮我跟他相熟的老师沟通,还带我参加了一次校园旅游团,完成了十天的云贵川之旅,结识了新朋友,那个学期我终于得以平稳度过。

  师兄告诉我,他来W城出差,想和我见一面。我在W城很久没有朋友,这个电话给了我一些希望,一下班,便直奔约好的商场。

  此次见面,师兄见到我比往日更显热络,他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并热情邀请我参与。我仔细听了后发现是医疗器材销售,顿时生疑,却不好意思挑明。接着,师兄说起自己在老家的项目出现问题,需要尽快回去一段时间。我一时恍惚,问他老家在哪,他却突然沉默,向我介绍起坐在后面一排的张洋。他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学弟,本来还有两年才毕业,但恐怕已经毕不了业了,又急需一份工作,能包吃住,交五险一金即可。我看过去,只觉得张洋长得特别瘦小,说是一把骨头摆在椅座上也不为过,年纪轻轻面部已经因为过瘦长了不少小细纹,如果不是脸上始终挂着神采奕奕的笑容,我会觉得他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我示意张洋坐过来,师兄却摆摆手说“他一向如此,和第一次见面的人吃饭,要坐旁边桌”。

  “还好今天人不太多。”我讪笑着,给自己点了咖喱饭,给师兄和张洋各点了一菜一汤,另点了几串羊肉我们共同吃。在准备点茶水时被張洋伸过来的手拦住。

  “我们没钱。”他大声说。

  我一愣:“我请。”

  师兄则突然收敛笑容道:“等一会儿我要走,不用了。”

  这顿饭吃得比我想象中要快,师兄全程兴奋地演讲,我完全插不上话,唯有的几句也是关于工作和一些乏味的日常琐事,这让我很是失望。将近八点时,师兄突然起身接了电话,再匆匆赶来时,问我有没有一千元,他急需给同事转账一笔钱,可自己的卡都在女朋友那里。我没有质疑他的话,甚至因为迟钝,快速地在旁边的自动提款机转了账。送师兄到地铁站时,他再次喋喋不休地邀请我和他一起加入医疗器材销售的公司,向我聊起最近读的书,其中一本叫《出埃及记》,嘱我一定要看看。等师兄的身影埋入地铁人流,我转身要去坐公交之际,张洋竟还在我的身后。在和师兄的会面中,他全程似是透明人一般,只是笑着,现在却像一块存在感极强的磁铁,让我不得不盯着他,甚至戒备和警惕起来。

  “你被骗了。”他大声道。

  “什么?”

  “陈启明没什么项目,他这次就是来骗你钱的。”张洋继续说,“不过他不是专程来骗你的,他只是想让你加入他们的传销,但他不忍心,骗你点钱能让他暂渡难关,又能心理上平衡一些。”

  “你在说什么?”我又莫名又惊讶。

  “他被传销骗了,借遍了能借的钱,今天不带回卖产品的钱,就拿不回行李。”张洋道,“我来之前已经买了他一瓶产品,花了五百。”

  我完全被震惊了,只好说:“你刚才怎么不告诉我?”

  “他不是坏人,只是误入歧途,我们没能力劝服他,报警也没用,就算一时把他给掰正了,他还要跟我们绝交。绝交我是可以的,可你能接受吗?何况,我们借机都算还了人情,不也是好事一桩?再说,刚才我也暗示你了啊。”张洋一改前面的愣头青派头,突然老成起来。我不禁觉得自己才是学弟。

  “我怎么确定你现在说的就是对的,师兄还给你介绍了工作的。”

  “他刚才说的工作就是那个传销。我怎么可能去呢?我现在说的当然是对的,否则我现在也可以不说,等你自己发现。”

  我一时气急,却也找不到发泄的理由:“你现在为什么告诉我?你确实可以不说。”

  “我有义务让你知道真相。”张洋道,“不过,既然我在,师兄的钱,就算我欠你的。”

  “如果师兄回不来了呢,如果他被传销组织扣了呢?”

  “他今天能出来,就说明他已经被洗脑成功了。否则他们会放他出来?你看着吧,他肯定还会回去。”

  “我们就放任不管?”

  “你能管什么?恐怕下次他问你要钱,你还是要借,不如现在趁机屏蔽算了。”他说着,已经把师兄的手机号码拉入了黑名单。

  三

  那之后很久我都没再见师兄,尽管难以接受他加入了传销组织的事实,却也庆幸他未再主动联系我。而张洋,渐渐和我熟络起来。在人多的场合,他表现得比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更开朗,但私下与我交流时表情又显得过于严肃,他似没有冷淡和开心之间的第三种表情,以至于我曾误以为他的严肃是因为生气。

  我介绍张洋去教材出版社面试,起初一切顺利,他的笔试分数很高,刁钻的冷僻词也只错了一道题,面试时也算回答流畅,甚至我怀疑他为了留下更好的印象,故意在一些原本很清楚的问题面前停顿了几秒,以示认真。但因为没有学位证,张洋只能拿和实习生差不多的工资,好处就是一周只需要去四天,可张洋从周一到周六都喜欢在办公室待着。有时候他也不完全在看稿子,而是观察和研究着办公室里每个人的喜好,但他很少与大家主动交流,更愿意一个人待着,即使是我,也好几次被他甩下,不得不独自去食堂吃饭。

  只一次,办公室有人的电脑出现故障,张洋很快修好了。还有一次上级检查中,张洋一改面试时的守拙状态,变得对答如流,时而还锋芒毕露。这些微小的细节让沉默寡言的张洋渐渐得到不少人的注意。偶尔,还有老编辑向他请教营销问题。教材参考书的市场巨大,但因为视频课程的冲击和行业原有的竞争,社内有几套老书的加印量越来越不如往年。张洋提出配合视频试讲课搭配销售的思路,虽然提高了这几套书的定价,却在很多社群销售渠道中卖得很好。

  有时候,销售部开会也会把张洋叫去,有时,他代表出版社和写字楼物业交涉,有时他负责联系几个已不在世的作者的家人,有时他也负责组装新到的一批桌椅和台式电脑。虽然没有编辑资格证是他的硬伤,但到年底,他的年终奖甚至比我还多了几千块。张洋和全社的同事,甚至清洁阿姨都十分熟悉,常常还有一些我闻所未闻的线下同事聚会邀请他参加。张洋的沉默渐渐在这些聚会中被打破,但去了没几次,他就丧失了兴趣,手机时常关机。那些联系不到他的人,纷纷找到了我,我也因此和更多同事有了联系。

  不久,我和张洋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张洋主动承担了第一季度的房租,还买了投影仪,在大屏幕上看NBA直播。克里斯·保罗以一米八三的个头隔扣了两米一一的霍华德时,张洋一边拍手,一边泪流满面。尽管并不像张洋那样对NBA充满热情,但被热情感染,我还是感受到许多快乐。我静静地缩在紧挨墙壁的被子一角,看着张洋渐渐长长的头发仿佛跟大屏幕上的欢呼雀跃融为一体,想到自己和办公室最受欢迎的人是朋友,居然有一丝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不禁为自己感到羞耻。可也正因为感受到这一点,我时常在日常间隙追踪张洋的动向。只是,我看似是W城跟他关系最近的人之一,很多事我依然被蒙在鼓里。

  比如张洋常在周末去城郊,还喜欢在周三晚上去一条满是韩国人的街,具体做什么,他从不会说。我在校友网上搜索他当年的主页,得知几年前,他考入我们那所全国重点高校后,很少按照学校课表去上课。和我当初一样,他一开始也随着个人短暂的兴趣盘旋在不同学院的教学楼内,但很快,这些就也满足不了他了。不同于我不管多么徘徊不定仍希望得到一个学位,张洋对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这件事并不是特别在意,他似更关心什么才是自己此生应做的,但很快又在社交网络上推翻自己,认为根本没有“一生应做的事业”这种事,人只能为自己的此刻负责。他旁听了一学期设计学院的課程,并成功找到帮手,和他一道完成了一件立体设计作品,入围了某设计奖项。可很快,他就陷入对一位年轻女教师的单恋,只是这种单恋更像一场表演,他从未真的开口对女教师告白,只是不停地在校友网内诉说衷情,一度成为全年级的笑话。大二下半学期是他的转折点,他终于减少在社交网络上的聒噪,还差点成为基督徒,性情稳定了许多,但还是决心退学,虽然这场退学看起来毫无意义,张洋却视之为青春期和成年期的转折点,但或许连他自己都知道其中难以回避的表演成分,很快又做了一条自我批评,而那之后,他的主页便再没更新过,只偶尔在脸书等其他社交网络上发一些不温不火的日常生活场景。

  直到合租一年之后,张洋突然告诉我要回家看母亲。我从未听他提起过母亲,也很少看见他主动联系家人,只听他在一次电话中拒绝了父亲的借钱请求。在我们共同的交往中,张洋提起家人的时刻都特别少。

  “这次我要回去一个月。”张洋点起一支烟。

  “这么久?”

  “三年沒回去了,一年至少该回去十天,三年起码该三十天。”张洋掰着手指,又对着空气比画了几下,“工作要多拜托你了。我让领导把手头几本书安排在你那边做,如果有提成也算你的。”

  “这算通知吗?”我讽刺道。

  张洋不理会我,又迅速点了一支烟:“我突然觉得,我不喜欢做的一些事情,在我身上的影响,比那些我觉得自己好像更喜欢的东西,对我的影响,还要大。”

  也是这时,我发现张洋已经把围棋频道关闭了,电视机和投影仪都挂在了二手交易网站,包括他热衷过的巨幅拼图、建筑模型。

  “我得回去,只有回去是必要的。我现在的生活,太多不必要的事情,甚至包括工作也是。我没能找到乐趣,除非我的乐趣完全变成赚钱。”

  “你要换工作吗?”

  “现在是不得不辞职……但除非我知道我真的喜欢什么工作,否则我只能喜欢工作本身。这对我来说很难……”

  我觉得他不过对现阶段的生活感觉到厌倦,但谁不觉得厌倦呢,我对“离开”都厌倦。离开和在原地待着能有什么不同?恋爱和不恋爱能有什么不同?那时我在社交网络上刷着个人状态,不断更新类似上述意思的短句。张洋到底是比我积极得多,他在跟我说了上面那些话之后,生活变得比往日自律。他离开的第二个月,就告诉我暂时回不了W城,嘱我把房间转租。尽管被提前告知,我还是很不高兴。在质问短信发出之前,张洋率先发来了道歉信息。他说母亲住院,他必须留下照顾,近期都不可能再回W城了,嘱我代他完成工作交接。

  我花了半个月时间,把张洋电脑上散落在不同文件夹中的文件整理清楚,把几本重要教材安排下厂,还约好了几个看到转租信息的租客的看房时间。孰料没过几天,张洋竟又回了我们的出租屋。

  他看起来很疲惫,黑眼圈比往日更明显,人也瘦了许多。他告诉我他母亲拒绝化疗,但亲戚们执意要求母亲进行化疗,他与众亲戚对垒,最终还是妥协了。

  “我想把这件事交给我爸,可他没能听我妈的。”

  “化疗不是有希望吗?为什么要拒绝?”

  “我也不希望她拒绝,但我更不希望她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张洋道,“但你知道吗?更残酷的是,我发现我内心深处也希望她不进行化疗,那样她就可以安心度过最后的两年,我也就可以因为她的去世没有再回老家的理由。”

  “是吗?难道不都是这么想的吗?说起来,你往家里打电话的次数还比我多。”我说,“你这次回来,你妈怎么办?”

  张洋看向别处:“我打算每隔一周回去一次……哦,每个月回去一次。但谁知道呢,也可能这两个月都平安无事,不需要我回去吧。”他皱着眉,一边整理着自己的物品一边看向那面曾经用来放NBA和围棋比赛的白墙,还有头顶天花板上的电风扇在立式台灯的照耀下显出的一条轮廓清晰的阴影,又因为窗户半开着进来一些风,屋内的灰尘和昏黄的亮光都在晃动。

  他长吁一口气,瘫在弹簧床上:“我觉得,我还是搬回老家去吧。”

  四

  张洋至此“消失”了一年。这期间,我终于鼓起勇气从教材出版社辞职,在招聘网站投了多份简历后,一家初创的信息科技公司给我打了电话。面试过程无比顺利,一入职,我便和另两名同事一道负责新App的上线宣传文案撰写。工作内容虽然是另一种枯燥,但薪资较之前提高了一倍,我的心态好了很多,得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自己。因为是初创,办公环境很好,假期团建也很丰富,只是三个月试用期一过,我迅速进入朝九晚十的生活,还有好几次加班到凌晨三点的经历。工作内容完全不似面试时所分配的,与外部市场的营销对接很快安在我身上,我一边苦不堪言,一边又不忍心丢弃这份工作,直到App上线后流量高开低走,我突然发现,如果眼前的产品一死,公司现有团队也将面临解散的命运。好几次关掉办公室的灯,看着落地窗外面霓虹闪烁,我突然一阵失落。但失落恐怕是很多人的失落,并非我所独有,我仍觉得并不孤独。直到第二年年初,我没有拿到年终奖。放完春节假回来,oa系统跳出部门解散的通知。我没有感到难过,甚至有一丝庆幸。行业的不稳定性,成就感的微弱,让我早已疲于应对,但我还没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暂时只能靠给几个娱乐类媒体写宣传软文度日。好在有一个固定的约会对象,还被她带动着一起健身,有时还被鼓动和她一起在大雨里夜跑。只是她不喜欢披雨衣,只有我披着透明的雨衣,从一个微弱的胖子,渐渐长成一个强壮的胖子。有一回,为了赶一篇文章,我写到早上六点。和女友在麦当劳吃早餐时,突然接到张洋的电话。

  “我妈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电话中他的声音听不出感情色彩,“估计就这几天了。”

  我还未从一场恍惚中彻底醒过来,就又听他说:“亲戚太少,我妈生前也没有什么朋友,我也想不到其他人……我是说,葬礼那天来的人恐怕太少,不知你能不能抽空来一趟,不用随份子钱……”张洋的声音到后面有些颤抖,也许是这丝颤音让我突然有些动容,我停顿了一下道:“好。”

  和我想的不同,从W城到张洋所在的煤炭城市没有直达火车,飞机也要先在某东部城市转机。观察两天后,我订到一趟临时的可以直达的绿皮火车。躺在卧铺车上的那一刻,几个月来熬夜写文章的疲惫终于得到充分释放,让我对这趟旅程居然有了一丝好感。像幼时跟着父母到外地旅游,带满食物,甚至准备好在亲戚家睡地板的床褥,我这才意识到,来W城后,我再没去别处旅游过。我突然不知道来到W城,是获得了更多自由,还是更多限制。又或者,生活在一座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生活在密密匝匝微型景观中的我,早已经丧失了对更遥远奇观的兴趣。当我在新的恍惚中抵达煤炭城市时,迎接我的是比W城更重的沙尘暴和更拥堵的交通,还有眼睛通红的张洋。

  他穿得比大街上的行人厚很多,胡子剃得很干净,头发却还是有些长。运动裤换成了牛仔裤,上半身套着几件松垮垮的T恤,颜色不一,有长袖有短袖,最外面一件是短袖,里面一件长袖穿反了,露出翻过来的开线的袖子。他看我走过去很高兴,想跟我拥抱,但我们都感觉到距离,只好握了握彼此的手。我跳上张洋开的三轮汽车,车子行驶了一段平坦但尘土飞扬的马路,路过一排在城郊晒玉米的农户,我看见写满“拆”字的张父的院落。

  张洋父母自他幼时便分开居住,前几年才正式办理离婚。张洋初中之前一直跟隨母亲生活,初一开始才和张父一道居住,高一时又开始住校,高中毕业后便不再用家里的钱。张父热衷做生意,但赔了很多。前年为第二任妻子买房,又花光了全部积蓄,只剩下这个和张母结婚时单位分的小院。张洋幼时在这里栽种的杏树、桃树如今都还长着个儿,倒是其他蔬菜一年一换,今年只成熟了一些荆芥和番茄。我走进院落时,没有看见张父,只看见张洋刚剪下的蔬菜,还有一叠装在白色塑料袋里的鞭炮,以及一个银色的二八寸旅行箱。我搜罗着适合撑开帐篷的区域,却发现空出来的地方都堆满各类杂物,我甚至担心夜里会出现黄鼠狼。张洋并不知我所想,只是很快端来一碗捞面。

  “饿了吧,快吃吧。”他说完,也端起自己那碗面,蹲下来开吃。

  他不知我不管外出去哪,常常在朋友家的客房打地铺,已为我在一家三星酒店开好了房间,我过意不去,执意让他退掉,他以自己也要住为由拦住了我。

  “怎么,院子里的旅行箱是你的?”

  张洋一边吃面一边道:“昨晚凑合了一下,发现床不认识我。也可能是我不认识床了。我妈那套房子,我也卖掉了,我在这儿没住的地方了。”

  “为什么要卖?”问完我就后悔了,补充道,“卖了也好,反正你也不打算在这儿。”

  “我也想在这儿,可这里的工作太慢了。”张洋拨弄着最后几根面,“我差点去银行当柜员,觉得柜员的工作比较快节奏,可是呢,一到五点就下班了,我真的难以想象五点就结束的工作……我能忍住很多东西,但还是没办法克服内心的严格。而且在这里工作,我一坐下来,就想起我妈走之前青黄青黄的脸,整个人就像塌了下去,一半陷在病床上,一半浮在床上面……好像,身体已经在那时候就失去了很多生命,而我看到的,只是人体纤维散落一地时的模样……可是我难受,却哭不出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早离开她了,她刚去世,我就好像忘记了她的样子,如果没有照片,我真觉得我就这样忘了。”

  我吞下一大口面汤道:“你在这里住几天?”

  “三天。”张洋慢慢回归常态,“从今天算起,我后天晚上就回W城,我在那边已经找好了一间屋。”

  “衔接得还挺顺畅。”

  “我妈在医院的最后一个月,我就在网上时时关注着一些小区的房源了。我还是要回W城的,不是那边有多好,而是除了W城,其他地方更不熟。”张洋一口气喝完面汤,“明天可能得让你辛苦点,和我爸他们一起哭一哭。”

  “你们这儿对哭声还挺有要求的。”

  “有要求,五十以下的要大哭,五十以上的小哭,超过八十岁过世的可以不必哭了。”张洋突然有些愤怒,“可我妈才四十几啊。”

  五

  灵堂设在张父的平房小院内,和葡萄藤、杏树、番茄架、黄瓜藤等等组合在一起。没有花圈,一簇簇白色的纸花和剪纸挂满窗户和外墙,据说都是张父的杰作。镶着张母照片的相框后面是被取下的张洋奶奶的遗照,此刻它完全被张母的照片夺去了风采,甚至还被相框压在下面。张母的遗体刚从殡仪馆抬回来,已经进行过化妆,寿衣寿裤也穿得齐整。一行人只张洋掀起棺材盖一角,迅速合上,其余人只是围在棺木周围哭泣。张父挨个和宾客握手,轮到我时,我本想自我介绍,孰料他根本没兴趣听,只是握住我的手重复他跟前面宾客说过的那句话:“拜托你了。”我听着觉得怪怪的,仿佛我是雇来的演员。但放眼一看,除了少数几个亲戚模样的人,其他人似乎和我的状况也差不多。我觉得自己只是个旁观者,内心毫无波澜。直到张父突然背过身去嚎啕大哭,我竟也渐渐热泪盈眶。为避免像亲属一样哭得那么痛心,我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情绪,直到一瞬间的悲伤过去,我重新回到冷漠的状态。张洋穿着黑西装黑西裤,内搭灰色衬衫,整个人看起来高大许多,和他姥姥一样,先是大哭,接着沉默一阵,再之后仍是大哭,再之后又一次沉默。只是每次哭泣的力量在减弱,沉默的能量渐渐变强,也因为他这层沉默带出的一丝冷酷,整场葬礼都沉浸在肃穆沉痛的气氛中。我站在张家三代人的后面,成为几个亲朋组成的小社会的一员,更被庄严的悲伤所笼罩,不得不常常走出去透透气。

  致哀后是念悼词,先是张父念。他比张洋更矮,但胖许多,久久站在一处,像从地表长出来的灌木。他穿了一身灰色唐装,白皮鞋,肚皮鼓鼓,头发三七分在两边,我怎么也无法把他和遗照上十多年前的张母联系在一起——那是一张轮廓分明的脸,有些方,眼窝深邃,但两眼间距稍微有些大,鼻子下有一颗小黑痣,下巴上还有一颗,虽是笑着,但没有酒窝,只左半边脸上一道扭捏的笑纹。

  我转身去洗手间抽烟,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断眉,略显浮肿的双眼,薄嘴唇,头发剃得短短的,像刚修剪好的草坪,因为长期室内戴帽子,发际线已经有些后移。我把头伸进冷水里,迅速扑棱了几下,用纸巾擦拭干净,只听外面已经断断续续响起张洋的悼词。

  “……母亲生于一九六六年,婚后来到本市。曾是第三机器制造厂的工人,九十年代末下岗后当过三年老人院护工,随后开过菜铺、小卖铺。近几年,她最为我们所知的身份是初中英语教师。她三十五岁自学英语,读完英语专业硕士学位……

  “她热爱自己的每一份工作,以朴素之心待人。病前一年,还曾前往西部乡村支教,辅导过的学生顺利考取了北京的技术学院。母亲喜欢以理服人,在我的成长阶段,教导我要多读书,多走路,多尝试,多承担。是她告诉我,在不知前路在哪的时候,承担好现阶段的责任,会让我渐渐清楚前面的路在哪……”

  张洋的悼词甚是简短。一念完,他起身再次把灵堂两侧被个别宾客碰歪的花圈都摆成了一条直线。接下来是起灵,我跟在张洋背后,他低声说,我是站在他表哥的位置,我不禁往后退了一步,直到棺木颤动一下,才又跨步上前。没走几步,有人拍我的肩,是张洋真的表哥来了,他身材颀长,抬起棺木时,每个人都要配合他的高度。这么抬着走了五十来步,走到一辆灰色小卡车面前,几个人把棺木抬上去。张父继续安排宾客在院子里用餐,张洋和我,还有他的舅舅坐上一辆三轮小摩托,一路跟着往殡仪馆的方向去。

  天仍是灰蒙蒙的,空气中似有煤渣,我不小心吸进了什么,大口吐着气。张洋跨上摩托,示意我坐在他身后,并熟练地从口袋里拿出防雾霾口罩,还硬塞给我一个。我身后坐着的是张洋头发花白的舅舅,口罩是我们的三倍厚,脸上还有刀疤。他说自己专门从县里过来,丢了身份证,没买到票,就搭着一辆货车来了,凌晨才到市里。

  “今天的人有点少。”张洋舅舅道。

  “很多人我没邀请。”张洋道,“毕竟是我妈的后事,我想她也只是想见见你们,不那么想见其他人。”

  “也对,也对。”舅舅张张嘴,不再说话。

  小卡车开得慢,我们三个紧跟着它,常常被其他车辆超过。张洋按捺不住,搜了最近的路线,但道路曲折许多,车开得陡峭,我不得不抱住了张洋的腰。我预感到接下来半天我们不会再有任何交流,把注意力投入道路两旁荒芜的“景色”。

  不同于我们三人虽同路却各怀心事,其他路过我们的人都显得兴致勃勃。有同样骑摩托在我们旁边路过的,还突然唱起歌。有几个步行的穿着中学校服、但看起来年纪偏大一些的男学生,也戴着口罩,他们大声喊着对方的名字,仿佛在吵架,又像在玩乐。这些对鸡毛蒜皮日常细节的追问响彻在道路两侧,时而被我们耳边的风穿过,时而又像被周围的气氛无限稀释,直至融入周围环境的浓度中。我看向头顶上方,仍是灰蒙蒙没有一丝云的雾霾蓝的天,突然怀念起W城的大风。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跟上了送葬的“队伍”。但因为刚为张母抬过棺,我又觉得眼前的行为顺理成章。仿佛这是我既定的命运,如不照做,就要遭天打雷劈。

  六

  殡仪馆和火葬场的人也都戴着口罩,站在路口,体型差不多,也都戴着眼镜,像一对孪生兄弟。我只看见他们的眼和鼻梁,觉得不算很讨厌。张洋打电话,告知张父我们已经到了,张父说了声“好”,接着仍是抬棺。但这次我没有帮上什么忙,由突然出现的几个中年男人熟练地从车上搬到一辆白色的担架车上。我看着他们把张母推进殡仪馆,突然觉得只是和朋友一起带他母亲来看病,这让我难过起来。张洋则面无表情地对那两个人交待着什么。

  “我们过去,你在这里等一下。”他低着头,看着地上担架车的影子从脚下掠过,“待会儿见”。

  火葬场和殡仪馆是连在一起的,两个馆一小一大,也像一对孪生兄弟,有烟尘从我目光的左侧飘过来,我觉得臭臭的,但不好说,只得往殡仪馆大厅疾步走去。许多扇门在远处开开关关,而每一个声音都与我无关,我突然有些慌张。可也因此,我觉得这里并不那么冷清,像一座稍显安静的医院。我拿出手机,想刷刷社交网络上的新信息,却发现这些信息此刻都浮在我身体上方,我根本无法与它们对视。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清扫的中年男人朝我看了一眼,我也看了他一眼,他的嘴动了动,似乎觉得我需要安慰,却不便说,最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道“节哀”。

  “我不伤心。我不伤心。”我急急地说,很快就后悔了,只得补充道,“里面的不是我妈。”中年男人皱了皱眉,再不看我,朝着大厅的另一侧去打扫了。一个负责拖地的年轻女性,她的拖把直接漫过了我的白色运动鞋,可我看到鞋子脏了,也不生气。过了一会儿,张洋从火葬场出来了。从比较高的殡仪馆建筑物的阴影中朝我走来,神情从黯淡渐渐变得明亮。

  “了结了。”他说完,拉着我朝外面走去。我注意到他两手空空,其中一根手指上潦草地贴了个创可贴。

  “刚才烫到了。”他似突然有了倾诉欲,“捡骨头时烫到了。”张洋走到殡仪馆和火葬场的大门外,跟我一人点起一支烟。他跟我说起十二个火化炉,他母亲的那只火化炉最热闹,他们过去时,前面的还没烧完。等到张母的遗体烧完了,其他人的遗体很快又进去。他总觉得骨灰深处还有其他人的骨灰,以至于没烧尽的那些骨头,有的深一点,有的浅一点,尽管烧炉工不这么看,但他就是觉得它们颜色有异。

  “有一根短的骨头,我觉得不是我妈的,想把它挑出来。但是很奇怪,我想把它挑出来,它却在我手指间微微跳动,我使劲才把它捉住……当时也没有觉得疼,直到放下,才觉得手指疼得辣辣的……可那块骨头挑出来后,重量就不对了。”張洋道,“就不是我妈那个体格的人的骨灰应有的重量了。”

  “有什么讲究吗?”我不期待回答,继续问道,“接下来呢?骨灰盒呢?全都搞定了?”

  “骨灰盒我过几天来取,要和我爸商量谁来保存的问题。”张洋道,“我想,大概就是我一直留在身边了。”

  “没有地方寄存吗?在墓格里,在骨灰堂里,在……”

  “那就是完全不存在了,和把骨灰撒进大海没有区别。”张洋道,“我不会去别人的地方看我自己的妈,这太奇怪了。”

  我不喜欢他在一天的冷静后,突然显示出的一丝愤怒,但觉得这是一种寻求认同的方式,只好频频点头。我突然觉得他不会再跟我讲起家里的事了,仿佛这次前来,已是我们友谊的顶峰。

  我们没有等张洋舅舅出来,就一道去了酒店,办理入住后,张洋的行李也被张父送到了酒店我们的房间。和我想的不一样,张洋硕大的行李箱内装的多是电子产品,衣服和日用品都很少,清简到我觉得自己的行李过于沉重。面对我未打开的折叠帐篷,张洋并没有询问。他低声告诉我自己正在给一个大型单机游戏写脚本。如果顺利,就不用坐班了。

  “工资怎么算?”

  “按项目结算。”张洋回答得比行李还简洁,“不过我也不知道顺不顺利,现在的感觉是,我还挺爱写,但好像实现度会很差。”

  我看他打开了游戏的测试界面,花红柳绿的背景,闪烁的字幕,还有跳来跳去的热裤短袖美少女,一行蓝底字幕写着——

  接下来去荒岛。

  “现在到了这一步,要面临平行宇宙和最高级之间的选择了。”张洋道,“我们做过心理分析,如果继续让玩家选择剧情,大部分人选择下去,都会跟随本能选到五个平行宇宙那里,因为看起来每一环都不一样,配角众多,剧情看起来更复杂精彩。但只要选进其中一个宇宙,就很难进入我们设计好的、只有专注主线剧情的玩家才能抵达的最高级。很多人会因此弃了游戏。可如果我们强行设计单线条剧情,引导玩家进入最高级,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选择互动感……而且会有一段略显枯燥的独自打怪的路程,恐怕很多人又会不满。测试阶段已经看到一些差评了……”

  “恐怕你心里已经有了决断。”我看向别处。配合不感兴趣之事,让我稍微有些不耐烦。

  张洋似察觉到了我的微表情,但仍然继续说:“我肯定要强硬一回,把玩家拉到我的单线条叙事上,让他们一步步进入最高级……不过,如果差评太多,我这份工作也结束了。”

  “你怎么想到去写游戏脚本的?我从没发现你对这个感兴趣……”

  张洋讲起游戏脚本项目的由来,竟有一丝师兄的“神采”。但很快,他的表情随着电脑屏幕暗淡下去的亮光变成灰色。他打开手机上的计算机迅速计算了一下,告诉我,如果这次游戏项目下载量过低,他就拿不到尾款了。

  “我觉得这些事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最近需要钱。虽然我不能说对这个脚本没兴趣,但是一进入后面执行的阶段,我的兴趣就减弱了……那我想,也许回到源头会好些吧,我去找些别的事情做……我也喜欢尝试出谋划策,否则憋在自己的事情里,向下飞行,怎么也到不了远处。”

  我不确信张洋是说给我听的,他更像在自言自语,对着另一个自己说话。我关掉房间灯的时刻,看见他已经把头深深埋了下去。那一整晚,他都没有上床睡觉,只是保持那个姿势趴在电脑前,像一个叫不醒的装睡的人。

  七

  在那之后很久我都没有再见到张洋,只知道他的游戏项目最终黄了。除了没有拿到尾款,游戏剧情丰富、投资过大、宣传不够、下载量过低、前期的差评无法被后期的部分好评所冲抵,直接导致他曾作为编外人员服务的那家小游戏公司的倒闭。张洋变得深居简出,并开始自学日语。不久,我甚至听说他常常去横店影视城,有时候是去见什么人,有时候只是和各式各样的群演头头打成一片。他开始接一些我看不懂的十八线艺人的宣传项目,从中赚取差价,一度赚了一些钱,但很快又洗手不干,以至于积累不多的财富瞬间如过眼云烟。我突然意识到他和我一样也处在一个长久的迷茫期之中,只是和我不同,他表达困惑的方式是不断在行动中判断自己工作的前景,而我则是不想清楚就没有动力行动。

  到了夏天,他邀请我去游泳馆一起游泳。洗澡时,我们各自都发现自己的身体比之前大了一号。

  “我准备出去一阵了。我爸又问我要钱,我没给他,他恐怕要来我住的地方。还有陈启明,如果他再来问你借钱,千万不要借给他。”张洋道,“他通过别人以他对我的帮助要挟了我,我已经借给他一万了,不让他还了,你也别借给他,他不会还的。”

  “那你还借给他?”

  “让他彻底欠我一个人情,以后就不好开口了。”张洋潜进水里的那一刻,我果然看见师兄的电话号码闪烁起来。只是我和张洋不同,我依然无法拒绝他,在急躁中,差点把手机拍进水里。

  那天和张洋的晚饭吃得很沉闷,这和张洋无关,是我想着毫无前途的零工性质的工作,沉浸在与女友不分手就得结婚的关系中,烦不胜烦。得知张洋打算去一些小县城考察,我只感觉到震惊。

  “那有什么可考察的?”我望着他,仿佛他如果不去巴黎和纽约,就是不正常的。

  “小县城有巨大的市场……我想试试做一款主题软件,利用同一主题把一个群体勾连起来。软件偏向社交,但又不全是社交,它更是一个通过爱好联结大家生活圈的工具……很接近县城里的那种群体社会感。只要用上,就让人觉得自己和整个网站里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

  看着张洋的肚皮随着他的语调难得地起伏了一下,我突然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嫉妒,仿佛不管在W城还是小县城,张洋都是那个更为上进的人。同时,他更是周围人信任的人,他懂得融入大家,也懂得如何展现自己的不同,更懂得把这种不同转化为一种事业。而我始终对这些很模糊,这让我感觉到强烈的不平衡感。我几乎是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回了休息室,不料张洋竟已离去。我打开社交网站,看见他更新了一张我的游泳照,想评论一句,但最终什么也没有发出。我又游了几圈,给女友发了一条分手短信,关掉了手机。我想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晚上,我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补充简历,寻找一份新的长期工作。

  再看到张洋的消息已经是十多天后。他選择了一个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西部县级市下属的小县城。全城只有一条街,全镇靠做麦草画为生。还有一个塑料手工艺厂。张洋有时会去这些厂子拍些照片,但更多时候是在大街上游荡。他可能是唯一一个在县城居住这么久的外地人,有时候走在路上还会被小孩的目光好奇地打量。我看见张洋连续更新了三天的县城风景照,接下来则是七天都没更新。直到又隔了七八天,他晒出一张女学生的照片,看起来是高中生的模样,但仔细看又比透露出的年龄显得成熟。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终于有了恋情,但当张洋返回W城时,他依然是一个人,带着那只银色行李箱。

  就这样一直到秋天,我都没有再见张洋。那年国庆节前夕,我终于在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文案的工作,把女友遗落在我那里的最后一箱物品寄走,也又一次见到了张洋。

  那是我倒数第二次见到他。他的出租屋比我想象中小很多,物品很少,除了他睡觉用的沙发床,我甚至找不到可以坐下来的地方。他变黑了,甚至比之前更瘦,但面色十分健康。他的书桌上摆着一瓶牛栏山二锅头,一本摊开的《金刚经》。他说自己的社交网站App刚刚上线,他准备把赚到的钱用在另一个正在筹备的新项目上,还准备搬去郊区的廉租房。我看见那个社交App名叫“荒岛体验”,打开之后有很多同城活动和很多远程活动,用户虽少,但十分活跃,并且付费用户占总体用户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我想问他那天为何提前离去,却最终没有问出,只是对他搬去廉租房的行为表示不解。

  “要省钱。”他道,“现在资金链没有解决,我只能保存实力,给自己留着一笔流动资金。对了,你把陈启明删了吗?”

  “删了。”我有些心虚,在张洋低头看手机之际,我匆忙点出陈启明的电话号码,把他加入了黑名单。

  “我不知道是不是需要再投入一点热情。”张洋道,“越来越多的App都像一次性产物,设计者只想到它一开始的卖点,却很难把这个点做成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可生活方式不止是迎合,更应该是引领……但如果要引领,只是做一个个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联合体,它生成主题,产品只是负责执行……我觉得我一定会知道的,掌握生活的方法。”

  我不知如何回应,只好询问他和那个貌似女学生的女人的故事。

  “分手了,我不适合家庭生活,但只是恋爱让我觉得不道德……那是很短但很快乐的一段恋爱。”张洋道:“让我真的认识到生活本身就是重复,包括我也只是在重复,可这种重复并不应该成为人们厌恶生活的原因……它甚至有着巨大的活力,这种重复下来的量的积累,甚至不弱于任何一种新型的创造……”

  我皱皱眉,想到自己因为女友的逼婚竟提出分手,多少有些禽兽,可此情此景,我不愿谈论自己,只得指着二锅头道:“你喝这个?”

  “没钱啦,要省着用。”张洋突然捏了下自己的脸,仿佛在化解场面的尴尬,又像在遮掩内心的疲惫,“总觉得喝白酒比喝啤酒更让人显得节制。”

  “因为醉得快吗……”我讪讪地笑。

  “但喝完这一瓶,酒也不会喝了。”张洋不理会我惨淡的幽默感,“今天留下来吃饭吧,虽然我这里只有螺蛳粉和哈尔滨红肠。”

  八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需要一种更强硬的对生活的干预,才对新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可障碍也随之而来。首先是我所在的小组面临人事变动,而我是变动过程中唯一留下来的新员工,被认为是另一名新来的中层领导的人。我试图对张洋说出我的困惑,他告诉我“要有耐心”。就这样支撑了大半年,工作进入正轨,可我却越来越觉得不适。尽管和同事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和谐,我却觉得自己跟这座城市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我不喜欢一个人的办公室,因此即使需要加班也选择楼下咖啡馆。我不喜欢地铁末班车那种人挨人的状态,也不喜欢早班车那种暴躁的气氛,更不喜欢周日在家休息时一个人看剧打游戏的状态,我重新开始健身。

  最开始我在健身房办了半年期的卡,坚持一个月之后我觉得十分沉闷,在网上把卡转让给一个历史系研究生。她不算漂亮,但性格很温柔,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转卡之后我们还约会了几次,但没有发生亲密关系,这让我有些轻微失望,只是我也为我的失望而对自己感到失望。我开始像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一样绕着公园跑步,从黄昏跑到深夜。因为W城时常下雨,好几次在跑步中途遇到大雨,但我也没停止。跑了两个月后,体重没有怎么下去。很快,房东收走了房子,我在江边租了一间屋,还有了合租室友。跑步从夜跑变成了晨跑,我也越来越从跑步中感觉到更多幸福感。大汗淋漓之际,那种自下而上的酸痛感裹挟着巨大的快感让我觉得兴奋,仿佛一切纷纷扰扰都不再与我有关,甚至也不需要另一个人陪伴便可以独自走很长很长的路。再后来我专门挑选大雨时刻披着雨衣去跑,生活的时间也因此被填满,我仿佛因此找到了对抗生活,或者说与生活和谐相处的方式,直到一次项目的失败。

  那是一个香港地产公司,要求在文案中呈现动物和自然的元素。我和另一个同事共同负责,但很快他就辞职了。前期沟通都没有太大问题,中途也没有问题,孰料最后客户完全推翻了我们的方案,并指出在一则他们深夜发到我那位同事邮箱的邮件里,已经写了新的要求,可我完全没有看到那封邮件。整件事像一场巨大的失误,而我是唯一不知情的人。事后,虽然我没有被过多责备,却突然对跑步丧失了兴趣。重新缩回房间内,我变得郁郁寡欢。我以为我把生活安排得很好,可这样安排得很好的生活,其实承受不了任何波动。即使是这样小的波动,也有致命的效果。

  我再次看起招聘信息,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甚至看起外地的工作。我突然想起自己大一所学的历史专业,那是我一开始的志愿。只是我并不坚定,每当有新的兴趣,我就想要放弃前面的兴趣,这种放弃和重新开始,让我消耗掉了很多兴趣,可历史这个最初的兴趣,却最终保留下来。我决定找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工作。也是在此期间,我对历史系研究生重新展开攻势,给她买了不少衣服和化妆品,也邀请她一起出游,在把她变成我的女友后,我对她失去了兴趣。但我也不想分手,只是享受着这种复杂的亲密关系,这对她也造成了伤害,让我对自己备感厌恶。直到一所私立中学给我打电话,他们在招聘历史老师,我虽然还没有考教师资格证,但他们依然邀请我去面试。

  我回想起高考后为什么选择报考历史专业,或许是看了BBC的历史纪录片,或许是看了Netflix的某部希腊历史片。作为分数总是不错外语又流利的文科生,我总觉得自己可以过上更加丰富的生活。历史这样看起来就像大数据组合起来的专业,让我获得了拥有大量常识的快感,我热爱各种历史细节中的故事,这让我百感交集,仿佛兜兜转转,我不过是喜爱这最初的选择,却因为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又怀揣着担心浪费时间的恐慌,过早斩断了许多自认为没有前途的爱好。我重新想起张洋的话,“要有耐心”。想到他也曾频繁换专业,我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才让自己从那样的更迭当中醒悟过来。也是这时,我得知他和几个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个游戏公司,上次他所说的“项目”,正是这家公司的第一个产品。

  但和之前不一样,这次张洋只负责市场运营和日常的公司运营。他不再热衷研究各类新型产品,更多关注人们生活方式的微妙改变。我在社交网络上看见张洋常常飞来飞去,多数时候往返于北京和广州,有时也往返于W城和上海、大阪之间。在那次去找過张洋之后,我也一度想去他的公司看望他,却始终不敢提,仿佛知道他有另一群更能帮助他的朋友,我觉得我们的友情不再像过去那样独特。一个深夜,我盯着聊天软件上各个友人的聊天窗口,想着能找谁聊几句,张洋的窗口却跳了出来。

  仿佛并不觉得我们很久没有聊天,依然亲昵地嘱我打一局他们的新游戏,并反馈给他看法。只是这次我拒绝了,坦言自己现在关心历史,那是一场同样复杂而充满想象的游戏。为了缓解拒绝的尴尬,我问他为什么不再专注做产品,而开始做起高管。

  “只有日常的重复才是真相……”张洋发来一段语音(我迅速感觉到他现在发语音比打字更自在),“我不能忽视这个真相,但也因为这个真相,我对所谓新的创造没有兴趣了……我只关心人怎么变化,当然大多数时候,人是不会变的,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我第一次没有对张洋的话感觉到惊讶,也突然没有问题想问他,只是回复道:“大多数人不会变,但我们会变。还有一些比我们高明得多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中……这样的人,一直在,找到他们,也许就找到了时代独特的样貌。”

  许是对我的回复无话可说,张洋并没有继续回复。

  不久,我开始频繁面试历史方面的工作,有许多因为仍在W城,被我推掉,只一个南部城市的博物馆,给我留下甚好的印象。那里陈列的展品并不十分特殊,但每一件藏品都来自较为冷门的时代,还有一些,是来往中原的外国人留下的结合中原文明和他们本国文明的作品——一些特殊的瓷器和衣物。我几乎因为这甚好的印象,重新勾起了学习点什么的热情——这将在以后成为我最独特的秘密。在我彻底离开W城之前,张洋邀我去他新的家,但我却因突然忙碌起来,竟没有抽出时间去。那之后不久,张洋的朋友圈变成三天可见,再后来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此号不用”。我突然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只是没过两天,张洋用新微信把我加了回去。这次他没有谈论自己,而是问起我的现在。接着,他谈起最近遇到的问题,觉得自己在公司里的工作开始变得机械,但他决定克服。聊天的结尾,他再次发来语音“加油宋飞”。我想了想,打下了一行字“下一站荒岛”。

  那之后我没有主动找过张洋,更多时候在默默观察着张洋的动向。他开始买房,换新车,只有感情状况一栏始终写着“单身”,不知是一直没有更新,还是状态真的如此。我偶尔会像侦探一样检索张洋的动向,通过社交网络,也通过别人的转述。我不知道张洋是不是知道了这一点,严格来说,我也希望他能知道。可我沒能再获得他任何具体的信息。我甚至期待有一天张洋出现在我工作单位的门口,依旧不询问一句我的近况,只是谈一谈自己。可漫长的夏天,只有飞蛾出没,从清晨到日落,在博物馆透明的玻璃门外徘徊。有时候也会下起雨,我看见我在雨里奔跑。

  自问自答

  小说为什么起名“接下来去荒岛”?“接下来”说的是一种动态,

  那么“荒岛”代表着一种兴趣、愿望,还是可能性?

  “荒岛”是个精神隐喻。虽然荒凉,但依然是一座岛,孤独但并不缺乏集体意识。它在小说的不同阶段代表过兴趣、愿望、可能性,但它更是一个成长中的元素,是荒芜和丰富之间的一个低调明亮的地带,两个主人公借此参与了对方的精神世界。

  小说写了两个青年,似乎彼此既互相促进又有一种竞争关系,

  他们是各自在走向你设想的“荒岛”的过程中吗?

  两个青年,一个走向了看起来更丰富的外在世界,一个最终选择做最简单朴素的工作,可能对内在更关注一些。对他们各自来说,他们确实来到了自己的“荒岛”。

  这篇小说似乎是你从关注自身的各种问题转为对某种年代性的探索。

  这是有意为之的追求吗?此后的小说写作会不会更注重这一方面?

  是有意为之。2008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不仅因为有大事(奥运会)发生,还因为第二年微博出现了,接着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就是在这种全球化分享中完成了精神的二次蜕变。之后的小说,我还是会根据具体语境来处理和探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