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夜迷宫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界 热度: 16182
音乐、幸福的状态、神话学、时间塑造的面貌、某些晨暮的时刻以及某些地点,都想对我们说些什么,或者说了些我们不该遗忘的事,或者正要向我们传达某些信息;这一即将到来、然而没有出现的启示或许正是美学的事实。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长城与书》

  0

  很多目击者以为那是血。它暗红色,带着些许熒光,像液体般在路面迅速铺展开,以超越常人想象的速度蔓延,顷刻间便消失在远方透视法的灭点里。有正在等红灯的好奇路人从上街沿迈下一步,试探性地在柏油路面上踩一脚:没有任何液体溅起,没有水纹,脚底也没有沾染任何暗红色的物质;然而这带着荧光的暗红色本身是确凿的,它平滑、半透明、均匀地刷满整条柏油路面,而上街沿却精确地丝毫不沾。一些反应迅速的人掏出手机,试图拍下这奇异的场景,但一切只发生在一两秒钟内。眨眼之间,路面上的暗红色物质就极迅速地向马路中央聚拢,变成一条荧光红的粗线,而这条线在另一次眨眼间便湮没在了喧嚣的都市黄昏之中。

  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它往哪里去。

  3

  柏油路面以下的地铁换乘通道里,潮水由人出演。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出色的多任务群众演员,熟练掌握一边刷手机一边近乎无意识地以中等配速跟随人潮移动的技能;而另一些人——虽然数量较少但作为一个类别始终存在——努力扮演着逆流,他们紧贴着在通道里严格居中的隔离栏疾行,却未行于为他们安排的一侧,而是迎着人流相对较少的另一边的主流而上,像是在对隔离栏分配城市空间时的古板及不力发表无声的控诉,又像在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做某种接近自我磨练的练习,期待着未来某日可以不再跑龙套而成为某个故事的主角。

  (至于换乘通道里的光线、温度、背景音乐、广告牌或地面的质地和花纹,只有极少人留意。多数人会把这些无用的琐碎信息交给潜意识掌管、存档、备份、删除,如同某个始终对着无聊路口的摄像头,仅仅在发生事故或故事时才跃上前台。)

  不妨说这个故事的主角之一是冲进来的。她表演的是好莱坞电影里的经典段落:穿高跟鞋逃避怪兽。在抽象派怪兽(地铁车门即将关闭的蜂鸣声)的追逐下,她带着一种融合了坚定、决绝、冷静、果断、自信、疯狂(除冷静外,这些特质都从未在她所供职的出版社里展现)等或多或少彼此矛盾的综合特质,成功地在车门即将关闭的最后一秒冲进车厢,仅有名牌手袋的一角(按比例那一角大约卖一千块)被车门夹住,以至于她不得不稍显狼狈地用力拉了一把,才把那一千块拉进车厢。然后是一个通过即刻转换表演内容,而非镜头剪切实现的蒙太奇:像一名世界级足球前锋,她在满满当当的地铁车厢里凭空制造出空间并迅速掏出手机,那样高效而镇定,就好像她早已或始终站在那儿。

  (手机让我们随时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要是活在这个世纪大约会这样断言。手机也让我们便捷地将阿尔贝·加缪所说的现代人的两大特征——读报和通奸——浓缩在同一个电子设备中。)

  她打开微信。一个个表示未读的红色小点列队般由上而下出现在屏幕左侧,那是她已然落后于时间的证明。她首先点开与托马斯的对话。4条新消息。她输入:好呀不急,快到常熟路站了,想吃啥——随后删去“啥”改成“炖汤吗”。托马斯正在输入。她的拇指上划三次,像在执行“刷新”这一巫术。托马斯的句子随即跳出来:得闲还是要炒饭,嘿嘿。她朝手机笑了笑但没有在对话框里输入什么。她回到主界面打开一个群。72条新消息。你们看新闻了吗。天。怎么了。市中心哎。A输入一条17秒的语音消息。是要当心。B输入一条56秒的语音消息。B接着输入一条19秒的语音消息。怎么能就那样放在车里啊。到处都有摄像头,不可能丢的。K输入一条17秒的语音消息。M输入一条3秒的语音消息。最后她迅速跳过这些语音消息和表情符号,打开了大家正在谈论的那篇新闻。她把新闻转发到朋友圈(这时我们看见她叫“恰拉”)并附了一个双手合十的表情符号。

  (拇指让外星人困惑。长期在地球卧底搜集地球人信息的外星间谍在《地球人的交流方式》第十三章“其他”中这样描述运用拇指的交流方式,“地球人有时通过手指——主要,但不仅限于用拇指——在一块会发光的玻璃上移动,来传达讯息,甚至在他们明明已经聚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间仍会沉默不语而偏爱运用触摸玻璃的方式交流。但目前尚无有效证据表明,地球人的这一举动是为了规避我们的信息搜集工作。”)

  ((关于地球上是否存在外星人的思考:如果地球上的确存在外星人,如果外星人的确拥有更高级的文明且有足够能力通过伪装自身而不被地球人发现,那么他们必然会将自己伪装得和地球人一样——反过来看,一个普通的地球人因此始终有可能是经过伪装的外星人,甚至,为了使这种伪装更彻底、有效,外星人将剔除对于自身是外星人的意识或设定这一自我意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被激活。))

  地铁把小恰吐出来,托马斯的公寓又把她吞进去,就好像城市里的空间互有默契。她伸出拇指放在门锁感应器上,短促密集的提示声可以翻译为拒绝——或者拇指有点湿。恰拉把指尖擦干,再次向躲在门锁里的机器之神出示她随身携带的迷宫。这一次门开了。恰拉有时觉得,走进这间公寓就等于走进她的指纹所绘出的迷宫,一座她自身情感的迷宫。每周二晚上,小恰几乎都与托马斯在这里幽会,那几小时的欢愉与其说通向任何未来,不如说是在迷宫内的欢愉——但小恰反而觉得这样的关系恰好:她从不过问托马斯的工作或家庭生活,也从不要求更多;她认为维系两人亲密关系的唯一秘密是管理其反面,始终保持某种距离感,无论在物理上、心理上还是时间上——她将这种关系戏称为“同城异地恋”。而托马斯喜欢的,或许正是小恰身上这种表现为轻盈的分寸感,在过分逼仄的当代生活中,它赋予彼此余地。于是,他俩的关系不是始终需要绷紧神经的男女对唱,而是一首只需随性哼唱的小夜曲。

  (恰拉的一个梦:左转。直行。右转再右转。A望着B奔跑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A对这个迷宫了如指掌,她知道B正在跑进一条死路。左转。直行。右转再右转。A跟随B逼近那条死路。她看见B轻盈地爬上迷宫的石墙,消失在了墙的另一侧。她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真是长久以来两人关系的某种隐喻。)

  小恰打开微信。各个群组和联络人重新排定顺序,就好像他们正参加一场永无止境的F1排位赛,每说一句话就可以使他们重新领先,而沉默,意味着向屏幕底部的沉没,乃至被湮没。拇指上滑,小恰把托马斯从湮没的人海中打捞上来。我到了。她在输入框里简洁地写道。等了几秒,微信没有显示“正在输入”。她回到主界面,打开先前的群。121条新消息。这次她耐心听完了所有语音消息,弄清了傍晚发生的男孩失踪事件的前因后果。随后,查看完朋友圈里的点赞和留言后,她打开点餐APP,尽管托马斯那边依旧没有动静。

  (微信是恰拉观察、分析、理解他人的窗口。像一个社会学家,她喜欢观察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在微信里的表现,尤其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群里的表现。社会阶层、社会关系、熟悉程度、性别分布、年龄、私聊还是群聊以至微信群的功能性等,都会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里的表现迥然有别,而恰拉能够也乐于洞察其中的微妙之处。她喜欢同时加夫妻双方为好友,在朋友圈里观察夫妇两人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和看法,就好像在读一本多视角叙事的小说。她也经常在朋友圈里“云看展”、“云旅行”,以图像加上只言片语的描述作为想象远方的方法。有时,她甚至会从朋友贴出的一张没有任何地点讯息和文字说明的照片出发,通过搜索、猜测和推理,试图找出确凿的地点,像一名漫无目的的互联网侦探。)

  ((恰拉朋友圈转发的、她最喜欢的微信公号“意思意思”里的小故事《迷宫》:明明是每天下班的惯常路线,今天不知为何怎么都找不到地铁入口。以为是地铁入口的地方,出现了一间便利店。

  “你们是新开的吗?”他问便利店里的服务生。“我们一直在这儿啊。”服务生答。不像开玩笑的样子。这儿离他的办公室不过几个街区,但一切却如此陌生。他觉得一定是自己走错了路。

  他就是在这一刻发现空气中飘着羽毛的。轻飘飘地在眼前飞舞,像某种挥之不去的嘲笑的口吻。他漫无目的地朝另一个方向走了几步,像是要故意逃开这些飞舞的东西,但羽毛跟随着他,像冬天呵出的热气,与他同在。

  事实上,羽毛正是从他不知为何破损了的羽绒服里飘散出来的——他最后意识到了这点。“只要循着这些羽毛,就可以回到办公室吧。”他默默想着并迈开了脚步。

  自从忒修斯总是弄丢线团后,阿里阿德涅想出了更便捷的方法:就在他的羽绒服上烫一个洞好了,只要不是大风天。))

  点好外卖后,小恰一边等着托马斯,一边打开了新书发布会的直播。这名作家最近颇为走红,社里的领导提出要求,希望恰拉能说动他把下一本书给他们社出;但小恰对此毫无热情,她觉得这个模样尚且标致的少年写的只是一些毫無营养的心灵鸡汤而已。直播镜头里的书店果然挤得满满的,作家被少女簇拥,讲述着写作那本畅销书的缘起。相较于他究竟说了些什么,小恰对他“如何说”更感兴趣。她敏锐地意识到,他几乎会在每一句句子的结尾处加上一个“对”,有时甚至是“对对对”,像是某种自我暗示般的肯定,但这肯定分明又透出不自信,就好像同时带着局外人的视角审视自我,表示他此前说出的话语并非真实出自内心,而是带着对所谓标准答案的算计。

  (恰拉发明的心灵鸡汤鉴别法:试着调换句子里的前后组成成分,如果新句子“好像也对”,那么它就一定是心灵鸡汤。比如,“喜欢才会放肆,而爱就是克制。”调换后:“喜欢才会克制,而爱就是放肆。”好像也对。又比如,“选择不是承受,是承担。”调换后,“选择不是承担,是承受。”好像也对。)

  打开外卖APP,看着代表骑士的蓝色小圆点在城市街道上穿梭移动,一步步朝自己驶来——这是恰拉的特别爱好之一。APP上标出了从餐厅到公寓的两条线路选择,骑士选择了后者。“距您1510米”:确凿的数字给人一种送餐会变得更快的幻觉,然而事实是下单足足半小时后,外卖不但仍在1.5公里开外,骑士的蓝色小圆点也不知为何变得一动不动了。她转而打开微信,托马斯还是没有动静:像一艘船沉入屏底。

  在这一刻,当代生活的两大迷思如同放大的黑体字,同时出现在恰拉面前:外卖为什么还不来?以及,他为什么还不回微信?两个问题交替出现在恰拉的思考前台,就好像此时此刻,她正身处一个回字形的迷宫中,一次又一次不断回到原处,而每一次回到原处都加强了迷思的魔性。心中仍在不断增长的可能性清单渐渐已不再能消解无法揭开迷思的无力感,而让位于一种存在主义式的抽象而虚无的等待。仿佛外卖与托马斯不约而同地密谋成为了戈多。

  2

  就这样,我来到夜迷宫的中央。

  “虽然他把海陆的道路堵死,天空还有路。”1迷宫中央大厅的墙上以中文、英文和希腊文贴着希腊知名工匠代达罗斯的名言。《夜迷宫》X个展开幕式即将开始,观众正从迷宫各处逐渐聚来。

  这是艺术家X两年内的第二个大展。一年前,他在城中一处地下空间举办了自己的首个个展《防空洞》(A Void),收获了国内外艺术评论界的众多赞誉之声。他以声音、光影、音乐、表演和风填充黑暗而空荡的展厅,用沉浸式的环境挑动观者的感受力。“展览拒绝过分直白的符号化元素而更接近诗,在愈来愈被资本和市场操控的中国当代艺术界仿佛一股清风,也像一个谜。”其中一篇展评这样写道。

  与《防空洞》标题里的双关(它既是名词,一个“空洞”(A Void),也带有动词“防止”(Avoid)空洞的意思)类似,《夜迷宫》(A Maze)同样既是“一个迷宫”(A Maze),又“令人惊奇”(Amaze)。把展览开幕式放在迷宫中央(展品的内部)举行,的确颇为令人惊奇。又或者——我觉得这更有可能——暗示着开幕式本身也是夜迷宫的组成部分:它不单是由叙事组成的迷宫,而且还包括了一个特定仪式,甚至一场表演?这时我隐约有了一种预感:此刻的场景里已经包含了某种经过设计,甚至表演的成分,而就算接下来真的有开幕式讲话之类的环节,艺术家也断然不会解释我心里冒出的种种疑问。毕竟,这是一个对于“诠释”非常小心谨慎的艺术家:他极少接受采访,即使在访谈中也很少解释说明自己的创作动机;相反地,他更善于制造问题甚至把一切弄得更复杂,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思考。我想起《防空洞》的展览前言:只是一张元素周期表——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我环顾四周,发现了几个先前忽略的细节。其一是中央大厅面积非常大,参与今晚预览的观众应该是有意被引导到这儿的;第二,这个中央大厅只有一个出入口,即所有观众正在进入的那个口,这意味着对一个供人穿越的迷宫而言,这个大厅只可能属于歧路的一部分——你需要原路返回,在先前你以为是歧路的某处寻找真正的通路;第三,大厅一角的侍酒台上提供的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一款红酒,El Nómada(意为“游牧民族”),其酒标上画的正是一个迷宫。

  就在观众的视线开始搜寻X的踪迹时,灯光暗下来。一束追光灯揭晓谜底:那位贴着八字胡的侍酒师就是X。他笃定地撕下伪装的胡子,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X的发言果然非常简短。礼貌性地致辞后,他简略谈论了迷宫,“从前,迷宫常用来讲述对原始人类群体流徙生活的回忆。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崇拜直线和透明、秩序和理性,迷宫逐渐不再流行。然而,一个新的迷宫时代正卷土重来,就想一想我们城市的地铁线路图或者互联网的逻辑好了,就想一想足球为什么比短跑更受欢迎,就想一想21世纪流行的战争模式——恐怖主义袭击好了,”X停顿了一下,喝下一口迷宫酒后继续,“我一直着迷于故事本身的迷宫特质,所以我相信这个在艺术空间里的迷宫能够揭示叙事的这一面向,从而赋予观众、也可以说是读者们某种对于迷宫的身体记忆。”

  到了观众提问环节。“开幕式结束后我们要原路返回吗?这个迷宫真的有出口吗?”第一名观众的提问引来一片哄笑。“当然有出口,”X加重了“出口”两个字的语调,“要走到出口,才能拿到奖品噢。”他一边笑,一边指了指墙上代达罗斯的那句话,“攻略就是这个。”

  “虽然他把海陆的道路堵死,天空还有路。”我把这句话又读了两遍后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我想起在香港九龙圆方商场里的一件雕塑:拼图板的某些图块被细绳悬起在空中不同高度,若从上空的俯视视角看,这仍是一块完整的拼图,但在考虑了高度这个新维度后,拼图就变得不再完整了。迷宫,仿佛是拼图的另一侧面:海陆的道路堵死,地面的二维空间无路可走时,一个新的维度便有可能是出路——在代达罗斯的世界里,这个新维度是天空;在X的夜迷宫里,我想应该有另外一层。在迷宫的某处,应该藏着一台电梯或一段楼梯,把我们引向别处。

  第二个观众的提问要求X谈一谈这个展览与《防空洞》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这一次那么复杂,而上一次那样极简?”“我想这个也是防空洞,而上一回的,也是迷宫,”X答道,随后他讲起一个故事,“博尔赫斯曾经写过一个故事2,我想恰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话说从前有个巴比伦国王,他召集手下最聪明能干的建筑师造了一个复杂精巧的迷宫,就连最精明的人也不敢進入,因为一旦进去就再也找不到出路。后来一位阿拉伯国王来拜见,巴比伦国王为了嘲弄他把他骗进迷宫,结果阿拉伯国王晕头转向,到天黑也没寻到出路,他祈求上苍,才找到出口。然而他没有埋怨,而是邀请巴比伦国王有朝一日参观他的迷宫。回到阿拉伯后,他集结军队进攻巴比伦,将国王俘获。他用骆驼把巴比伦国王运到沙漠中央,给他看自己的迷宫。这儿‘没有梯级要爬,没有门可开,没有累人的长廊,也没有堵住路的城垣,但巴比伦国王最终饥渴而死。”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策展。X说这两个展览都没有策展人,是因为“它们都是一整个作品,更接近某种整体艺术”;但“我也设想过以迷宫作为某种策展逻辑”。他随后继续道,“让我们设想一位艺术家的回顾展。画廊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迷宫:观众从入口处进入,唯有穿越迷宫才能到达出口。但观众如果很有效率地穿越迷宫,便会错过相当一部分展品——事实上,很多展品都被安放在歧路上。迷宫的中心,是这位艺术家巅峰期最富盛名的大作;而早期和晚期作品分别被安排在入口及出口处。整个布展方式都暗示着主题或风格的延续性;但同时,又和迷宫一样带着欺骗性:有几幅看似与中心的名作颇为接近的作品,就内核而言,其实相去甚远。”X笑称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多,只能等以后真的做策展人时再来一试。

  并非所有人都急于走出迷宫,尤其当他们预先知晓这座迷宫一定能走出的时候。一些人继续在中央大厅里喝着迷宫酒,彼此扫着二维码互加微信。二维码不也像一种迷宫吗?那些神秘的黑与白背后的0和1要把我们带向哪里?另一些人则已满怀兴致地退回到方才的歧路中,开始寻找那条秘密通路。

  答案并不复杂:有一台电梯藏在最后那间“当代生活的两大迷思”的回字廊中。只是,要每隔十来分钟,回字形的迷宫隔板才会如同车窗玻璃自动摇到地面以下,露出隐藏其中的电梯;而迷宫的出口和故事的另一半,将在另一层展开。

  3

  骑士对这一区域的街道了如指掌。比如这条可以从长乐路穿到富民路的弄堂,地图上根本未作任何标示;甚至,这条捷径也并不始终存在——因为长乐路的小区铁门只有在上下班高峰的各两小时内才打开,其余时候则需要刷磁卡开门。假如把城市街道和巷弄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迷宫,那么时间就是它的第四维。死巷可以变成通路,全看时机的拿捏。骑士谙熟这些秘密——至少在他工作的这一区域,这些诀窍是他脑海中的默认设置。所以,在长乐路的餐厅取餐后,他几乎不假思索就拐入那条捷径,却没想到在富民路的出口处,一位警察将他拦下。

  (骑士: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中的最低阶层,领有土地,为大封建主服骑兵军役,后来转变为对骑摩托车人的戏称,现在主要泛指送餐的外卖员。堂吉诃德如果生在这个时代,还会幻想自己是骑士吗?或者,未来会有一个物流风投项目取名为“堂吉诃德”吗?)

  警察报出骑士的名字并要求他“回所里配合调查一些情况”——这是他从未经历过的。“穿个弄堂难道还违法”的反问表情,迅速被不由自主袭来的拘谨和忐忑所取代。如同意外卷入某个巨大的机器,他表现出连自己都惊讶的顺从。他甚至没来得及问出一句“究竟发生了什么”就稀里糊涂地到了派出所。那儿距离托马斯的公寓1510米。

  落马骑士朱鹏飞看着监控录像中的自己:图像有点模糊,但动作、举止、当天下午穿的蓝色雨披都确凿无疑地证明那的确就是他。警察按下暂停键时,他不知为何竟然有点心虚,尽管画面中,他不过是骑着送餐助动车驶出一条弄堂而已。那是你吗?你去那儿做什么?为什么在弄堂里待了那么久?你雨披下藏着什么东西?你确认那只是一条毯子吗?你老实说。

  朱鹏飞事后与工友打趣说自己一定没有违法犯罪的天赋,那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短时间里灵活编造合理故事的能力。而当时他能做的——也幸好如此——只是说出事实:那的确是他。他经常在这一带送餐,知道那是一条死弄堂。他去弄堂里解决内急。他看见旁侧垃圾堆里有人扔掉一条毯子就顺手带走了。对,那只是一条卷起来的毯子。

  但显然:不只是一条毯子而已。警方不会为了一条毯子小题大做。警察在找什么呢?一个孩子。一个两岁半的男孩在弄堂里离奇失踪。“就在刚刚”。

  (孩子。离奇。刚刚。一个新闻同时点中三个十万加穴位,又恰好在上下班高峰的传播黄金节点,几何级数的扩散速度是注定的。

  图像推波助澜:新闻照,孩子的父亲扶着额头瘫坐在警察局;资料照,孩子穿着超人制服在公园里纯真地笑;模糊的监控录像截屏,穿着蓝色雨披的快递员车上有一团鼓鼓囊囊的东西,那团东西被放大到显露出像素马赛克的程度,再由一个亮黄色椭圆形醒目地圈出。“神秘男子带走孩子”被设置成红色粗体和最大字号,挑动着读者偾张的血脉。

  留言区里众声喧哗:有人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测,既然监控摄像头显示在那40分钟里进出这条死弄堂的只有四五个人,那么会不会是弄堂里的人抱走了孩子;有人为孩子祈福,双手合十的表情符号一次用了五个;有人批评家长监护不力,不该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哪怕那位父亲声称孩子当时睡得正熟;有人将这块注意力指数飙升的公告板挪作私用,寻找她一天前失踪的外婆;有人用阴谋论讲述着一个更宏大的故事,把现实世界未知的空白地带设想成由难解的巧合和隐蔽的动机构成的陷阱;還有一间印务所声称不如迅速行动起来,决定马上印制200份寻人启事张贴在邻近街区,但又有人指责他们其实在借机做广告,认为手机上的传播已足够起到寻人启事的功用。)

  朱鹏飞在派出所里待了将近一个钟头后才被释放。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声称“那只是一条毯子”并不能让人摆脱嫌疑,但孩子的出现可以。一小时后,警察接到电话,孩子找到了。一度有名有姓的朱鹏飞,于是又变回了无名无姓的骑士。

  (在浙江嘉兴南湖区的梅花洲景区里,正与男友一同短途旅行的上海游客小凌感觉衣服下摆被谁拉了一下。她回头,发现一个小男孩站在她跟前。两岁左右,不停朝她叫着“妈妈、妈妈”。她朝前走,男孩竟也跟过去,不愿离开,场景一度显得颇为尴尬。小凌只好把他带到景区派出所,但并没有孩子走失的报告,男孩身上也没有身份证件。

  男孩在派出所待了两个小时,始终没有人来认领。见天色已晚,派出所民警决定先把男孩送去景区旁的嘉兴养老院暂住。)

  骑士朱鹏飞的手机上有十七个未接来电和上百条未读消息;恰拉的外卖,在助动车后备箱里已凝结成一团雕塑般的胶冻。然而他暂时还不想踏上断点续接的送餐之路,他需要抽一根烟安一下神,更需要在手机里迅速搜索一番,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离奇失踪的孩子找到了,“神秘男子”也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之身,做回无名骑士。然而故事常常在看似要结束的时候才真正开始。故事渴望被重新讲述。)

  ((一个脑筋急转弯的版本:傍晚五点半,郑先生走进派出所报案,他两岁半的孩子在桑塔纳后座离奇失踪。当时他把车停在一条弄堂里,看孩子睡得正香,就没有叫醒他。他把车窗留出一条缝后去旁边办事。约40分钟后返回时,发现孩子不见了。而同日下午三点,上海游客小凌在嘉兴南湖梅花洲景区内发现了该名走失儿童,并将其送往景区派出所。请问,孩子为什么在失踪之前就已经被找到了?))

  (((一个官方版本(“情况通报”):上海警方迅速处置一起“儿童失踪案”——2018年2月13日傍晚5点20分,徐汇公安分局接到郑某(江西上饶人,在沪从事服装批发生意)报警,儿子郑某某(2015年12月出生,身高约80厘米,事发时身穿蓝色毛衣、黑色长裤及白色球鞋)在上海市徐汇区延庆路51弄内停放的桑塔纳轿车内失踪。警方随即调取附近视频监控录像,发现在男孩父亲离开的40分钟内,共有5人进出弄堂,并迅速锁定可疑男子朱某(浙江乐清人,在沪从事餐饮快递工作),但经详细调查、取证及问询后,警方排除了朱某的作案嫌疑。7点40分,徐汇警方接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梅花洲景区派出所通报,经核对确认,郑姓男孩系当日下午3点在该景区走失。

  失踪及报警时间的差异引起警方的怀疑,专案组随即进一步展开调查工作。警方调取郑某驾驶车辆的相关记录后发现,该车辆于下午2时许曾前往嘉兴梅花洲景区,而郑某在报警时对此毫无提及。面对警方出示的种种证据,孩子的父亲终于交代了实情。据郑某交代,自己以开小服装店为生,除两岁半的儿子外另有一女在读大学,由于备感生活压力,孩子生下后又一直由祖父母照顾,与自己感情不深,遂起了遗弃念头。当日下午,郑某瞒着家人,将儿子遗弃在嘉兴梅花洲景区的一座小公园内,后驾车离开。当天傍晚,郑某在徐汇区一处服装批发市场进货后向徐汇警方报案,谎称孩子失踪。

  目前,当事人因谎报警情被处行政拘留十天。对于郑某是否涉及遗弃等违法犯罪行为,警方将进行进一步调查。)))

  此刻,天已经彻底黑了,暗黄色的路灯填充着街道,仿佛要以明与暗的二分法重新划定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但钢琴声和咖啡的味道却不受规训与框限,从邻近的窗口跌出来,击活偶然路过的人们处于待机状态的感官。马路对面,一大群麻雀发出嘈杂的交响,又倏然同时跃起,轻盈地藏进洋房楼顶及树梢之间。爆米花大功告成时的震裂声在不远处凭空而起,白色的烟雾升起在夜的罅隙里,又变得稀疏,变得飘忽,直至归于虚无。黑色流浪猫在马路中央划出一道视觉残留之影。夜跑的少年看着自己的影子时而变得短而浓,时而拉得长而淡。朱鹏飞吐出一串烟圈,一套由小到大排列的O。他几乎第一次这样仔细观察这条每天经过的街道;也几乎是第一次,他意识到街道也可以不只是用来经过。

  在这样的夜色里,警车的出现是突兀的。红蓝相间的旋转顶灯像在扩散声音的波纹,敛取路人的注意力。车行到派出所门口停下,警报声戛然而止,空留旋转灯依旧搅动着夜的空气。走下一个中年男人,戴着手铐,神情倒是镇定而平静,甚至带着几分释然。朱鹏飞觉得这人有点脸熟,却怎么也想不起他究竟是谁。

  1

  恰拉直到午夜零点才收到托马斯的微信消息:“或许我们应该明晚见,如果你也这么想。”如火箭发射般精准的时间设置、“或许”“应该”和“也”那样的微妙措辞与句末出现的他通常忽略的句号都暗示着这条消息及其此前数小时的沉默皆可被视为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意安排的结果,或至少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犹豫、挣扎或(和)试探。而此刻的恰拉,不仅仅因为那份始终未到、最后不得不取消的外卖所造成的生理上的饥饿感,也被一种复杂的、浪潮般扑来、又似乎同时向着两种相反方向撕扯的情绪——恼怒在其中倒只占极少的比例,主要是她一段时间以来养成、依赖并确信的“亲密关系观”在这一刻似乎就要输给一种疑似爱的不管不顾的冲动,以及,她同时意识到了那种冲动巨大的诱惑力、其中的不理性和尽管如此仍愿意赌博式尝试一番的内心呼声——所裹挟、冲击和浸淫,以至于回复任何文字或表情或不回复都无法准确表达她这一刻的感受。她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可以把上述一切情绪纳入其中的特制的表情符号。

  X临睡前在朋友圈里发了九张阿根廷火地岛上的小城乌斯怀亚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他用谷歌地图的360度街景功能拍摄——或者更准确地说,截屏——而来的,照片之间的地貌与建筑物所展现出的交叉引用式的互文使这组九宫格照片显得自然而真实,照片下的地址信息显示为“Tierra del Fuego, Argentina”。虽是午夜,但仅仅三分钟后,这组照片下就有了12条留言(“瞬移啊!”“这是哪儿?”“太美了!”“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如此种种)和25个赞。X一眼就发现了其中一个点赞的ID“朱鹏飞”非常眼熟:那不就是他“夜迷宫”展览里那位骑士的名字吗?这么一思考之后X又觉得好笑,因为事实恰恰可能是反过来的:那位骑士被有意识(或在X的潜意识的神秘运作下)被命名为朱鹏飞,不正是因为自己的朋友圈里早就存在了那样一个名字吗?X快速翻阅了一下与这位朱鹏飞先生的聊天记录,除了新年前后的群发祝福外并无任何交集,就好像这还是一个可以供人肆意填补想象的名字。

  文学杂志编辑沈大成始终没有收到btr的小说,她暂时尚未拥有那样一种豁达或狡猾,能把作者迟迟不交约稿视为打破她作为编辑一向准时靠谱的刻板印象的契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她,最后一次徒劳地刷新邮件APP后,最后一次打开朋友圈,她发现沉寂多日的btr终于有了动静。他发了一条10秒长的短视频——看起来像是某个艺术展开幕的场景,开头的特写镜头聚焦于艺术家手中拿着的酒瓶上的迷宫形酒标,随后镜头后退,先后露出艺术家的上半身、全身,乃至开幕会场的全景,就好像他在一條不断远去的滑轨上拍摄似的;随后,更出人意料地,镜头继续后退,先前的场景出现在了btr书桌上的Macbook直播窗口里;紧接着,电脑也迅速变得愈来愈小,成为他书房里并不显眼的一个矩形。沈大成当然不想错过这从天而降的催稿良机,她相信用一个婉转的留言来提示自己的存在就足够了——“目光还可以退得更远,露出拍摄这一切的手机。”她这样写道。随后,好像害怕会没有回应,又好像害怕会有回应,她迅速放下手机,关掉台灯,投入梦境之中。

  她第二天早上才看见btr隔了几十秒就回复的留言:“现在我知道小说应该怎么开头了。”

  自问自答

  请谈谈最初的构思。

  最初想写13页白字,不是错别字那种白字,而是空无一字似的纯白(深白),比马列维奇的《白色在白色之上》或罗伯特·劳森伯格的“白色”系列都更纯粹。反正读者买笔记本时常比买书更宽容——而且他们是对的:可能性更诱人。

  这13页白纸与“小夜曲”有什么关系呢?

  它将成为我最喜欢的小夜曲——约翰·凯奇的《433”》——在文学上的对等物。凯奇在首演时说,“没有‘静默那样的东西。他们以为是静默,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听,静默充满偶然的声音。”——是约翰·凯奇发明了弹幕。

  那为什么最终写成了《夜迷宫》?

  ISBN 9781849531986那本书的著作人认为我的作品内文与之雷同(这点倒难以否认),尽管我起的标题《11043》与他完全不一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