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食人间烟火的原理
《西游记》智商最高的妖怪我以为当属白骨精,她似乎深谙《孙子兵法》中攻心为上的道理,知道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就采取了离间的策略。她的三次变化,送饭的女儿——找女儿的妈妈——等着家人回来的爸爸,三个人物环环相扣,就像自导自演了一幕话剧,由不得唐僧不信,终于逼走了孙悟空。如果不是最终一次演得太投入,抽身晚了被孙悟空打死(这也算为艺术献身了),活到现在拿奥斯卡不敢说,得个金鸡百花什么的大奖,应该绰绰有余,而且同时得最佳演员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因为她不光表演,在道具选择上也十分用心。
第一次变化的时候,她幻化成一个美女,左手拎着一个青瓶子,说这里面是香米饭,右手拿着一个绿瓶子,说这里面是炒面筋,是到地头送饭吃的。唬得八戒直流口水,待到孙悟空及时赶到,将她打跑,那瓶子里的东西也露出真相:白米饭竟然是长尾巴蛆所变,炒面筋是癞蛤蟆所化。
用蛆当白米饭,这是多么有创意的随地取材啊,而且这说明她还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妖怪,因为这里面也是用了典的。
这个典故出自《集仙录》,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位得道的女神仙谢自然,这位谢姑娘天赋异禀,生下来就不吃荤腥之物,只吃素食,十四岁那年,吃新稻米饭,她看了一眼说:“这都是蛆虫。”从此以后就戒掉了任何粮食,开始了人生成仙的第一步。
而且不光是这些神仙,就是神仙家里的牲口——龙,也看不上人间的大米饭。《聊斋志异》有个故事《疲龙》,说有人在大海里遇见了龙,他们就将白米撒下去,龙就吓跑了。具体原理就是因为白米长得像蛆,龙害怕蛆,所以就不敢兴风作浪了。
我倒以为龙不一定害怕,很可能是恶心,就如同在大街上打架,对手突然抓起大便扔过来,你会挺身迎上去吗?
从这个角度理解神仙不食人间烟火,倒不是清高,也很可能是恶心,这么说来,神仙就好比是一群高高在上的特权阶层,看见人类吃白米饭,或许就如同庄子说的鹓鶵看见鸱鸮吃腐鼠一样,只有恶心。
这么说,猪八戒肯定不高兴, 因为他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佛祖让他享受四方供奉,还说这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果是出去吃死老鼠,怎么能称得上是“受用”呢?
这里就有一个误会,佛祖所说的享受四方供奉,不是如同我们凡人那样大快朵颐,神仙所谓的吃不是我们理解的吃。唐僧他们自从得了真经,回去的路上,到了陈家庄,人家设宴相请,众人就都不吃,八戒说:“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可见得道成佛,即便猪八戒这样的饕餮之徒也弄得跟厌食症一样。
如果这样的话,八戒的净坛使者真的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又怎样享受四方供奉呢。这一点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没有说,但同样写于明朝的《后西游记》里对此事进行了补充说明,《后西游记》里说猪八戒当年离开高老庄的时候,已经在高翠兰的肚子里播下了爱情的种子,猪八戒取经去了十四年,这颗种子就在高翠兰肚子里生长了十四年,八戒修成正果之日,这颗种子才呱呱坠地(哪咤才三年,小猪完胜),当然这个时候,八戒已经在如来佛祖那里位列菩萨,这些当年犯下的错误是不会管的。小猪像小蝌蚪一样开始了寻找爸爸的历程,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找到了猪八戒。他对父亲这个净坛使者工作十分羡慕,就想做个不劳而获的富二代,跟着父亲一起享受供奉。八戒虽然懒惰,却不娇惯孩子,他说大家供奉的都是馨香之气,我享受的就是这些空香虚气,你不成佛是享受不了的。
后来小猪遇见唐半偈(唐僧的弟子),改名为猪一戒,西天取经,修成正果,也被封为净坛使者,终于享受了供奉,这才叫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还真是励志。
所以凡人要想得到神佛们的待遇,必须要自我修炼,但不是人人都有取经的机会,幸好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那就是修仙。道家深谙神仙肠胃与凡人不同的原理,修仙第一步都是从肚子开始——辟谷。
二、成仙是个技术活
一般理解辟谷就是不吃饭。这样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减肥,葛洪就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肥胖的神仙,这么说倒不是因为神仙重视身体健康,更是因为瘦了在飞行中可以减少空气阻力,腾云驾雾御风而行的时候减少云和风的负重(神仙们好懂物理学啊)。所以过去修仙的人都饿得跟麻秆一样瘦,一则便于他们乘风而去,更重要的是要把体内这些人间烟火给排出去,好让自己的肠胃适应天庭的饮食。
如果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成仙是否不知道,但成鬼那是一定的了——饿死嘛!实际上辟谷是个技术活,并不是不吃饭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
这方面那位把米饭称作蛆虫的谢自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谢自然可以说是神仙界的居里夫人,她把一生都献给了成仙的事业。她把大米饭称作蛆虫是在十四岁的时候,在那之前她还是吃了十四年“蛆虫”的。
十四岁之后,她也不是什么也不吃了,而是只吃柏树叶喝水,七年之后,柏树叶也不吃了,只喝水,九年之后,水也不喝了。
面对世俗的指责,她顶住了压力,继续绝食,终于当上了天庭公务员,似乎还是个领导,因为她被授予 “东极真人”这个让人不明觉厉的称号。
谢真人的经验,启发我们从不吃肉到不吃饭然后不吃树叶最后不喝水完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下子也饿不成个神仙。
谢真人成功之后,还谈了一下成功感想,她说吃柏树叶最好吃侧柏的树叶,如果没有侧柏,那就最好不要吃靠近坟墓的柏树叶,柏树叶一定要现摘现吃,不能晒干了吃,喝水一定要喝泉水,不能喝井水。除了柏树叶,像茯苓、枸杞、胡麻,都可以试着吃。
这基本上可以说是那个时候道教修仙饮食方面的攻略,许多人就是靠着这种近似偏执狂的饮食方式得道成仙的,不过他们吃的东西却各有不同,成仙之后大家干脆用他吃的那种食物代替了他们的本名。比如有位赤松子,就是专吃松子成仙的,还有一位荔枝仙人,就是专吃荔枝成仙的,汉武帝当年第一次看见荔枝就很激动,因为他也听说吃这个可以成仙,就让人在花园里栽培,这个农业实验当然失败了,否则后来唐诗里也不用拿“一骑红尘妃子笑”来说事了。
汉武帝太教条主义了,他不知道神仙吃这些东西就在于因地制宜,这方面许多比他卑贱得多的人吃随手得到的东西就成功了。即便不成仙,也能像神仙一样飞腾上下。《稽神录》里说临川有个婢女,受不了主人的虐待,就跑到了山中,没粮食吃,就经常吃水里的野草充饥,她的身体日益轻健。晚上她睡在大树下,听见虎啸,非常害怕,抬头看树,想:“住到这儿也不错。”心头刚刚起念,身体就飞到了树梢(这基本上是后来武侠小说中那些刚刚得了一甲子内力的高手经常遇到的事情)。从此以后,她就可以随心所欲控制自己的行动,完全像飞鸟一样。后来有人砍柴看见了她,就报告了主家,主家派人来抓,许多人在悬崖绝壁前把她包围了,她身如飞燕掠上山顶。主家就非常不服气:“一个傻乎乎的奴婢居然成了仙?”于是就在她行走的山路上,摆上许多好吃的,引诱这女的来吃,结果她吃了一顿,身体就不能飞了,于是就把她抓住了。问她为什么能飞,她讲述了自己吃草的事,描述草的形状,大家才知道这是黄精,再让她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过了几年这个婢女就死掉了。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充分说明修炼神仙的过程是可逆的,稍有懈怠就打回原形,如果这个婢女不吃那些饭菜,即便不成仙,也可以长命百岁。
《抱朴子》上说汉成帝的时候,打猎的人在终南山遇见一个遍体黑毛不穿衣服的野人,猎人想要抓住他,哪知野人跟这婢女一样,奔跑如飞,逾坑越谷,直如平地。后来一群猎人形成一个包围圈,终于抓住了。这个野人说,我本是秦朝皇宫里的宫女(也是个女人),后来刘邦带兵进入关东的时候,我就跑了,来到这山里,遇见了一个老头教我吃松叶松果等,于是就不再饥饿。从刘邦入关到汉成帝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这个宫女可真够长寿的。但这些猎人发了善心,给她吃粮食,这位宫女刚开始觉得很臭,吃了几顿就习惯了,过了一年,身上的毛发脱落,容貌衰老,最终死去。
作者葛洪在文后感叹:“如果她没有出山,肯定就能成仙了。”
这位神仙专家说得太过绝对了,据袁枚说直到清朝这种人还存在,他在《子不语》里说在湖广郧阳房县(这个地方南面就是著名的神农架,现在还传说有野人)有很多遍身长毛的野人,鸟铳都伤害不了他们。但是要制服他们也简单,只要拍着手叫:“筑长城!筑长城!”这些人也就仓皇逃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袁枚一个朋友叫张敔的在这儿当官,考察了这件事,这些野人有时候碰见人,会问一句:“长城修完了吗?”于是就猜测他们是当年躲避修长城逃到这儿来的。
这些人都快活了两千年,可以说是长生不老了,这估计和那位宫女一样是吃树叶造成的,但是活了两千年还是那么胆小,一个修长城都能吓跑,可见压根没有成仙——人活到这份儿上,活上一万年又有啥意思?
实际上不吃饭跟成仙是两回事,能够不吃饭对于神仙来说完全只是挥一挥衣袖的事情,翻开《太平广记》,这里面收录了好多遇仙故事,套路都是遇见神仙随便给一个东西吃了,从此就得了“厌食症”——再也不肯吃饭了。而对于神仙来说,不但能让人不吃饭,还能让牲口不吃饭。
《神仙传》上有个神仙叫沈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旅游,将家里的一个婢女、三个家丁、一头驴、十只羊托付给邻居,给他们各喂了一个药丸就走了。邻居就很生气:“这么多活物,不给我钱,我咋给你养活啊。”但是没想到这些奴婢和家丁,给他们饭他们也不吃,就像谢自然那样看见饭就很恶心,喂驴羊吃草,这些动物也不吃,甚至还抵他。这些动物不吃不喝反倒越长越壮,奴婢们也能神采奕奕,比吃饭还好。三年之后,沈建回来,又让他们各吃一丸药,于是就又开始吃东西了。
可见神仙能够随心所欲控制人和动物的饮食。这我们就不明白了,既然奴婢们不吃饭还能干活,这跟机器人不就差不多了吗?动物不吃饭还能长肉,这该羡慕死多少养殖场啊。沈建回来之后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吃解药,让他们继续吃饭呢?
我觉得沈建如果让家丁们继续不吃饭,估计也会被神仙界所不容,大家说他虐待员工,劳动监察大队要找他麻烦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让他们不吃饭的药效力只能维持三年,三年之后再不吃饭,估计要饿死了。如果继续让他们吃“辟谷”药,制药成本大于让他们吃饭的成本,在经济上不太合算。
后来葛洪就对辟谷这种方法进行了反思,他以为辟谷可以节省粮食,在荒山野岭,掌握诀窍的话可以获得长生(那要不掌握诀窍的话咋办?只有饿死了),但就算是获得了长生,在修仙过程中不过是个量变,要达到质变必须要吃点其他的。
吃什么呢?很简单,神仙重要特点是长生,所以要吃那些生活了千年的东西,吃了这些就可以把它们长生的基因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那些如千年灵芝、千年枸杞、万年雪莲什么就在人的想象力里应运而生了。《神仙感遇传》里有个人叫萧静之,在公务员(进士)考试中失利,就开始修道,估计没少挨饿吃树叶,修了十年却是容颜憔悴,一怒之下出山做生意,一下子就发财了。于是就开始盖房子,结果在挖地的时候挖出一个像人手一样的东西,他就把它吃了。从此以后,精神焕发,齿生发黑,一个道士说:“你一定吃了仙药。”给他一号脉,说:“你吃的是肉灵芝,吃了之后你将寿同龟鹤,如果你能隐居山林,就会得道成仙。”萧静之于是再度开始修仙。
然而这些千年灵芝什么的,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要是这样忽悠人,上当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让人接触到的东西,仿佛成仙就在明天。
葛洪在观察了大量的成仙案例(其实都是他道听途说加意淫)后,提出药分上中下三等:草木是下等药,这些药只能治病,不能成仙;中等药则是指云母、雄黄这些矿物质,吃了这些药可以让人长命百岁;能成仙的是上等药,主要是黄金白银玉石等,吃了这些药立刻就能“身安命延,升为天神”。
遥想当年,葛洪肯定是这么给人传道的:“你看啊,草木这些东西啊,埋了就腐,煮了就烂,一烧就着,生命力这么弱,怎么能让人长生不老呢,再看黄金,你放到火里,百炼不融,埋到地下,永不腐烂,你想想看啊,把这东西吃到肚子里,不就能保护人体了吗。”——这套理论可参见《抱朴子》。把歪理邪说整得头头是道,那可是迷倒了一片人。
但是金银那么硬,吃了非得胃穿孔不可(我严重怀疑吞金自杀就是葛洪发明的),怎么吃呢?这就涉及一个加工的问题,那就是炼丹。拿金银丹砂什么的在一起炼制,烧制出仙丹来(其实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再毒死人。当然对于炼丹的人来说,死了那也是升天了。
《神仙传》里有个魏伯阳的故事,魏伯阳带领徒弟烧制仙丹,烧成之后,他们都不敢吃,魏伯阳就说:“先喂狗吧。”结果狗吃了后就死了,魏伯阳说:“我炼了这么长时间的仙丹,死了也要吃。”于是就吃了,当场死掉。徒弟们都不敢吃,唯独一个徒弟说:“我跟随师父去。”也吃了仙丹死掉。其余弟子就出山了。结果他们一走,魏伯阳就复活了,并把自己吃的仙丹分给弟子和狗,一起成仙去了。
这个故事我觉得前半段应该是真的,后面死而复活的传说应该就是神仙爱好者编出来意淫的。这样的故事就是鼓励大家在成仙的道路上不要害怕死亡,那不过是一个考验,通过这个考验,神仙就在云端向你招手。
炼丹是个技术活儿,如果没有一定理论和操作知识就会很危险,据说中国火药就是人们在炼制仙丹过程中发明的,可以想象,当你怀着激动的心情掀开丹炉盖的时候等待你的是一声巨响,如果没有诺贝尔先生那样的运气,就会不用服药也能立即登天。所以在当时还有一个相对简便的方法:“五石散”,服用五种矿物质。这个方子现成的,只要你从朋友那儿抄来一份,把五种矿石捣烂服下就行了,所以在当时大行其道。竹林七贤、王羲之等都是五石散的“瘾君子”,这玩意当然有毒,服用之后让身体燥热,于是人们都穿着宽衣大袖,走完就跟吃了摇头丸一样快走散热——于是人们就发明了“散步”这种健身方式,这可真是“嗑药”改变历史啊。
由于五石散流行,反而没有什么神秘性,所以人们很早就认识了这种药的危害,开始慢慢反思这种药的作用,到了唐朝,一些有名的医生如孙思邈就开始反对,唐朝之后这种药也就慢慢地
《搜山图》(局部),明,郑重绘
消失了。但是炼丹由于有一定的技术性,普通人不敢反对,而且吃了之后立刻死掉,反正死去的人也不会出来辩解,而且死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升天,于是仙丹的作用听起来就无懈可击。炼丹术就此贯穿了二十五史,神仙爱好者们前仆后继地亲身实验。
这当中主要是富人,因为无论丹药还是五石散没有一定资金是消费不起的,五石散还好点,家境稍微好点就行,炼制丹药堪比往中国股市上扔钱,要是家里没个金山银山还真烧制不起,哪怕你掌握这方面的诀窍也不行,这就需要引进“风投”,在古代天使投资者一般是由皇帝兼任的。比如西汉时大名鼎鼎的李少君,《神仙传》上说他年轻时跟随一个神仙安期生得了“神丹炉火之方”——也就是炼丹的诀窍,但是家里太穷,买不起原材料,后来找到汉武帝“路演”,得到皇帝的投资这才开始炼制仙丹。葛洪同样也是如此,他家里穷得叮当响,后来晋成帝司马衍给他投资,派他到盛产丹砂的勾漏县当县令,他的事业才开始步入正轨。
三、神仙都吃点啥
在求仙的过程中,周穆王是最强悍的一位,人家不等不靠,开着自己的“宝马”八骏到了昆仑,直接去见神话界的女王——西王母,和西王母一同用餐。西王母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欢迎,拿出特产来招待他,《仙传拾遗》上说他们先是喝了蜂山上的石髓,又吃了玉树上的果实,然后饮了“琬琰之膏”吃了“甜雪之味”,随后还吃了点“素莲黑枣,碧藕白橘”。看西王母给周穆王开出的这份食单,主要食物都是石头类的深加工产品,比如蜂山上的石髓,玉树上的果实——想必也是玉石材质的,至于琬和琰都是玉石,甜雪之味比较模糊,一般都说这是冰淇淋之类的东西,但我以为要是冰淇淋也是玉粉制作的冰淇淋,不过这个玉带甜味。除了玉石之外不过“素莲黑枣,碧藕白橘”,这些似乎是饭后甜点,作为点缀使用的。这么多石头材质的东西,是因为石头是神仙们的主要食物,西王母住在昆仑山,这里本来就盛产石头,庸俗的理解就是西王母就地取材以石头当做食物,实则正好相反,不是西王母选择了石头,而是石头选择了西王母。
据“研究”发现,石头里含有神仙身体必须的营养成分,这是根据神仙的“物理学”——五行学说推导出来的。
五行嘛,“金木水火石”……
什么?五行当中压根就没有石头?
应该是金木水火土,我当然知道,这五行之中什么最重要,不是排在第一位的金,而是排在末位的土。西汉那位著名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义证》里说:“五行莫贵于土。”然后说了一大堆论证,其实就一句话:我们吃的东西都是从土里来的,没有土,一切都是狗屁,不对,连狗屁都不是。
好吧,按照政治课本里的说法,这反映了我们老祖先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后来到了三国时代,有个叫杨泉的写了本《物理论》,听这名字就更能上政治课本了,都开始物理了,下一步就应该化学和生物了,现代文明就该诞生了,但这还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杨泉在这本书里说“土精为石”,也就是土的精华为石头。后来道教的高手们继续深化研究,发现“石之阴精为玉,石之阳精为金”,也就是石头中阴阳俱全,阴这一面的精华就是玉,阳的这一方面精华就是金。金和玉这些可都是让人成仙的宝贝,这不就是滋养神仙的东西嘛。
所以说昆仑山上玉石多,正好滋养了神仙西王母,为什么滋养出来的是一位女神仙呢,正是因为昆仑山上玉石多,是石头阴的一面啊。而孕育了孙悟空的那块石头肯定是含有金的成分更多一点。
正因为石头中富含神仙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看各类笔记故事里,神仙们的饮食主要是石头。高级一点的神仙像西王母这样的就把玉石进行深加工,制成液体,磨成粉面,是家居必备之物。《西游记》里孙悟空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四处求人补救,每到一处神仙们很欢迎他,都请他喝玉液琼浆就是一个例证。许多凡人无意之中到了仙界,神仙们一般招待他们的也都是这些东西,比如《神仙拾遗》上说嵩山有个老头掉入一个山洞,遇见两个神仙,神仙就给他喝了一杯饮料,然后让他从一口井中返回人间,这口井里有好多青泥,味道鲜美,不知道是什么。回来之后就问张华,张华说你喝的是玉液,那青泥就是石髓。
那口井显然就是神仙的粮仓,之所以放到井里,因为石髓这种东西是高温冶炼出来的,需要一定的保存环境,否则就会变回石头。《神仙传》上有个人叫王烈,无意之中看了神仙们冶炼石头,他在太行山里修道,突然看见大山崩开一道百丈的口子,两旁都是青石,中间有一个一尺宽的口子,有像青泥一样的东西流出,王烈拿出一块团成丸状,像热蜡一样很快就成形了,气味像是粳米饭,吃起来也像。他带了一些回去给朋友看,结果拿出来的时候变成了石头。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神山开裂,神仙们用自来水的形式给人间输送神仙药——石髓啊。这种东西对于神仙来说应该就像喝的粥。光吃粥肯定不行的,还要吃些干的才行,这干的最好当然是石头的精华——玉。如果到处采集就会太累了,神仙们开发了新的方式:种植。
西王母请周穆王就吃了玉树之实,这种树在别的神仙家也有。《酉阳杂俎》里说晋朝的时候,有个叫蓬球的人去山里砍树,闻到一股异香,循着气味找过去,看见一个大宅院,他走进门去,先看到五棵玉树,有四个美女在弹琴。少女们似乎认识他,说:“蓬君怎么来了?”蓬球说跟着香味来的,然后少女继续弹琴,不跟他说话。蓬球觉得饿了,还想去吃这玉树上的露水,结果被神仙赶了出来。
蓬球这是没有仙缘,如果有仙缘,神仙还送你玉树的种子。《仙传拾遗》上有个人叫阳翁伯,非常孝顺,父母去世后,他在父母坟前痛哭流涕,感动上天,在坟墓一侧流出一道泉水,阳翁伯将泉水引在路边(孝子山泉有点甜),供行人饮用。一个老头在这里饮马后,送给他一坛石子,说这是玉种,你要是种到地里就会结出玉石来。阳翁伯种下,果然很快就长出了一对白璧。不过这对白璧他没有吃,而是作为聘礼娶了一个媳妇,然后跟着媳妇一起升天了——他可真是什么也不耽误啊。
吃起石头来这么讲究的当然都是高级神仙,对于神仙里的屌丝们来说,却只能在人间直接吃石头,例如《神仙传》有个老头就经常煮石头吃,干脆用石头命名,就叫白石先生(不姓齐),还有个人叫焦先也经常煮,他说石头吃起来有股芋头的味道。
但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何况芋头,而且芋头这东西吃多了容易胀气,屁多。所以许多神仙都开发出农副产品,首先当然是农业,他们要种植自己的农作物。
就算种植农作物,他们也尽量考虑到石头成分的吸收,《广异记》上说秦始皇听说有不死草,就去问鬼谷子哪里能找到,鬼谷子说在东海中祖州上,长在玉田里。把秦始皇忽悠得口水直流,派徐福带三百童男、三百童女去海上寻找。
但是他也不想想如果能有不死草,徐福会带回来给他?果然徐福一去不返,据说他自己成仙了。徐福得道之后想必是把人间的农业与仙草的种植技术结合到了一起。唐朝的时候有个人在海上漂流,遇见了徐福,徐福请他吃的是饭,而不是玉石。
神仙们散居在各地,由于其资源禀赋不同,所以开发出的品种也不同,西王母开发出来的是桃,在天上种成一大片桃园,而东王公培育出来的是瓜,名为空洞灵瓜,镇元大仙特色当然就是人参果了。《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造反被镇压之后,各位神仙纷纷献上自己家里的特色产品,赤脚大仙送上的是交梨火枣,南极仙翁送上的是千年灵芝和千年碧藕——西王母招待周穆王时,使用了千年碧藕,估计是网购南极仙翁的。
观察神仙们的这些农作物,就会发现三个特点。第一是成熟周期长,动不动就几千年。例如《西游记》蟠桃园里的桃子就分为三千年一成熟、六千年一成熟和九千年一成熟,镇元大仙的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才能成熟,成熟周期也是九千年。不过这都还不算什么,《拾遗记》上说东王公的瓜“四劫”才能成熟。劫是个佛教用语,按照佛教的解释,一小劫是一千六百万年(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为一个大劫),就按照小劫来说,四劫才能成熟那要六千四百万年,这可真是“我等到世界的尽头”。
第二个特点是个头大。《神仙传》上说沈羲被神仙接到天上见到了太上老君,老君除了给他仙丹吃,还给他吃了两枚枣,这枣跟鸡蛋一样大。按说不小了,但是跟安期生的枣比起来还是太小了,《神仙传》上李少君对汉武帝说他在大海上遇见了安期生,安期生吃的枣子比瓜都大——不知道这瓜是不是西瓜?
第三个特点是质量高,密度大,凡人一吃就饱,一顿顶好几顿。《剧谈录》有个人叫严士则在山里遇见了神仙,神仙拿了一颗小豆一样的东西给他煮了吃,他吃了半粒就饱了。神仙的饭是这样,酒就更了不得,似乎度数特别高,凡人一喝就醉,《神仙传》里说麻姑下凡带给大家天上的酒,必须要兑了水才能喝,否则就会肠穿肚烂——这不是高浓缩度的酒精吗?天上能够酿造出这种酒来或许就是因为天上的酿酒原料质量高,密度大。《文枢镜要》上就说在昆仑山旁边一个名叫赤县洲的小山上长着一种“玉红草”,吃它一个果实,就醉三百年,那肠穿肚烂的酒估计是用这种草酿制而成的。
《述异记》上说魏文帝的时候天上掉下几粒朱红色的李子,吃上一个好几天不用吃饭,幸运的是有人把果核留下了,现在有一种又大又甜的安阳李子据说就是这样种出来的,不过南橘北枳,这东西种在凡间只是又大又甜,好几天不用吃饭这种功效就消失了。当年西王母请汉武帝吃桃,汉武帝就想把桃核留下来自己种,西王母明白告诉他:“这儿的地太薄,种不出来。”
幸好大部分水果现在人间都有种植,随着各类技术的使用,个头也是越来越大,我们不用太遗憾桃和李子这样的水果,最值得羡慕的是我们这儿没有的水果。
据我阅读所见,有两种食物最令我羡慕,一种是凤脑汁,一种是龙根脯,这两种食物已经脱离了吃的低级趣味,它们不光是食物,还是坐骑,融植物的甜美与飞禽走兽的彪悍于一身。
先看龙根脯,《玄怪录》上说在巴邛有个人种了一大片橘子树,这年下霜之后许多橘子都收了下来,只剩下两个橘子挂在树上,这两个橘子特别大,像罐子一样。大家都很奇怪,把橘子摘下来,打开后却发现每个里面都住着个老头儿。两个老头在赌博,一个老头说:“你输了,输给我海龙神女儿的头发十两,还有某某女仙的袜子八双等。”另一个说:“我饿了,想吃龙根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草根,也就一寸大小,但形状如龙。老头就一边削一边吃,每削一刀,那东西就自动补齐。老头吃饱了,拿清水一喷,这东西竟然变成一条龙,带着老头飞升而去。
龙根脯是神仙的食物,我们凡人可遇不可求,但凤脑汁却是可以想一想的,首先你要在地上挖一个六尺深的坑,把一块瑰宝种在地里,然后用黄泉的水浇灌,用土牢固修筑,三年后就会长出一棵像葫芦一样的东西,不过这可不是葫芦娃,结出来的果实像是桃子,但有五种颜色。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凤脑汁,吃了它之后,吐口唾沫就能变成凤凰,骑上凤凰飞升到天上。
如果我们有这种食物,哪怕吃了之后不上天,只在人间旅游也能解决拥堵问题,我们早上起来可以把龙根脯或者凤脑汁当做早餐,吃出龙或凤凰来,然后骑着就上班了——这该多么拉风,杨过什么的都弱爆了。
龙和凤凰既然都可以从地上种出来,在天上这两种神兽估计就跟我们养的猪一样,所以天上吃个龙肉什么的就跟我们吃牛羊肉一样随便,《西游记》里孙悟空闯进蟠桃大会看见菜品之一就是龙肝凤髓,后来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玉帝设宴招待,也有龙肝凤髓,但是佛祖吃素,这菜肯定不吃。
注意这里只说了龙肝凤髓,就跟我们吃猪下水一样,只取了一部分,或许这是龙和凤身上最精华的部分吧。其他诸如龙肉估计就随手扔掉了,《聊斋志异》上就说龙堆之下,掘地数尺,就会看见龙肉,随便吃。这个地方估计就是上天处置龙肉的垃圾堆,可怜人类,刨到了垃圾堆都这么兴奋。蒲松龄老师告诉我们吃的时候不能说龙这个字,否则就会被雷击死。毕竟吃垃圾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想吃就吃,不要声张。
蒲老师在这里只模糊地说了一个龙堆,不知道确切位置,如果知道,现在估计开采成风了。我要知道这个地方的话,我就不开采,因为既然这个地方是龙肉垃圾堆,龙一定是在厨房屠宰的,天上的厨房肯定就在这附近,我要设法找出厨房所在。
神仙的厨房叫天厨,《甘石星经》上说天厨有六颗星,在紫微宫的东北,是百官的厨房。紫微宫是天上玉帝住的天宫,很显然厨房就是为玉帝及百官服务的,里面想必有不少厨师,天上的神仙外出访问都会带着厨师。西王母会见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西王母连看都不看,吩咐天厨为自己做饭,有意思的是后来上元夫人过来也带着天厨,又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桌。这还只是出了个小差,有时候犯了错误,被贬下人间,天上还派一个厨师跟着。
《子不语》上说有个叫曹能始的官员吃饭特别精细,家里有个厨子也非常善于烹调,曹能始请客,只要没有这个厨师大家就吃不高兴。某一年,有人向曹借这个厨师,厨师不去,对曹说:“你原本是天上的仙官,我是天厨,所以才给你做饭,其他凡人,我伺候不了,你也快死了,我就先走一步了。”说完就飞升而去,不到一年曹能始就死掉了。
神仙们走到哪里都带个厨师,并不是他们太奢侈,而是神仙们有洁癖,例如看大米都是蛆虫,这可咋吃,所以人间的供奉只能吸食气息。就算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真的去吃,他们的脾胃太虚弱,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甚至吃了还会死掉。例如巴豆,《五杂爼》说:“人食巴豆则泻,鼠食巴豆则肥,神仙食巴豆则死。”所以神仙们到处都带着一个厨师,就为防止有些凡人的加害。
有趣的是,人死为鬼,但神仙如果死了也成为鬼,他们还用吃饭吗?请看下一个话题——鬼吃什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