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与河野彻、杨光治先生商榷
据共同社东京1月29日电,记者河野彻报道,初中生相木将希发现日本汉文本教材《静夜思》,与其在中国学习的有所不同。中国教材通常记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使人难以理解的是,记者在报道中说,在日本流传的这首诗“是李白的原诗”,“日本完整的保存了这首的原貌”。同时还有褒贬,认为中国版本二十字中两次出现“明月”有点繁琐,且“看月光”比“明月光”显得主动,表达了诗人的愿意,符合豪迈诗人李白的风格。由此我又想到去年《文摘报》摘发的,杨光治先生的《古诗文误解何其多》一文。他认为,大家把“床”看做睡床是误解,应是“井口的栏杆”,因而才产生“床前明月光”的景象。两种版本的差异和新解,激起我探索这首诗的兴趣,反复吟诵,浮想联翩。
王国维在谈到诗的意境时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首诗把景物描写,人物代表性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同抒情相结合,以景物表现“思”,以所思抒写“情”,乡思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把读者带入境界之中,令人心醉,回味无穷。
请看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首句第一句“床”字,往往被忽略,杨光治先生注意到了。但其解释可谓真正的“误解”。这里的“床”是睡床,绝不会是井口的栏杆。这两句描写的是,月光穿窗度户,直到床前,一片光明的景象。读之,会使人联想到:《子夜吴歌》的“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曹丕的“明月佼佼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晏殊的“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李白的心,和他们是相通的。把“床”看作井口的栏杆,怎会有诗的境界?“床前明月光”的“明”字很重要,是形容词,写出了月色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的感受。静夜无眠,披衣下床,看到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月光真明呀!明得发白发亮。月色因其“明”才能用洁白的“霜”作比喻。评述此诗的记者认为,“看月光”表达了诗人的原意,符合李白的风格。我的看法与此相反,“明月光”的“明”字不是“看”字能够代替的,“明”字不仅描绘月色,“看”也在其中了,这才是脱俗的诗人用词。记者还认为,二十字中两次出现“明月”,有点繁琐。“床前明月光”的“明月光”,应为“明—月光”,而不是“明月—光”。这首诗先写月光,后写明月,非常清楚。“月光”和“明月”是两个概念,两种景象,怎能说两次出现有点繁琐呢?后面的“望明月”的“明”字,也不是“山”字所能代替的。月亮不“明”,怎会有“明”的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疑”字,也往往别忽视。“疑”字其实很值得思考,一是强调月色和霜色的惊人相似;二是揭示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明明知道是月光,为什么生疑呢?月光是不会变的,变的是诗人的心情。诗人漂泊天涯,举目无亲,独卧空床,心情像秋天的寒霜一样悲凉。于是,明明是月光却疑之为霜了。
请看诗的最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循着月光走到窗前,抬头仰望,一轮明月在天,辉满苍穹。故乡不可见,却见故乡月。于是写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名句。举头望月,一个动作,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使人联想到:《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的“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低头思乡一个动作则包含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明月呀!你是那么圆,为何我和家人不能团圆?你光照万里,能否带去我对家人的问候?李白每天都在思念他的故乡:“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这些都是李白因月思乡的诗句。思乡,是望月产生的感情;低头,是秋思的表现。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的心理变化。望月时的些许欣慰全然不见了,留下的只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思乡愁。
李白的这首诗相传千年,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锤炼成的精品,此说或许可信。而说日本版本是原貌,难以令人信服。近读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新注》,第303页“举头望明月”注文:李诗首句“明月光”一作“看月光”,此句“明月”一作“山月”。看来,中国的唐诗研究专家早就注意到版本的不同。
李白这首诗,其辞脱口而出,平易浅近,纯正自然,是大儒大雅的完美结合。读此诗,幼童村妇不觉其深,文人学者不觉其浅。历代见月思乡的人,不管身处何处,处境如何,都借吟诵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它超越个人,超越时代,超越国界,永远放射着艺术光芒。
据共同社东京1月29日电,记者河野彻报道,初中生相木将希发现日本汉文本教材《静夜思》,与其在中国学习的有所不同。中国教材通常记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使人难以理解的是,记者在报道中说,在日本流传的这首诗“是李白的原诗”,“日本完整的保存了这首的原貌”。同时还有褒贬,认为中国版本二十字中两次出现“明月”有点繁琐,且“看月光”比“明月光”显得主动,表达了诗人的愿意,符合豪迈诗人李白的风格。由此我又想到去年《文摘报》摘发的,杨光治先生的《古诗文误解何其多》一文。他认为,大家把“床”看做睡床是误解,应是“井口的栏杆”,因而才产生“床前明月光”的景象。两种版本的差异和新解,激起我探索这首诗的兴趣,反复吟诵,浮想联翩。
王国维在谈到诗的意境时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首诗把景物描写,人物代表性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同抒情相结合,以景物表现“思”,以所思抒写“情”,乡思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把读者带入境界之中,令人心醉,回味无穷。
请看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首句第一句“床”字,往往被忽略,杨光治先生注意到了。但其解释可谓真正的“误解”。这里的“床”是睡床,绝不会是井口的栏杆。这两句描写的是,月光穿窗度户,直到床前,一片光明的景象。读之,会使人联想到:《子夜吴歌》的“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曹丕的“明月佼佼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晏殊的“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李白的心,和他们是相通的。把“床”看作井口的栏杆,怎会有诗的境界?“床前明月光”的“明”字很重要,是形容词,写出了月色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的感受。静夜无眠,披衣下床,看到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月光真明呀!明得发白发亮。月色因其“明”才能用洁白的“霜”作比喻。评述此诗的记者认为,“看月光”表达了诗人的原意,符合李白的风格。我的看法与此相反,“明月光”的“明”字不是“看”字能够代替的,“明”字不仅描绘月色,“看”也在其中了,这才是脱俗的诗人用词。记者还认为,二十字中两次出现“明月”,有点繁琐。“床前明月光”的“明月光”,应为“明—月光”,而不是“明月—光”。这首诗先写月光,后写明月,非常清楚。“月光”和“明月”是两个概念,两种景象,怎能说两次出现有点繁琐呢?后面的“望明月”的“明”字,也不是“山”字所能代替的。月亮不“明”,怎会有“明”的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疑”字,也往往别忽视。“疑”字其实很值得思考,一是强调月色和霜色的惊人相似;二是揭示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明明知道是月光,为什么生疑呢?月光是不会变的,变的是诗人的心情。诗人漂泊天涯,举目无亲,独卧空床,心情像秋天的寒霜一样悲凉。于是,明明是月光却疑之为霜了。
请看诗的最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循着月光走到窗前,抬头仰望,一轮明月在天,辉满苍穹。故乡不可见,却见故乡月。于是写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名句。举头望月,一个动作,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使人联想到:《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的“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低头思乡一个动作则包含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明月呀!你是那么圆,为何我和家人不能团圆?你光照万里,能否带去我对家人的问候?李白每天都在思念他的故乡:“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这些都是李白因月思乡的诗句。思乡,是望月产生的感情;低头,是秋思的表现。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的心理变化。望月时的些许欣慰全然不见了,留下的只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思乡愁。
李白的这首诗相传千年,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锤炼成的精品,此说或许可信。而说日本版本是原貌,难以令人信服。近读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新注》,第303页“举头望明月”注文:李诗首句“明月光”一作“看月光”,此句“明月”一作“山月”。看来,中国的唐诗研究专家早就注意到版本的不同。
李白这首诗,其辞脱口而出,平易浅近,纯正自然,是大儒大雅的完美结合。读此诗,幼童村妇不觉其深,文人学者不觉其浅。历代见月思乡的人,不管身处何处,处境如何,都借吟诵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它超越个人,超越时代,超越国界,永远放射着艺术光芒。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