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红色记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神剑 热度: 18169
崔吉俊

  168元餐费

  2008年9月25日,胡锦涛主席坐镇指挥“神舟7号”发射期间,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留下168元餐费……

  我在收藏,

  168元餐费,

  亲亲地珍藏在我的心上。

  我在收藏,

  168元餐费,

  永久地珍藏在载人航天发射场。

  这是普通的168元人民币,

  就像老百姓钱包里的现金一样;

  这也是极不寻常的168元人民币,

  它是共和国领袖给我们树立的风范,

  它的每一元、每一角、每一分都灿灿发光。

  这是有限的三餐伙食费呵,

  用它只能烹制出普通的六菜一汤;

  这也是永远花不完的伙食费呵,

  我们看到率先垂范的一面旗帜,

  我们买到廉洁自律的精神食粮,

  祖国山河世世代代春光荡漾。

  捧着168元餐费,

  我分明看到,

  在井冈山珍藏的,

  朱德军长光闪闪的扁担;

  在延安窑洞珍藏的,

  周恩来副主席用过的纺车;

  在中南海珍藏的,

  毛泽东主席穿过的打着补丁的睡衣……

  捧着168元餐费,

  我似乎读懂了,

  长征路上,

  用皮带和草根培育的精神,

  今天为什么能够继承与发扬:

  在西柏坡,

  毛主席谆谆告诫我们的,

  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今天为什么依然掷地有声,铮铮作响;

  在遍地高楼与满日鲜花的年代,

  为什么领袖能与群众血脉相连,

  为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在老百姓口中经久不衰地传唱。

  我也要带着168元餐费走遍天下,

  看一看摆满生猛海鲜、山珍野味的饕餮盛宴,

  是否还有市场;

  看一看酒绿灯红、贪色恋花的醉生梦死,

  是否应该勒马收缰;

  看一看豪华居室、高档车辆的讲究排场,

  是否还敢到处张扬。

  当然,

  我们也会把这笔餐费记一页明账。

  记在航天人孜孜求索的事业里,

  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课堂,

  记在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案,

  记在我们鲜红的镰刀斧头旗帜上。

  从文家市出发

  一条河,

  弯弯曲曲的浏阳河,

  从这里安详地淌过。

  一支火炬,

  划破黑夜的一支火炬,

  在这里熊熊点燃,

  直烧到罗霄山脉中段的丛林,

  直烧得整个中国轰轰烈烈。

  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了,

  文家市照常日落而患,日出而作;

  现在,一切都没有异样了,

  文家市也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男人们照样外出打工挣钱,

  老人们照样悠闲饮酒享乐,

  女人们照样时尚穿红着绿,

  孩子们照样快乐地入学上课。

  然而我们不能忘却,80年前,

  失去土地的人们在这里举起刀枪,

  饥寒交迫的农民在这里愤怒地集合。

  尽管攻打长沙的计划失败,

  秋收起义的枪声却不会哑火。

  上井冈山去,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毛委员就走在咱们队伍的最前列。

  出发,

  从文家市出发!

  他们走得那么义无反顾,

  他们走得那么从容不迫。

  他们要吃一口饭,

  他们要穿一双鞋,

  他们要夺取本该属于自己的世界。

  出发,

  从文家市出发!

  脚下踩着复仇的烈焰,

  胸中的信念坚定如铁。

  他们坚信井冈山有革命的真理,

  坚信毛委员的正确指挥和雄才大略。

  出发,

  从文家市出发!

  这支队伍向着太阳高歌。

  他们不再相信命运,

  他们不再忍受折磨,

  他们不再在苦难的土地上打谷插禾。

  出发。

  从文家市出发!

  这支队伍从井冈山走到瑞金。

  走过两万五千里的艰苦卓绝,

  穿过抗日战场的遍地烽烟,

  冲破万里长江的天堑封锁……

  今天,我们又回到文家市,

  回到当年队伍出发的场所。

  面对保持原貌的那所学堂和广场,

  我们郑重思考自己的使命与职责。

  是的,

  我们不会忘却当年为什么出发,

  不会忘却曾经的艰辛与挫折,

  更会牢记“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课题,

  牢记“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时代重托。

  又上井冈山

  三十年前,

  我曾登上井冈山。

  那是一个莺歌燕舞的季节,

  大地杜鹃争红,

  山间流水潺潺。

  还有火红火红的青春,

  在这片红色山谷激情点燃。

  年轻的我们很纯洁,

  革命热情就像燃烧的火焰。

  从文家市的祠堂到三湾枫树坪,

  从宁冈的砻市到茨坪纪念馆,

  一路不息的歌声,

  一路不倦的登攀。

  黄洋界上缅怀当年的鏖战,

  我们努力寻找山间飘荡的硝烟;

  毛委员运筹帷幄的八角楼。

  我们终于访到当年的赤卫队员。

  井冈山的竹林与我们紧紧拥抱,

  要把我们融进这座红色山川。

  今天,我又登上井冈山,

  山是青青雨是烟。

  井冈山的景色依然美丽,

  井冈山的松林依然无边。

  再没有攀山越岭的辛劳,

  宽阔的公路冲上云端;

  再没有背包水壶和干粮,

  矿泉水和火腿肠全部为我们备全。

  今天上山,我最想问一声,

  贺子珍的身影有几多美丽?

  彭德怀作战有几多勇敢?

  王佐的高头大马为何掉头逃奔?

  何长工的塑像为何不与王佐对面?

  今天看山,我也敢说。

  上井冈山光荣,

  下井冈山也光荣;

  进驻井冈山困难,

  守住井弼山更困难。

  我们慕名进餐红米饭和南瓜汤,

  但那是在豪华的星级宾馆。

  我们走遍井冈的所有景点。

  但那是乘坐舒适的旅行轿车,

  撑着花花绿绿的雨伞。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