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继农荣光启甘肃诗人李满强(李二满)的诗歌写作,超越了西北诗人的地域性和民族风情,他的诗歌想象与经验化叙述,常常在两个领域展开:与永恒对视和与自我对饮。而星空与闪电等相关意象,对应于人对永恒之物的渴求…
结识诗人向以鲜,纯属天缘巧合。向以鲜是大学教授,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我是军人,在塞外戍边驻防。因国学,因诗歌,因网络,我们就这么结识了。迄今为止仍未谋过面,心中早已确认是挚友。蒙向以鲜赠书,细致地读过其…
吕进先生的诗歌风格清新,明朗如话。这一诗风的形成,应该是天性使然,也应该是时风使然。先生早慧,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成都一所名校的小学生,就开始发表诗文,其活泼率真的性格,以及当时明朗的主流诗风,内…
周笛写了一本新书《半醉半醒是一生》,我开始以为是诗歌,她说是散文。直到亲见新书,方知是关于诗歌的散文——学术随笔。写一本读者喜爱的读物不容易,何况是关于新诗,而且是学术性的。但这本小书,好看耐读,行云…
为美而想骆一禾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我想到美河流不远靠在一块紫色的大岩石旁边我想到美雷电闪在这离寂静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晒烫的地衣闪耀着翅膀在暴力中吸上岩层那只在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孜孜不倦的工蜂是背着美的…
野鸢尾[美国]露易丝·格丽克在我苦难的尽头有一扇门。听我说完:那被你称为死亡的我还记得。头顶上,喧闹,松树的枝杈晃动不定。然后空无。微弱的阳光在干燥的地面上摇曳。当知觉埋在黑暗的泥土里,幸存也令人恐怖…
应该说,将古今中外的艺术名人、名篇、名曲、名舞、名画等进行零星“诗化”再现的诗人不在少数,但像谢克强那样将古今中外的艺术名人、名篇、名曲、名舞、名画等进行全面系统、分类分列的“诗化集锦”与“艺术再生”…
谢克强时间可以追溯到1996年12月,我有幸头一次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除了见到我从小在银幕上和舞台上见到的许多艺术家之外,印象较深的就是观看了一台《青春的旋律》舞蹈晚会。以前在…
陶潜懒得为五斗米折腰你轻轻抚动络腮胡子愤然辞去彭泽县令归去来兮信步走至东篱下躲进一种意境东篱有菊一朵朵很有风度地开你悠然采了几朵或黄或白或橙或紫点缀清丽的诗没有官场失意的不快自然不想点头哈腰的事你坐在…
描述总是相对简单,而命名却异常困难;当我们尚未对新诗之“新”达成某种共识,却习惯性地苛求运用散文的文字、文体、文类等丛芜缠绕的概念,叠加另一层语言描述的纠葛。何谓“以诗的方式”,又终将如何看待“散文的…
诗出自内在,起于诗意的情绪情感,诗性的思维思想。诗以诗的方式成就语言之诗,成就音乐之诗、戏剧之诗、视觉之诗、建筑之诗……乃至被感受为诗的自然之诗。所谓诗的方式,复合着诗意的情绪情感,诗性的思维思想,目…
【美国】查尔斯·西密克描述丢失之物它从来就没有名字,我也记不起我是怎样找到它的。我把它像一颗丢失的纽扣携带在衣兜里除非它不是纽扣。吸血鬼电影,通宵营业的自助餐厅,黑暗的酒吧间和弹子房,在雨水冲洗光滑的…
一诗人是怎样的一类人?在我眼里,诗人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诗人是特立独行的一群人,诗人是永远不甘寂寞的一群人。他们惯于在喧哗之中寻觅幽谧,在寂静之中追寻喧腾;他们惯于将日常话语处理为超常的言说,又让超常…
以前大家见面打招呼都爱问:“你吃了吗?”自从写诗以后,打交道的方式变了,遇到朋友会关心,“最近在读什么书?”这好像是一种更本质的交流方式。马上就要双十一,当中国今天百分之九十九的网民正在消费时,有一间…
那一年,一个叫王怀凌的汉人陪着一个叫李敬泽的汉人,漫游在胡风浩荡的西海固。后来李敬泽是如此叙述固原的,“如果我是几百年前的将军,我会久久地凝视固原,血与剑与风的固原,马群汹涌的固原,烽燧相望,坚城高垒…
王世辉把时间分配给一枚硬币或者不均匀分配给身体的各个器官简单的愿望让我越看越觉得无懈可击可是五十年过去了这么简单的愿望像大地反复遗忘的一枚词根准备用于切割的刀子也如同一张长满雀斑的脸谁来告诉我谁是靠谱…
刘颖有时候,认识一种事物是从它的死亡开始贫穷,并没有让所有的倒叙诞生悬念芦苇是以芦管的形式肃立在我的童年里它被浸泡被晒干被碾压被锼被穿,被豁成苇片然后在煤油灯下,被一双皲裂的手编织被铺到土炕每个冰凉的…
杨黎它在那里吃草,吃一口打一个响鼻肚子痉挛一下时光让它的牙齿松动僵硬,冰冷的生活,越来越难以咽下但不得不咽进食管,腹腔它不再闪电一样奔跑它将在安静中度过余生它噙在眼里的泪滴滚烫,透明,像一块晶莹的松脂…
余风是哪一双巨手,从天地间的两肋间探出把万古积雪揉捏成青藏高原的原形山脉瘦骨嶙峋如辟谷多年的青朴修行者它隆起的速度如瞬间的顿悟但天空依然虚妄诸相只是虚妄纵使如山脉一般挺拔都不過轻盈如指缝间的寒冷你看到…
散文诗在当下,逐渐摒弃了虚假的抒情和高蹈,语言和语境都趋于关注现实。苏建平就是这样的探索者。在出版散文诗集《一个人的奥义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诗集《阿J》。散文诗集《阿J》,语言具有实验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