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客栈 · 列表页

社团首页 社团公告 红尘客栈 万象人间 瑶台诗笺 十色凡尘
湛蓝文学社

红尘客栈

  • 凛冬将至,要不要喝碗排骨藕汤?
    11-09

    池莉又一个朋友要走了,与她的德国丈夫回德国去。一晃,他们来中国,竟然有了二十多年。曾经,朋友与我,热火朝天逛夜市、吃夜宵、嘻嘻哈哈、在路边地摊上买二手书。时间越久,友谊越深,我知道朋友十分喜爱武汉家常…

  • 买书甘苦记
    11-09

    在我的半生里,为了买书,遭遇过许多的麻烦,但也尝到过不少意外的乐趣。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你要买一部已经绝版了的书,东回说没有,西回说已卖去,但这还在情理之中。可是有时,他们不过懒着不肯从冷门书堆里去搬出…

  • 谈圆熟与圆滑
    11-09

    董国昌读林语堂先生《秋天的况味》一文时,我不记得是在报纸还是在杂志上,好像是母亲从别人处要来用于糊墙的报纸上吧,那时我还在上初中,喜欢看一些所谓的闲书、杂志、连环画等杂七杂八的课外读物,被大人们斥之为…

  • 大块文章
    11-09

    现在,我们通常用“大块文章”来形容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大作,但其实“大块文章”本来是指地理。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的句子“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恐怕是“大块文章”最具代表性的…

  • 稿酬百年
    11-09

    张明萌张宇欣清末明初形成市场化的稿酬制度“稿酬”一词的前身为“润笔”,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司马相如因作《长门赋》而得黄金百斤一事,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写道:“作文受谢,自晋宋以来有之,至唐始盛。”18…

  • 北大荒,过年那几天
    11-09

    在北大荒,过年的那几天,最热闹。虽然寒冷,甚至会大雪封门,有了一个年在那儿等待着,便像有了一个什么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伸手去拿一样。每年这个时候,队上要干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场院前面的队口,用水浇筑几盏冰…

  • “北外附”的芳华岁月
    11-09

    鲍安琪张永彪老师快85岁了。见面时,问他喝拿铁还是卡布奇诺,他没有反应,问他latte还是cappuccino,他马上说“latte就好”。从1963年起,张永彪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调往该校附属的外国语学…

  • 风雨话《日出》
    11-09

    杨庆华2020年是曹禺诞辰110周年。在曹禺的剧作中,演出场次最多的是《日出》和《雷雨》。但如曹禺在《〈日出〉跋》中所言,假如有人问他:“《日出》和《雷雨》,你最喜欢哪一个?”他一定会回答:“《日出》…

  • 毛泽东是怎样倡导“百家争鸣”的
    11-09

    胡新民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前后1953年,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对中国奴隶社会何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分期问题的看法不同,引发了热烈的争论。当时的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陈伯达向毛泽东…

  • 汪曾祺与朱德熙的书信美食录
    11-09

    王道在汪曾祺所有的朋友中,语言学家朱德熙是颇为重要的一位。汪曾祺与朱德熙相识很早,后来又同在北京工作、生活,相处时间也颇长。在相处之中,可以说汪曾祺是把朱德熙作为人生知音来对待的,他的一些作品,有时并…

  • 铁血柔肠
    11-09

    聂力聂力,聂荣臻之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性中将,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父亲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感情轻易不外露。但是,有几件事却令他非常感动,使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热泪涟涟,不能…

  • 父亲罗青长:带走了永久的秘密,留下了永恒的忠诚
    11-09

    陈品在儿子罗振的眼中,隐蔽战线上的元老级人物罗青长,或许是一位“于无形处建奇功”的家中长辈,但在我们的心中又不止于此——铭记前辈的种种牺牲、奉献,就是铭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作为历史见证者,罗青长经…

  • 北大逻辑教研室的先生们
    11-09

    宋文坚王宪钧我1954年北大哲学系毕业留校到哲学系,学的专业是逻辑,系里让我去找逻辑教研室主任王宪钧,听他的安排。王先生住燕南園62号。62号的东面是中文系林熹先生的61号,和62号乃同一座平房的两个…

  • 民国学人轶事
    11-09

    马一浮:“临崖挥手”与“花开满枝”在西湖十景中,“断桥残雪”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也是游人最多的景点,不过我最喜爱的却是“花港观鱼”。这里游人不多,不仅比不上总是人流如织的断桥,也比不上香客们爱去的雷峰塔…

  • 梁山好汉的下场
    11-09

    王果《水浒传》从第一百一十回起,一百单八位好汉就开始陆续退场。在这一回中,次次旗开得胜,从来没有损失过一个弟兄的梁山好汉,第一次有了一份阵亡名单。透过这份名单,作者将征方腊时阵亡的正偏将佐五十九员一笔…

  • 左宗棠的“朋友圈”与西征协饷
    11-09

    徐杨尽管左宗棠凭借自身的崇高威望以及朝廷的支持,筹得协饷六千多万两,但筹款的艰难程度也反映出协饷制度运转的关键并不在于刚性的制度约束力,而在于疆臣之间的私人情谊。这也加剧了协饷制度的不稳定性。光绪八年…

  • 西安事变后传:东北军的结局
    11-09

    王自军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央军精锐沿着陇海线快速西进,占领陕西东大门潼关,一场战争即将在关中打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国西部的陕西。后来,在各方斡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战争没有打响,然而,…

  • 1973: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纪实
    11-09

    本文口述者马宁(1922年—2010年),河南省人,原名马瑞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军师长、军长、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11973年,“文化大革命…

  • 细节里的共和国史
    1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不能简称“中华民国”?为了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这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的诞生,中共中央拟于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共…

  • “左太冲”
    11-09

    刘绪义同治年间,老九(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和左宗棠都位列封疆。这个时候,老九又给左宗棠取了一个“外号”,叫做“左太冲”。太冲,是指魏晋名人左思(约250至305年),字太冲,左思之才为世所称,是著名的…

  •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