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客栈 · 列表页

社团首页 社团公告 红尘客栈 万象人间 瑶台诗笺 十色凡尘
湛蓝文学社

红尘客栈

  • 关键词里的中国
    11-09

    【关系】人逾中年,心脏难免有些毛病,一个好朋友最近便因这事走了趟医院,并且是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好不容易约了主任大夫,没想到这位大医师一进来问的第一句话不是“你怎么样了”,也不是“你觉得不舒服多久了”…

  • 闲话老饭店
    11-09

    六国饭店——见证近现代史两次重大转折北京的六国饭店,是一座与中国近现代史不可分割的所在。六国饭店开办时,世界上早已有了许多更高等级的大酒店。六国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从中国现代…

  • 北京胡同的江湖轶闻轶事
    11-09

    柳村影片《老炮儿》放映以后,网络上有许多谈“老炮儿”来历和含义的。有朋友知道我从小在南城的胡同里长大,追问老北京“江湖”事,就此磨叨几句。“江湖行当”八大类旧时,“江湖”泛指四方各地,也有说它泛指“民…

  • 从分房到买房的那些事儿
    11-09

    乐楚彭如时下流传着不少关于高房价的段子,其中最经典的当属“2016年败家行为排行榜:1.卖房创业,2.卖房炒股,3.卖房出国……2016年兴家行为排行榜:1.北京买房,2.上海买房,3.深圳买房……”…

  • 高楼谈画(三题)
    11-09

    适合才好“适合”二字如同我们穿鞋子、戴帽子,适合不适合立马就知道了。但“适合”之于未来之前,让你去预测,就难说了。谈谈寻找自己的饭碗吧。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自知”、“自胜”就是找到了一…

  • 有那么一场“文仗”
    11-09

    陈晋毛泽东是文章高手,视文章为重要工作手段和开展舆论宣传的工具。他青年时代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个亮相,靠的就是文章。那是在五四大潮中,不到一个月,他就在自己创办的《湘江评论》上面发表了40多篇时事评论。…

  • 毛泽东为何对曹操评价如此之高?
    11-09

    曹应旺一、毛泽东心目中魏武的份量毛泽东对曹操之前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中评价之高者,莫过于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毛泽东认为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的人物,他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 三个人斗来斗去,还是“成了一伙”
    11-09

    唐山“至考订派则震于‘科学方法之美名,往往割裂史实,为局部窄狭之追究。以活的人事,换为死的材料。”1940年,钱穆的《国史大纲》正式出版,由此奠定其学术大师地位,而上面这段话出自该书《引言》部分,在书…

  • 祖父梁漱溟:为人要堂堂正正,“不贪”是根本
    11-09

    梁钦宁龚丹韵梁钦宁是儒学大家梁漱溟的孙子,爷孙俩在一起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了解的梁漱溟,不只是隔着书本的那位大儒家,更是亲切的祖父。他说,梁家的家风是“宽放”,全然信任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去走…

  • 鲁迅与梅兰芳入党
    11-09

    石湾乍看本文标题,读者诸君定然会有一种荒诞之感。是的,鲁迅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而梅兰芳入党是1959年3月16日,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怎扯到一起了呢?“文革”岁月一张荒诞的大字报这事儿正是出…

  • 划不清界限
    11-09

    林建刚一、从“低调俱乐部”到“高陶事件”1937年七七事变后,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局势,许多人坚决主张对日作战,胡适和他一些朋友的调子却非常低。1937年7月30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到高宗武家吃午…

  • 宋美龄与张学良,牵绊一生
    11-09

    李静涛80年前的12月12日凌晨,华清池的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蒋介石,也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历史无法重来,但可以一遍遍重读,获得新的感悟。”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林家有对《环球人物…

  • 林豆豆的十年
    11-09

    张聿温林豆豆是林彪、叶群的独女。豆豆本是她的小名,林豆豆是她发表文章时的署名,正式的名字叫林立衡。对林豆豆而言,人生最辉煌、也最苦难,最舒暢、也最幽暗,最得志、也最落魄,最年轻、也最苍凉的时期,是在《…

  • 一个“驻京办主任”的饭局公案
    11-09

    白羽范仲淹《岳阳楼记》第一句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副相范仲淹正主持庆历新政;下放岳州的滕子京在筹划几项大工程。就是这年秋天,首都开封爆出一桩公款吃喝事件,…

  • 1933年上海“远东反战会议”始末
    11-09

    陆其国投向世界的目光1927年12月、1929年8月先后在比利时和德国召开的国际反帝国主义同盟大会上,宋庆龄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1929年至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此际为摆脱危机、寻找出路,德国、…

  • 孙中山之死另说
    11-09

    孙果达孙中山之死的诸多疑问至今难以解释。孙中山必须“销声匿迹”孙中山必须“销声匿迹”是鲍罗廷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给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其原因主要有三:一、苏联对华政策受到威胁。鲍罗廷要把…

  • 我被打成“杨家死党”的前前后后
    11-09

    “文化大革命”浩劫初起,尚昆同志首当其冲,被打成中央领导同志中间第一个“反党集团”——“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集团”的成员,被强加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遭受迫害,身陷囹圄。我们也被批成“杨家死党…

  • “三中全会”前夕的两次文艺会(上)
    11-09

    (一)1977年12月28日至31日,《人民文学》杂志召开文艺座谈会,揭批“四人帮”,反对文艺方面的“两个凡是”。这个会规模很大,影响也很大。有意思的是这个反对“两个凡是”的会,是打着“热烈欢呼华主席…

  • 清救火组织与设施
    11-09

    赖晨清康熙年间,开设了火班(机桶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人数不下200人。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曾有腹大口收的铜、铁水缸308尊。在宫殿前设置的这些大水缸,称之为门海、吉祥缸、太平缸,每尊…

  • 明火兵与多措施防火
    11-09

    赖晨元代的正史中未见有“军巡铺”的记载,但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却有与军巡铺完全相同的“遮荫哨所”。明代皇宫消防工作由禁卫军兼管,朝廷有五城兵马指挥司负责京城火盗事宜,京城设有“红铺”112处,每铺有…

  •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