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客栈 · 列表页

社团首页 社团公告 红尘客栈 万象人间 瑶台诗笺 十色凡尘
湛蓝文学社

红尘客栈

  • 两个“胡风分子”的晚年
    11-09

    胡风集团案刚平反不久,有一天陈思和老师去贾植芳先生家,碰上先生的很多朋友聚会,神色庄重。原来那天是鲁迅的生日。贾先生说,他们一些朋友,在50年代,每逢鲁迅的生日都會聚在一起。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灾难,他们…

  • 王光美:惊涛骇浪从容过风雨无悔度一生
    11-09

    姚贤玲延安相识结姻缘王光美,1921年9月出生。当时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王槐青正在美国参加九国会议,接到家里发来的电报,知道自己喜添千金。王槐青已有6个儿子,一直盼着能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这次终于如愿以…

  • 戊戌变法中 西方的两副面孔
    11-09

    梁静怡“最近的朝廷谕令都是关于康有为的,他是一位广东籍改革家,也是皇帝的私人导师。现在康有为已经被令离开北京,慈禧太后重掌政权,她将出席所有的内阁会议和觐见,批阅所有的备忘录,以及签发所有的朝廷谕令。…

  • 一场事先张扬的潜伏戏
    11-09

    吴基民兄弟“反目”1940年10月10日,重庆《中央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陆军上将唐生智的一则启事,全文如下:四弟生明,平日生活行为常多失检,虽告诫谆谆,而听之藐藐,不竟近日突然离湘,潜赴南京,昨据敌…

  • 1957年我在中央美院经历的政治风云
    11-09

    高云龙陈正卿[原编者按:高云龙先生系著名雕塑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其父金学成是1925年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中共的老党员,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等领导职务,于雕塑艺术也颇有…

  • 从围城到开城:长春解放过程中的历史场景(上)
    11-09

    郝在今公元1948年的长春围城,半个世纪之后还不时有人提起。为何长期围城不攻?围城期间饿死多少平民?有人争论战法,有人拷问人性……笔者的做法是,先把历史事实弄清楚再说。从2012年起近五年间,笔者查阅…

  • 武状元最多省份重回北方
    11-09

    最爱君清代武举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的趋向,在考试制度沿袭明代的基础上,将录用标准逐步恢复到注重武艺的本质上。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

  • 明代武状元多出南方
    11-09

    最爱君相比南宋偏安一隅的政治局面,明代版图的扩张,让武状元的地域分布在全国范围内更具说服力。就考试内容和侧重点而言,明代几乎是宋代的翻版,即相当重视文化课成绩。以乡试(省考)为例,明代规定要考三场:第…

  • 大块头有大智慧
    11-09

    最爱君武举制度的设立,是为国家选拔靠谱的武将。对武将的要求,素质肯定要全面,武功、谋略、战术、大局观、忠诚度,都非常重要,有一身蛮力是远远不够的。宋代对整个武举制度进行了完善,具体来说,宋代武举分为比…

  • 山西人撑起武举制度的半壁江山
    11-09

    最爱君到清末永久废除武举,这项考试制度前后存在了1200年。然而,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名可查的武状元,不过280人左右。算下來,平均每四年多,才有一个武状元的名字流传下来。武状元如此凤毛麟角,一个原因是确…

  • 柳木棺材里的崇祯
    11-09

    张鸣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幸运儿,若不是他的兄长明熹宗朱由校死的时候没有子嗣,朱由检也许就做不了皇帝。又或者把持朝政的魏忠贤稍微有点心眼,找个年纪小的朱家子孙继承帝位,继续操控一切,朱由检也没法登基,就不过…

  • 都是“青天”,为啥命不同
    11-09

    彭春岭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中,有史记载的大小官吏多如天上的繁星,但有两个人被万民百姓颂扬为“青天”,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根据他们流传的事迹加工改编而成的小说、戏剧、评书…

  • 鬼与狐
    11-09

    老舍我所见过的鬼都是鼻眼俱全,带着腿儿,白天在街上溜达的。夜间出来活动的鬼,还未曾遇到过;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因为我不敢走黑道儿。平均地说,我总是晚上九点后十点前睡觉,鬼们还未曾出来;一睁眼就又天亮了…

  • 说房子
    11-09

    贾平凹人活在世上需要房子,人死了也需要房子,乡下的要做棺、拱墓,城里的有骨灰盒。其实,人是从泥土里来的,最后又化为泥土,任何形式的房子,生前死后,装什么呢?有一个字,囚,是人被四周围住了。房子是囚人的…

  • 新月故人(三题)
    11-09

    唐吟方买书不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跟西泠印社的余正老师学印,来去最频繁的地方是杭州。余老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常劝我多读书。我定期去杭州请余老师批改作业,接受面教,余下来的时间就到位于湖滨的书画社,…

  • 老北大“府学胡同” 教授宿舍往事
    11-09

    郑克扬黄培抗战胜利后,北大教授精神大振,都决心为重振北大大干一场。但此时校长蒋梦麟被调到行政院任秘书长,辞去校长职务。1945年9月初,教育部根据北大教授意见,正式任命在美国的胡适为北大校长,傅斯年为…

  • 北平:1928—1937
    11-09

    丘濂山雨欲来前的宁静1929年元旦北平发行的《新晨报》上,有名为“北平之今昔”的一幅漫画。画中是一位衣衫褴褛、满面褶皱的老妇,面对镜中自己曾经面目光鲜、体态丰盈的形象。旁边是一句题词:不堪对镜问昨年。…

  • 一封沈从文佚信中的文史交谊
    11-09

    刘宜庆2016年12月2日,笔者在青岛书房看王献唐诞辰120周年信札手稿书籍展,在展柜发现沈从文致王献唐信札一通。沈从文的章草高古、简约,独具一格,一看便知,这是沈从文的墨迹。随后,王献唐先生的曾孙王…

  • 一套外国文学名著的 40年时光之旅
    11-09

    宋春丹1977年的一天,曾被打入“封资修”之列的《斯巴达克思》再版,成为“文革”后最早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书的责编、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编辑郭振宗撰写了前言。他觉得,知识分子的春天终于来了,因…

  • 胡适先生二三事
    11-09

    陈艳群一1961年2月10日,罗锦堂先生进行文学博士答辩,主试官是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适。那是近一个甲子之前的事了。九十二岁高龄的罗先生至今仍记得那次考试的情形。考场内靠墙摆着七张桌椅,由左至右…

  •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