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得 · 列表页

新手上路 写作心得 作家故事 新书推荐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

写作心得

  • 惜习居诗漫谈
    11-09

    冯瑀珊意象是不是一只大象?意象是诗的灵魂和质地。读一首诗,意象和文字技巧主导了风格和阅读方向。我认为意象必须精准,必须秾纤合度。精准地以文字勾勒心中所想,意象不贫乏也不花哨。要让意象开展,却不沦为断线…

  • 再谈有效的表达与表达的有效性
    11-09

    南鸥任何艺术创作,都是认知经验的揭示与呈现,都是从个体生命出发,获得的一种超越时空的认知经验的过程。诗歌创作的认知经验是指揭示、发现、指认、命名等意义上的认知经验,具有普适性特征,既能拉动人们的神经,…

  • 返程的路径
    11-09

    费城大约20年前,我们一家再次重返故乡。与往时不同的是,我们一家将在“故乡”这片土地上常住下来。用我父亲的话说,叫“落叶归根”。然而“故乡”于我,终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童年是在黔桂交…

  • “石头诗学”与我的“石头诗”
    11-09

    北塔一、石与诗:在诗歌的源头矗立着石头石头作为一个意象,其象征意义无外乎三种:重、硬、动或定。最后一种富于辩证意味,最为微妙,也最具有审美张力所构成的美学价值。在人类最早的诗歌中,石头就以这三种寓意被…

  • 只有黄河还在以造地的名义逼退大海
    11-09

    王夫刚1将近一百年前,哈佛大学诞生了著名的诺顿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诗意”。1967年,诺顿讲座迎来博尔赫斯先生——他的“诺顿六讲”后来在中国出版时书名叫做《博尔赫斯谈诗论艺》——博尔赫斯…

  • 变形记
    11-09

    张龙应在深夜里擦亮眼镜的人,容易被景物的外观所迷惑“阿贝尔,你到这里来。”“不,我拒绝,你又要拿你的镜子照我。”我那不太令人满意的样子,眉宇间透露的忧虑和不自信,时刻在夸大着痛苦“马尔索,我觉得不能呼…

  • 瘦者说
    11-09

    陈舸我瘦如走动的竹子,对不起。正如但丁所言,瘦削包含着全部的欲望。我,感到抱歉如果瘦,也是对你们的干扰。抚摸我身体里,毛皮光滑的小啮齿动物,一刹那,静息。我熟悉它们,世间诸般变相:女人,熟水果,钱币,…

  • 旧报纸
    11-09

    哈雷时间贴在墙上,已经斑驳密密麻麻的文字,像掩护着历史的人群逐渐撤退。一个年代的印记在剥脱的碎片中,漏出冷风老父亲在病中,又将报纸糊上一遍是今早新鲜发行的晨报大小合适,内容也不尽相同这堵墙比任何时候都…

  • 一路碎片,短暂何以成永恒?
    11-09

    白鹤林收到散文诗人王德宝的作品集《一路走来》电子版时,我同时正在阅读近日刚邮购的、由台湾诗人兼翻译家陈黎张芬龄夫妇翻译的日本俳句大家小林一茶的《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一书。两位原本没有关联的诗人,因为我…

  • 凝望他指给我们看的莽莽高原
    11-09

    司念随处摘取陈劲松散文诗里密集的佳句,他浪漫主义的想象仿佛是自然天成。“淡淡的香成为那匹白马薄薄的背影”,“一大群草正赶往积雪的山顶”,化静态为动作,打通嗅觉与视觉,草原展现在眼前。“你沉默,雪山便沉…

  • “春来草自青”
    11-09

    鹿丁红爱斐儿的散文诗格调清丽淡雅,言辞优美自然,意境悠远玄深,是她追求人性真善美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总体来看,其作品是围绕“人”这一主题展开,即处于不可逆转的历史和文化宿命之下的人的境遇,以及如何对有…

  • 从一方来路中来,向八方去路里去
    11-09

    潘志远《谁能占卜我的命》(北京燕山出版社),薄薄一册,70余章,置于我案头已半月有余。在我收到的诗友馈赠大著中,它算是最薄、篇章最少的一本了。没有砖头般厚实的重量,也没有煌煌数十万言的字数,待我断断续…

  • 圆环的闭合以及两面性
    11-09

    周俊锋来访【墨西哥】奥克塔維奥·帕斯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田野进入我的房间。它伸出青翠的双臂跳动着鸟儿的脉搏,树叶的脉搏。手里牵着一条河。田野的天空也进来了带着它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大海坐到我的身边…

  • 吹尽诗情落成诗
    11-09

    李朦春天的心林庚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随便地踏出门去美丽的东西随处可以捡起来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而且不定落在谁的身上路上的行人都打着雨伞车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识的含情的眼睛未必为着谁潮湿的桃…

  • 何谓九章,九章何为
    11-09

    钟硕我深夜写下几句总源于不知寄给谁的古老冲动——《杂咏九章·古老的信封》在文化工业盛行、乐于脑洞复制的时代,像“九章系列”这样胸藏万象、道器杂陈,以一种近乎执拗的不可确定性示人的作品并不常见。通常我们…

  • 黑池坝笔记(随笔)
    11-09

    陈先发1诗是从观看到达凝视的。好诗中往往都包含着一种长久的凝视。观看中并没有与这个世界本质意义的相遇。只有在凝视中,我们将自己交出,又从对象物的掘取中完成了这种相遇。凝视,须将分散甚至是涣散状态的身心…

  • 远天无鹤(组章)
    11-09

    陈先发入藏记初冬,种子贮藏了植物神经的颤栗后又被踩入泥土鼠尾草分泌的微毒气息引人入胜山中贼和心中贼,交替涌伏我有人间晚霞似火能否佐你一杯老酒山路发白,仿佛已被烧成灰烬皴裂树干在充分裸露中欲迎初雪枯枝像…

  • 用诗笔创造新时代的新精神
    11-09

    李文钢公元759年春,被人们尊为“诗史”的杜甫,时任华州司功参军。在前往战乱后的洛阳探亲返归任上的旅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那时的杜甫,或许从未考虑过诗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但他的经历却对今…

  • 新时代的诗歌精神与使命
    11-09

    宋宝伟新时代文学如何表现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下文学写作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新时代对文学的精神和使命有新的要求和呼唤,文学需要并且应该有自己崭新的精神与艺术定位,敏锐而深刻地感受和表现时…

  • 诗歌的象征主义[1]
    11-09

    [美]威廉·巴特勒·叶芝在当今作家作品中看到的象征主义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在每一位伟大的想象性作家那里也看到了以这样那样形式掩盖着的象征表现”。这是亚瑟·西蒙斯先生在《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中提出来的观…

  •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