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人物

  • 臭豆腐救命
    11-09

    阿子砧板:多少血腥假汝而行吃饭是件快乐的事情,而做饭则是件残酷的事情。通常非食素家庭的厨房在分解肉类的过程中,会呈现出犯罪现场的可怕景象,墙壁上搞不好会有飞溅的血渍和肉渣。北京的超市里售卖排骨时,经常…

  • “黑漆板凳”上的幸福生活
    11-09

    淳子伟立上海男人结婚那天,人家就叫他“新郎倌”。据说,在中国其他许多地方,“新郎倌”是写作“新郎官”的。因为,民间过去对结婚有“小登科”之说。喜事正日这天,新郎穿上全新的喜庆服装,帽子两边插上绒花(象…

  • 伙房子
    11-09

    岳永选天桥的小店我很熟。我不住小店,是我奶奶开小店。小店那时不称其店,叫“伙房子”。我奶奶开的“伙房子”叫福顺店,现在这地点都还在,就在天桥的东边,那条街都是伙房子。高凤山不但住过小店,还住过“小孩店…

  • 司马迁外孙之死
    11-09

    贾涤非杨恽和司马迁这祖孙俩,性格上有一点很像:思想独立,意志自由,生性骄傲。像这样的人,无论生在什么时代,下场一般都不会好。杨敝:小心圆滑,老于世故写杨恽,必须先提一下他爹,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婿杨敝。杨…

  • 1930年代中意航空合作纪实
    11-09

    阁京生刘怡“西班牙之星”降临中国西谚对意大利人的道德水准颇有质疑,不过单就精明而论,意大利人还算得上好商人。还在1926年,他们就将12架拆除了武装的安萨尔多SVA-5型战斗机偷偷运进中国,卖给了国民…

  • 辛亥年,闲人做了扬州都督
    11-09

    流氓无产者当了都督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的某一天,扬州城里来了一队散兵游勇,为首的用一匹白绸裹身,活像印度女孩子穿的莎丽,手里拎着一支手枪,大摇大摆地冲进盐运使衙门。清朝的命官早已不知去向,兵勇们乃喝…

  • 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
    11-09

    布赖恩.克罗泽著封长虹译1934年,当蒋介石开始“新生活运动”的时候,他没有有意识地同共产党在争取农民这方面决一雌雄。他的观点是简单而原始的:通过恢复儒家思想来改造全体人民,但他同时还吸收了基督教的思…

  • 送点青菜也丢官
    11-09

    吉炳轩《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载:“庚辰,过易州境,司马陈元琦使民于地室蓄火种蔬而进之;上恶其谄,免元琦官。”这件事情说的是公元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唐太宗领兵征高丽回军途中,经过易…

  • 聊的无奈
    11-09

    朱铭我当政协委员的时候,提了一个重新开通运河的提案,大家都赞成,但是我没有钱,只好“穷聊”沿河各地的领导个个点头称是,都说:“好啊,好啊!”接着的意思就是“拿钱来!”这样大的工程,没有钱怎么行?而我,…

  • 月色淡淡
    11-09

    高尔泰在夹边沟(作者1957年至1959年以右派分子身份,在甘肃酒泉夹边沟劳教农场改造——编者注),有过两次难忘的邂逅。一次是在领取邮包的时候。农场里每个月有一天,在场部分发邮包。谁有邮包,名字写在小…

  • 总有绝处逢生的出口
    11-09

    拉塞.康威尔著博阳王霞有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它发生在我天真无邪的童年,却是我人生中一堂生动的课。有天晚上,我去邻居家做客,直到很晚才回家。邻居家很远,在山谷的另一边。我回家的方向,正…

  • 中国西部农民生存实录
    11-09

    陈庆港甘肃省岷县寺沟乡纸坊村六社车应堂家人口情况:车应堂,36岁;包彩春(妻子),36岁;车爱花(长女),13岁;车爱忠(长子),10岁。家事纪要:2002年农历九月二十,车应堂71岁的母亲杜徐贵出门…

  • 大陆老兵留守台湾
    11-09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编1949年,国民党政府带着数百万军民迁往台湾,当台湾以“复兴基地”的名义汇聚着越来越多的人时,这个名义却越来越像历史所讲的一个越来越苦涩的笑话。而思念,却早已开始越过海峡,泛滥开来。…

  • 塘岗营区4700米青藏线上的护路人
    11-09

    马钧一沿着青藏线格拉沿线行进,一路视野都很宽阔,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当然也找不见一丁点婆娑的树影。除了蜿蜒的公路和新近修成的青藏铁路,除了沿途峻拔伟岸的高架桥,接受信号、输…

  • 北大荒知青众生相
    11-09

    张亮苏联广播离苏联太近,每晚只要在室外就能清晰地听到对岸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的俄语广播,每次播音开始,首先播放苏联电台的前置曲,那是钢琴演奏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叮叮咚咚,非常优雅、动听:“啦、哆、咪…

  • 文学播种
    11-09

    齐邦媛,1924年生于辽宁铁岭,1947年到台湾任教,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70年代曾有五年在“国立编译馆”任职。一人世所有的幸福时光都似不长久。编译馆第二年,我那运指如飞的打字机上…

  • 钱是人们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他的五感统统发挥不出来
    11-09

    余世存毛姆说:“钱是人们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他的五感统统发挥不出来。”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的时候,为了防止纸币贬值,阿兰?图灵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换成了一个大银块,埋在了某个乡村的一棵树底下。后来…

  • 你的“蜗居”,谁做主?
    11-09

    高强于一悖论常常存在。你固然不喜欢看领导脸色的“分房时代”,但今天房价越来越高,买房遥遥无期,你可能还会怀念那个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毕竟,领导看你顺眼了,或者你熬到了领导再也不能无动于衷的“元老级”…

  • 信息碎片化的背后
    11-09

    谢文著大概是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我混迹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当研究生,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些教授们的社交活动。一天,在现代社会学鼻祖默顿(RobertMerton)家的一个酒会上,碰巧听到了我的指导教…

  • 为什么见死不救?
    11-09

    王聪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有名的案件,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一个名叫基蒂·吉诺维斯的女子在凌晨下班后返回所住的公寓,就在即将到达公寓的时候,遭到一个歹徒的挟持,欲行强奸。这位女子大喊救命反抗,歹徒向…

  •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