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男樽前人物(古体诗词)□张天男张天男,笔名张刃,欧阳白,黄公略等。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出行老谋深算,处世小谋浅算,为人不谋不算。属猪,故以猪为鉴。有心写诗,诗名不彰,无意饮酒,酒声沸扬。…
□孙改鲜老旧的碟片,有一些卡,说着:等一分钟。黄昏听歌的人,突然之间,有一些怔怔。等一分钟,等月光穿过树梢,在草叶尖停下脚步。等一分钟,等雨稀拉落下,淋湿时光。在歌声的路上,是否可以,等一分钟。在夜深…
□托娅(蒙古族)青枝绿叶长成材——试论长篇报告文学《门前一卜槐》的艺术特色□托娅(蒙古族)对于现实生活中杰出人物事迹给予热情的赞颂,这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史上的优秀传统。田培良长篇报告文学《门前一卜槐》…
□陈代人文魅性的坚守与续写——杜卫东小说论□陈代读四卷本的《杜卫东自选集》,我感受到了一种意外的惊喜,这种惊喜源于在一片太过熟悉的阅读风景中突然遇到迥然有异的奇崛之处所带来的某种猛烈震撼与深深打动。阅…
本刊特稿散文二章沙痕(1.4)别样的风景,别样的依恋——评沙痕的散文徐晓哲(1.12)人大代表阿云嘎(蒙古族)(5.4)大洋洲十日行伏来旺(蒙古族)(6.4)郑福田七律近作郑福田(7.4)神笛里快(8…
郭培筠以恬淡素雅的文字叙说平凡普通的日常人生,用纤细敏感的心灵去寻觅生活中的氤氲诗意,这是女散文家舒正在创作上最鲜明的特点。舒正的散文,笔触不在风花雪月中吟哦“小女子”的缠绵感伤;不以超乎现实的理想憧…
鲁太光自2009年第8期开始,《小说选刊》杂志有了小小的“变脸”——在杂志封面右上角出现了一个灰底红弧的精美图标,下面写着“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在《环球时报》、《中国电视报》、…
聂鑫森我什么时候开始爱看《小说选刊》的?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北京读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同学中写小说的甚多,邓刚、吕雷、孙少山、朱苏进、乔良、刘兆林、唐栋、张石山、简嘉……他们的小说常被转载,有一种…
乔叶几年前,我预谋由散文创作向小说创作转型。下定决心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邮局订阅了《小说选刊》。其实在这之前我就是《小说选刊》的老读者了,不过态度不够专业,只是零购。想起来就买一期,错过了也就…
阎连科到了中年之后,不知为何,书就看得愈发稀少,花眼也如闰月后的冬季样提早到来,早得罕见,花得少见。所关心的当代文学,是人家都说好的,才会怀疑地找来看看,求以证明;人家都说不好,也就相信果真;不看,也…
刘文斌董丽内蒙古作家邓九刚从20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对距呼和浩特市不远的过去的驼村进行采访,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先后创作并出版了《驼道》、《驼歌》、《屠驼》、《大盛魁商号》、《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
乌吉斯古冷这是一件大事,是他年届76岁的人生一件大事,是他所熟谙的文化圈里以及众多远近亲属友人间的一件大事,是自治区成立至今文坛上集成的一个亮点。通常读杂志、翻辞海,大都16开本,作为浅薄读者,我真不…
陈平在祖国6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作为一个蒙古族业余作家,多日来都在琢磨着想写点什么以表拳拳纪念之意。心潮澎湃,波起涛涌,浪花翻卷,连绵不断。该从何角度落笔为文呢?好不让人着急犯难。恰逢此时,我的两个…
布仁巴雅尔置身八桂大地,极目放眼,满目葱笼,恰似一幅画卷,询丽多彩,令人赞叹不已。多民族作家走进广西采风的短短六天里,在我脑海中深深烙刻了这样的印象——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孕育了广西人的聪明俊秀、文采飞…
冬箫我们俩已不在时间上苛求什么每时每刻,一分一秒包裹在馨香里除了岁月的青苔漫上来你我都不见得老去所以,我们迎着光亮在时间的接缝里面对面,携拉着对方然后,用另一只手从头发到睫毛从鼻子到嘴唇……慢慢,时间…
祁布和胡杨情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千年的繁衍生息,一千年的壮美容颜。一千年的亭亭玉立,一千年的不朽身躯。与漫天的飞沙相会相伴,胡杨千年的风骨尊严,胡杨千年的坚忍不拔,让大漠的落日陪你一醉!那幅纯…
天河万米高空的望乡机头向北在万米高空之上生命最初的记忆全部指向那片神奇的土地即使双眸紧闭视野背后依然是故乡的影子云层托举着钢铁机体一片柔情却透过舷窗在远方聚集尽管早已登上了回归的班机思乡的情感却没有因…
李葆国春访将军关一残垒几处立斜阳,关影未如村影长。断壁犹能护春蕾,新篱无意做边墙。将军石在人何去,翰墨客来神自伤。野叟偏怜城脚下,闲依老树话沧桑。二夜宿偏村春未阑,残垣花树吊征鞍。千秋一枕乡关月,万里…
李耕无论是涉及怎样一种生存状态并以诗的语言去完成的任何一种题材的散文诗,若不对直面的题材以诗性的感受且咀嚼而悟之,似觉难以去应对这一诗的创作过程,其间,虽也必然会融入灵感的诱动及哲的思考和理性的过滤。…
林登豪阳台上的老人重重叠叠的阳台中,现身一老人,手拿花喷,缓缓地往盆中浇水。我仿佛闻到花香。花的鲜美花的微笑,被条条铁条切割。老人在阳台上呆慢地蠕动。他突然双脚并立,双手紧握铁杆,凝视天边的夕辉,是在…